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危机状态及防控研究
2022-04-27赵思博杨璐忻
赵思博 杨璐忻
摘 要:在社会转型的背景下,大学生群体心理危机频发,引起了学校和社会的极大关注。而在当前阶段,就大学生心理危机问题开展的防控工作仍存在许多不足。为进一步落实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建设工作,提出未来要在社会支持理论的指导下,建立起以个人、家庭、高校、社会四个层面所构成的社会网络为主体的大学生心理危机防控工作体系。依据分级防控理念对大学生心理危机的不同程度进行分级判定,促进大学生心理危机防控工作有针对性的开展。
关键词:心理危机;社会支持;分级防控
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部相继印发一系列政策文件推进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规范化、专业化建设,并积极推动各项工作不断取得进展。对于逐渐步入成人期的大学生出现的心理危机状态,我们必须给予高度重视,以个人、家庭、高校、社会为主体建立完善的危机防控工作体系,发挥社会网络的支持作用,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落到实处。
大学生心理危机状态产生的原因
1.多元价值观的内化冲突
社会转型的过程中,物质文化和科学技术发展迅速,社会价值观的变迁相比之下较为滞后。这种滞后不仅会产生文化堕距,而且还直接造成了市场化环境中价值观的多元化。大学生生活在潮流的最前端,因此相比其他社会群体会更加直接地受到多元价值观的冲击,繁杂而难以辨别的信息更加大了大学生适应社会的难度,使之常常难以做出价值判断和选择。大学生面对复杂的环境时常会产生困惑、矛盾的心理,部分原因是由于多元价值观的内化冲突导致的。
2.学业与就业压力
学习内容上,大学的课程内容涉及领域多样且专业性增强;学习方式上,大学阶段的学习更加需要学生的自主性。高中阶段强调重点、布置任务的强干预型教学模式与大学随堂授课、期末考核的教学方式形成强烈的反差,对比之下要求的松弛会使部分学生缺乏学习的动力。[1]就业形势的严峻导致“内卷”开始成为高校之中的普遍现象。大学生为了获得有限的资源而付出更多努力,收益不变的情况下付出的成本却因为相互竞争而不断提高,于是导致了压力源的叠加。
3.应对技能的缺乏
部分大学生在处理复杂的社交关系、独自面对经济或情感等方面的问题时可能不会主动寻求外界帮助,甚至对心理咨询等防控措施产生畏惧心理。由于脱离了原本的生活环境,不能和朋友、家人及时进行沟通,焦虑、忧郁等消极情绪堆积的情况也时常发生。高校对于心理危机防控工作执行不到位造成心理危机应对资源的缺失,校内宣传力度不足以致防控工作相关信息不对称,这都会导致大学生在心理危机应对技能上的缺乏。
当前大学生心理危机防控工作存在的问题
1.动态性不足
现阶段大部分高校会在新生入学后进行心理普查,关注到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然而,一次性的新生普查实际上并不能发挥理想的效果,也无法完全达到心理危机识别工作的目的。普查工作通常以线上问卷形式开展,并不具有强制性,因此很难保证执行过程中真正做到了绝对全面的覆盖。整个大学阶段中的后续筛查工作缺失,高校对于大学生后期出现的心理危机状态无法做到早发现、早识别,这些都反映出心理危机防控工作过程中存在着动态性不足的问题。
2.专业性不足
校内专职人员的配置安排与出现心理危机状况的学生数量比例失衡,作为防控工作储备力量的辅导员、学生干部等辅助工作人员未接受系统化的培训工作。另外,高校与专业的精神卫生服务机构及社会工作机构联系不足,没有开展多方位的合作,对于出现严重心理危机的学生没有完备的应对措施和应急方案。
3.系统性不足
高校内防控工作的系统性不足,缺乏整体规划。新生普查结果的应用没有落实,后续防控工作方案的具体执行不到位。校内没有明确建立起心理危机预警网络,各个环节、各个部门及其工作人员的防控职责不明确。另外,社会中没有形成整体的防控体系,人們没有意识到自己其实有责任去避免身边危机事故的发生。“自杀危机干预是每个人的事”。[2]但这样的观念在社会中尚未明确,导致在相关问题上的社会支持缺失。
4.切实性不足
社会各界对于大学生心理危机的问题意识暂未落实到相关防控工作的重要性上。大学生心理危机背后蕴藏的不仅仅是高校教育问题,还有社会支持机制以及潜在个体风险防控问题。现有研究已经提出的措施及政策,并未完全得到切实的执行和持续的反馈,这是当前防控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只有不断地实践、反思,才能检验目前社会心理防控体系存在哪些漏洞,从而对现有政策进一步加以完善。
建立完善的心理危机防控工作体系
从社会学意义上来说,社会支持是“一定社会网络运用一定的物质和精神手段对社会弱者进行无偿帮助的一种选择性社会性行为”。[3]而在大学生心理危机防控工作中,可以把对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干预视为社会支持的精神手段。由个人、家庭、学校、社会四个主要层面构成的社会网络则是社会支持的主体,全体大学生是社会支持的客体。学者胡慧安曾针对青少年的自杀问题提出三级防治模式,她将自杀行为和不同阶段的防治工作进行区分,认为初级防治工作的服务对象为一般青少年,二级防治工作的对象是具有自杀意念的危机人口,三级防治工作则针对已经发生过自杀行为的青少年。[4]依据分级防控的理念,我们可以按照心理危机的不同程度对大学生进行分级判定,从而制定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建立起系统的心理危机防控体系。
1.初级防控工作
初级防控工作面向全体大学生开展,这一阶段的防控措施强调预防性,要求对于可能出现的心理危机状态做到早发现、早识别、早干预。不仅需要开展高校宣传教育工作,更需要大学生周边朋友、家庭等亲密关系参与到防控工作中。同时,充分利用好媒介手段及资源,在社会中形成初步、整体的大学生心理危机防控工作体系。
第一,伙伴及家庭为大学生提供心理支持。社会转型过程中各方面的变迁对大学生造成的冲击只依靠个人力量常常难以缓解,亲密关系可以为大学生提供心理和精神上的支持。周边人群要增强对大学生心理状态的关注,通过日常的沟通交流帮助大学生群体更好地适应变化、舒缓压力,从源头上降低心理危机状态产生的可能性。要持有心理危机预防意识,及时察觉大学生行为上的异常变化,了解特定行为反映出的心理状态。
第二,高校充分做好大学生心理危机防控的初步工作。积极配合完成心理健康教育由“软指标”向“硬约束”的转变,设立心理健康教育相关内容的必修和选修课程。要注重监测识别工作的动态化,将一次性的入学心理普查和常态化的心理健康状态评测结合起来,推进《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筛查量表》在全国范围内的正式启用。要加大专职人员配比,提高防控工作专业化水平。
第三,充分发挥媒介技术的作用。利用大众传媒在社会中传递信息的时效性和广泛性,传播积极乐观、自信自爱的生活态度,将心理危机防控意识输出为常识性社会观念。利用多种媒体平台普及心理危机防控专业知识,合力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进一步开展线上咨询工作。确保线上心理咨询渠道的有效性、合法性,完善相关监管机制和政策,规范提供心理咨询服务的网络平台。
2.二级防控工作
二级防控阶段主要针对的是具有自杀意念的大学生,这一阶段工作需要具有一定的治疗性。要发挥线上线下联合机制的作用建立有效的预警系统,通过相关专业人员及社会工作者实施干预手段帮助大学生提高其积极心理资本水平,[5]提高其自身心理危机应对技能水平,在必要时给予医学手段援助。
第一,完善高校内心理危机防控工作体系。充分利用学生心理评测结果,运用专业技术按照相关标准进行分析评估。要落实对于辅助工作人员的系统化专业培训工作,切实发挥储备力量在防控工作体系中的重要作用。明确建立“学校—院系—班级—个人”的四级预警网络,[6]加强日常预警防控工作,并充分发挥校内心理咨询室的积极作用。选取个别高校为生命教育试点学校,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危机防控知识教育和生命教育,构建协同机制,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第二,校外建立心理危机防控共同体。推动建立大学生极端行为预警数据平台,线上线下预警网络相结合。[7]运用大数据技术手段分析线上发布的动态情况,更加精准地监测到可能潜在的心理危机。强化高校与家庭、社会组织的联系。[8]家校协同一体,加强沟通,对学生心理危机及时察觉,迅速反应。加强高校和社会工作机构的联系,根据不同个案情况共同制定具体干预方案。整合社会资源,开展医校合作,必要时为目标对象提供医学专业手段的援助。
3.三级防控工作
三级防控工作主要针对有过自杀行为的大学生。危机调适理论指出,当人们面临发展性危机或意外性危机状态时,因无法摆脱困扰从而产生自杀行为。[9]
第一,伙伴及家庭加强陪护。精神支持的获得在某种程度上会帮助大学生产生安全感,缓解部分心理压力。引导学生积极配合自身心理危机的治疗工作,帮助其重新树立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考虑更长远的人生规划,减少对短时期内困境的聚焦。要表达出对目标群体的同理心,善于倾听,了解其所经历的困境和所面临的危机,设身处地体会其感受和情绪。
第二,高校做好针对性后续防控工作。建立个人档案,获取详实信息资料,对重点对象重点关注。结合医学专业人员及社会工作者的建议,协调安排学生学习、生活及治疗工作,配合心理危机治疗方案“一人一策”进行干预,同时注重个人信息的保密性。对于已经发生的危机事件,要注意控制处理事件的后续影响,发挥媒介手段的正向作用,减少负面信息及不实信息的散发。
第三,精神卫生服务机构定期咨询。精神卫生服务机构对高校中建立档案的对象开展定期咨詢服务,分析个体过去和当前存在的心理危机问题,了解极端行为选择的原因,观察其心理危机状况变化,针对不同阶段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制定长期的治疗方案。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心理危机状态,减少严重心理危机造成的不安、恐惧等消极情绪。帮助学生提高自身危机调适能力,面对困境时以积极态度采取措施解决问题。
本文系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资助(项目批准号:19SRC013)
参考文献:
[1]李思远.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基于高校辅导员视角[J].智库时代,2019(52):40-41.
[2]姚月红.构建青少年自杀危机干预体系[J].中国教育学刊,2005(8):72-75.
[3]陈成文,潘泽泉.论社会支持的社会学意义[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0(6):25-31.
[4][9]彭国胜.青少年自杀的理论视角与干预模式综述与启示[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5):20-25.
[5]赵玉.赣州市大学生心理压力、积极心理资本与自杀意念的关系研究[J].医学与社会,2019,32(7):103-106,114.
[6]孙盼盼.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诱因分析及对策研究[J].智库时代,2019(46):89-90.
[7]李彤彤,李坦,郭栩宁.基于社交媒体大数据的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21,33(4):92-103.
[8]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学生心理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EB/OL].(2021-07-12)[2021-10-23].http://www.moe.gov.cn/srcsite/A12/moe_1407/s3020/202107/t20210720_545789.html.
(作者单位:中央财经大学社会与心理学院)
[责任编辑:翟 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