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内规范性疼痛护理管理在食管癌患者中的应用及对患者负性情绪的改善效果研究
2022-04-26王霞王巧顾琼高嘉靖
王霞 王巧 顾琼 高嘉靖
食管癌是我国临床上一种发病率及死亡率均较高的消化道肿瘤疾病,患者临床主要表现为进行性吞咽困难等,目前对食管癌患者的治疗,多选择手术切除为治疗方案,但手术会对患者机体造成极大损伤,尤其是术后产生的疼痛程度极高[1]。术后持续不断、且程度严重的疼痛,对于患者术后恢复具有极为明显的不良影响,引发患者负性情绪的同时,也会增加术后并发症出现的可能性。为了缓解患者疼痛及负性情绪,在食管癌患者围术期实施合适有效的护理措施,具有极高的临床意义,目前国内对于疼痛护理的应用尚处于探索阶段,最早的临床疼痛护理措施,其主体是麻醉科医师,而护士只是被动的对医师的医嘱进行执行,所获得的临床效果也明显不佳,需要在此基础上进行措施的进一步优化[2]。本次研究,主要针对院内规范性疼痛护理管理在食管癌患者中的应用以及其对患者负性情绪改善效果进行对比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本院2018年1月至2020年8月收治的食管癌患者150例,随机抽取患者进行研究分组干预;研究组80例,男50例,女30例;平均年龄(56.35±2.11)岁;Ⅰ期患者55例,Ⅱ期患者25例;对照组70例,男44例,女26例;平均年龄(55.24±1.97)岁;Ⅰ期患者50例,Ⅱ期患者20例;2组患者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患者、及监护人均详细了解研究内容,并签字同意。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①患者经临床病理检测,确诊为食管癌;②患者均接受手术切除治疗;③患者无认知功能障碍;④患者具有一定沟通能力和文字能力。
1.2.2 排除标准:①患者曾接受过腹部、胸部手术治疗;②患者存在严重的精神障碍情况;③患者的智力存在严重问题;④患者对于研究中需要使用的药物存在过敏现象;⑤患者存在药物成瘾情况;⑥同一时间患者参与两种研究。
1.3 方法
1.3.1 对照组接受基础护理干预:术前教育引导,术中检测患者指标,配合手术进行,术后遵照医嘱进行常规治疗以及指导护理。
1.3.2 研究组接受院内规范性疼痛护理管理:①集中培训:实施院内规范性疼痛护理的基础,就是需要护士具有专业的疼痛护理知识、以及技能,因此院内需要定期组织护士进行专业培训,并定期考核,确定医护人员可以具有专业的护理知识和技能;②术前指导:患者手术治疗前,护士需要多次与患者以及家属进行沟通,为其讲解疾病相关知识、治疗中注意事项、可能出现的疼痛情况、如何预防、缓解疼痛的方式等;对镇痛药物的使用进行指导,强调不可过量使用药物等;并在指导过程中,评估患者当前心理情绪,对于反应过激的患者或是家属,需要立即进行心理疏导,为患者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加强其治疗信心,缓解患者心理压力;结束术前指导后,需要为患者留下疼痛指导手册,方便患者或家属随时翻阅并参考[3];③疼痛记录:手术结束后,护士需要增加每日的巡房次数,于上午9∶00至下午3∶00,对患者的疼痛情况进行评估,记录疼痛相关数据,包括疼痛持续时间、疼痛强度、疼痛位置、处理方式以及对睡眠的影响等,整理等级在疼痛记录表格中;记录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纠正患者的疼痛理念,对于文化水平较低或表达不清的患者,争取寻求家属帮助,需要家属共同参与疼痛评估的过程,帮助患者进行疼痛评估,以保证评估准确性;④非药物性疼痛干预:为缓解患者疼痛,采取教育指导、心理指导、情感干预等措施,需要家属配合给予患者足够的关心和支持,护理人员在旁协助,对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进行疏导,并注意对患者心理压力进行应对,可借助舒缓音乐、有趣的视频等分散患者的注意力,保持患者愉悦心情[4];⑤药物性疼痛干预:依照个体化的镇痛原则,对患者采取多种给药方式的干预,包括口服或静脉输注,以之前的疼痛评估结果为基础,为患者选择适合的镇痛药物,并详细说明药物使用中需要注意的事项,严密观察患者使用后的情况,积极取得患者的信任和认可,借此提高患者的治疗信心。
1.4 观察指标 (1)视觉模拟疼痛评分量表[5]:评估2组患者术前、术后疼痛程度,0~10分,分数与患者疼痛程度成正比;(2)焦虑情绪量表[6]、抑郁情绪量表[7]:对患者干预前、干预后12 h的负性情绪进行评估,量表满分25分,分数越高,患者焦虑、抑郁情绪越严重;(3)心理韧性量表[8]:评估2组患者心理韧性,量表包括3项调查和纬度,采取4分制,分数与患者心理韧性成正比。
2 结果
2.1 2组患者性情绪评估结果比较 研究组患者焦虑情绪、抑郁情绪评分,较对照组改善较明显(P<0.05);2组患者干预前的负性情绪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负性情绪评分情况比较 分,
2.2 2组患者疼痛程度评分结果比较 研究组患者疼痛程度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2组患者干预前疼痛程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疼痛程度评分情况 分,
2.3 2组患者心理韧性评估结果比较 心理韧性评估结果中,对照组患者各项评分,明显低于研究组(P<0.05)。见表3。
表3 2组患者心理韧性评估情况 分,
3 讨论
食管癌一直是我国临床较为重视的一种疾病,为减少食管癌造成的死亡率,临床对食管癌患者主要采取手术治疗,但食管癌手术造成的机体创伤较大,术后患者会因手术创伤、术后引流管置入等因素,而导致其出现剧烈的疼痛感[9]。而持续不断出现,且逐步增加的疼痛,不仅对患者术后康复训练和活动造成极大影响,也会导致患者的呼吸功能恢复效果受到影响,最终部分患者甚至会出现肺部感染等严重并发症[10]。且强烈疼痛的出现,会再一次降低患者本就脆弱的心理承受能力,使患者开始严重怀疑手术是否成功,出现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进一步降低患者术后恢复效果。
院内规范性疼痛护理,是近几年临床一种新型疼痛护理模式,其护理管理的主要核心是针对患者的疼痛情况进行规范化、优质化的护理干预,借此缓解患者疼痛程度。相比以往基础护理,以及传统疼痛护理[11]。它不仅只是听从麻醉科医师的医嘱所进行的机械化护理干预,而是加强护理人员主动作用的运用,对护患之间的沟通次数进行增加,并加强护理工作的规范化[12]。
院内规范性疼痛护理实施前,首先需要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培训,加强护理人员对院内规范性疼痛护理的理解,以及其自身所具有的专业能力;在术前加强对患者以及家属的指导教育,强调家属共同参与的重要性,并提升患者及家属对疼痛护理的认知程度,确保术后对患者进行的疼痛护理的全面性和顺利性[13];同时在干预前后对患者心理状况进行评估,并借助评估结果,为患者采取心理疏导,改善患者对疼痛的认知,对治疗的信心,并帮助患者积极乐观的面对疼痛,在缓解患者心理负性情绪的同时,提升患者的心理韧性[14]。研究组患者焦虑情绪、抑郁情绪评分,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研究组患者疼痛程度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心理韧性评估结果中,对照组患者的各项评分,明显低于研究组(P<0.05)。表明院内规范化疼痛护理通过护理改善了患者的术后疼痛情况。分析原因大致为护理人员通过个体化的镇痛模式对患者的疼痛进行干预,进行不同的镇痛模式镇痛,保证了镇痛的效果。同时该模式的护理方法有效的缓解了患者术后出现的心理性疼痛的情况。在该模式中对患者与亲属进行了系统性的健康宣教同时通过对患者进行多方位的系统讲解,对患者出现疼痛的原因进行了告知,同时对患者进行了心理建设,让患者的疼痛始终保存在可低忍受程度,并进行逐步的阶梯使用,同时通过树立心理的方式缓解患者的心理性加重疼痛。心理韧性评估结果以直接反映患者在重大创伤后,其心理状态恢复的能力,患者心理韧性越好,则说明患者在面对疼痛伤害的情况下,可以越快的恢复自身正常心理情绪,不受到负性情绪的影响,并更好的缓解其自身的疼痛[15]。
结合多项报道及此次取得研究结果分析发现,在食管癌患者护理工作中,采取院内规范性疼痛护理管理,可以在缓解患者疼痛焦虑、抑郁情绪的同时,增强患者的心理韧性,借此加强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