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效学习

2022-04-27李昌慧

课程教育研究 2022年2期
关键词:五步教学法教学研究高效课堂

李昌慧

【摘要】新课程标准提出教学要将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作为总体目标,强调教师要因材施教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提倡先自主学习后共同内化的教学顺序。“五步教学法”是一种体现“先学后教”“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教学模式,其在教学中的应用有促进核心素养的渗透、学生学习自主权的归还、教学质效的提高等方面的优势,符合新课程标准。如何合理、充分地应用“五步教学法”构建高效课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小学数学教师需要深入研究的课题,本文将对此做出论述,希望对广大小学数学教师有所帮助。

【关键词】“五步教学法”  小学数学  高效课堂  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2)02-0135-03

教师需要处理好教与学、讲与练、知识传授与能力开发之间的关系,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模式的构建是其中的关键所在。“五步教学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让教学结构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效地实现了上述目标。基于此,小学数学教师应积极学习相关的知识理论,并将所学所得合理地应用在实践教学中,通过不断的总结与反思,充分发挥出“五步教学法”的作用,为学生构建高效课堂。

一、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自学

教师为学生创设一个与生活经验相连的情境是“五步教学法”的第一步。数学和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人们生活中的许多活动都涉及到了数学知识,数学教材中也包含了很多生活因素,如何将生活和数学相结合,协调统一地呈现在课堂上,是教师要思考的问题,而创设生活情境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方法。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学生的数学学习会更轻松,他们也会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这能够为他们日后在具体情境中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打下良好基础。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这种方法引导学生自学,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与思维活动,使其对数学知识形成初步的了解。为更好地引导学生自学,教师在创设生活情境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生活素材的趣味性。在数学教材中,大部分知识都是理论或者研究成果,学生对于阅读数学教材并没有很高的兴趣。所以教师应该挖掘生活中有趣的素材,做到寓教于乐,使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第二,生活素材的合理性。与成人相比,小学生所拥有的生活经验较少,教师在选择生活素材时必须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生活,而不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否则他们很难理解教学内容,容易使其产生畏难的心理。例如,在《百分数的认识》这一节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的方法导入课程内容,并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教材找到问题的答案。首先,教师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图片,像是旺仔牛奶包装盒上的营养成分表、王者荣耀的游戏加载进度、上周星期三本班的出勤率等等。对于学生来说,图片上的内容并不陌生,并且他们对此也比较感兴趣,有利于激发其求知欲与探索欲。接着,教师引导学生尝试读出这些数字并说出数字的含义,他们的答案会是多种多样的,这时教师就可以让他们自主阅读本节课的教材内容,在书中找到答案。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培养他们良好的自学习惯,引导他们将重点知识和不理解的知识做标注。需要注意的是,教师留给学生自学的时间应该是充分的,这样才能使他们进行深层学习。通过这样的方法,学生会在自学中对百分数的读法和定义形成初步的了解,也会得到数学思维、自学能力的锻炼。随后,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自己在教材中收获的知识,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百分数。在这种情况下,课堂教学气氛活跃了起来,为后续教学环节的有序展开打下了基础,为高效课堂的构建提供了重要保障。

二、合理设置问题,激发学生思维

让学生有准备地去应付在情境中产生的问题是“五步教学法”的第二步。提问是小学数学教师常用的一种教学手段,问题教学法以“问题”为载体,引导学生在思考中发现数学规律、求得解决方法、掌握数学知识,有利于实现以人为本的教学目标,使学生在深层次的思维活动中获得更多方面的发展,并更有动力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合理设置问题是有效发挥问题教学法的前提,教师需要对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有充分的了解,通过将生活案例融入数学知识等方法,让学生能够比较充分地、透彻地对问题进行分析。同时,由于学生之间具有差异性,他们在面对不同的问题时会有不同的感受、不同的答案,所以教师要做好预设和生成的工作,避免错过生成性教学资源,更充分地发挥出问题教学法的作用。另外,教师最好将数学问题与生活联系在一起,让学生能够用数学眼光观察生活,不再认为数学问题有难度,而是富有亲切感。例如,在讲解《认识时、分》这一节课的教学中,教师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相结合,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我们可以用一分钟做什么事情?”学生的答案是五花八门的,但都有可能成立,这证明他们在积极地思考,投入到了思维活动当中。在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后,教师可以对他们的答案进行总结,并提出新的想法,像“一分钟人的心脏会跳动90~100下,一分钟一个人可以做40个仰卧起坐,一分钟高铁可以行驶5km……”。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会将“一分钟”这个抽象的概念具体化、生活化,从而对此形成初步的理解,甚至还能懂得时间宝贵需要珍惜的道理。之后,在学生对分和时两个数学概念都有基本的了解后,教师可以继续提出问题:“一集动画片20分钟,妈妈饭后允许你看一小时动画片,那么你能看几集?”对于学生来说,这一问题是比较有趣的,也有小小的难度,他们会运用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综合的思考,并算出正确答案。通过这样的方法,学生会更深刻地理解数学知识,并且其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也会得到一定的锻炼。

三、开展合作学习,促进自主实践

让学生产生对解决问题的思考与假设是“五步教学法”的第三步。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师要构建自主式、合作式的探究型课堂,合作学习法在小学教学中的应用,有利于教师实现这一目标。合作学习法主要是组织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共同的学习,让他们在互帮互助、集思广益中思考、解决问题,对于学生思维能力、合作能力、探究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等方面的提升都起着促进作用。为充分发挥合作学习的作用,教师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确保小组规模的合理。小学生正处于爱动爱玩的发展阶段,他们自我管理意识和自我约束能力都不强,如果一个小组人数过多的话很容易导致他们发生沟通方向偏离、秩序混乱的问题,而如果一个小组人数过少又有可能造成他们沟通不充分,不利于其思维的扩散与融合。因此,对于小学生来说,小组人数最好控制在4~6人。第二,确保小组人员合理分配。学生之间具有差异性,他们在学习能力、性格特点等方面都有一定的不同,教师要对此有足够的了解,能够将“各有所长”的学生合理地组织到一个小组,使他们可以取长补短,互帮互助。第三,确保小组角色分配的合理。一个小组应该有组长、记录员、发言人等不同的角色,大家各自发挥聪明才智共同解决问题。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分配,也可以结合自己的了解为他们提供建议。例如,在《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教学中,教师便可以应用小组合作学习法促进学生自主实践。在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内容已经有一定的了解后,教师可以提出问题:“长為5cm,宽为3cm的长方形,它的面积是多少?”然后借助多媒体为学生呈现用1cm2的正方形摆出长为5cm,宽为3cm的长方形,使学生通过数一数得出长方形面积。接着,教师可以让学生用逆向思维推出小正方形摆长方形的过程:长方形的长是5cm,每行摆(  )个;宽为3cm,要摆(  )行,一共摆了(  )个小正方形,得出长方形面积是(  )。可以怎样计算?通过这样的方法,学生会发现长与宽的积和长方形的面积相等,从而初步推导出长方形的面积公式。随后,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用1cm2的小正方形拼成3个长短不同的长方形,并用数一数和长×宽的方式算出这三个长方形的面积,并记录下来。在此过程中,学生会验证上一环节的教学猜想,确定长方形的面积公式。这种由学生合作推导数学成果的教学模式对学生数学思维、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能力的培养非常有益,并且学生也会体会到数学学习的魅力。如果时间充分的话,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组内开展“设计学校花坛”的数学活动,以此趁热打铁,让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

四、采用教学评价,提升教学质量

教学评价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合理、多元化的教学评价有利于学生素养、能力以及教学质量的提升,这也是“五步教学法”的第四步。不过从实际的小学数学教学来看,大部分教师对教学评价的重视不足,认识不全面,使得教学评价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完善:第一,教师要确保教学评价的针对性与完整性。具体来讲,教师不能对学生的表现只简单地做出评价,像是“很棒”“你的答案不对,再想一想”等,而是要给出充分的理由与具体的建议,让学生知道自己“好”在哪里,“不好”在哪里,从而使他们对自己的学习有更清晰的认知,会因为教师的肯定而更有信心、更有动力学习数学,也会因为教师的建议去积极地改正和完善。第二,教师要确保教学评价的贯穿性和自然性。教师的教学评价应该是自然的、真挚的,并且还要详略得当地贯穿在每个教学环节当中。第三,教师要确保教学评价的多样性与全面性。大部分教师习惯自己做评价的主体,单方面给予学生评价。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参与到评价过程中,让他们能够对自己、对他人,甚至是对教师做出评价。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会从更多角度全面地认识自己,也会将他人的优点与不足之处映射到自己身上,向优秀的人看齐,进行自我反思,而教师通过学生的评价也可以合理地调整下一次的教学,以此不断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五、知识巩固训练,思维拓展提升

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巩固和应用,拓展学生的思维是“五步教学法”的最后一步。小学数学教材中的练习题更偏向于基础巩固和综合训练,侧重于对教材中知识的掌握与强化,拓展延伸的题目较少。基于此,教师应为学生适当补充和拓展知识,比如说将常见的习题进行变换、充足、延伸等,使学生得到更充分的锻炼。这就需要教师在深入挖掘教材的基础上,借助互联网、教辅书、练习册等工具收集、整理拓展延伸类型的数学题目。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学生之间各方面能力不同,基础也不同,在面对难度较高的题目时他们会有不同的感受和体验,为促进班级学生的整体发展,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教师可以对练习题进行分层设计,保证每一层次的学生都能够拓展思维、提升能力。例如,在《吨的认识》这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基础练习、巩固练习、拓展练习三种类型的数学题目。具体来讲,基础练习题应是“1.在(  )里填上合适的单位:一袋盐重500(  );2.判断对错:一袋牛奶重300克(  );3.填空:8吨=(  )千克”这样的简单题目。综合练习题应是“1.改错:小明今天早上吃了两个100千克的包子,下午和妈妈买了1克油菜、3千克鸡蛋、2吨西瓜;2.算一算:10吨-4吨=(  )千克;3.应用:5个600千克是多少?合多少吨?”这样难度一般的题目。拓展练习题应是“学校食堂运来10吨大米,现在已经用掉了4500千克,剩余的大米还能供全校师生共同吃5天,平均每天吃多少千克大米?”这样难度较高的应用题。在这样的情况下,每一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做适合自己的题目,而且教师也可以根据自己对学生的了解,鼓励个别学生挑战更高一级难度的题,或者是对有困难的学生给予一定的帮助。长此以往,学生会在挑战中获得成就感,也会明白自己和他人的不足,从而更加努力地完善自己,提高自己,这对于他们未来的数学发展也会起到奠基作用。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五步教学法”在小学数学课堂的充分应用,起着促进学生学习质效、教师教学质效的积极作用,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积极学习相关知识,结合教学实际与学生实际将“五步教学法”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为学生打造更高效的课堂,让学生获得更多方面的发展,以此为他们现在的数学学习提供帮助,为他们之后的数学学习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乔文魁.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五步教学法的思考[J].甘肃教育,2020(6):97.

[2]王蕾.“五步教学法”提高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研究[J].小學教学参考,2020(26):34-36.

[3]刘川.浅析数学课堂“五步教学法”培养学生高阶思维能力[J].安徽教育科研,2021(1):118-119.

[4]李军.浅谈“五步教学法”在小学数学课堂的运用[J].读写算,2019(27):82.

[5]董燕云.“五步教学法”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J].中华少年,2018(30):244.

[6]蒋敏云.基于轻负高效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构建路径探究[J].考试周刊,2021(95):45-47.

猜你喜欢

五步教学法教学研究高效课堂
高中数学教学研究
初中英语课堂“五步教学法”模式的探索
教育信息化与高职《综合英语》的深度融合探究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如何构建语文高效课堂
提升教育智慧,打造高效课堂
五步教学法在维修电工实训课中的实践研究
交替传译中听记平衡教学研究
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