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外汉语教材中语流音变的注音与编排研究

2020-11-25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0年29期
关键词:语流音变掌握情况

(山东大学(威海)文化传播学院 山东·威海 264209)

0 引言

(1)研究背景。随着“汉语热”的蓬勃发展,对外汉语教学迎来了大好的发展时机,留学生学习汉语热情高涨,而语流音变作为汉语语音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也受到前所未有的广泛关注。语流音变是由于人们说话时音节不是一个个孤立地发出,而音节会受到相邻音节的影响发生的语音变化,最常见的语流音变是变调、轻声及儿化,会影响发音和意义。

(2)研究综述。目前关于汉语初级阶段留学生语流音变习得情况的系统研究较少,专门针对对外汉语教材中语流音变注音和编排的研究更是少之又少,其中有部分文献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一定参考价值:

张京京在《初级对外汉语教材拼音标注问题研究》(2008)中,进行了基于学习者角度的初级对外汉语教材拼音标注形式的量化研究,并通过学生问卷调查和初级对外汉语教材编写者的访谈,初步确定了分别适于不同学习者的拼音标注方式。

殷佩蓓在《对外汉语教材语音体系编排研究》(2011)中,描写分析所选教材中声、韵、调、音节、变调等编写情况,并对汉语语音大纲在对外汉语教材编排和对外汉语教学实践中的应用提出建议。

谭小梅在《对外汉语教材语音部分的编写研究》(2012)中,认为语音编写要尊重汉语语音的系统性、科学性和针对性。

另外,我们在阅读郑州大学杨淑涵、黑龙江大学陈慧博、郑州大学苏皓等教授关于各国留学生语流音变习得偏误分析的论文后,学到了分析留学生语流音变掌握情况的方法。

参考以往论文研究成果,本文将通过对各阶段留学生语流音变掌握情况的实践研究分析,为对外汉语教材中语流音变的注音与编写提供可行性建议。

1 前期调查

1.1 对外汉语教材问题分析

此次调查选取了目前高校最常用的几套对外汉语教材,包括:《汉语口语速成入门篇》上下;《初级汉语口语》1、2;《博雅汉语入门篇》一、二;《飞跃汉语听说入门》等。在综合对比分析诸多教材后,发现几个普遍问题:

1.1.1 缺少系统的音变规则讲解

大多数教材在音变规则介绍时仅是粗略地讲解,再配上几个例子,十分笼统,如:《汉语口语速成入门篇》中,“不”和“一”变调情况都未列举全面,“轻声”只粗略地介绍是“又轻又短”的音,过于抽象。

1.1.2 理论讲解与课后练习内容不匹配,缺乏呼应及针对性

大多数教材在讲解某种音变规则且本课内容涉及到时,课后练习题却并没有设计针对性的强化训练,如:《汉语口语速成入门篇》第四课生词涉及大量量词,课文和综合练习中也有关于“一”加不同声调的量词而引起的变调,但本课并没有讲“一”语流音变的规则。

1.1.3 理论讲解与教材注音未实现同步

教材中,一些语流音变的知识还没有呈现,而在课文中却已经出现了相关语流音变的现象,这样不利于学生理解,尤其不利于自学的外国学生。如《初级汉语口语》轻声的知识在第三课才有讲解,然而在前两课课文中已出现轻声词。上声和“一”、“不”变调也有相同的情况。这种问题会影响到教师上课的流畅性和有序性,也不便于留学生的学习。

1.1.4 音变标调要求缺乏统一规范

最为明显的是上声变调。大多数教材都涵盖上声的音变规律但在教材中却不标注上声音变,如《汉语口语速成入门篇》第四课语音练中,上声变调除了在第四课的语音练习中,标了变调后的注音,其他均标原调。《初级汉语口语》、《博雅汉语初级起步》也都是如此。

1.1.5 对现代化电子设备及图片演示等辅助手段的作用重视不够

电子化设备能够形象生动且便利地帮助学生学习尤其是初学者的语音学习,但目前各高校使用的对外汉语教材大多还是沿用之前的教材。旧版教材不仅语料比较过时,而且也缺乏对现代化电子设备的运用。

1.1.6 半上符号易引起汉语学习者误解

部分对外汉语教材中在讲解上声变调时使用了半上符号,留学生比较难理解且发音时容易出错。如《汉语口语速成入门篇》第一课在介绍上声变调声调时首先粗略地介绍了“上声”变调,但“半上”的符号容易让人误解为只读后面的升调而不读前面降调,造成误解。

1.1.7 音变各部分理论所占比例不当

一些对外汉语教材中对几种音变现象的讲解占比有比较大的偏差,明显不合理的占比分配不利于留学生的学习。比如在《博雅汉语初级起步1》当中,儿化拥有详细的讲解以及练习题,但变调却只是分散在各个练习题当中,导致常用性和实用性与教材编排比例不符。

1.2 留学生语流音变掌握情况调查

表1

表2

此次我们以访谈调查的形式,对山东大学(威海)的一些韩国留学生的语流音变掌握情况进行了定量研究。受访者的汉语水平按其所在班级大体可以划分为初、中、高级。访谈调查的问题涵盖上声变调、“一”“不”变调、轻声儿化等方面。其中涉及上声变调的词有6个共18个字,“一”的变调词共6个,“不”的变调词共6个,轻声的词共6个和4个儿化的词。

通过对留学生的采访,我们将不同水平留学生语流音变各项目的正确率统计如下:

见表1。

折线统计图分析展示:

通过观察分析折线统计图,大致得出以下结论:

(1)总体上,所有水平的留学生对于“不”变调和儿化音的掌握情况都较好,掌握程度最差的分别是“一”和上声的变调。

(2)留学生对于“一”变调和三个上声相连变调的掌握随着学习汉语的深入而愈加熟练,对“轻声”的掌握却逐渐生疏。

1.3 留学生掌握情况与教材问题对应

见表2。

2 教材改进建议

结合我们对教材问题的分析、老师的建议以及留学生语流音变掌握情况,我们运用自身学习到的知识和搜集到的资料,对教材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改进建议:

2.1 音变理论知识做到系统展示

2.1.1 应包含实用性强的音变规则

部分教材中或许由于地区原因或许是出于其他方面的考虑,对一些音变规则有所忽略。但在我们的日常交际中,任何一种音变现象的不理解都可能会影响到交际。因此,不应当忽略出现频率少的音变现象,应当全面予以讲解。

2.1.2 清楚介绍音变规则

部分教材虽然设置了音变知识板块,但对于规则的介绍却并没有予以充分重视,讲解时不利于留学生理解,反而会影响他们音变知识的学习与掌握。因此,一定要规范规则讲解用语,语言通俗易懂,简明清晰。

2.1.3 不求量但求质地介绍音变规则

音变理论知识本就丰富,不仅音变现象多,不同现象下还有不同的音变规则,但不必面面俱到。留学生学习汉语主要是为了交际,只需关注那些有可能影响到他们交际的部分即可。

2.2 课后练习突出针对性,做到讲练结合

2.2.1 强化课与课之间习题的差异

各课与各课之间内容不同,涉及到的音变现象也不尽相同,或说所占比重不同。应当结合本课重点涉及到的音变现象进行练习,并且能够结合课文内容,做到意义与音变相结合的练习,达到双倍练习效果。

2.2.2 提高同一课内习题的适配性

同一课中一定要关注本课所涉及到的音变现象并进行练习,及时精讲多练才能真正达到理解和掌握的目的。并且当堂讲当堂练有助于提高正答率,提升学生信心。

2.3 整套教材做到上声变调标注统一规范

2.3.1 保证理论讲解的变调规则与课文及课后练习中的变调规则一致

理论知识是如何讲解的,在课文中标调时就应当怎样标,保持一致留学生才能更好地使用教材进行学习。

2.3.2 保证一本书中使用的变调规则一致

同一本书中,不仅理论知识讲解的规则和标调时的规则一致,还要做到相同音变现象要采用同样的变调规则进行标调,否则会使学生困惑。

2.4 音变规则的编排顺序做到合理安排

2.4.1 综合考虑变调规则的实用性及难易程度,安排顺序

参考大纲,结合学生水平及需求,对各音变规则进行排序,选择适当的位置。

2.4.2 单独注明还未讲解的音变现象

若课文中出现还未涉及到的音变规则,建议在旁边进行注明,或者加着重符号进行提醒和警示,引起学生注意。

2.5 对现代化教材编写的辅助手段做到重视

2.5.1 应重视图片演示等手段

在初次讲解音变相关规则时,可在一旁配上图片加以辅助,如舌位解析图、发音部位标示图等,让学生更直观地观察到口腔内部发音时的情况,提高语音模仿的准确性。

2.5.2 应重视现代化电子设备的运用

在初次学习相关音变时,可在一旁辅以二维码,学生扫码后即可听到正确发音,以弥补某些教材中对于相关规则解释不足,模棱两可的缺陷,有利于学生反复学习、模仿、强化,巩固音变基本功。

2.6 弃用不必要的符号

半上声符号在以汉语为母语的学习者中本来是不必要的,对它的利用也仅仅局限于对上声变调的讲解,利用率极低,因此可选择直接弃用该符号。使用“*”在课文中进行特殊标注,在空白处再单独说明变调情况。理论讲解与教材注音做到同步。

2.7 音变各部分理论所占比例做到合理安排

音变各部分理论编写需遵循详略得当、先易后难的原则。建议首先对音变内容进行科学的筛选,然后根据实用性、常用性、难易程度等标准进行教材编写,突出重点、难点。

3 教材设计具体建议

根据对于留学生语流音变发音的正确率及教材本身的注音、编排情况,我们对于理想教材的设计有以下几点建议:

(1)语音教学应该从基础拼音开始,用词语来辅助教学,在结束拼音学习前不要放入课文,以免增加留学生学习难度。

(2)通过对留学生语流音变项目的正确率由高至低排序,前四位分别是儿化,“不”变调,两上声连读、轻声,因此我们建议结束学习拼音后,按照儿化,“不”变调,两上声连读、轻声的顺序引入语流音变的教学。

(3)初级班对“一”变调的掌握情况不甚理想,且有的教材对于“一”变调的讲解不全备,因此我们建议在课文中引入量词时再具体解释“一”变调。

(4)留学生对于上声变调中上声相连的情况掌握情况最不理想,因此建议尽量往后放,甚至可以考虑进入中级班后再涉及。

(5)上声变调是汉语中最常用的变调之一,但在大部分教材中,无论是词语还是课文都没有特别标记,容易导致留学生忽视这个知识点,因此建议用特殊符号对上声变调进行标记。

(6)为帮助各阶段留学生学习语流音变以及为方便教材的编写,建议在教材最后附一份语流音变规则汇总。

4 结语

本文通过留学生访谈、教材分析等途径发现了当下通行教材中语流音变部分存在的一些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具体可行的修改建议,为对外汉语教材中语流音变板块的编写提供了参考与借鉴。

猜你喜欢

语流音变掌握情况
不同健康教育模式对女性人工流产术后保健知识掌握情况的影响研究
绍兴方言合口呼晓组声母的变异研究
——竞争性演变的证据与结果
“分”的音变构词及其句法语义特征
论初中数学的复习教学
英语语流中词汇识别的实证研究
汉语单数人称代词音变式的功能演变及性质
语流切分影响因子研究
地道口语是怎样练成的等
英语词汇音变分析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