儿童本位下教师观察记录的现状及优化策略的研究
2022-04-27朱晓玥
摘 要:游戏是儿童活动的基本方式,也是儿童能力进步、思维发展的重要途径,幼儿园课程必然游戏化,而推进学前儿童发展评价也是顺应课程游戏化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但在具体实践中,教师的观察记录容易出现观察片面、记录主观、分析浅显等问题。教师要重新认识游戏的价值,理解游戏的理念,以儿童本位进行观察记录,探究适宜儿童发展的新策略。
关键词:儿童本位;游戏;观察记录;策略
作者简介:朱晓玥(1995—),女,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丰茂幼儿园,二级教师,本科学历。
一、交流与审视,发现当下观察记录所存在的问题
幼儿园为了进一步了解教师的观察记录水平,利用访谈法、问卷法等对教师的观察记录能力以及态度进行统计分析,并且开展撰写典型案例的评比活动。在实践交流中,教师观察记录所存在的一些问题也逐渐显露出来。
(一)教师自身所存在的问题
1.教师观察能力的不足
教师对儿童的观察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提高儿童行为能力的基础。幼儿园调查发现,教师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了解多种观察方法,并且能根据观察对象的不同选用不同的观察方法,但是教师总体的观察能力不强,观察缺乏目的性、过程性和客观性。许多教师不能很好地把握一日生活中值得观察的时间,在观察过程中,可能会被其他的幼儿打扰或是需要处理一些突发的情况,所以观察内容并不完整,缺乏过程中的细节。此外,许多教师在观察时会带着主观的经验去判断。这些都是教师观察能力不足的體现。
2.教师观察内容的不足
在撰写典型案例的评比活动中,幼儿园发现许多教师的观察内容涉及幼儿的活动过程、活动结果,并且对于其他幼儿的介入也有完整的描述,但是对于活动场景的设置、区域环境的创设以及材料的投放等内容却轻描淡写甚至完全没有。而观察内容缺漏得越多,越有可能影响后期教师的分析评价与指导策略的提出。
3.教师观察行为的不足
此处的观察行为是指教师在观察过程中的行为。在访谈中,不少教师表达了自己对“度”的困惑,即教师介入活动的适宜度。在观察时,教师经常会遇到其他的幼儿来寻求帮助的情况,所以很多观察只是“走马观花”,观察比较零散,缺乏完整性和目的性。此外,被观察的幼儿在活动中遇到问题寻求教师的帮助时,教师过多的介入会限制幼儿能力的发展,不介入又会导致幼儿兴趣的缺失,导致活动中断。因此,教师对“度”的衡量、控制十分重要。
4.教师评价分析的不足
评价分析是教师根据观察记录对幼儿发展水平和游戏情况的判断,需要筛选有用的信息,做到及时、具体。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许多教师分析时所运用的理论缺乏针对性,科学理论的支撑不足。
5.教师支持策略的不足
支持策略是指教师对观察到的幼儿活动进行分析评价后根据幼儿现有水平提出的可持续性发展策略。教师不仅要注重幼儿的差异性,也要注重幼儿发展的整体性,根据幼儿的需要及时做出回应,提供有益于幼儿发展的教育性策略。但许多教师的策略存在一定的误区,有的甚至脱离了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教师提出的策略过于片面,使得这样的观察记录无法为后续游戏提供帮助。
(二)观察记录文本所存在的问题
本文提到的观察记录文本是指教师把观察到的现象以文字的形式记录下来以便分析的书面资料。
1.观察记录文本的不足
在观察记录文本中,教师对幼儿的描述往往过于主观,如“开心地笑了”“伤心地哭了起来”“A非常想和B一起玩”等。教师在词语的运用上加入了自己主观的感受,影响了客观活动的真实性。观察往往需要一段时间的特定观察或是间隔一段时间的连续观察,所以对时间的记录是非常重要的。在记录文本中,教师往往用“一会儿”“然后”等词语来承接时间的变化,缺乏具体的时间、时间间隔。教师描写地点、环境时,往往出现“娃娃家”“大舞台”等总结性词语,对于空间中材料、设施等的摆放位置并没有进行清晰的阐述,无法将活动很好地还原在文本中。
2.分析策略文本的不足
在撰写典型案例的交流活动中,即便是对活动过程记录相对完整的教师也出现了评价分析、支持策略内容过于简单、空洞、运用套话等问题。如“教师措施得当,效果明显”“需进一步指导”等。这样的分析和策略过于形式化,缺乏实际操作的意义。哪些方面有变化?原因是什么?怎么才能更好发展?材料有无问题?教师要思考、记录得更加具体、全面,从而为后续教育提供改进建议。否则,文本不具有实际意义。
二、学习与碰撞,探析影响观察记录形式化的因素
幼儿在与外部环境不断互动的过程中实现了知识、经验的积累,而教师则在对幼儿的观察记录中不断反思、改进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学行为,两者相互促进、相辅相成。要想让幼儿更好地实现自我构建,在游戏中获得愉快的成长体验,探析教师观察记录的“病因”是有必要的。
(一)家庭环境不同,幼儿个体差异显著
在幼儿来幼儿园之前,家庭在幼儿成长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孩子们的人际交往、行为能力、思想品德都受到家庭环境及成员的影响。所以每个儿童的性格特点和发展情况都不尽相同,可以说班里每个孩子都是具有差异性的,这就会影响到教师对幼儿的观察。
从前期的访谈中可以发现,性格好动、外向活泼的幼儿比内向、安静、按部就班的幼儿更容易引起教师的注意,这会导致在观察时教师主观地在幼儿之间做选择,缺乏公平性。在典型案例的撰写中,大多数情况下,能力较强或是一些方面存在问题的儿童会被当成主要观察对象。这也造成了教师过于注重幼儿的个体差异而忽视了班级幼儿的整体性,片面的观察是无法达到观察记录的真正目的的。
(二)园内氛围不同,班级之间差异显著
这里说的园内氛围包括管理者的态度以及教师之间的交流沟通。管理者积极的态度会影响到教师的态度,遇到问题及时与有经验的教师、园长沟通,彼此之间相互学习,相互交流,分享经验,集思广益,能够形成良好的氛围,从而实现整体的突破,更好地撰写观察记录。
在采访中,多位教师认为班级的规模是影响教师观察的主要因素之一。在有限的活动场地中,如果参与的幼儿数量过多,紧急情况就会增多,教师就没有足够的精力去认真观察。无法专注于观察,教师就难以完整地记录幼儿的活动情况。
(三)认知水平不同,教师能力差异显著
1.教师的态度
态度决定一切,教师的态度直接影响其对幼儿需求、游戏情况的认知,如果教师在活动中始终保持着积极的态度,那么自然也愿意去发掘问题,以点到面地进行探究,反思其中的价值。从问卷中可以發现,绝大多数教师能够经常反思自己的教学活动,遇到困难,也会及时向其他教师寻求帮助,所以在案例撰写的几次研讨中,可以明显看到他们的进步。
2.教师的认知水平
教师的教育背景、所处环境以及自身能力都不相同,当他们接受新的理论知识时,会在接受程度、接受速度上呈现差异,导致教师在认识、观察、分析幼儿的视角上呈现出不同的状态。从问卷中可以得出:具有不同认知水平的教师在观察目的和观察方法上存在显著的差异,尤其是记录的多样性。
3.教师的经验
幼儿教师的经验是通过日复一日地和幼儿接触、磨合而积累起来的。在与教师的访谈中可以发现,经验丰富的教师懂得在恰当的时间、地点使用合适的方法对幼儿进行观察,还会自觉地对观察记录作深刻的反思与总结,从根本上解决幼儿的问题。而经验不足的教师在观察幼儿的过程中,往往力不从心、不知所措,无法及时记录幼儿生活中的点滴瞬间,也无法采取有效的策略,导致部分幼儿的问题被搁置。可见,幼儿教师的教学经验同样会影响到教师对幼儿的观察情况。
三、行动与破解,求解实现观察记录有效化的策略
观察记录是幼儿园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了解课程游戏化的适宜性、有效性,调整、改进教学工作,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每一个幼儿发展的必要手段。当前我国幼儿园正面临“办好学前教育”“提高学前教育质量”的新要求,对于幼儿园教师观察记录所出现的问题,要及时整改,思考新策略,切实做到从幼儿角度出发,促进幼儿快乐生活、健康成长。
根据问卷、访谈以及案例评比所发现的问题,幼儿园要积极开展各项交流研讨活动,同时鼓励教师从自身实际出发,努力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幼儿园应多开展分享交流活动、小组教研活动等,围绕“树立观察意识,掌握有效的观察记录方法”“提升分析能力,寻求科学的评价解读方式”“改善教育观念,提出适宜的教育支持策略”等方面展开研究,并设计案例评分表,以提高教师们撰写观察记录的水平。
(一)树立观察意识,掌握有效的观察记录方法
在教师的专业能力中,观察是幼儿教育的基本功,也是适宜性教育的基础,更是教师指导幼儿的前提。观察能力需要培养,更需要实践锻炼。观察不是随便看看,没有足够的专业知识,在教育场景里很可能无法识别有价值的信息。
第一,教师要明确观察的目的,了解观察的价值所在。观察是为幼儿服务的,通过观察教师可以更好更全面地了解幼儿,也可以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观察对教育活动的组织和开展、课程游戏化的实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第二,观察的案例要具有客观性、真实性、可研究性,这就要求教师在自然的状态下,灵活运用参与性观察、非参与性观察等多种观察方式观察幼儿。对于观察重点、观察人数、观察的持续性时间等,教师可以根据案例的发展灵活进行选择。记录要及时和完整,不能遗漏时间点,记录语言要简洁客观,不能带有猜测和评议色彩,语句要完整、通顺,表意要明确,条例要清楚,要还原案例最原始的状态。
(二)提升分析能力,寻求科学的解读评价方式
观察不是为了寻找幼儿的问题,而是发现幼儿,即了解幼儿现有的发展水平,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情以及富有个性特点的学习品质和心理品质,记录幼儿的成长轨迹,分析幼儿游戏活动的经验、兴趣、需要、水平以及材料的适宜性和教师参与性的反馈。
第一,教师要熟记《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提到的“评价水平”,这为后期的分析奠定了基础。教师要对幼儿的行为表现和语言表达进行分析,全面、准确地评价幼儿在这个年龄阶段各领域的发展情况。教师要将纵向比较和横向比较融入分析评价中,细致地观察细节中出现的问题,凡是案例中出现的人和事都值得探究。教师要以科学的标准解读儿童,更好地了解儿童。
第二,教师要注意材料对游戏的影响。教师要思考材料的数量是否合适,材料的结构层次是否满足不同发展水平幼儿的需求,适宜的材料可以推动游戏的进程。
第三,分析、评价教师以及游戏本身也是有必要的。教师在案例中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是参与者、合作者还是观察者?对于游戏有什么样的影响?游戏本身的设计是否合理?全面的分析可以推动课程游戏化的进程,促进儿童的发展。
(三)改善教育观念,提出适宜的教育支持策略
支持策略不应该是空泛的言论,而应该站在儿童的立场上,提出符合儿童“最近发展区”的可操作、可实现、有推动作用的一系列策略。教师应该学习并且跟进最新的教育理念,通过研讨交流、理论学习等途径学习相关的知识,基于儿童本位,结合评价分析提出支持的策略。策略应该包含多个层面,从幼儿、材料、教师等角度出发,做到多元化。例如,在一次角色游戏的案例中,某班幼儿发现经常有玩具被落下并且找不到主人,教师根据这一现象,提出开设“失物招领处”的策略,在游戏结束后与儿童协商这个新的地方需要有些什么,有什么功能。经过不断的探讨、试验,新项目顺利开展。这要求教师要有独到、新颖、正确的见解。
教师观察记录能力的提升,离不开自身的努力、幼儿园的支持以及行政部门的导向。真正有效的教育必须从读懂儿童的发展需要入手,而读懂儿童的发展需要必须从规范、科学、有效的观察记录开始。
教师要时刻谨记以儿童为本位的思想,客观公正地进行每一次的观察记录,不仅仅是评价儿童发展本身,还要通过评价儿童发展来进行课程的改进,让儿童在游戏中切实感受、探索、发展、学习。同时,教师也要进一步思考:如何科学、系统地建立观察记录评价体系?如何通过观察记录有针对性地改进、提升游戏的持续度?
[参考文献]
[1]丁月玲.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推进策略[J].学前教育研究,2015(12):64-66.
[2]吴亚英.幼儿教师观察能力现状调查及问题分析:基于江苏省常州市的调查[J].中国教育学刊,2014(02):89-94.
[3]季雨蒙.幼儿生活活动中教师观察现状及策略的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师范大学,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