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线省会城市人才集聚模式创新路径*
——以福州市“多元协同”人才集聚模式为例
2022-04-25陈伟宏张廷君
□ 陈伟宏 张廷君
一、问题提出
国家“十四五”规划指出,“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方针,深化人才发展机制体制改革,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充分发挥人才第一资源的作用”。[1]高质量人才是城市未来竞争力和企业转型升级的关键,各地政府纷纷出台系列人才优惠新政“广栽梧桐,争引凤凰”,创新人才引进方式,形成区域间人才竞争格局。
2017年伊始,武汉、西安、成都等中西部重点城市纷纷出台新颖且竞争力强的人才引进政策,随之引发国内其他城市“泉涌式”争相出台相关引才政策。其中,武汉、成都、西安结合城市特征,推出了“百万人才留汉计划”“蓉飘计划”“史上最松”户籍政策,打开了城市人才引进政策“百花齐放”的新局面。[2]纵观各地市引才聚贤的创新举措,不同以往的是,除了户籍管理与家属安置、人才引进专项补贴、租房购房优惠补贴、人才公寓等传统人才引聚关注的政策议题外,许多城市也在积极探索创新城市人才引进的“新模式”,科技创新型人才成为引进的焦点。
由于二线省会城市均存在着诸如区位优势、产业优势、环境优势、科创优势等不突出的问题,在引才聚贤竞争中一直处于劣势地位。产业转型升级所需要的创新人才、技术人才和高端人才急缺,这不但影响其自身发展,也极大影响了全省的整体发展。面对这一矛盾,各个省会城市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创新人才引进机制,研究出台新型的政策来引进人才。福州市也对人才引进政策进行创新探索,于2018年提出并实施政校企人“多元协同”的人才集聚模式。在引才实践过程中,实现了政府搭台,促进在榕高校与重点企业优势互补,突破机制壁垒,探索企业高校携手引才新模式。对福州市政校企人“多元协同”人才集聚的创新实践进行总结提炼,梳理其实践过程的经验和做法,一方面可以梳理二线省会城市实践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以便下一步工作的开展;另一方面可以为其他城市解决高层次人才“引进难”的社会治理问题提供参考和借鉴。
二、文献综述
国外学者将人才集聚模式划分为三种:首先,克鲁格曼(Krugman)从经济地理学视角阐释了人才集聚的原因,并根据外部发展不断变化和改进的过程,总结出了“核心—外围”的横向人才集聚模式[3-4];其次,克鲁格曼[5]依据人才与知识的特性,构建了“外部化”和“共享性”的二元分析框架,提出知识共享和外部经济的横向人才集聚模式;最后,斯考特(Scott)等[6]从交易成本的维度出发,提出基于交易成本的纵向人才集聚模式。
基于对国内外城市人才集聚典型模式的分析,国内学者主要从宏观到微观的不同层面对人才集聚模式进行研究并分类。在宏观层面,主要是对国内各区域所采用的人才集聚模式进行了总结分析[7-12];在中观层面,主要阐释了我国不同城市人才的集聚模式[13-14];在微观层面,有学者分析了引才企业的不同模式,包含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15]。对国内城市人才集聚的典型模式研究汇总见表1。
表1 国内人才集聚模式研究汇总
综上所述,关于我国城市人才集聚模式的研究,国内学者主要将其归纳为政府主导、市场主导和政府牵引与市场导向相结合三种模式。同时,人才的集聚具有外围向核心涌入,即向经济活跃的区域中心城市汇聚等特征。
(一)政府主导型人才集聚模式
政府主导型是以政府为主导的人才集聚模式。政府通过制定出台一系列人才引进优惠政策和配套措施,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文化氛围塑造,为引进高层次人才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为社会各界引导人才集聚搭建平台。[16]通过政府宏观调控,充分调配城市社会经济资源,增强城市对于人才的虹吸力。[17]政府主导型人才集聚模式,主要适用于国内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区域,由于市场机制构筑不完善,很难单纯依靠市场机制构筑城市人才集聚环境,因而可以通过政策和适当的政府干预来优化区域人才集聚环境。[8]政府在人才集聚的进程中充当项目的发起者和过程的主导者,通过强化“看得见的手”的牵引能力,推动市场机制发挥作用,同时弥补市场机制的缺陷和其他资源条件的不足。[18]
(二)市场主导型人才集聚模式
市场主导型,是指在政府的辅助下,市场在人才集聚中起主要关键作用。在城市人才资源配置中,遵循市场需求导向,充分尊重市场运作机制。[19]市场主导型人才集聚模式适用于具有成熟的市场机制、完善的政策配套体系的经济发达地区。此类地区经济基础雄厚,本身对国内外高层次人才具有较强的虹吸效应,可以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对人才的选择作用。市场主导型人才集聚模式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尊重市场选择的结果,发挥市场配置劳动资源的有效性。同时,地方政府通过运用行政职能出台相关配套政策,为地方经济发展和人才集聚保驾护航,主要起过程监督和辅助的作用,其调控体系和方式较为灵活。[18]市场主导型人才集聚模式的基本特征为资源禀赋优势明显、市场机制比较完善、政府发挥重要的辅助作用等。
(三)政府牵引与市场导向相结合型人才集聚模式
政府牵引与市场导向相结合型人才集聚模式糅合了政府主导与市场主导两种模式的特点,既有政府进行宏观调控的政策支撑环境,又兼具市场灵活高效的自主调节功能。[17]不同于传统单一政府或市场主导模式,该模式突破了政府与市场在城市人才引进中的界限,整合各自的资源优势,更加具有开放性、包容性和竞争力。一方面,政府作为城市人才集聚的牵引者,运用行政手段、法律法规、政策文件等途径赋能城市吸纳人才,并给予配套服务、资金、优惠措施支持;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市场机制高效配置人才资源的导向作用,结合城市产业发展特点,注重人才资源与科技创新的匹配程度,保证人才集聚的实用性。在政府牵引与市场主导相结合型人才集聚模式中,需要政府与市场协同合作,针对城市发展特征,因地制宜,在政府适度牵引和指导下,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实现优势互补,提高城市引才聚贤的竞争力。[18]
当前,我国城市采用的主要人才集聚模式皆体现出了因地制宜的共性,且具有不同的优势和特色。但随着市场环境的发展变化,各主体尤其是人才对政策的要求越来越高,导致这些模式可能出现一定程度的欠缺。一些学者提出人才集聚不再是单由政府和市场组成,越来越多的主体和力量在综合影响着城市人才的集聚。王文成[9]认为人才集聚是一个综合性复杂的过程,需要集合政府、市场、高校和科研机构,构成一个相辅相成、优势互补的有机整体,即“三位一体”人才集聚模式。王忠等[10]通过回顾分析波士顿的人才集聚措施,发现人才集聚并不是单一、单向的,而是由人才、政府以及学校等社会组织共同组成的完整网络,并且各方需紧密合作,因而提出了“合作共赢”人才集聚模式。鉴于此,本研究以东南沿海城市——福州市为研究对象,从该城市所采取的高层次人才集聚模式分析入手,对该模式内在的运作机制进行具体阐述。通过对福州市高层次人才集聚模式与我国典型城市人才集聚模式的比较分析,挖掘各模式的优势所长与特征差异,为相关城市的后续选择与人才集聚模式创新提供参考和借鉴。
三、案例分析:福州市人才集聚创新模式
(一)案例描述与研究方法
本研究基于福州市“政校企”创新合作引才案例,试图解释典型二线省会城市人才引进工作落实背后的逻辑。选择此案例主要基于以下原因:一是典型性,福州市是一个地处沿海的省会城市,2020年城市生产总值突破万亿元,在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进程中,其城市相关产业高层次人才匮乏现象一直是老大难问题,反映出了国内诸多二线省会城市的共同特征,具有较强的典型性;二是完整性,按照福州市“政校企”合作引才计划的执行进度,其已经经历了2019年和2020年两个完整的引才计划施行周期,能较好地展现城市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的特征,具备较好的分析价值。
个案经验研究最为主要或最为基本的任务是发掘日常生活的逻辑,解释它们背后隐藏的学理。因此,本文以案例研究中的过程追踪为基本方法,对一个省会城市的人才集聚创新模式——福州市“政校企”合作引才创新实践的发展过程进行分析。通过案例研究,对福州市人才集聚的过程及其成效进行具体描述与分析,并在案例分析的过程中检验原有人才集聚理论或建构出更加完善的新理论。在城市人才集聚模式创新研究中,对于典型创新案例的挖掘和分析是提炼城市人才集聚模式创新经验与推动城市人才引进效率的关键。本文的质性资料主要来源于福州市人才引进相关政策文本以及福州市人才引进计划的相关新闻报道等。
(二)福州市人才集聚模式的创新实践
1.政府搭台,协同多元主体参与
2018年开始,福州市对如何引进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以人才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进行探索,提出并实施“政校企合作引才机制”。该政策规定,福州市重点企业引进的高层次人才,经一系列程序后,人事关系可转入高校,成为高校在编人员(见图1)。“参加三方人才协议后,博士不仅担任所在企业的技术骨干,而且可协助福州大学开展教研工作,既享受福州市引进高层次优秀人才的优惠政策,又可依托所在的企业或者福州高校来申报国家、省里和市里的人才科研项目、职称评聘等。”(福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会计师N;来源:福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合作引才宣传视频)多元主体的需求通过柔性而灵活的人才聘用机制、合作机制来满足,达到了多方利益的均衡。“我们还将继续组织重点企业参会,力争引进一批我市急需的研发骨干力量,在服务我市重点企业发展的同时,服务在榕高校的学科建设。此外,我们还将继续完善合作引才的工作机制,也确保我们这个市校企三方合作引才的工作高效推进。”
图1 福州市人才集聚模式
合作引才机制由政府主动搭台,携手多元主体共同参与,促进了在榕高校与重点企业优势互补、共谋发展、实现共赢的创新(见图2)。其主要的创新亮点如下:首先,突破了机制壁垒,探索企业、高校携手引才的新模式;其次,因为共引共育人才、共享成果,高校和企业实现了“产学研”紧密合作,也解决了长期以来理论和应用脱节的问题。从近两年的实施效果来看,这种合作引才机制实现了市、校、企、人“四赢”。第一,引进的人才没有了后顾之忧,并获得了更大的发展空间;第二,重点企业有了引才平台,获得了高质量发展的人才支撑;第三,高校与重点企业实现了深度的“产学研”合作。截至本文写作时,福州市政府已与福州大学、福建师范大学、福建工程学院、闽江学院签订了协议,每所高校提供30 个岗位编制来开展市校企三方合作引才工作。[20]
图2 福州市人才集聚模式创新亮点
2.企业引才,搭建人才集聚载体
骨干企业引进高层次人才,为人才搭建施展拳脚的舞台,配套政策更加优厚,引进人才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发展更加多元化。高层次人才进入骨干企业,有了用武之地,他们不仅能推动企业技术上的创新,还能推动企业管理上的创新。其次,高层次人才还是企业与高校之间的桥梁,企业通过高层次人才与高校开展深度的“产学研”合作,把高校的科研成果转化为企业的生产力。随着越来越多的高层次人才加入福州市骨干企业,企业的生产力水平和创新实力会大幅度增强,对企业扩大生产、开拓市场、增强区域乃至国内外竞争力有非常强的促进作用。企业工程师和高校教研人员这两个不同的身份使人才既能通过自身的努力,在企业和高校都有所建树,又能优势互补,充分利用企业和高校的优质资源,促进自身全面发展。
3.高校进编,企业与教研双轨并行
政、校、企合作引进高层次人才,企业为人才提供工作岗位的同时,人才也入职高校参加教研工作,这是福州市在全省首创的多元合作引才模式。通过这项机制,高层次人才落地福州将有“两个家”——既服务企业,又可在高校从事教研。[20]高校给高层次人才提供编制,解决了人才的后顾之忧,让人才能大胆到企业创新。有引进人才表示,“有了高校研究员的学术背景,我去年成功申请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科技厅重大技术项目资助,研究课题有了经费保障,还享受到福州市提供的180 万元人才共有产权住房份额,解决在榕住房问题”。[21]具有企业职工和高校教师双重身份的高层次人才,能同时享受骨干企业和高校的优厚政策。既享受重点企业提供的高薪待遇,又享受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拥有高校编制,吃了“定心丸”。与此同时,高校的背景也给企业带来便利。引进人才能依托在榕企业或高校申报国家、省市人才科研项目,通过努力工作,不仅能在企业提高收入,还能在高校评上职称,在企业和高校都有发展进步的空间。高校在为高层次人才提供编制的同时,加深了“产学研”合作,带动了人才培养。
(三)福州市人才集聚模式的实践成效
福州市围绕着“服务发展、人才优先、以用为本、创新机制、高端引领、整体开发”的人才发展规划,积极探索机制创新,合作引才机制获得良好成效(见图3)。[22]有引进人才表示,“福州市出台这样的政策是给我相当于插上一双翅膀,能让我飞得更高看得更远,然后我未来当然是希望这个机制能够非常好地运行下去,做得更加完善,然后让我自己在这个过程中能够做出更多的贡献”。[23]项目实施以来共有9 家重点企业引进的13 位博士与福州大学对接成功,办理了入编手续。20余位博士毕业于英国帝国理工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高校,从事计算机类、环境工程类等福州市紧缺专业人才的科研工作,入编在榕的四所高校。高校与重点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高校充分发挥引才机制的纽带、桥梁作用,与重点企业共同开展科研课题研究开发、科研成果转化落地、“订单式”人才培养、大学生实习实训等活动,促进校企产学研深度合作,重点产业发展获得人才支撑。通过校企合作引才,企业引进了人才,获得了发展;高校加深了产学研合作,带动了人才培养;人才获得了成长空间,形成了高地效应。最终落脚点都是服务了全市产业发展这个大局,形成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图3 福州市人才引进模式实现成效
(四)福州市人才集聚模式面临的挑战
福州市高层次人才集聚模式,有效地解决了原本单一主体独自引才的困难,大大提升了城市人才引进的竞争力,同时创造性地解决了人才对高校编制带来的稳定工作环境的需求,为高层次人才提供了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广阔发展平台。然而,政策高效更需长效,引才政策在以下几个方面需进一步完善。
1.合作引才政策如何提升吸引力
首先,高校编制资源有限。“政校企合作引才机制”的一大特色亮点即为高层次人才提供高校编制,才得以让人才既在企业负责研发工作,同时也承担高校的教研任务。然而,高校的编制名额一直都处于紧张状态,并且对高层次人才的专业、特长是否符合高校相关学科、专业建设发展有一定的资格要求,能提供给高层次人才的编制也十分有限,这将影响到合作引才政策的效益和广泛性。需要以“编制”为开口,积极探索提高合作引才政策长效性的有利因素,不断完善政策,让政策充满活力。其次,引才政策适用范围需进一步扩大,在引才条件门槛过高的情况下,难免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具备高层次人才条件的人才资源流失。
2.合作引才政策如何平衡多方利益
这主要集中于企业利益要求与高校考核达标的平衡问题。在引才过程中,企业进行了一系列前期投入并为人才提供高水平薪酬和条件,期望人才的潜能在企业中得到充分发挥,以实现企业效用最大化。但高校为人才提供教师编制,需要人才为高校承担一定的教研任务、科研项目并产出阶段性学术成果,同时人才需接受高校五年一次的考核和职称评定。如何让人才既发挥才能促进企业提质增效,又能满足高校学术科研成果考核要求,实现二者的平衡是合作引才有效开展的基石。其次,政策合力形成困难。高层次人才引进政策所涉及的领域较为繁杂,合作主体的多元,势必导致政策执行烦琐。政策环节的琐碎会严重拖延政策的落地,从政策通知、评审,到推行实施,需要花费大量时间,而在这期间很多高层次人才工作岗位、工作内容都发生了变化,容易消磨人才和用人单位的积极性。
3.合作引才政策如何持续性发展
合作引才政策中,用人单位与人才签订的是三年协议。三年后,企业可以根据未来企业发展规划对人才的需求或是人才对自身的发展需求做出选择,让人才留职企业或离岗。政府、企业、高校在人才引进时分别承担了一定的风险,三方共同提供了一系列优惠政策、激励措施、资金和高校编制等条件,但人才三年后可能离岗,无疑会对企业、高校等用人单位造成损失。而且,合作引才机制体现出了福州市对于高层次人才的渴求和重视,但是引才政策只是解决了人才引进的问题,对于人才的质量及其培养的力度仍有待提高。福州市“政校企”创新合作引才机制的提出,恰到好处地解决了城市和产业发展的人才缺口问题,但政策效益存在着时间期限的限制。如何完善政策让合作引才机制得以可持续进行,将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四、“多元协同”人才集聚创新模式特征及实践路径
(一)“多元协同”人才集聚模式特征
1.政府搭台助推人才集聚
从“主导者”到“平台搭建者”角色的转换,体现了政府在人才集聚过程中观念的转变。政府主要通过辅助性政策和配套措施来影响城市人才集聚,统筹企业实际困难、高校发展需求以及高层次人才的待遇诉求之间的平衡协调,对现行的人才集聚机制进行再造创新,突破企业和高校之间的壁垒。探索多元主体协同合作引才新模式,促进了企业和高校等主体优势互补,政府在人才集聚方面产生了积极的引导作用,但并不影响市场、企业发挥人才集聚的主导效应。结合城市产业特色和实际发展状况,政府应有针对性地宣传城市人才引进政策,通过具有特色的引才奖励政策,协助高校和企业提供高质量、有前景的就业岗位,来吸引国内外优秀的高层次人才。最后,政府作为人才集聚工程的“平台搭建者”,在提供与完善城市配套生活服务的基础上,营造良好的爱才、重才氛围。
2.企业主导配置人才集聚
各地政府在实施人才集聚工程中,支持和帮助企业招引人才是首要任务,为确保人才集聚政策的精准高效,应充分尊重和维护企业的主体性,在供给侧上促进政策推陈出新。[24]作为引进人才的接收单位,企业更加直接客观地面向市场,也更了解目前城市相关专业人才的需求。尊重市场机制,强化企业在人才引进和选择上的主导权,按需引才,高效配置十分必要。发挥城市龙头科创企业对人才的虹吸效应,给予引才企业相关政策辅助和配套设施搭建。政府与企业联合共创多元化科学评价体系,鼓励企业积极引进、培养和使用人才,针对企业在城市人才集聚工程上的贡献给予一定的补贴和政策优惠。培养扶持重点产业发展,产业发展带动周边外部经济协同发展,形成产业集聚效应,进而促进人才的融汇集聚。
3.高校支撑培育人才集聚
以地方高校和科研机构作为城市人才集聚的重要支撑。高校和科研机构是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平台和输出窗口,是人才高度集聚的社会场域,将高校、科研机构等相关主体纳入城市集聚工程参与主体,为人才集聚增添多元主体魅力。政府的牵线搭桥,为企业和高校创建了携手合作的平台,充分利用高校固有的资源平台,凭借各高校重点特色学科以及实验室等科研载体,实现“产学研”的深度融合与成果转化,吸引国内外高层次人才的加入。“产学研”的结合孵化出一系列科研项目,有利于对城市已有的人才进行训练培养,在积极引入城市域外高层次人才的同时主动开发潜在人才群体,大大拓宽了城市人才集聚工程的目标范围。政府、企业和高校之间的合作,共同为人才集聚创造了多元平台和广阔的发展空间,实现了城市人才集聚和创新驱动发展。
4.人才为本吸附人才集聚
“多元协同”人才集聚模式,是对以往单一主体或政府与市场二元合作传统引才模式的流程再造。在既有引才机制的基础上,通过提升人才主体参与性,重构人才集聚各主体的角色关系,在人才集聚过程中,回归到“以人才为核心”的出发点上,从而满足引进高层次人才的物质和情感需要。企业与高校在科研项目上深度合作,一方面,企业为项目开展提供问题导向、资金资源支持;另一方面,高校为企业提供优质的技术平台的导师天团,充分利用企业和高校的优势资源,实现双向资源互补,为人才创造全面的发展机遇。与此同时,丰厚的待遇以及优势资源的倾斜使人才在该模式下大展才能,在企业和高校里都能有很好的成果产出。成功的人才引进案例为人才集聚模式提供了可靠的范例,形成了良好的人才集聚效应。
(二)传统人才集聚模式与“多元协同”人才集聚模式的对比
1.管理理念
在以往的人才集聚模式中,政府和市场往往都占据主导地位,政府通过一系列的政策设计,为城市圈定目标人才群体,自始至终都按照引进计划进行人才配置;市场往往根据城市产业需求和企业实际状况对人才进行选择。而“多元协同”人才集聚模式,在拓宽参与主体的同时提升了人才的主体性参与度,体现了“以人才为核心”的管理理念,是一种灵活且充分考量到各方情感需求和实际诉求的政策设计。这恰恰体现了“多元协同”人才引进模式对传统人才集聚模式的弥补。
2.管理主体
政府主导型、市场主导型和政府牵引与市场导向结合型三种模式在人才集聚的过程中,一直都是以政府和市场两个主体为主,而城市人才集聚工程作为一项涉及领域繁杂,需要多元主体参与的综合性项目,单纯依靠政府和市场两个主体的牵引实施,难以满足人才集聚目标主体的真正需求,可能造成相关主体的参与积极性低落现象。“多元协同”人才集聚模式是政府、用人单位、人才多方联动的过程,丰富了人才集聚参与主体,充分考量各主体的实际困难和诉求,打破了传统人才集聚中各主体的刚性界限。
3.治理方法
与传统的人才集聚模式不同的是,“多元协同”人才集聚模式是由政府搭设各主体协同合作的平台。政府在充分调查各方需求后,实现用人单位、人才等多元主体的目标协同与需求耦合。政府与高校、企业三个主体间基于合作引才实现了主体协同、多元合作;而在政策及其组织实施上,政府负责搭台,对接企业、高校需求,协调人才与用人单位关系;高校负责提供岗位编制,制定针对这类特殊人才的考核政策;企业负责提供研发场域、经费和团队。此外,“多元协同”人才集聚模式与传统相比,在人才吸引、培养、激励等机制中均存在区别(见表2)。
表2 传统人才集聚模式与“多元协同”人才集聚模式特征汇总
(三)“多元协同”人才集聚模式的实践路径
1.多元主体协同驱动的变革路径:政府牵引、市场导向、高校支撑
“多元协同”人才集聚模式中,政府、高校和企业之间的多方联动是人才集聚效果最大程度实现的根本保证。成效凸显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政府在高层次人才引进过程中角色的调整变化,创造性地改变了传统的人才政策设计思路,主动扮演统筹牵引、铺设平台、整合传播信息以及设计提供配套政策的角色。积极引导企业、高校等用人单位主体加入,充分激发各主体在人才集聚、人才使用、重视人才等方面的活跃性和参与度。在人才集聚模式实施过程中,充分尊重城市产业、企业的实际需求,坚持市场导向,利用各高校的学科资源优势,吸引城市相关产业急需的高层次人才。在人才集聚过程中企业和高校主动参与人才引入、评价和培养过程,建立一套多管齐下、多方参与的长效机制。
2.“以人才为核心”的设计路径
“多元协同”人才集聚模式的设计路径出发点是对各参与主体情感与需求的有效回应,其本质是尊重人的价值,激发政策运转的内生动力。政府作为“牵线搭桥”者,统筹“软”“硬”环境。一方面,提供完善人才引进政策,营造良好的重视人才、爱护人才氛围,为人才提供柔性而灵活的政策环境;另一方面,强化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为人才创造舒适的居住环境。主动求变,对现有人才政策进行变通,打破高校与企业之间的刚性界限,充分考量人才的发展需求和实际诉求,利用高校与企业之间的优势和资源,满足人才需求的同时实现企业提质增效和高校获取科研成果的双赢。充分发挥人才自身的集聚效应,将成功引进优秀人才的典型打造成为城市人才集聚的宣传资源,以“人才”吸引“人才”,实现几何量级的高质量人才引入。
3.“产学研”贯穿式的实施路径
企业的问题转化为科研目标传导到高校,高校再将技术研发成果置于企业落实量产,企业根据现实状况及时进行问题反馈,最终产出效益反哺高校科研攻关,此种“产学研”贯穿式实施路径的循环往复是“多元协同”人才集聚模式得以持续的主要缘由。一方面,城市汇聚了来自不同行业的高新企业,掌握着市场需求端最前沿的信息,并提供众多具有活力的创新创业平台;另一方面,城市集聚了众多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促进各高校学科交流、科研融合,大大提高了科研效率。通过高校与企业的协同合作,可以加快科研成果与企业产能的转化速率,解决企业人才引进困难,满足高校发展科研成果的需求。同时,“产学研”的良性循环为人才提供了优厚的待遇和丰富的学术资源,以及最为重要的发展舞台(见图4)。
图4 “多元协同”人才集聚模式实践路径
五、结论与讨论
本文主要从对政府主导型、市场主导型和政府牵引市场导向相结合型三种典型人才集聚模式分析入手,深入探讨传统人才集聚模式的特征与问题。在国内二线省会城市面临一定人才集聚困难时,福州市实现了人才集聚模式的创新,并初显成效。福州市“多元协同”人才集聚模式体现了人才治理场域下各主体对人才群体情感与需求的有效回应,其本质是尊重人的价值,激发政策运转的内生动力。
同时,“多元协同”人才集聚模式把“高校”和“企业”等用人单位角色融入其中,是政府、企业、高校和人才多元联动的过程,依赖于目标、主体、政策、组织等要素的协同作用。目标协同,使得合作引才具备了实现基础;主体协同,使得合作引才政策具备了系统性;各项微观政策的协同,使得合作引才更加规范化;组织协同,提高了合作引才的精准性。该集聚模式是在充分调查和考量了企业实际困难、高层次人才的待遇诉求以及高校发展需求的基础上,对现有的刚性人才引进政策进行变通,打破高校与企业之间用人的刚性界限,是一种柔性且灵活、充分考量各方情感需求和实际诉求的政策设计。由政府搭台的这一合作引才机制,促进了在榕高校与重点企业优势互补、共谋发展、实现共赢的创新。
综上,本研究对国内各种典型人才集聚模式进行了分析,“多元协同”人才集聚模式以及其他不同模式都具有自身特性和适用性。城市人才引进过程中,需要结合城市特点对人才集聚模式进行探索和创新,针对性解决城市面临的“引才难”问题。同时,福州一类的二线省会城市在今后的人才集聚过程中都可能面临以下问题。首先,政策同质化严重,各地区在激烈竞争中如何脱颖而出,增强城市人才吸附性?其次,政府习惯性地成为引才工程的“主导者”,用人单位的缺位如何保证引才效率?最后,政策需要高效,但更需要长效,引才工程中的多元主体的利益和需求能否长期保持均衡?基于这些问题,本研究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术业有专攻,突出人才引进政策差异性。国内各个不同的城市所具备的资源和条件各有特点,诸如经济社会发展程度、地理人文环境、区位和交通便利性、产业布局与集聚、城市特色产业、土地面积与人口密度以及城市在整个国家层面的战略地位等要素都不尽相同,因此并没有普适性的人才引进政策。在人才集聚过程中,城市应遵循因地制宜原则,主动规避政策趋同倾向,结合自身固有的地理区位、功能定位、经济产业结构等资源要素,创造具有区域发展特色的引才聚贤模式。例如,福州市的功能定位是“中国海峡西岸经济区中心城市”“中国东南沿海重要都市”“海上丝绸之路门户”。
第二,坚持市场导向,强化地方企业主体性。市场是人才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力量。城市人才集聚的话语权应逐步向为人才提供岗位的市场主体倾斜,积极吸纳企事业单位等用人主体的加入,丰富城市的人才集聚主体,进一步促进人才集聚的实用性和高效性。高新技术产业发挥着重要的推动作用,高新技术企业也是引进人才的需求方和载体。用人单位因置身于市场之中,能够更加精准把握城市发展中市场急需的高层次人才。企业具有良好的项目、技术、资金等优势性因素,在提供丰厚的待遇以及广阔的发展平台满足人才需求的同时,通过项目平台的搭建,使人才在企业中更好地实现成果转化,促进企业生产效益,让人才集聚形成了良好的循环。
第三,产学研结合,实现多元主体共赢。持续创新引才聚才新模式,实现柔性引进与直接引进相结合,拓宽引才渠道并充分利用团队引才制度,完善人才成长平台和配套措施。围绕目标任务,积极引入多元主体参与城市创新人才引进项目,发挥各自比较优势,打破行业壁垒,建立和完善充满活力、灵活多样的引才聚才新模式。人才培养方面,当地企业应增加更多企业内部投入或向地方政府争取更多资源,注重产学研资助政策应用并构建“产学研用”一体化终身学习体系。企业、高校等研究机构积极申报工作站和平台的搭建资助,充分利用人才扶持专项资金和人才技能培养支持项目,统筹引导各类人才培养交流学习。多元主体为人才共创一个良好的科研创新环境,借助高校提供的平台进行科研攻关,将所得的科研成果传导到企业,做大做强,实现多方利益的共赢。主体协同参与,不断创新和完善城市引才机制,促进引才政策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