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城市文化遗产”重要理念探析
2022-04-25李林森
李林森
引言
城市文化遗产,是城市历经数百上千年积累而成的宝贵财富,是国家优秀历史文化的结晶。具体而言,城市文化遗产包括历史街区、历史地段和历史建筑等要素,凝结了一个城市的独特风格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与日常生活紧密相关,具有独特性、不可复制和不可再生性。它们不仅是具有历史艺术价值的美学概念,也是附有文化记忆的重要资源。
2015年12月在京举行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明确指出,(做好城市工作)要延续历史文脉,保护好前人留下的文化遗产,结合自己的历史传承、区域文化、时代要求,打造自己的城市精神,对外树立形象,对内凝聚人心。
国家“十四五”规划对文化遗产保护提出新要求,即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化重要文化和自然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推动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打造—批文化特色鲜明的国家级旅游休闲城市和街区。这是从国家政策层面为城市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方向。
2021年11月,中共十九届六中全会发布了《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决议》指出,十八大以来,党实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深化和理论创新,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文化建设方面,强调必须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增强全社会文物保护意识,加大文化遗产保护力度。
习近平曾在河北正定、福建厦门、福建福州、浙江杭州、浙江金华、上海、北京、山西平遥等全国多地指导相关工作,发表重要指示。源于实践、立足实践的属性,也决定了习近平城市文化遗产理念的科学性、客观性、指导性。
城市文化遗产理念,在习近平城市建设理念中占据重要地位,是习近平有序推进城市建设理念的重要体现。探析习近平“城市文化遗产”理念,既能深化对习近平文化遗产观的理解,又能增进对城市文化遗产历史地位的认知,指导城市正确处理现代化建设与文化遗产保护间的关系。
1 习近平有关城市文化遗产的重要价值判断
从认识论的角度而言,文化遗产是前人留下的宝贵文化资源和精神皈依,城市则是大型的人类聚居空间,核心功能在于人与人的交流,它是历史发展的产物,也被认为是人类步入文明的一大里程碑。在“人民城市”建设的大背景下,正确对待城市文化遗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课题。在新时代,为何要保护城市文化遗产?习近平从其文化特征、社会价值和启示意义3个层面为我们作出了重要的价值判断。
1.1 “城市灵魂”的文化特征
习近平基于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基本要义,从城市社会治理与建设的整体实践出发,从“五位一体”文化建设及文化自信的角度切入,强调文化建设对城市发展的意义,进而彰显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方向。
习近平强调,“文化功能是城市的主体功能”。城市文化遗产是历史文化超越时空的延续,城市要有文化,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在浙江工作期间,习近平曾在金华市开展实地调研,深度剖析城市文化与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关系,强调文化是城市现代化的根基。
百年以来,党领导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探索出了一条又一条新路,实现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文化自觉不能断、文化自信不能少。推进城市文化事业行稳致远,离不开对城市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习近平在浙江杭州工作期间,对西湖保护利用多次作出指示,他动情地说,西湖处处有历史、步步有文化,一定要保护好、利用好这些历史遗存,一定要传承下去、发扬光大。
历史价值是城市文化遗产文化价值的核心,历史文化遗产则是城市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2014年2月,习近平在北京考察,参观了玉河历史文化保护工作展览、玉河河堤遗址,肯定了河道修复、四合院修缮工作的成效。他高度强调城市文化遗产的意义和价值,将其放到与“爱惜生命”同等的地位,要保护城市的灵魂,珍爱城市的生命。2019年2月,习近平在北京看望基层干部群众时再次强调,城市文化遗产种类繁多,包括历史造就的文化古迹,也包括长年累月积淀而成的文化底蕴,它们是城市的生命所在。若是只顾建设城市,不惜毁掉文化底蕴,那城市就失去了活力。
1.2 “以史鉴今”的社会价值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对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而言,正确对待历史,才能创造美好未来。树立大历史观,尊重历史发展的辩证法,全面、准确地挖掘历史材料,方能在变幻的历史现象中分析时代肌理,把握历史规律,坚定发展信心。正因如此,城市现代化建设离不开对城市文化遗产的正确保护和利用。
2001年10月,由部分福建省政协委员撰写的泉州、漳州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调研报告提交习近平审阅,他指出,文化遗产的保护十分必要,它们是历史的见证,积极保护文物,就是积极保护历史。2002年4月,习近平为《福州古厝》作序。他结合文物保护工作的实践经验写到,古建筑、文物的保护就是保存历史。要保存城市的文脉,保存历史文化名城的优良传统。这是对城市建设要旗帜鲜明地反对历史虚无主义,澄清城市史的模糊认识和片面理解的明确指示,为城市文化特色挖掘提供认识论和方法论的科学指引。
2014年2月,习近平考察首都博物馆的北京城市历史文化特展,该展览有序布置了670多件文物,展现了北京悠久的城市历史。习近平说,做历史博物展览,就是为了见证历史、以史鉴今、启迪后人。我们要通过文物,把历史智慧告诉全国人民,激发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坚定振兴中华、实现中国梦的信心和决心。可以说,只有积极保护、发掘、研究联系历史与现实的城市文化遗产,用历史铭记过去、映照现实、远观未来,才能在新时代城市发展的征途上吸取经验、规范治理、坚定信心,认清历史规律,创造美好明天。
1.3 “有序建设”的启示意义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一大关键在于建设现代化城市。城市作为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空间,对于提高劳动生产率、提升人民生活质量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推进新时代人民城市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适度、有序的建设秩序,离不开对城市历史文脉的保护。实现城市高质量发展,不应该也不能以历史文化遗产为代价,这是对民族文化负责、对人民负责,更是对历史负责。
20世纪80年代,习近平曾任河北正定县委书记,他针对当时隆兴寺文物保护失责现象作出重要指示,认为“我们保管不好,就是罪人,就会愧对后人”。1986年1月,习近平任厦门市委常委、厦门市副市长时表示,必须鉴戒对城市文化遗产的“建设性破坏”,指示“(厦门)不能以这种代价换取其他方面的发展”。部分地方的城市文化遗产保护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偏颇,过分侧重技术修缮和外部宣传,缺乏政府职能的完善、相关制度的优化,导致保护理念较为落伍,政府角色定位不清。习近平多年前就对一些地方旧城拆迁改造不当,导致文物古迹遭受破坏表示痛心,指出今后需要在保护城市历史文化遗存方面多下功夫,做得更好,要延续城市文脉,弘扬优秀的城市历史文化。
城市文化遗产保护作为城市显性因素,势必会受到当地发展建设的影响,与城市发展速度相同步、与城市建设理念相耦合。当前我国已经从原本的经济快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型,城市文化遗产保护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需要推广优秀经验,形成更为广泛、切实的保护利用秩序,这离不开城市政府的重视。
2 习近平针对城市文化遗产的理念逻辑
“敬畏历史、敬畏文化、敬畏生态”,这是习近平2022年1月在山西平遥古城调研时针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提出的最新论断。如何正确对待城市文化遗产,采取何种保护利用城市文化遗产的方法理念,怎样合理规划城市文化遗产的主体责任……针对城市文化遗产,习近平在长期的理论研究和实践中,总结出了一整套系统、明确的理念逻辑。
2.1 正确对待城市文化遗产的基本原则
加强对历史文化遗产的合理规划,是当代城市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继承和弘扬城市文化遗产文化价值的重要举措。习近平在以往的重要讲话中阐述了“可持续、现代化、个性化”三项重要原则,强调正确对待城市文化遗产,需从长远处着眼,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高度提升思想认识;要结合时代要求,顺应现代化建设环境,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还应重视城市个性,凸显城市独一无二的文化内涵,进而为新时期城市建设和规划指明了遗产保护与利用的根本方向。
2.1.1 可持续原则
城市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是一项长远的工作,不能为了短期目标肆意而为之,要将保旧与更新并举,在长时段内保护修复,要为后人添彩生辉。1991年3月,时任福州市委书记习近平作出重要指示,他认为,评价制度、力量是进步还是反动的重要标准,就是它对待历史、文化的态度是否积极、重视。(在实际工作中)必须搞好文物的保护、修复、利用工作,不能让文物遭受破坏,要让它们增辉添彩、传给后代。
习近平曾作出批示,强调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推进离不开对历史文物的积极保护。2001年10月,习近平对泉州、漳州文物保护工作调研报告的批示中就指出,文物是非常珍贵的不可再生资源,保护文物就是保护资源,保护文物就是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
习近平在福州工作期间,三明市在开展万寿岩旧石器时代洞穴的相关工作时出现问题,三明钢铁厂选址与遗址冲突,可能会对遗址产生破坏。得知情况后,他第一时间指示三明市政府及时调整政策,强调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意义,绝不能为了谋取眼前小利,破坏全社会和后代的长远利益。此后,三明市积极加强对洞穴的保护,同时协调钢铁厂重新选址。这次保护实践印证了习近平城市文化遗产保护的“可持续”原则,指导地方在实际工作中一手保护文物,一手发展生产,不能有所偏颇,更不能破坏不可再生资源的城市文化遗产来换取短期利益。
2014年9月,习近平在保护城市建筑遗址的批示中再次强调,(各城市)要处理好传统与现代、继承与发展的关系,让我们的城市建筑更好地体现地域特征、民族特色和时代风貌。落实到具体规划中,必须提供一定的可持续发展空间,为城市文化遗产保护留足充分的资源,营造良好的环境。
2.1.2 现代化原则
在城市现代化高速发展的社会现实情况下,城市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这项课题面临着更为多变的全新环境,但现代化与历史保护并不冲突,建立对城市文化遗产的合理规划理念,有助于让城市文化遗产与现代化的新要求充分融合,让这承载着城市历史的特殊物质载体焕发出新的活力。
早在1992年1月,习近平在《福建日报》发表署名文章《处理好城市建设中八个关系》,高屋建瓴地论述了推进城市建设的工作方向,将城市工作重点浓缩成“八大关系”。这其中,“古与今”正是分析了城市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建设现代化的辩证关系。他强调了保护遗产与发展现代化目标的一致性,实际工作中要把古城(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建设和利用有机结合,进而实现历史文化与自然生态永续利用,历史文化与现代化建设交相辉映。
2019年2月,习近平在北京看望慰问基层干部群众时,将城市文化遗产保护进一步落实到老城区改造提升工作中,强调把保护历史遗迹与提升现代生活品质融为一体,既要改善人居环境,又要保护历史文化底蕴。北京城市历史文化的一个显著标志就是胡同,他特意指示北京的城市更新工作要保留胡同的特色文化风貌,“让城市留住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换句话说,城市现代化为城市文化遗产带来了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新局面,根本出路在于与城市自身功能结合,实现有机更新。
2.1.3 个性化原则
在城市建设与规划过程中,城市自身的文化特质及其对应的文化个性,越来越成为一个城市发展臻于成熟的重要标志。所谓“人无我有”,弘扬城市特色文化,是高质量发展的题中之义,也是针对过去城市建设特色模糊、城市建设模式雷同的反思,更是提升城市竞争力,避免城市建设同质化的重要理念。
保护城市文化遗产就是保持城市个性。习近平在《福州古厝》序中提出,城市要保持个性,对古建筑的保护有利于保存城市的传统风貌,彰显独有特质。不少城市在现代化建设中对古建筑造成破坏,照抄“洋建筑”,趋于同质化。破局之道就在于吸收传统建筑的语言,保持城市个性。
保护城市文化遗产就是践行城市责任。以首都北京为例,作为十四朝古都,北京承载了厚重的历史积淀,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文化风貌。因此,保护城市文化遗产、承继历史文脉就成为首都城市建设的重要职责。2017年2月,习近平指出,北京历史文化是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伟大见证,在城市建设工作中要更加精心保护好,凸显北京历史文化的整体价值,强化“首都风范、古都风韵、时代风貌”的城市特色。
2.2 保护利用城市文化遗产的方法理念
中国城市的变革和发展,与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主义事业的进步与方向的调整密切相关。正如党的百年奋斗所实现的突破性变革、历史性经验的形成,历史传统和时代观念的对立统一,是城市文化遗产保护方法与理念更新的重要动力。
2013年8月,习近平对河北正定古城保护工作作出批示,充分肯定近年来正定的工作成效,指示继续发挥工作经验,践行正确的城市文化遗产保护理念,切实保护好正定古城的历史文化风貌。党的十九大将“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作为坚定文化自信的一个部分写进报告中,使之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组成部分,正是习近平有关城市文化遗产保护方法与理念新的总结与升华。
2.2.1 核心思路与重要精神
2014年2月,习近平在北京考察工作时提出,要以“创造历史、追求艺术”的高度负责精神,打造首都城市建设的精品力作,这为今后城市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提供了精神支撑。2016年4月,习近平对文物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要求“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为城市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指明了根本方向。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多次强调城市文化遗产在城市治理中的特殊地位,要求树立“保护文物就是政绩”的正确认识,切实将文物保护与新时代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结合起来,纳入地方重要考核评估工作中,这也为城市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在政府主体层面的落实提供了制度理念上的指导。
2.2.2 指导方法
(一)修旧如旧,保留原貌
国内外学界在城市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百家争鸣、众说纷纭,针对古建筑、古文物的修复也有多种理论,但“原真性”是我国城市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要基准,其原本面目的保存、历史信息的保护,是习近平关心的重点。他多次强调,我国城市文化遗产修复的基本方法是“修旧如旧,保留原貌”。
2006年6月,习近平在“文化遗产日”的讲话中说,文物保护与旅游开发密切相关,要正确处理二者的关系,要以“保护第一、开发第二”作为原则,切忌搞“破坏性开发”。文物项目的维修要以保护第一、修旧如旧,质量第一、进度服从质量作为原则。2013年11月,习近平针对武汉中共中央机关旧址纪念馆筹建工作再次强调“修旧如旧”,切忌出现建设性破坏。
(二)合理开展“推陈出新”
城市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不仅要保留原貌,还要做到“推陈出新”,实现创新与继承的有机统一。推陈出新的重要方式就是将城市文化遗产合理融入旅游经济发展,通过旅游产业传承历史优秀文化,赋予时代发展内涵。但做好“推陈出新”要杜绝乱拆乱建,不能胡乱“拆旧建新”,不能迎合某些审美观念,低俗地建几座庙宇,塑几个菩萨,甚至用假古董破坏真古董,毁掉珍贵的文物。习近平强调,要让旅游成为宣传灿烂文明和现代化建设成就的窗口,成为传播科学知识和先进文化的重要阵地。
2022年春节期间,习近平来到山西,专程到平遥古城调研,他明确指出,要“全面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统筹好旅游发展、特色经营、古城保护,筑牢文物安全底线”,如此才能守护好前人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
(三)突出地方特色,不急功近利
城市文化遗产实际上是城市文化风采展示的符号,开展城市更新时要充分运用这些文化底蕴带来的竞争优势,高效利用这些“活着的”文化资源,传播城市文化精神,突出地方核心特色。
2018年10月,习近平来到广州市荔湾区永庆坊,考察广州城市建设工作。他特别强调城市文化遗产保护和突出城市特色的重要关系,指示广州市规划建设要将历史文化保护置于重要地位,注重文化传承,不急功近利,不大拆大建,不破坏历史文脉。要注重改善居民生活环境,采用“微改造”方式,即以创新思路保护遗产,以城市文化遗产提炼特色,以特色文化凝聚人心。
2.2.3 提升文化国际影响力
文化是一个国家的名片,代表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历史文化积淀,是屹立于世界之林最为重要的软实力。提升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既是“十四五”规划的明确要求,也是习近平文化强国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文化遗产构建起一个城市的灵魂整体,是一种文化代名词,加强城市文化遗产的国际交流,就是提升一座城市、一种特色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2021年11月,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会上审议《关于让文物活起来、扩大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实施意见》,指出要“提高文物研究阐释和展示传播水平,让文物真正活起来,成为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厚滋养,成为扩大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重要名片”。2022年1月,习近平在中国同中亚五国建交30周年的视频峰会上发表题为《携手共命运,一起向未来》的重要讲话,他认为,“文明因交流而多彩,因互鉴而发展”,各国要重视国际文化交流,要“建立多元互动的人文交流大格局,积极开展文化遗产对话”,通过系统性交流平台与合作机制,进一步构建提升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话语体系。
2.3 合理规划城市文化遗产的主体责任
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从国家政策层面下达了高屋建瓴的理论指导。作为城市历史展开的核心载体、展现城市文化风貌的重要环节,城市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工作也需要根据新的发展目标制定新的发展路径,以满足城市居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人民城市”的重要理念不是舶来品,而是深深植根于社会主义中国的广袤大地之上。“共建”意为拓展城市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多元主体,以政府主导,引导居民共同参与,并以“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契机,建立国际对话合作机制。
2.3.1 政府主导:保护发展辩证统一
城市的创建与治理,以政府作为主导,根本原则在于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成果共享于民。城市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是城市治理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撰文指出,领导者的责任不仅在于发展经济,还要保护好古建筑、传统街区,保护好文物,保护好名城,两者不可偏颇,同样重要。
同时,搞保护不是一动也不动,要实现保护与开发、建设有机结合。习近平始终强调对城市文化遗产的保护,但“并不是要捂得严严实实的,一动也不能动”,而是要坚持保护原则,树立正确观念,采用合理方式进行适度开发建设,进而实现更好的保护和发展。保护和发展辩证统一、相互关联,要坚持推陈出新,不能走封闭的老路,而要积极开拓保护发展双线并行、齐头并进的新路,走出一条符合国情、符合新时代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要求的特色之路。
2014年2月,习近平视察玉河时,提出了“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的重要论断,指导各地政府处理好城市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和城市改造开发的关系,坚持“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的基本原则,传承历史文脉。2019年1月,习近平又来到留存大量近代城市文化遗产的天津市区,听取天津市对城市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工作的汇报,语重心长地提出要求,城市建设必须要爱惜城市历史文化遗产,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
2.3.2 人人参与:实现共建共治共享
马克思强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参与建设是城市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既能有效规范开发秩序,又能及时纠正方向,确保城市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内容与人民精神生活需要相适应;还可以鼓励人民作为主体积极参与维护,使人民真正成为城市文化的建设者、见证人。
2000年1月,习近平指出,“保护历史文物是国家法律赋予每个人的责任”。2006年6月,习近平强调,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是每个人的事。只有社会大众都去关心、爱惜前人留下的财富,我们民族的精神和独特的审美情趣、独特的传统气质,才能传承下去。(各级政府需要)倡导珍爱文化遗产的文明之风,增强公众对文化遗产的认识和了解,努力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文化遗产保护的良好氛围。
人民城市为人民,城区改造,特别是涉及城市文化遗产的相关改造建设,必须要回应人民的不同愿望和要求,更要汲取群众的经验和智慧,在具体工作中,勾勒人人参与城市治理的生动实践。2014年,习近平考察雨儿胡同时指出,老城区改造非常重要,工作量很大,要回应人民群众的不同愿望和要求,要把为群众办的实事落到实处、真正办好。
2.3.3 国家对话:平等互鉴对话包容
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其中文化交流合作更是重中之重。随着全球化进程逐步加快,世界各国文化逐渐进入各国人民的视野内,文化的自由化、国际化程度不断加深,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实现创新式发展、融合式提升。这为世界各国城市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提供了新的机遇,也有助于中国贡献自我智慧、自我方案,创新国际合作机制,建立新的交流平台。
2021年7月,习近平向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致贺信。他在信中表示,“中国愿同世界各国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一道,加强交流合作,推动文明对话,促进交流互鉴”。而支持世界遗产保护事业,就等于共同守护好全人类的文化瑰宝和自然珍宝,进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同年9月,习近平向2021“一带一路”长城国际民间文化艺术节致贺信。针对中国在遗产保护国际交流中应起到的作用,他提出,要“为各国民间文化艺术提供舞台,为各国人民交流对话搭建桥梁,为不同文明交流互鉴织就纽带”。中国秉持“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坚持和而不同,倡导美美与共,旨在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更大贡献。城市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工作任重而道远,但国家对话必然不能缺席,交流合作必须成为主流。
3 习近平“城市文化遗产”理念的时代意义
2022年2月,中共中央宣传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关于学习贯彻习近平重要讲话精神 全面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要求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在山西平遥古城的重要讲话精神,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自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城市文化遗产”理念一脉相承、自成体系,指明了新时代增进民族文化自信、合理保护利用城市文化遗产的根本方向。
3.1 理论价值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历程,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密切相关。理论创新始终与文化影响密不可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触及中华民族根本的生活方式和思想内核,离不开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立足于中国社会的具体实践,作用于中国人民的日常生活,本质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融合。
“欲人勿疑,必先自信。”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多次引经据典强调“文化自信”,传递出他坚定的文化理念。作为“四个自信”中的重要一环,文化自信意味着对文化价值、文化内涵的充分肯定和践行,代表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对自我文化的强烈认同感和自信心。毫无疑问,习近平“城市文化遗产”理念,承载文化自信的时代要求,在具体层面创造性拓展和丰富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习近平“城市文化遗产”重要理念,包含城市文化遗产的价值判断、对待城市文化遗产的理念逻辑两个层面,以人民性特征为逻辑起点,以保护与发展的辩证统一为理论依据,在继承与弘扬历史文化的思想中形成,在全国各地的城市工作实践中凝练,关注城市主体的全面发展,深入探讨城市高质量发展在文化价值挖掘、文化特色彰显的实践逻辑和价值向度,是习近平新时代文化建设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其城市规划思想的重要内容。
3.2 实践意义
在未来城市建设的具体实践中,习近平“城市文化遗产”重要理念要求我们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引,应对城市现代化建设中的各项困难与挑战,立足城市文化遗产,建构人民群众日常生活与精神心理层面舒适的城市空间,进而逐步满足人民群众在精神文化方面的需要。落脚在实践层面,这一重要理念有三点意义:
其一,指导全社会城市文化遗产保护意识的理性自觉。城市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注定是一个长期而广泛的任务,既离不开长时段的持续关注,也离不开全社会的积极参与。习近平“城市文化遗产”重要理念,在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中进一步深化全国上下对“人民城市”现代化的认识与理解,推动遗产保护工作与人民群众关系的转变,让社会治理、文化服务贴近生活、融入社会,发挥全社会的主观能动性,推动城市遗产保护社会化和城市治理共同体的实现。
其二,指导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文化遗产的良性互动。“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具体而言,新时代城市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需要提升思想认识,健全政府整合资源的能力,实现多方主体的融合,提升居民对城市的归属感和幸福感。顺应新时代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大势,习近平“城市文化遗产”重要理念从城市发展的现实问题出发,强调可持续发展的长远意义,彰显了人民民主和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明确了未来城市现代化治理在城市文化遗产方面的行动方向。
其三,指导交流合作,深入构建中华文化的国际形象。随着国际交往的深入,文化异质与同化越来越成为各国争夺的重要领域,这与城市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密切相关,在国家形象的言说与构建方面被呈现出来。国家形象是事关中国国家利益的根本性问题,习近平“城市文化遗产”重要理念强调坚持国际交流合作,积极主动融入世界,通过城市文化遗产言说中国形象,坚持自我认知和他者关照的良性互动,在提升国家权力和声誉的同时,逐渐实现中国形象的重构与超越。
4 结语
“城,所以盛民也。”关注人民,人民至上,始终是马克思主义的起点。人民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的主体,是创造发展奇迹的动力源泉,更是马克思主义矢志不渝的价值追求。一个善治的城市,必须以“人民至上”为前提,一切为了人民的利益,一切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发展的精神文化需要,才能实现人民的共同参与和拥护。
历史总是在螺旋式上升和曲折地前进,围绕着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人民群众在城市中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等多种需求和权利都需要进一步得到满足。城市文化遗产保留了人民生活实践中形成的丰富的传统文化,保持了社会生活的延续性,承载了历史记忆与情感。立足城市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进一步创新城市治理,实现协调、共享、全面、绿色、稳定的城市繁荣,就要立足于“人民性”根本立场,彰显中国的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习近平“城市文化遗产”重要理念,以人民为基本逻辑起点,深化全国对新时代城市现代化建设的认识与理解,彰显了人民民主和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明确了未来城市治理与建设的行动方向,让居民在公平、民主、诗意的环境中心满意足地栖居,让每一个热爱生活的人都能在城市找到向阳而生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