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5W模式的公共图书馆红色文化阅读推广研究
2022-04-26唐春妮
唐春妮
(上海浦东图书馆,上海 201204)
1 引言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站在这样的历史交汇点,响应党中央号召,向社会公众推广红色文化,传承民族精神,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具有重大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也是公共图书馆的职责与使命。阅读推广活动在实践中积累了不少经验,如果将其他学科成熟的理论、模型、方法等移植至阅读推广研究,尝试从更广阔的学术视野探究阅读推广的规律,则能带来更多的启示和创意[1]。因此,笔者以著名的5W传播模式为基础,通过分析公共图书馆红色文化阅读推广的要素,探讨公共图书馆红色文化阅读推广的策略。
2 拉斯韦尔5W模式与红色文化阅读推广
2.1 拉斯韦尔5W模式涵义
5W模式是美国政治学家、传播学家哈罗德·拉斯韦尔在1948年出版的《社会传播的结构和功能》著作中提出的传播过程模式,5W即指传播过程由5个环节和要素构成:谁(Who)、说了什么(Says What)、通过什么渠道(In Which Channel)、向谁说(To Whom)、有什么效果(With What Effects)[2]。“谁”是传播主体,承担信息收集、加工和传递的任务;“说了什么”指传播的内容;“渠道”是传递信息所经过的中介;“对象”指传播的受众;“效果”是受众在接收信息后在其认知、情感、行为各层面所引起的反应[3]。
2.2 拉斯韦尔5W模式的适用性与可行性
阅读推广活动本质上可以归结为一种传播活动,符合传播学基本原理,可适用于拉斯韦尔5W模式。笔者于2021年2月以“5W模式”“拉斯韦尔”“阅读推广”等关键词在知网进行检索发现,已有多位图书馆从业人员基于5 W模式进行阅读推广服务相关研究。如马姝、马家伟和佟严基于5W模式提出了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架构[4];刘小林以5W模式为理论模型,分析了其在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中的应用及借鉴[5];牛波、杨淑琼基于5W模式,研究了公共图书馆传统文化的传承[6];陈桂香以5W要素为切入点,研究了美国代际阅读推广[7];刘贺利用5W模式分析了国图少儿阅读推广的内容与策略[8]。因此,基于5W模式探讨红色文化阅读推广策略具有一定的理论支撑和实践基础,可行性较强,且有助于开拓思路,使红色文化阅读推广的效果达到最大化。
3 基于5W模式的公共图书馆红色文化阅读推广要素
基于5W模式的公共图书馆红色文化阅读推广围绕5个要素进行探讨(见图1)。
图1 红色文化阅读推广5W模式示意
推广主体(Who)为公共图书馆,公共图书馆具备资源、空间、平台、人才等优势,作为主体开展红色文化阅读推广既是贯彻执行《公共图书馆法》的要求,也是其作为公共文化机构的职责所在。推广内容(Says What)为能展现红色文化内涵的图书、报刊、手稿、书信、照片、音视频资料、网络动态信息等各种载体的资源。推广方式(In Which Channel)是链接内容与对象的关键因素,在红色文化阅读推广中可将其理解为阅读推广的媒介和活动。红色文化阅读推广方式的选择影响着红色文化内涵的呈现深度,也影响着受众对于红色文化的接受程度。推广对象(To Whom)为公共图书馆服务的所有人,由于生活经历、民族、年龄、性别、受教育水平、职业、爱好、性格、习惯、能力、社会地位、文化背景、价值观念等不同,不同对象对红色文化的认知和接受程度不同。推广效果(With What Effects)是红色文化阅读推广5W模式的最后一个环节,既是前4个要素传播情况的体现,也是评价红色文化阅读推广成效的指标。建立科学合理、行之有效、因时制宜的多维评价机制,有助于立体、全面地衡量红色文化阅读推广服务过程中的得失[9],完善推广策略,实现推广效果的最大化。
4 基于5W模式的公共图书馆红色文化阅读推广策略
4.1 引入社会力量,形成合作联盟,强化公共图书馆主体力量
以公共图书馆为主体的红色文化阅读推广,服务能力和服务内容存在一定局限性,为突破限制,强化公共图书馆主体力量,提升红色文化阅读推广的深度和广度,不仅需要从内部优化管理模式、提升管理水平、培养专业人员,还需引入社会力量,形成合作联盟。
红色文化阅读推广不是独立、短暂的活动,公共图书馆应首先从内部加强管理,保障红色文化阅读推广活动有相应的人力、物力、资源等支持。同时,公共图书馆应多途径提升馆员专业水平,提高馆员对红色文化的认知和保护意识,培养馆员搜集、整理、挖掘红色资源的能力,充分发挥他们在红色文化阅读推广中的主体作用。如龙海市图书馆设置“红色文化阅读”阅读推广人制度,培养红色文化阅读推广专业人员,进一步推进红色文化阅读推广工作[10]。
公共图书馆进行自我提升的同时,可广泛吸纳其他图书馆、档案馆、纪念馆、红色景点、英雄故居、革命博物馆等单位和机构的力量,通过搭建共建共享的红色文化资源平台,实现优势互补,有效整合全社会红色文化资源。如嘉兴图书馆依托自身红色文化资源,打造了文旅融合的“红船书苑”体系,充分整合“红船网”、市党员干部网络学院平台的资源,建立了红色主题的数字资源库“红船数字书苑”[11]。
同时,公共图书馆可与其他机构联合开展阅读推广活动,实现主体从单一到多元的转变。如与革命博物馆合作,选取部分展品在图书馆进行主题展览,同时配套相应的文献资源供读者借阅;与英雄故居合作,在图书馆进行英雄人物主题讲座后组织读者前往故居深度体验;与红色景点合作,推出一书一路,重走红色之路等活动。金陵图书馆曾组织青少年读者一同参观南京民间抗日战争博物馆,并推荐书籍《抗战老兵口述历史》,通过展品和文字相结合的方式,再现抗战时期老一辈革命者的“抗战精神”,在小读者心中播撒下红色种子[12]。
4.2 多途径挖掘红色文化资源,丰富推广内容,凸显区域特色
公共图书馆在丰富红色文化内容时可先从自身馆藏资源入手,对已有资源进行搜集和整理,分门别类地挑选出反映红色文化内涵的书籍、期刊、地方文献、数字资源等,通过设立红色阅读专架、编撰完成红色文献推荐书目、建设红色文化数字资源库等方式向社会公众进行推广,满足大众对红色文献、红色资源的需要。如河北科技大学图书馆设置的“红色经典阅览室”[13],新疆师范大学图书馆编制的《红色经典阅读推荐书目》[14]等。
单个图书馆的红色文化资源相对有限,公共图书馆可充分利用其他图书馆已建的资源库,做好不同平台内容的梳理,在读者有需要时,及时提供相应的内容链接。据调查,江西、湖北、湖南、广东、陕西等22个文化共享工程省级分中心已建成并上线红色文化资源项目47个,其中资源库39项,专题片8项[15]。
社会公众往往对反映本地区红色革命历史、带有本区域地方特色的文献、资源更感兴趣[16]。公共图书馆在进行红色文化阅读推广时,应将红色文化资源与地方文献相结合,在地方革命人物、革命事件、战役战斗、红色遗址遗迹、红色故事、红色艺术等方面进行充分挖掘,体现区域特色。如韶山毛泽东图书馆专门收藏有毛泽东著作、毛泽东批阅过的书刊杂志、研究毛泽东生平与思想的著作、文献、文章及影像资料等,还建立了数字资源平台,打造了传播红色文化的主阵地[17]。
4.3 广泛运用现代媒体,活化推广方式,营造红色氛围
公共图书馆要适应人们阅读习惯和方式的改变,运用数字技术、大数据技术、云储存、互联网等智能技术丰富红色文化表现形式,以文字、图片、声音、视频、全息投影等多媒体方式呈现红色文化,利用图书馆网站、微博、微信、手机App、抖音、B站等大众喜爱的平台宣传红色文化内涵。桂林图书馆曾历时4年制作4个系列共34集的红色历史文化系列专题片,在广西电视台新闻频道进行播出,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肯定和赞誉[18]。
公共图书馆在开展红色文化阅读推广活动时要注重社会公众的体验感、获得感,将知识性、趣味性、挑战性、体验性等融为一体,为社会公众提供全景式、立体化的阅读体验,使其充分感知红色文化的独特魅力。通过红色文献阅读、红色家书诵读、红色故事聆听、红色电影观看、红色征文撰写、红色歌曲演唱、红色微电影展演等多种方式,从“阅、诵、听、观、写、唱、演”多个环节全面展开,形成系统、完整的阅读体验,从而激发公众学习热情。如,广西桂林图书馆定期邀请广西党史专家、红色文化研究学者进入高校、军营、社区,有针对性地开展红色文化讲座[19];国家图书馆开展“阅读之旅”项目,将阅读、旅行、理论学习和社会实践深度融合,开展阅读体验式研学旅游活动[20];江西省图书馆依托馆藏资源,打造红色主题图书馆,以展陈红色文献为切入点和主要形式,辅以声、光、电等现代化展示手法,建成了红色记忆重温区、红色足迹追寻区、红色文创展示区、红色文献阅览区等八大专题区域,为读者带去全方位的红色文化阅读体验[21]。
4.4 充分考虑特定人群需求,细分推广对象,提供差异化方案
公共图书馆的服务是面向所有人的服务。面向所有人的图书馆服务不排斥任何人的参与,但并非图书馆的每一项服务都适用于所有人。因此在研究图书馆阅读推广时,需要对阅读推广的目标人群进行研究,考虑特定人群的需求[22]。
少年儿童因其年龄和认知能力的限制,理解红色文化内涵有一定困难,对于这类群体,在进行阅读推广时应考虑趣味性与教育性的融合。可从小兵张嘎、小萝卜头等小英雄形象切入,举办故事会、播放教育动画片、设计红色卡通形象等;可从《我爱北京天安门》《歌唱二小放牛郎》等脍炙人口的红歌、童谣切入,举办朗诵会、合唱比赛;可与红色旅游地合作,开展亲子户外参观、拓展活动等。当然针对少年儿童的红色文化推广需始终坚守“红色教育”的初心,不能“重娱轻教”。厦门市翔安区图书馆的成功案例值得借鉴,该馆以系列连环画形式收集、整理和编辑出版翔安地方革命文献《翔安红色记忆》,并将主题活动送入校园,在翔安各中小学、院校中掀起学习革命英烈、弘扬革命精神的热潮[23]。
青年群体关注当下社会热点话题,喜欢通过当下流行的渠道、平台进行学习交流。针对此类群体可通过开通新媒体账号,塑造生动有趣的IP形象,激发受众红色文化学习兴趣;也可以设计创意文案、投放主题短视频,传播红色文化内涵等方式,促成宣传、阅读、游览、体验等一系列行为,营造红色文化学习新风尚。
针对中老年群体要抓住如建党节、建军节、国庆节等中国传统节日,五四运动、九一八事变纪念日等特殊时间节点,围绕红色主题制作推文、短视频等内容,投放在微信群、朋友圈、抖音等平台,勾起他们的怀旧之感与红色情怀。同时图书馆应设法调动老年人的积极性,为其提供施展才华的平台和机会,将老年群体转变为传播红色文化的主力军,请有能力的老年人作为“真人书”讲述红色历史,或通过祖孙共读一本书等活动,让参与者能更深入领会红色精神。
对于视障、残障等特殊群体,应重点考虑他们的现实需求。针对视障群体,可以有针对性地选取、录制蕴含红色文化内涵的音频、有声读物,为其配备听书机等专业设备;针对行动不便的残障群体,可以将红色文化资源送上门,为其配备电子阅读器等辅助设备,实现特殊群体与红色文化资源零距离接触。
4.5 多层次、多指标、多方法建立评价机制,保障推广效果
红色文化阅读推广活动的评价应逐层扩展[24](见图2),既对单个活动、系列活动分别进行评价,也应将红色文化阅读推广活动与其他主题阅读推广活动进行对比评价。横向与其他图书馆、单位、组织举办的红色文化阅读推广活动进行对照评价,纵向考察某一时间段或跨时间段活动的不同效果。层层深入、层层递进,才能全面、综合地评价红色文化阅读推广活动,构建红色文化阅读推广活动的总体评价框架。
图2 红色文化阅读推广活动逐层评价示意
确定合理、全面、可操作、适用、具有指导性的指标是建立阅读推广活动评价体系的关键所在[25]。对具体阅读推广活动进行评价时,可基于图书馆角度(投入的人力、财力,媒体的宣传力度,对外的合作等)或读者角度(读者参与广度、深度、满意度等)展开[26]。笔者尝试从这两个维度入手,设计了16项评价指标(见表1),以期通过量化指标评价红色文化阅读推广活动的效果。
表1 红色文化阅读推广评价指标
除了量化指标评价红色文化阅读推广活动的效果,还可以借助大数据计算、数据挖掘、数据统计等获取定量的结果,如参与活动的读者人数频次、红色文献借阅量的增减、图书馆人财物的投入成本等,也可以通过问卷调查、访谈、参与性观察、记录反馈等方法感知读者对于红色文化阅读推广活动的心理态度和阅读收获,如活动是否吸引人、推荐书目是否受欢迎、读者阅读兴趣是否增加等。运用多种方法,将数据评价与其他评价结果综合考量,才能全面地深度了解公众的实际感受和需求,帮助图书馆更好地设计红色文化阅读推广策略。
5 结语
当下阅读推广工作普遍存在实践多,理论少的情况,借助其他学科、模型进行探讨,有助于转变阅读推广工作的思维方式。笔者借助5W传播模式探讨红色文化阅读推广的要素,为红色文化阅读推广工作搭建一个可操控、可执行、可评价的理论框架,有益于指导红色文化阅读推广工作有序开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对于其他内容、专题的阅读推广工作也具备一定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