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好玩”的教育

2016-11-15郭锦辉潘文清

教学研究与管理 2016年9期
关键词:好玩儿童本位环境

郭锦辉++潘文清

【摘 要】思考基础教育中的儿童地位问题,分析学校办学资源实际情况,提出新的办学思想与理念。在学校环境布局,德育,综合课程,e课堂等方面的探索积极而且有效。这些使“好玩的教育”从理念落实到实际中。

【关键词】教育;儿童本位;环境;课程

创建特色学校,这是基础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是现代教育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也给校长提出了一个崭新的课题。近年来,通过深入思考基础教育中的问题、分析学校教育教学资源以及评估它们的优、劣势,我们提出做“好玩的教育”的办学思想。

一、我们的思考

1. 基于基础教育中儿童本位的思考

基础教育是面向儿童的教育,而玩是儿童的天性,如果我们的教育能抓住儿童心理认知方面的特点,让学习变成一件好玩的事情,这将多么令人愉悦,多么意义深远啊!我们倡导“好玩的教育”就是把办学的定位、教学的目的进行转换,从让领导喜欢转换到让学生喜欢,从让上级觉得好看转换到让学生觉得好玩。人大附中校长刘彭芝在谈基础教育时,也曾一针见血地指出基础教育出现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没把儿童作为中心、没把学生作为主体。事实上,教育的出发点是学生,落脚点还是学生。按教育规律办事,最重要的是按儿童生理、心理的成长规律办事。社会、教师、家长都要为儿童服务而不是为儿童做主。我们的教育,终极目标是让儿童在快乐和幸福的学习中学有所成,回归教育的本真。中国的基础教育才能进入新天地,迈向新时代。

2. 基于学校办学资源的分析

我们结合学校的实际,对办学资源进行深入的分析,我们惊喜地发现,我们有足够的资源支持办好玩的教育。我校是一所位于城乡接合部的农村小学,学校占地面积大,有21697平方米。校园环境恬淡优雅,学校布局合理,区域分明,设施较为完善。有能满足学生玩乐需要的运动场地,包括足球场、篮球场、儿童乐园、体育馆、游泳池等,还有给学生体验的生物园等。另外,我们的生源分三部分,有15%是沙墟一村的村民,有20%的是小区居民的子女,65%是进城务工子女,这些孩子及家长大多来自农村,他们天性自然,实在,有助于推动“好玩的教育”的发展。

3. 基于传统特色教育项目与办学思想的传承与发展

学校一向重视体育运动,学校先后被评为广东省实施《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先进单位、成为广州市校园足球推广学校,毽球成为番禺区体育运动传统项目。自2013年学校提出“快乐教育”的办学思想,并沿着快乐教育进行了一系列有意义的尝试,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这与我们目前提出的办“好玩的教育”思想是一脉相承的。

二、我们的实践

怎样让快乐教育这一教育愿景更接地气,更能融入儿童心灵呢?近年来,我们做了如下五个方面的探索。

1. 设计好玩的校园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我们的教育应当使每一堵墙都说话。优化育人环境既是一种管理,又是培养人才的重要手段。学校环境是一种隐性课程资源。开发利用好学校环境这本潜在课程,陶冶师生情操,使师生心情愉悦,有着润物细无声、潜移默化的教育功效。在进行校园环境设计时,我们注重营造校园优美的环境。校园布局合理化,如生活区、教学区、运动区等功能区的布局相对独立;校园全方位绿化,校园百花竞放、芳草萋萋、绿树成荫,俨如公园或花园。我们还根据学校“办学理念”,在走廊展示教师的“幸福寄语”、“阳光儿童笑脸墙”;根据“特色办学”理念要求,在操场修建儿童乐园、重新修整生物园、设立七彩涂鸦长廊等,增加校园与学生的互动性,让校园好玩起来,成为孩子健康成长的乐园,让每位师生都能受到快乐校园环境的无声熏陶。

2. 重构好玩的管理生态

做好玩的教育还要让教师感觉教育是一件“好玩”的事情,需要引导教师主动投入其中,让他们在“好玩”中找到存在感和意义。如果将教师的工作看成是“登山”运动,那么我们应该为他们营造“登山”的氛围和目标。一所学校若只有一座“山”,所有老师“登山”就只有一个目标,我们需要指导教师们找到适合自己的“登山”路径。于是我们就有了基于项目管理的“项目制扁平管理”尝试。学校把实施的各项改革工作,以项目化方式“推送”给行政部门或教师组建的团队,由项目组按学校要求组织人员、制定计划,并全程负责实施、达成目标。根据发展需要,学校每年将推送多个项目供教师选择参与;每个项目团队的教师,根据项目需要,可以来自相同年级,也可以来自不同年级。

3. 开展好玩的德育

活动是载体,我们注重特色化办学,精心设计相关活动,并有组织、有计划地实施;按照学生的年龄特征,设计不同的活动系列,让学生在系列化的活动中体验学校特色,参与学校特色的构建。注意大型活动与小型活动的有机结合,既造成声势,又有机渗透。例如,我们以节日为契机,组织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教育体验活动。如“五一”劳动节,开展别开生面的小鬼当家体验活动,春节、端午、中秋开展“走进传统文化之旅”体验活动等。我们还抓住教育的重要契机,利用仪式开展教育活动,如新生开学典礼、毕业班的毕业典礼等,让学生感受作为一名学生的光荣与使命。结合市桥城区的常态活动——读书节、辩论周、科技节、运动会等,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组织丰富多彩、充满趣味的活动。寓教育于活动中,变说教为体验,让教育深入学生心中,内化为成长的动力。

4. 开发好玩的课程

“好玩”需要让课程连接生活。只有让学生学习的课程与生活连接,学生才会有无穷的学习动力。学校教育通过生活实践,以综合化走向学科统一完整。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就是本着这样的认识。形成了凸显学校特色的足球、篮球、毽球主题活动课程,有关于社会热点的课程,有基于师生兴趣的自选课程,还有基于学科的拓展课程等。小社团自选课程同样精彩纷呈。开设“学科拓展类、语言艺术类、生活技能类”等社团活动,为学生提供了多样化的选择。形成了丰富有趣的沙墟一小社团活动课程体系,目前我校的社团活动有近30个,于每周星期四下午第二、三节进行。丰富多彩的校本活动课程实现语文、数学、美术、科学、信息技术等多学科的课程、课堂融合,让学生在生活中寻求深层次的学习,学习不再是痛苦的事情,而是学生快乐成长的有效载体。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也让学校的品牌创建成效喜人,毽球、足球、阅读社团被评为番禺区优秀社团, 2016年学校被教育部授予全国足球特色学校。

教育还应该是“有感”的学习过程。小学生年龄虽小,在教育中不能只是做听众,需要调动其全身感官,通过亲身体会获得知识与经验,成为学习的主人。今后,我们将尝试构建训练学生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的“五感”课程。通过在学生熟悉的自然、社区、学校、家庭等四类生活情境中开启五感训练活动,打开五感世界、发展抽象能力、与世界互动连接。

5. 重构好玩的课堂

“好玩”需要让学习走向自主。近年来,我们紧紧跟着番禺区课改——研学后教的步伐,构建了有学校特色的“三导三学”研学模式,积极探索基于互联网的智慧教育——电子书包的实验,形成有我校特色的“沙一e”课堂模式。课前,老师会在电子书包里传送学案、微课、图片、文字资源、研学问题等让学生自主学习,或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将学习过程前置。课堂上,老师通过课前测试及浏览电子书包反馈出来的情况,或小组展示中出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使课堂上学生展示学习、互动交流的时间更充分。课后,学生借助电子书包,进行拓展探究性学习,把学生的视野引向更广阔更深入的天地。借助微课、推送前置性学习任务,借助电子书包、电脑等移动终端实现课堂的翻转。让学习随时随处可行,让学习充满惊喜与乐趣!近年来,我校的智慧教育也结出了丰硕的果实:全国双课堂《学报》、《广东教育》有学校电子书包专栏介绍。五位教师成为区电子书包实验中心组成员。参加全国新技术个性化赛课,音乐课例获一等奖,英语课例获二等奖。潘文清、郭锦辉、李伟、杨阳写的论文《电子书包环境下小学语文“三导三学”教学模式研究》在混合学习国际会议曁教育技术国际研讨会宣读并在其核心刊物《Blended Learning Aligning Theory With Practices》发表。

让教育变成“好玩”的事情,不是矫情做作,而是教育人内心的一种诗意追求。“好玩”的理念需要我们对教育保持激情与专注,需要我们着眼于学生的未来发展需要,需要我们基于教书育人的本心。“好玩”就是让教师教得有意义、学生学得有意思。回归教育者的初心,教育可以成为真正“好玩”的事情。

猜你喜欢

好玩儿童本位环境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环境
“好玩”的数学让培智数学课堂更精彩
呼唤和谐的儿童本位观
让小学数学课堂变得好玩
儿童本位,让儿童诗教学更高效
儿童本位,让语文课堂智趣飞扬
基于儿童本位的学习方式新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