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自然教育在幼儿教育中的设计原则及运用策略

2022-04-27俞芳

课程教育研究 2022年2期
关键词:自然教育运用策略应用价值

俞芳

【摘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当今教育背景下,幼儿教师要积极开发多种类型的教学资源,遵循教育规律,立足幼儿发展的需求,提升课堂温度的同时,促进其德育品行的全面发展。大自然蕴含着丰富的学习资源,是一个巨大的学习宝库,幼儿教师要聚焦自然教育,打造全新的“自然”课堂,带领幼儿探索自然发展的秘密,感受自然魅力的同时,培养爱护动物、爱护自然的好习惯,进而全面加快我国现代化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关键词】自然教育  幼儿教育  原则  应用价值  运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2)02-0132-03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明确提出,幼儿园要以自然教育为总抓手,重视自身内涵建设和质量提升,将自然教育、德育教育全面渗透进五大领域教学中,以促进幼儿德育品行全面發展。我国著名儿童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提出了“活教育”理念,他认为大自然、社会都是活教材,可以满足儿童的好奇心、求知欲和猎奇心。与传统教育理念相比,自然教育以大自然为主题,通过构建多种类型的实践科普活动,带领幼儿走出课堂,感受自然环境的奇妙,品味日常生活中的知识,从而实现能力、认知的相互转化与融糅。为此,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幼儿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时,应立足地域环境,挖掘特色植物、农作物等资源,精心打造特色化园本课程,并引入多种材料,丰富区域活动形式的同时,真正落实“自然”课程的根本任务。

一、自然教育的基本原则

(一)立足幼儿兴趣,释放幼儿天性

自然教育理念的核心在于带领幼儿亲近自然、喜欢自然和热爱自然,让幼儿从小就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幼儿教师在开发和设计“自然”课程时,要尊重幼儿的天性和兴趣,利用园内外的自然资源开展、组织教学与活动,尊重幼儿爱护动植物的积极情感,开发植物种植、环境保护、劳动教育等活动,为他们呈现出大自然丰富多彩、神秘莫测的一面,进而释放他们乐学、好学的天性。

(二)贴近日常生活,引发幼儿共鸣

自然教育要贴近幼儿生活。一方面,要立足日常生活,探寻其与教育理念相契合的自然资源。比如,教师可选择幼儿喜欢的蔬菜水果,通过开设种植区域,带领孩子主动参与到种植活动中,感受植物生长魅力的同时,收获新的知识。另一方面,要注重情境的创设与自然资源渗透,挑选幼儿熟悉的生活场景,布置相应的活动任务,引导他们循序渐进地思考,从而培养他们探索自然的优秀品质。

(三)善用季节材料,增强幼儿感知

自然教育的落实需与当地自然环境、幼儿现阶段的认知和能力紧密衔接,以教学内容、课程标准为基础,选取相应的自然材料,以此提升幼儿的课堂体验。同时,幼儿教师还应善用季节材料,确保幼儿情感、认知的正向发展。例如,幼儿教师在春天带领幼儿观察并感受园内花草树木变化;夏天带领幼儿观赏荷花和青蛙;秋天带领幼儿清扫落叶;冬天带领幼儿堆雪人,丰富教学内容的同时,提升自然教育的针对性与指向性。

(四)把握主题教育,探索自然奥秘

幼儿教师要精心设计不同主题的自然教育活动,根据不同年龄段幼儿认知能力和学习兴趣来确定自然教育主题,打造完整的自然教育链条。在此过程中,幼儿教师还应加强与区域活动、家庭教育等环节的联动,从日常生活入手,通过观察、实践、总结等多个环节,带领幼儿感受自然魅力、活用自然资源,促进他们探究、创新意识的培养与提升。

二、自然教育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价值

(一)有利于激发幼儿探究意识

现阶段幼儿情感、认知正处于发展的黄金时期,大自然的事物丰富、形式多样,对他们充满着吸引力。教师作为幼儿身心发展路上的“风向标”,要积极渗透自然教育,开发自然教育,引导幼儿一步步探索大自然奥秘。在多种类型教育活动的引导下,不仅能帮助幼儿摆脱传统教育模式的束缚,而且在对自然事物观察的过程中,有利于激发他们的探究意识,如:树叶为什么会变黄、毛毛虫为什么会变成蛹等,为后续教育工作开展提供了一定的指导意义。

(二)有利于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规范

自然教育融合了科学教育、艺术教育、生命教育和劳动教育等内容,可以满足不同幼儿的好奇心与发展需求。幼儿教师可以组织丰富多彩的探究活动来开展自然教育,提升幼儿语言表达、劳动和创造能力。比如,幼儿教师可以带领幼儿搜集园内的落叶、树枝以及废旧塑料瓶,幼儿们纷纷大显身手,用落叶制作了书签,用树枝拼出汽车,用塑料瓶制作花盆,幼儿动手能力、艺术表现能力和建构能力都得到了提升。

(三)有利于促进“五育并举”与学前教育的融糅

自然教育可以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融为一体,陶冶幼儿道德情操,把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热心环保事业和爱护小动物等美好情感根植在幼儿心间,呵护幼儿健康成长。幼儿教师可以通过自然教育渗透五育教育,带领幼儿探索自然,促进幼儿智力发育,带领幼儿一起劳动,培养幼儿爱劳动、爱护环境和保护小动物的美好品德,促进他们身心健康成长。

三、自然教育在幼儿教育中的优化策略

(一)完善园内自然环境,开发园本“自然”课程

幼儿园作为幼儿德育品行培养的主阵地,亦是开展自然教育的重要载体。对于幼儿发展来说,良好的自然环境既能保持自身心情的愉快,又能对课堂产生一种归属感,目前大多数幼儿园种植了各种植物,而且还有户外玩具、创意园、沙池、戏水池、种植园、饲养园和涂鸦墙等户外活动区域的加持,对本园“自然”课程的开发提供了一定助力。对此,幼儿教师要发挥园内现有资源的优势,带领幼儿体验自然生活,感受植物种植、昆虫饲养的快乐,为其能力、素养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首先,幼儿教师可立足园内环境,以观叶、观花植物种植、小昆虫饲养活动和涂鸦墙创意绘画等为核心开展自然教学,为幼儿营造逼真的自然环境,让他们在更广阔的自然、科学和艺术环境中感知自然、探索世界。同时,教师还可借助区域活动,开设“植物角”,带领幼儿进行播种,并将他们分成多个植物养护小组,定期对种子进行浇水,并观察、记录种子发芽的时间。其次,幼儿教师还可借助多媒体技术,为幼儿讲解除草、施肥等技巧,指导他们进行有效操作,从而体会自然生命的伟大,培养他们热爱自然、尊重劳动的美好情感。与此同时,幼儿教师要留心观察幼儿在探索自然过程中的表现,鼓励幼儿积极探索和思考,例如植物在水中是否可以生长、如何分辨害虫与益虫等,培养他们良好的专注力和自信心,拉近彼此的距离。

(二)渗透“五育并举”理念,点燃幼儿学习兴趣

幼儿教师要打造全新的“自然”教育模式,立足“五育并举”教育理念的基本要求,转变教学形态,提升课堂温度的同时,唤醒幼儿学习热情。例如,幼儿教师可围绕劳动教育开展教学,为幼儿准备两块种植区,并提供毛豆、南瓜、白萝卜、西红柿、番薯、土豆、草莓等种子,带领幼儿体验种植的快乐。首先,幼儿教师要带领幼儿平整园内土地、除草,认识铁锹、耙子等农具,让他们自行划分好植物种植区域,并绘制好植物指示牌,明确每一种植物的种植区域。在此过程中,幼儿教师要指导幼儿观察种子萌芽、开花,并记录时间与条件,让他们感受到种植的乐趣。其次,为了培养他们热爱生活、保护花草树木,热爱劳动的良好品德,幼儿教师还可采用“一人一田”或“一组一田”制度,每位幼儿要对自己的种植区域负责,除了每天浇水、观察之外,还应对植株健康状况进行调查、记录,用画笔记录下种子萌芽、长叶、开花和结果的过程,让幼儿体会到每一种蔬菜和水果的来之不易,从而纠正幼儿不爱吃蔬菜、挑食的坏毛病。此外,幼儿教师还可为幼儿传授基本的植物除虫、嫁接等知识,并邀请园艺方面的专家到园进行指导,通过实际观察与操作,提高幼儿的劳动技能,推动自然教育与“五育并举”理念的高度融合。

(三)基于儿童视角组织实践活动,提升幼儿自然探究能力

现阶段幼儿对事物发展充满了好奇心,而幼儿教师则要把握这一特性,基于儿童视角组织多种自然实践活动,带领幼儿感受自然界的奇妙,从而提高自身探究能力。首先,幼儿教师可开设饲养区域,以“蝌蚪成长”为主题开展实践活动,带领幼儿记录下蝌蚪生长变化。首先,教师可借助多媒体为幼儿展示蝌蚪生长过程的图片,并为他们播放《小蝌蚪找妈妈》动画片,带领幼儿认识小蝌蚪,认识它大大的脑袋、细长的尾巴,每一个幼儿负责照顾一只蝌蚪,用画笔和数字记录下小蝌蚪的生长过程。蝌蚪生长过程大致需要两个月,幼儿教师可以指导幼儿利用简笔画加数字的方式来写观察日记,比如,有的幼儿总结了蝌蚪主要是吃一些饵料和水草,并绘制了每日喂食时间和喂食量的表格,蝌蚪在五十天左右会先长出后肢,再过几天会长出前肢,等到六十天左右尾巴会逐渐消失,长成一只真正的青蛙。不仅如此,教师还可组织幼儿搜集自然材料,让幼儿将自己观察的内容制成连环画,以此加深幼儿对知识的印象。比如,有的幼儿将三叶草的叶子制作成荷叶,将淡蓝色的绣球花瓣作为池塘,利用画笔点缀出小蝌蚪的形状,并在不同阶段对小蝌蚪的形态、颜色进行调整。这样一来,通过实际的观察与总结,幼儿逐渐明白了蝌蚪与青蛙之间的关系,并能准确阐述蝌蚪长出四肢、尾巴逐渐消失的过程,既掌握了基本的观察模式,又促进了自身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和探究能力的提升。

(四)开展DIY自然艺术设计教学,提升幼儿综合能力

自然教育与幼儿创新意识的培养有着密切联系。为此,幼儿教师应立足幼儿能力、认知发展诉求,积极开展DIY自然艺术设计教学,合理利用现有的自然资源,提高幼儿活动参与度的同时,促进他们艺术审美、艺术创造等能力的全面提升。例如,教师可带领幼儿收集园内的树叶、花朵、树枝和鹅卵石等素材,指导幼儿利用浇水、针线和布料等进行DIY设计,根据教师提供的任务活动书,完成基本的作品制作。其次,教师还可开展“回归自然”的艺术设计比赛,鼓励幼儿以小组的形式收集相关材料,根据比赛主题,设计相应的艺术作品。例如,有的幼儿利用掉落的花瓣和树叶拼出了鲜花树,一棵树上盛开着五颜六色的花朵,用廢旧瓶盖充当太阳,展现了阳光下盛开的鲜花。有的幼儿则是利用树枝和粘土创作花束,用废旧玻璃瓶做花瓶,把五颜六色的塑料绳缠在玻璃花瓶上,用粘土捏出五颜六色的花朵,再把这些花朵粘在树枝上,最后用漂亮的丝带扎成漂亮的花束。有的幼儿利用园内捡来的不同大小的石块来拼图,拼出了城堡、汽车和小狗等图案,再给石块涂上颜色,制作充满创意的石头画。总之,幼儿教师要引导幼儿挖掘大自然中创作美的素材,鼓励他们利用这些自然素材进行创作,提升幼儿的艺术创作和探究能力,让幼儿真正拥抱自然、热爱自然,真正发挥出自然教育的育人优势。

(五)科学投放自然材料,增强幼儿学习感知

为了进一步彰显自然教育的育人价值,幼儿教师还应注重相关材料的投放,引发幼儿活动兴趣的同时,使其收获更多的知识。例如,教师可以“古法造纸”为主题开展自然区域活动,为幼儿展示各式各样的花草纸,激发他们活动参与的积极性。随后,教师可带领幼儿制作花草纸,首先,将原本有韧性的废纸撕成棉絮状,并将它们放入水中,完成纸浆的制作。其次,教师可将事先准备好的方形的纸帘发给幼儿,并将混合好的纸浆均匀地倒在方形的纸帘上形成白纸的雏形。在此过程中,教师可鼓励幼儿收集自然材料,也可为其投放相关材料,鼓励他们自行创作,比如,有的幼儿利用花瓣与叶子制作蝴蝶;有的幼儿收集五颜六色的花朵制成标本等。最后,教师要将幼儿完成的样品放置室外进行干燥处理。这样,一幅幅精美的作品出现在幼儿视野中,他们不仅了解了古代人们造纸的智慧,而且在教师的带领下,也逐渐形成对文化的认同感与归属感。

除此之外,在投放材料的过程中,教师还要遵循教育规律,秉持多元化、层次性的投放原则,鼓励幼儿深度学习,以实现对思维的启发。比如,教师为幼儿投放已消过毒的废品材料,如金属罐、废弃纸张等,鼓励幼儿大胆创作。同时,幼儿教师还可将幼儿的作品放置班级文化角进行展示,增强幼儿艺术素养的同时,让其进一步感受自然教育的魅力与趣味性。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教师作为幼儿身心发展路上的“指明灯”,要聚焦自然教育,落实德、行双修工作的基本要求,积极开发当地特色自然资源,营造亲近自然、探索自然的教学氛围,并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层面给予转变,科学划分活动区域,提升课堂教学的深度与广度,引导幼儿从多个视角出发,在感受自然魅力的同时,了解植物生长奥秘、掌握基本劳动技能,以此培养他们热爱自然、珍爱生命和爱护环境的美好情感。

参考文献:

[1]刘小红.具身认知视域下幼儿园亲自然教育的意蕴[J].教师,2021(21):94-95.

[2]龚艳.以行知思想为指导,开展幼儿园自然教育[J].启迪与智慧(中),2021(8):23.

[3]宋逸凌.源于自然之美——卢梭自然教育思想指导下的幼儿美育活动探究[J].品位·经典,2021(14):25-26+117.

[4]金虹青.绿野游戏:自然教育视角下城市幼儿园游戏新探[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21,23(4):21-24.

[5]徐云波.基于“自然缺失”探究幼儿园自然教育的实施路径[J].幸福家庭,2021(10):35-36.

[6]池洁.基于儿童生命成长的幼儿园自然教育实施方法[J].幸福家庭,2021(10):11-12.

猜你喜欢

自然教育运用策略应用价值
利用农村花木文化资源,开展幼儿园特色教育活动
“合理情绪疗法”在引导学生交往行为中的运用
运用法治思维做好秘书工作
自然教育的内涵及其启示
游戏教学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企业金融管理应用价值分析
试论指导家长配合幼儿园“亲自然”科学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