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艺术再创作下的心理图式转变

2022-04-27朱易宁

大观 2022年3期
关键词:传统艺术

朱易宁

摘 要:艺术衍生品是当下商业艺术中的新兴产业,其于艺术再创作的基础之上,脱离了原作展陈的艺术情境,从而给受众带来日常生活中的审美体验。但当艺术原作的展示形态从架上艺术变成架下工艺品时,受众的心理图式也会发生转变。因此,以传统艺术再创作为中心,对受众的心理图式转变和对衍生品的艺术接受活动进行分析,以更好地了解传统艺术再创作下的心理图式转变的现状与未来心理图式发展走向。

关键词:传统艺术;艺术衍生品;心理图式

艺术衍生品的发展呈现出了当代商业艺术发展的诉求,在促进文化宣传的同时,能推动商业发展,拉动消费市场,使艺术融入大众的日常生活,为艺术的跨界传播提供助力,对受众的日常生活及审美理念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其中传统艺术的再创作,更是艺术衍生品产业中的热点话题。

一、传统艺术到传统艺术衍生品的“心理接受”

传统艺术泛指古典历史中手工艺术创作,包含一定传统时代文化特性的艺术作品,若以德国著名哲学家本雅明的“灵韵”理论来区分传统艺术与现代艺术,则传统艺术包含作品神秘、蕴藉的氛围,能使观赏者从作品中通过联想和互动感受到艺术的震撼,体悟作品所要传达的审美理念。

在艺术接受活动中,受众对传统艺术作品进行鉴赏时,一般会使用直接观察法(田野调查法)、文献查阅法或二者相融合的方式。由于传统艺术作品比较珍贵,因此比较适合采用直接观察法,比如在博物馆、沙龙、画展等场所开展艺术鉴赏的活动,此类场所具有的情境塑造、文化背景描述功能,能凸显展品的独一无二性、近距离感和抚慰感。文献查阅法则主要是受众通过书本文字图像、影视图像等影像复制材料,同时还包含文字、视听媒介的情境塑造,并由此开展传统艺术衍生品的艺术接受活动。此时,传统艺术呈现在人们眼前的也是相对的整体,但创作者在进行传统艺术衍生品的再创作时,将局部元素用于创作灵感与工艺美术的结合中进行商业性创作,或多或少地会割裂作品与语境之间的联系。“灵韵”是本雅明在区分传统艺术与现代艺术的审美属性方面提出的一个概念。本雅明对“灵韵”的态度是复杂而又矛盾的,虽然现代的复制技术摧毁了“灵韵”,使得艺术作品失去本真性、失去距离感等,但从另一方面来讲,“灵韵”的消失既是艺术进步的必要牺牲,也是进步的成就。

此外,情境的撤离使受众与藏品之间的心理距离感逐渐削弱。距离说是瑞士心理学家布洛提出来的。布洛认为审美活动既不纯粹是主观的、理想的,也不纯粹是客观的、现实的,而是在这二者之间保持适当“距离”所获得的审美效应。人对艺术和现实产生审美活动的基本前提是保持适当的心理距离,即审美主体与对象应保持一种恰当的心理态度,这种心理态度只有将对象的感受与个人本身相分离,使客体摆脱人本身的实际需要与目的才能获得,这体现的是一种相对无功利的状态。但因为艺术品商业化已然成为目前消费社会的流行趋势,脱离了对艺术鉴赏的无目的性,所以受众对其的心理图式势必会产生转变。

目前,商业艺术下的作品主要有两种,一是以村上隆、草间弥生、安迪·沃霍尔等为代表的波普艺术家作品,二是以博物馆馆藏文物等传统艺术作品为基础,进行文化特色开发创作的艺术衍生品。关于艺术衍生品的概念,目前国际上并没有统一的答案。衍生品最早作为金融领域的专业词汇出现,而艺术衍生品则是以原创艺术作品为原型,对原作进行构想、创意以及再创作,为作品增添新的艺术价值,并满足消费者对艺术作品的追求。通过对二者进行简单的对比可以看出,传统艺术衍生品的开发与形态不同于现代流行的商业艺术品。传统艺术衍生品是对原有的审美意象进行解码与编码,再通过传统艺术文化与现代工艺理念相结合的方式,以全新的商业艺术表现形式,对传统文化作品进行再创作、再传播。

从艺术的界定主题来看,艺术的本质是由一种完整的形体结构产生的心智,是主客体共同形成的结构。在此立意下再联系艺术创作的三要素可知,人们对艺术传播的讨论脱离不开受众群体。因此,当传统艺术跨出古典文化语境,通过形式转向融入现代日常生活。受众对其进行审美活动时的心理图式就处于对新事物接受与转变的状态。

二、传统艺术再创作下的受众心理图式

从受众对传统艺术衍生品的艺术接受过程中可以发现,当创作者将目光投向传统艺术,使被开发作品成为如今大众面前的衍生品,相关联的受众在对传统艺术衍生品开展接受、欣赏的活动时,感知经验便持续作用在其认知和领悟过程中。受众群体的认知视野中存在着他们心理图式的转变,甚至会重新建构审美活动。受众在这项传统艺术表现形式转向的活动中,自身心理图式的转变成因在于创作主体、作品与消费受眾心理图式的互动。受众所进行的艺术接受活动,可以被理解为以鉴赏者为主体,经由某种媒介,以艺术作品为对象而进行的一种积极能动的评鉴或消费的活动。当艺术作品被创作出来且未进入艺术接受活动之前,其自身是一个有待实现的对象,接受活动使得作品从潜在的可能价值转化为现实价值。

因此,当传统艺术衍生品在消费市场流通时,衍生品自身将原文化、商业方、面向的群众三者联系了起来,并作为纽带与桥梁而存在。传统艺术衍生品因自身的特殊性,包含着一定的艺术文化性与形式转向带来的商业性,在作为商业艺术品被投放到市场的同时,它将审美、消费、文化联系在了一起,使得创作主体、作品与消费受众构成了特定的对象性关系。传统艺术衍生品的开发流程主要涵盖三类创作群体,每类创作群体在艺术品的不同阶段都有所侧重。以传统艺术衍生品为主体,在对受众的心理图式转变进行分析的过程中,在保持主体相对不变的情况下,受众的涵盖比例也在不断地调整。

(一)开发团队

在国内,传统艺术代表作品常见于博物馆,包含绘画、书法、青铜器、雕刻等。这类艺术作品的创作群体包含文物研究团队、博物院单位等产品开发设计者。他们是对传统艺术品进行再创作,以大众的需求为导向,对产品转型、多主体跨界合作等多样化传播模式进行开发的人员,目的在于提升博物馆经济效益、宣传优秀传统文化以及提升国家软实力。开发团队对传统艺术的开发创作,依赖于受众对艺术品原作灵感来源的心理图式,且受经验的启发,开发团队势必会在先前的图式基础上进行再创作。这一过程处于受众对传统艺术衍生品心理图式转变的创始阶段与图式信息的互动反馈阶段。

(二)商业群体

商业群体是指将传统艺术衍生品与消费行业相结合,并制定开发运营策略的人群。商业群体主要承接开发团队的产品投入市场工作,打造多渠道运营矩阵,强化市场目标,提升受众对传统艺术衍生品的感知,促进产品的传播,以此推动产品开发单位的经济增长。作为新型商业艺术,传统艺术衍生品可以为商业群体带来经济效益,而如何利用传统艺术衍生品的巨大潜力,与开发团队合作共赢,则是商业群体的主要目标。

(三)消费者

消费者是传统艺术衍生品流入市场后所面向的主体受众。以北京故宫博物院的传统艺术衍生品为例,其目标受众是新一代的年轻人。传统艺术衍生品的开发定位比较符合年轻人的消费需求,作为年轻群体,他们不同于中老年人,对常态、大众、传统的事物相对比较抵触,偏好丰富的审美体验,喜欢具有个性化和趣味性的事物。此外,年轻人正处于理解并形成民族文化观念的发展阶段,更易于接受新兴文化,对新兴事物更加敏感,接受度与依赖度也更高。同时,这类群众比较容易接受环境刺激,且易将原图式与新环境相融合,进而形成新认知,以促进心理图式的可持续发展。此类受众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大都停留在表层,但同时也是将传统艺术衍生品带入大众生活中的主力军。日常生活的审美化便体现于此,这也是传统艺术衍生品与受众心理图式转变的同化与顺化阶段。

三、传统艺术再创作中的心理图式

无论在何种阶段,个体的心理发展通常都会建立在上一阶段的基础之上,图式的形成在于主体对客体的刺激作出反应后的结果。同样,传统艺术的开发与创作并非一蹴而就,若以传统艺术衍生品为主线进行发散思考,其发展过程会受到多方对象的影响。因此,若对传统艺术衍生品形式转向下的心理图式转变进行分析,可以从两个阶段联系不同类型的受众进行解读:一是传统艺术再创作需求下的心理图式,二是传统艺术衍生品的心理图式发展走向。

(一)传统艺术再创作需求下的心理图式

当人们看一个对象时,首先看到的是对象的表面,认知层面决定了意识层面。传统艺术衍生品的表象是将传统手工艺与工艺美术相结合。换言之,传统艺术文化展示媒介被“改变”了。此处的“改变”是关键,联系着图式的构建,联系着艺术的媒介思考。以杜尚的作品《泉》为标志,现代艺术创作将视野转向艺术的纯粹性上,使得属性、媒介、时态等方面成为艺术判定与传播的全新视角。这主要是因为创作者的思想具有开放性与创造性,他们意欲表现出更自由的艺术思想,从而改变了传播方式。从社会大环境方面来看,一方面,当今社会物质需求趋于饱和,精神需求日益增长,批量生产的工艺品已不能满足大众对个性美的追求;另一方面,从传统艺术发展内需而言,市场所需的大规模标准化的生产与传统艺术中推崇的“工匠精神”相违背,其手工特性和文化内核受到了工业化生产模式的威胁,且在历史变迁与环境的消磨下,传统技艺的传承度逐渐降低,或淘汰,或失传。因此,在传统艺术发展已无法大幅逆转的情况下,艺术表现媒介的转变是实现传统艺术社会效益最大化的关键。

目前,传统艺术再创作存在如下三方面的困境:第一,创作者的思想、行为、技术乃至各类生活的现成品都会影响创作者进行再创作;第二,工艺美术单调化,缺乏内涵;第三,传统艺术急需转型。这三个方影响着创作团队的心理接受图式。依托传统艺术的文化底蕴与精湛的创作技艺,并结合多样化的艺术媒介进行艺术创作,成为创作者传递思想观念的重要途径,这也是传统艺术开发团队通过现代艺术发展历程看到的艺术发展本质。随着开发团队心理图式对现代艺术思潮的同化与顺化,他们不断吸收与消化这些艺术表现内核,进而对传统艺术作品进行再创作,使传统艺术与工艺美术焕发全新生命力。

(二)传统艺术衍生品的心理图式发展走向

第一,从现实意义的角度分析,艺术的传播势必会受到商业化的推动,而艺术与商业合作是大众艺术发展的必然趋势。以北京故宫博物院文创产品为例,博物院团队广泛地吸取经验,并将其用在传统艺术开发上,且更多地加入了“生活”元素,开发了用于满足人们生活需要的日用器物。创作者正是将这些器物融入受众的日常生活,将产品宣传的现实意义纳入受众的认知结构,达到传统艺术衍生品文化教育的目的。比如“故宫口红”系列的郎窑红口红,创作者以故宫院藏的郎窑红釉观音尊为灵感,提取瓶身的釉色为口红颜色,并以郎窑红命名。口红管身的灵感来源于道光年间的洋红色缎绣百花文夹氅衣的样式元素,从视觉、意境、文化三方面对消费者的心理图式进行刺激,加深受众对产品的印象,并将接收到的信息同化为自身的一部分,使受众对民族文化产生共鸣。

第二,从美学价值的角度分析,观者以往对传统艺术进行鉴赏时,通常身处于一种由展示环境所塑造的情境之中,而这种状态抛开了功利层面、实用层面,使得观者带有一种超脱的理念去欣赏艺术作品,并从中获取美感,是“纯粹美”的体现。在现代社会,艺术观念由自律轉向他律,使得艺术和生活融合在了一起,更使得日常生活审美化成为一种普遍的现象,成为消费社会的一种基本特征。随着艺术衍生品逐渐进入大众视野,参与大众生活,受众心理上对美感的需求与日俱增。因此,当受众撇开商品的消费价值、展示媒介等表层元素时,对审美的要求就会成为受众对艺术衍生品心理图式的主要认识。

随着工业、经济、科技的迅速发展,受众对精神文明与审美享受的追求愈发明显。如今,商品与审美二者相互融合,相互渗透,呈现出共需的发展趋势,使得艺术成为推动生产力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工业技术的高速发展与当下的市场供需对文化领域的风向有着强大的引领作用,使当今时代呈现出文化泛化与审美泛化的趋势,且不少学者认为大众商品艺术化是历史的必然,商品生产过程中表现出的复制特点是有利的,但对商品的人文价值来说是不利的。传统艺术衍生品的市场传播与大众审美文化的碰撞必定有其独特的一面,“教化”的传统文化与“娱乐”的大众文化应在“自律”与“他律”的平衡中寻得最适当的相融。

参考文献:

[1]康德.判断力批判(上)[M].宗白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

[2]皮亚杰.发生认识论原理[M].王宪钿,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3]石佳.消费时代下博物馆艺术衍生品的研究[D].北京:中央美术学院,2016.

[4]马琳.博物馆艺术衍生品开发研究[D].南京:南京艺术学院,2013.

作者单位:

江苏师范大学

注:本文系江苏师范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传统艺术衍生品的审美影响研究”(2020XKT739)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传统艺术
新媒体艺术与传统艺术的碰撞
高中美术教学中传统艺术的融入探究
试探赣南采茶戏与传统艺术的结合
当代中国流行歌曲中的中国戏曲元素
民间舞课程改革与课堂教学方式研究
浅谈赣南采茶戏传统艺术的传承
浅析传统艺术互渗性的当代审美价值
近十年古筝创作特征
昆曲为何在天津“久衰未亡”
罗兰湖会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