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堂“家常课”的别样风景
2022-04-25赵玲
赵玲
[摘 要]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课程目标”关于第二学段(4—6年级)的阐述中要求教师应使学生“掌握测量的基本方法”。而人教版数学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中“角的度量”一课,正是作为第二学段以学生测量及操作技能的形成为主要目标的内容。因此,开展具有针对性的教学研究,对后续培养学生“基本技能”相关的课堂教学具有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角的度量;教学实践;思考
通过解读“角的度量”(人教版四年级上册)一课,我们可以发现该部分内容的编排体现出了明显的流程性,先由“下面两个角哪个大些?大多少?”这一问题引入,使学生明确事物间的模糊比较只需进行直观判断,而在精确比较时则需要测量出具体数据。教材进一步引出角的度量单位、量角器,并以此为基础展开对“怎样用量角器量出上页∠1的度数?”这一具体问题的分析。参考《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数学)对于“量出指定角的度数”的内容阐述,笔者将之确定为典型的“程序性知识”学习范畴,也就是一种研究“怎么做”的知识,旨在明确相应的操作过程。
这样一来,本可以挖掘的、隐藏在该内容背后更深层次的教学内涵,通常会被课堂中“流程式”的环节所掩盖。日前,笔者结合以“家常课”形式进行的数次实践,依循课堂中不经意间产生的一些想法进行尝试教学之后,对“角的度量”这一内容的课前设计进行了反馈式的梳理,并进行了关于小学数学中程序性知识教学的一些思考,具体可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
[⇩] 一、由“零”到“整”,体会程序性知识的结构美
从数学学科的整体分析,很多知识都具有程序性的特征,随着教学进程的推进,这种特征在教学中出现的频率也会越来越高。“角的度量”是以测量及操作技能的形成作为主要目标的内容,事实上,其背后还蕴含着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的教学意图。这种经验,一方面是直接的操作经验,另一方面则表现为对“测量活动”整体感知的一种间接经验。《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关于测量内容编排的学段目标要求是有明显不同的,第一学段的教学需要使学生“了解测量”,第二学段则明确要求学生“理解测量、学习测量”。综合以上分析,笔者对本课新知探索的第一个环节进行如下设计。
【片段一】与测量有关的几个基本因素
1. 测量单位——建立1°角的概念
师:要准确测量一个角的大小,应该用一个合适的角度作为单位来量。(板书:测量单位)请同学们自学书本找一找测量角的单位是什么。
(课件演示:1°角的一边不变,转动另一边形成2°的角。)
师:现在这个角是多少度?
生1:2°,这个角中包含了两个1°的角,所以是2°。
(继续上述操作,分别形成5°、30°、125°的角。)
师:现在呢?(在学生回答后进行小结——测量角的度数,实际上是表示其中含有几个测量单位)
师:在前一节课的学习中,我们知道了角的大小跟什么有关?
生2:跟角的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师:现在你们知道为什么了吗?
生3:两边叉开得越大,包含的角的单位就越多,角越大。
2. 测量工具——量角器的认识
师:你能在量角器上找到角的测量单位吗?同桌之间互相指一指,并数一数在量角器上可以找到多少个这样的测量单位。
生1:180个。
(课件演示:量角器是通过把半圆分成180等份制成的,也就是截取了整个圆的一半。)
师:请同学们思考一下,量角器是依据什么制作而成的。
生2:测量单位。
师:对,正是根据测量单位的原理,人们制作了测量工具。总的来说,量角器具有这些要素,一是中心点;二是0°刻度线和90°刻度线,特别要注意0°刻度线有两条,分别处在外圈和内圈;三是内外圈刻度。
测量单位的教学是本课的难点,笔者选择在学生自学课本后采用课件动态演示的方式揭示1°角产生的过程。随后,笔者再用课件演示一条边不变,另一条边的角度逐步增加分别形成不同度数的角,以使学生充分感受到对角度进行测量的本质属性,并及时沟通新知识与已学知识的关联。
在对量角器的实际认识中,笔者首先让学生去找测量单位,充分感知其对测量工具制作所起的决定性作用,而对量角器构成因素的认识是后续学习“测量方法”这一知识点的基础。这样的教学设计,突出强调了知识间的内部关联。然后笔者在概括出关于测量的几个要素的同时,将相对零散的知识有意识地整合为一体,并由知识之间内部驱动的特性,带动课堂教学的实施,使之逐步形成一个整体,较为鲜明地体现知识的结构美。
[⇩] 二、由“繁”到“简”,领略程序性知识的简洁美
笔者通过将现行教材与原实验版教材相比较后发现,现行教材在提供直观图演示的基础上,还强调了对操作步骤的梳理,这样的编排既有利于学生操作技能和测量规范意识的形成,也更为符合开展程序性知识教学的基本原则。实际教学中,在学生充分理解测量方法的基础上,笔者更进一步地简化了对量角一般步骤的表述。
【片段二】 巧用“口诀”归纳操作步骤
3. 测量方法
怎样用量角器测量一个角的度数呢?这就需要掌握测量方法。笔者在这个环节选择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并同时提点量角的步骤:
(1)把量角器的中心与角的顶点重合,0°刻度线与角的一条边重合;
(2)角的另一边所对的量角器上的刻度,就是这个角的度数。
在这个过程中,笔者还反馈强调:用哪一条0°刻度线与角的一条边重合,就读相应圈上的数值。最后笔者将此前口述的步骤写在黑板上,以加深学生的记忆。
作为一种程序性知识,关于“如何做”“一般的步骤是怎么样的”等问题的思考,是必不可少的内容。学生只有明确了相应的操作步骤,再结合一定量的练习,其技能水平才能获得切实提高。笔者教学中采用自编口诀的方式进一步加以归纳,抓住测量方法的核心内容促成学生对知识的深刻理解,在便于记忆的同时也使学生体会到了简洁的美感。除此以外,在这一环节的教学实施中,教师还可以把量角的具体方法看作一个较小的程序性结构,再将测量方法与“片段一”中的另外两个因素结合,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对“测量知识”的整体理解(如图1)。
[⇩] 三、由“量”到“画”,感受程序性知识的联系美
以“角的度量”为基础,教材随后编排了“角的分类”知识,而将“画指定度数的角”作为本单元最后一个探索新知的课时,这样的编排为拓展“画角”的方法预留了实施空间。而在实际教學中,笔者尝试将“量角”与“画角”的知识进行整合,通过让学生感受其中的联系凸显对程序性知识的系统认知。
【片段三】 依据关联知识组合教学内容
4. 摆指定度数的角
师:你们能用小棒在量角器上摆出一个60°的角吗?说说你是怎么摆的?
生1:将一根小棒与量角器的中心点和0°刻度线完全重合,另一根小棒的一端与量角器的中心点重合后,再与量角器上表示60°的线重合。
5. 画指定度数的角
师:按照这样的步骤,你能在作业纸上画出这个60°的角吗?你是怎么画的?
生2:和用摆放小棒的方法差不多,先画一个中心点,再随意画出一条射线,然后在量角器对应的60°刻度线位置上点一个点,最后将这个点与中心点连线。这样所连线段和射线就构成了60°的角。
如果由“量出角的度数”直接过渡到“画指定度数的角”,有可能会使部分学生对两种方法联系与区别的认识产生一定的困扰。对此,笔者先设计了一个简单的操作活动,起到了沟通联系和对“画角”方法铺垫的作用。
总结以上实践和思考的过程:先引导学生认识“测量活动”几个要素的结构性,不仅能为学生后续学习类似内容积累起丰富的经验,还能将之前学习的与测量有关的知识纳入其中,从而形成一个更大的知识体系;再归纳操作步骤,以及对量、画角的实践开展整合式教学,则体现了根据程序性知识的特征来开展实际教学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