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方言[i]>[?尢]音变研究综述
2022-04-27王诗雨
【摘要】[i]>[?尢]音变是现代汉语方言中常见的音变现象,普遍分布于晋语、江淮官话、湘语等方言中,近三十年学界对其音变的研究达到高潮,产生诸多有价值的学术成果。目前对[i]>[?尢]音变的讨论集中于音变范围、音变原因和影响、[?尢]的声学性质等方面,不同方言区的[i]>[?尢]音变也各有特点。
【关键词】[i]>[?尢]音变 晋语 舌尖化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2)02-0159-04
元音高化现象是世界范围内常见的音变现象,在汉藏语系中,特别是汉语普通话和方言中,元音高化引起的音韵系统改变的结果最终导致[i]韵母出位变为舌尖元音[?尢]。
纵观[i]>[?尢]音变的研究历史可以发现,已有研究多集中于[i]>[?尢]音变在各方言区的演变特点、原因和影响等方面,现将学者们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汇总分类,并评述如下:
一、两次[i]>[?尢]音变与元音舌尖化
[i]>[?尢]指的是舌面高元音[i]变成舌尖元音[?尢]的音变现象。历史上的[i]>[?尢]音变发生过两次,为与第一次[i]>[?尢]音变进行区分,现先对第一次[i]>[?尢]音变进行概述。
(一)汉语史上的两次[i]>[?尢]音变与[?尢]的声学性质
第一次[i]>[?尢]音变发生在《中原音韵》的支思韵中,其音变是由于声母腭化引起的,而第二次[i]>[?尢]音变大概近百年内才出现。此次音变中舌面高元音[i]发生舌尖化并非是由于声母的同化作用引起的,[?尢]是自身演变的结果,在此次演变过程中,[i]自身继续高化,范围向止摄、蟹摄帮组、端组继续扩展,在已无入声韵尾和鼻音韵尾的方言区内,高化范围还扩展到阳声韵和入声韵内,导致其舌位继续前化和高化,最终使高元音[i]变为[?尢]。
目前该音变还在持续影响着汉语各大方言区的音系变化。本文的主要討论对象针对的是现代汉语方言中出现的第二次[i]>[?尢]音变。
第二次[i]>[?尢]的音变过程通常也被学界称为是元音[i]舌尖化的过程,而针对元音舌尖化这一概念,不同学者给出了不同的解释。
高本汉(1915)最早科学地对汉语的舌尖元音进行了描述;朱晓农(2004)称[i]>[?尢]音变现象为高顶出位,胡方(2007)进一步针对高顶出位后的音变历程进行了讨论。除上述学者之外,赵日新(2007)、石汝杰(1998)、张燕来(2006)等学者也曾对元音高化的概念进行过探讨。
舌面元音[i]继续高化的最终结果,是舌尖元音[?尢]的产生;而针对舌尖元音[?尢]的声学性质,也有许多学者提出过不同的意见。
国内学者中,石汝杰(1998)、侯超(2009)、吴波(2013)、孔慧芳、吴生毅、李明兴(2019)通过对[?尢]的摩擦性、舌位等方面进行实验分析,将[?尢]定性为摩擦元音。
目前学界统一认为[i]>[?尢]音变现象是由于元音高化引起的舌尖化现象,元音高化是世界语言中元音的普遍演变方向,而[?尢]的出现则是人类语言语音的普遍演变投射在汉语方言中导致的特殊音变现象。
(二)[i]>[?尢]的中间过渡阶段:舌叶化
在湘语、吴语、西南官话等方言中,元音[i]继续高化后所产生的新元音却介于舌面高元音[i]和舌尖元音[?尢]之间,从听感上进行区分可以发现,该元音与[i]、[?尢]有明显区别;学者们针对这些元音也有各种各样的记音方法。这些因元音[i]继续高化而产生的新元音,常被认为是尚未完成舌尖化的元音,处于[i]>[?尢]音变的中间阶段①,但究其性质现在仍无定论。学界通常从擦化、舌叶化、舌叶化兼擦化这三方面对于此类尚未完成舌尖化的元音做出定义。
擦化说主要是从气流摩擦强弱的角度出发,对这些尚未完成舌尖化的元音进行考察,持此种观点的有石汝杰(1998)、张燕来(2006)、胡方(2007)、凌锋(2010)等。舌叶化说则从舌位改变的角度对这些元音进行研究。麦耘在《汉语方言中的舌叶元音和兼舌叶元音》一文中将这些元音分为舌叶元音、舌尖兼舌叶元音、舌面兼舌叶元音三类。伍巍(1995)、劲松、瞿霭堂(2003)、朱晓农(2004)、王仲黎(2009)等认为二者是共现的关系。
细究擦化说和舌叶化说观点的异同,其实只在观察角度而已。擦化说并不否认元音[i]在音变过程中舌位发生的变化,舌叶化说也并非认为处于过渡阶段的元音[i]在发声时气流没有摩擦;摩擦、舌位,哪个发声因素的改变是导致[i]音变的主要原因是他们的分歧所在。结合各家所言,我们可以发现江淮官话、吴语、湘语、西南官话中处于中间过渡阶段的元音[ij]②具有如下共同特征:除古丈话外,已有研究证明[ij]均带有或多或少的摩擦;且其舌位在[i]之后,在[?尢]之前,具有[+前,+高]的语音特征③。
二、[i]>[?尢]的地理分布及其特点
方言中[i]>[?尢]音变以词汇扩散的方式在各方言区内逐渐变化,赵日新(2007)认为方言区内舌尖化的过程与声母有关,但不同方言中不同声母后[i]元音舌尖化的先后顺序不同。目前已有很多学者针对徽语、江淮官话、晋语、湘语、吴语等方言区的舌尖化进行过研究,下面分别讨论各省及各方言区内的舌尖化现象。
(一)已完成[i]>[?尢]音变的地区
根据王为民、乔全生(2011)、张燕来(2006)、王利(2008)的研究可知,山西晋语区的各方言点基本处在已完成舌尖化的阶段,参与[i]韵母舌尖化过程的字主要来源于蟹止摄开口三四等字,参与的声母包括精组、见组、端组、帮组。
江淮官话分布地区广泛,涉及江苏、安徽、湖北等多个省市。吴波(2007)、孙宜志(2007)、岳冉(2015)等人发现,舌尖化分布于黄孝片全区和江苏境内洪巢片的大部分地区;其中皖中地区的江淮官话舌尖化现象非常明显,基本都处于舌尖化的完成阶段。郑伟(2016)、强伟(2016)还指出皖东南地区吴语宣州片也有[?尢]韵母的存在。
(二)处于[i]>[?尢]音变中间过渡阶段的地区
凌锋(2010)、徐梦寒(2019)证实苏州、丹阳、扬州也有摩擦元音的存在。劲松,瞿霭堂(2003)和王琼(2015)的研究将[i]>[?尢]音变的地理范围扩大到了常州。除此之外,刘存雨(2008、2012)还指出通泰地区大部分方言中高元音[i]的音变还处于擦化阶段④。
舌尖化现象在吴语区也分布广泛,赵元任在《现代吴语的研究》中将溧阳、金坛、诸暨、余姚、宁波的高元音[i]记为[iz],丹阳记为[ij]、[iz],苏州、上海、绍兴、黄岩记为[i]、[ij],温州记为[i]、[iz]。钱乃荣在《当代吴语研究》中将松江、绍兴记为[ij],宜兴、丹阳、余姚记为[iz]。
西南官話、湘语也存在着[i]韵母舌尖化的现象。通过王仲黎(2011)、彭建国、杜天(2018)、曹志耘(2009)、杨梅(2011)、钟江华(2013)、周赛红(2005)的研究可知湖南省境内湘语、西南官话内元音高化现象丰富,演变情况复杂;吉首、花垣、凤凰、祁阳、古丈方言被认为处于舌尖化音变的中间过渡阶段,而麻阳已完全变为舌尖元音。
张建军(2009)、李蓝(2020)、王双成(2006)、芦兰花(2011)等人的研究还证实了陕西、甘肃、青海、四川等地的中原官话、西南官话内,高元音[i]的舌尖化现象也非常明显。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认为山西晋语处于[i]>[?尢]的完成阶段;安徽省内的江淮官话区中大部分地方的方言也已完成舌尖化,但还有一些地区处在舌尖化的中间过渡阶段。
除此之外,作者认为江苏省内元音[i]的舌尖化比较复杂,大多数方言区处在舌尖化的中间过渡阶段;吴语基本处于舌尖化的中间过渡阶段;湖南省内[i]韵母尚未高化为[?尢],大部分地区的[i]韵母仍处于舌叶化的阶段;陕、甘、川、青地区大都属于中间过渡阶段⑤,个别地区全部完成舌尖化。
三、[i]>[?尢]音变的原因及影响
针对[i]>[?尢]音变的原因,以上学者在行文中也多有提及,目前学界普遍认为其与元音链移有关,与之相关的观点有推链说、拉链说、推链和拉链共同作用说三种。针对舌尖化的音变原因的讨论一直是热议话题,但至今未有定论,甚至于针对同一方言区的音变观点都尚未统一。但在学界争论的背后,作者发现目前讨论[i]>[?尢]的音变原因离不开元音链移理论的支持。其实除湖南省外,针对其他方言区内的舌尖化现象,学者已默契地认为其均是由元音链移引起的,争议的范围不超出以下两点:
1.元音链移过程中,推动力(推链)、拉力(拉链)哪一个才是引发元音链移的动因。
2.链移过程所涉及的韵摄范围和链移途径。
高元音[i]在舌尖化过程中可能会顺同改变声母的发音部位,导致声母舌尖化,同时,随着高元音[i]发生音变,原来的[i]韵母可能会出现空位⑥。所以众多学者在讨论某地方言是否已全部完成舌尖化时,也会对[i]>[?尢]音变对方言音系产生的影响进行阐述。
据张燕来(2006)、王利(2008)的研究可知,山西晋语中,除了帮组,其他参与[i]>[?尢]音变的声母均可舌尖化为[ts]组声母;山西省离石、武乡、沁县、西营等地的方言中存在[i]韵母空位,汾阳、榆社、文水、祁县、汾西、景凤(沁源)、偏关方言的[i]韵空位则被来自假、蟹、效、咸、山摄的字填补。
冯法强(2014)指出皖中地区的江淮官话在[?尢]韵母前,端组、见组、精组一般读[ts]组声母;泥来母读[z]母或[?拮]母;岳冉(2015)指出六安话中影母在[?尢]前读声母[?廾],郑伟(2016)认为当涂吴语声母存在[ts]、[?蘩]两读⑦。劲松,瞿霭堂(2003)指出常州话中舌面音声母因前高元音的舌尖化变读为舌叶音[t?蘩]。刘存雨(2012)的研究显示江苏泰县有[i]韵母空位的存在,阜宁、滨海的[i]韵母空位被填补。
湖南省大部分地区处于[i]>[?尢]的中间过渡阶段,声母因[i]的音变也产生相应的舌叶化音变,曹志耘(2009)将这类舌尖声母记为舌叶音[t?蘩];王仲黎(2011)则仍记为[?諬],但对其加以说明;龙美艳(2017)将古丈方言中的这类舌叶化声母记为[t?蘩]。
通过以上研究,作者发现因[i]>[?尢]音变导致的声母舌尖化和[i]韵母的空位有以下特点:
首先,通过已有研究可以得知,[i]>[?尢]音变是导致声母舌尖化的充分不必要条件⑧,即现代汉语方言中声母的舌尖化音变现象是由于[i]>[?尢]音变引起的,但[i]>[?尢]音变并不一定会导致所有的声母发生舌尖化音变。[i]韵空位的表现在不同方言区内也有所不同,仍需进一步的调查和总结。
继高本汉(1915)之后,针对高元音[i]的舌尖化的研究在近三十年成为一个热点;实验语音学方面,研究的重点集中于对[?尢]的声学性质、中间过渡阶段的舌叶化元音的声学性质的探讨。音韵学方面,侧重对[?尢]的中古来源、造成[i]>[?尢]音变的元音链变及其[i]韵母空格的有无进行研究。方言学方面,侧重于对[i]>[?尢]的音变过程、音变范围、舌尖化对方言音系,特别是声母造成的影响进行研究。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发现学者们针对[i]>[?尢]的讨论涉及音韵学、方言学、实验语音学多个方面,研究方法也日趋成熟。
注释:
①需要注意的是舌叶化韵母的未来发展并非只有舌尖化为[?尢]一种趋势,也有可能发展成为[?尥],即可以同时存在[i]>[?尢],[i]>[?尥]两条演变路径,历史上支思韵的演变过程就是后者:[t?揶 i]>[t?蘩 i]>[t?拶 ?尥];而陈碧娟(2010)也指出晋南方言同时存在[i]>[?尢],[i]>[?尥]两条演变路径。舌叶化韵母也可带动声母发生变化,使声母变为[ts]组或[t?拶]组声母。
②本文采纳彭建国、杜天(2018)的记音方法,将处于[i]>[?尢]中间过渡阶段的高元音记为[ij]。
③根据已有研究成果可知,在元音舌位图中[i]、[ij]、[?尢]均为前高元音,区别在于三者的舌位前后有细微差别,[ij]的舌位位于[i]、[?尢]之间,即[ij]F1、F2的值位于[i]、[?尢]之间。
④详细内容可见其博士学位论文《江苏江淮官话音韵演变研究》。
⑤针对这些地区的方言进行研究的学者称中间过渡阶段为摩擦化阶段。
⑥在此需要明确的是[i]韵母空位的出现往往与拉链式链移有关,推链造成的舌尖化往往不会出现音系中[i]韵母的空位。
⑦《当涂县志》将[?尢]韵母记为[i],并说明[i]的实际音值是[j]。
⑧观点来自伍巍(1995),此观点已得到诸多学者的认同,例如王为民、乔全生(2011)、张燕来(2006)、王双成(2006)、孙宜志(2007)、岳冉(2015)等。
参考文献:
[1]侯超.合肥方言带擦元音[?尢]的实验研究[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9(1):172-177.
[2]胡方.论宁波方言和苏州方言前高元音的区别特征——兼谈高元音继续高化现象[J].中国语文,2007(5):455-465+480.
[3]凌鋒.苏州话高元音分析及其成因初探[J].中国方言学报,2010(2):49-56.
[4]麦耘.汉语方言中的舌叶元音和兼舌叶元音[J].方言,2016,38(2):129-143.
[5]彭建国,杜天.汉语高元音i擦化的相关问题 ——湖南古丈话的实验证据[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下转第168页)
(上接第161页)
学版),2018,32(4):95-100.
[6]孙宜志.合肥方言泥来母今读[z]声母现象的探讨[J].中国语文,2007(1):55-60.
[7]王双成.青海方言元音[i]的舌尖化音变[J].中国语文,2006(4):359-363.
[8]吴波.汉语舌尖元音的声学模式分析[J].中国语文,2017(4):468-477+512.
[9]赵日新.汉语方言中的[i]>[?尢][J].中国语文,2007(1):46-53.
[10]朱晓农.汉语元音的高顶出位[J].中国语文,2004(5):440-450.
[11]朱晓农.元音大转移和元音高化链移[J].民族语文,2005(1):1-6.
作者简介:
王诗雨(1999年-),女,汉族,河南长葛人,2020级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字学专业在读硕士,研究方向:方言学、音韵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