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化风险防范式护理在儿科门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2022-04-25卢广斌
卢广斌
摘 要:目的 探讨并分析标准化风险防范式护理在儿科门诊护理管理中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4月~2021年9月在济南市中医医院儿科门诊进行治疗护理的患儿120例,按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6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管理,试验组行标准化风险防范式护理,比较两组患儿的护理质量、护理满意度和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儿科门诊护理管理中试验组的风险识别、风险评估和风险处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儿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儿科门诊护理管理中应用标准化风险防范式护理可提高护理人员风险识别、风险评估和风险处理,提升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
关键词:标准化风险防范式护理;儿科;护理管理;门诊
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011(2022)-8-0063-04
护理工作作为医院医疗工作的重要组成之一,其质量与患者的安全密切相关,进行护理管理是医院减少医疗事故与法律纠纷的重要手段之一[1]。近年来,随着患者维权意识的提升以及《患者安全目标》等一系列法律法规的出台,患者的安全、护理不良事故的发生率、患者的安全措施成为研究热点内容[2]。护理风险管理是护理人员通过各种方式、方法,对护理过程中现存和潜在的护理风险提前进行识别、评估和处理,从而使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得以有效减少或消除的过程,是减少或避免患者及医院因护理风险事件产生经济损失和法律诉讼的科学管理方法[3-4]。基于此,为保障患者安全目标的实现,本文在儿科门诊护理管理中应用标准化风险防范式护理以期有效提高患者的安全目标,保证患者治疗过程中的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整体就诊满意度。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4月~2021年9月在济南市中医医院儿科门诊进行治疗护理的患儿12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6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管理,试验组行标准化风险防范式护理。对照组中,男患儿33例,女患儿27例;年龄7个月~8岁,平均年龄(4.41±1.05)岁;疾病类型包括:运动系统2例,神经系统5例,内分泌系统7例,循环系统8例,呼吸系统20例,消化系统9例,泌尿系统8例,生殖系统1例。试验组中,男患儿32例,女患儿28例;年龄8个月~9岁,平均年龄(4.16±1.25)岁;疾病类型包括:运动系统3例,神经系统6例,内分泌系统6例,循环系统7例,呼吸系统22例,消化系统10例,泌尿系统5例,生殖系统1例。两组患儿一般资料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试验组患儿家属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经济南市中医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患儿生命体征稳定;②患儿非紧急治疗疾病;③无严重的脏器损伤;④精神正常,意识清晰;⑤至少有一名家属陪同治疗。
排除标准:①患儿为急危重症,需立即送往急诊科进行抢救;②意识不清或精神障碍者。
1.3 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管理,内容包括:①对门诊环境进行整理,保持门诊就诊环境清洁,定期进行消毒,每日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将门诊室温控制在18~22℃,湿度保持在50%~60%,定期对门诊进行空气培养。②门诊开诊前对每日使用的物品、仪器进行消毒、清点、检查。③对来就诊的患儿及家属进行热情的接待,为患者解答问题,告知其就诊流程,尽量满足患儿及家属的合理要求。④在就诊过程中做好患儿的预检分诊工作,维持排队、就诊秩序,保持安静、舒适的就诊环境,对有特殊情况需要优先就诊的患儿给予优先就诊。⑤对患儿突发紧急情况进行及时处理,必要时送往急诊进行救治。⑥按门诊规章制度每日进行急救物品清点,在急救物品使用后及时补充。
试验组行标准化风险防范式护理,内容包括:①建立监察体系。由护理部与各科室护士长共同建立护理风险防范管理小组,由护理风险防范管理小组定期对门诊护理风险进行排查,儿科门诊护理人员在岗期间也要参与科室护理风险的排查工作,做到人人参与,人人管理。②风险识别。由护理风险防范管理小组对本研究前发生的不良事件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将儿科门诊常见不良事件进行汇总,患儿及家属本身风险点包括坠床、跌倒、误吸、烫伤、医嘱执行错误;护理人员风险点包括违反无菌原则、手卫生执行不到位、未按操作流程进行操作、导管脱落、交班问题、给药错误、药物剂量计算错误、抢救药物补充不及时和仪器物品丢失等。对整理汇总的常见不良事件进行归类并分析其原因,进行讨论、研究,制订相对应的解决方案,将其整理成册,在儿科门诊中及时进行实施。③系统培训。系统地对护理人员进行相关培训,帮助护理人员增强法律意识、护理风险意识,并在培训中对护理人员专业理论知识与技能操作进行培训,使护理人员的专业能力得到有效提升。从做好自身职责方面对护理人员进行授课、教育,做好门诊护理风险的相关管理工作。由于新护士在专业技能和时间能力方面还较为薄弱,针对新护士可实行一带一教学,严格执行“三基”“三严”的培训,在带教过程中强化新护士风险意识[5]。④风险排查。当班护理人员对门诊进行排查,定时检查病房内各种标识、灯光照明、病房设施,检查病房危险物品,排除病房危险隐患。对门诊设施及时维修,如椅子、病床护栏、轮子及刹车等,做好门诊地面、走廊的卫生与防滑措施,保持地面清洁干燥。对有导管的患儿放置防导管脱落警示牌,对跌倒、坠床、误吸、烫伤等高危患儿进行警示标识,并对其家属进行宣教。⑤风险应对。完善有关于患儿安全目标工作落实的相关制度、流程和标准。对门诊设施及环境进行评估,对可能发生危险的设施环境进行警示标识,如防跌倒、小心台阶、防坠床、小心地滑、小心破路、防烫伤、防导管脱落、小心触电、高危药品、易混淆药品等安全管理标识,保障患儿安全。护理人员定期进行情景模拟训练,模拟不良事件的发生及护理人员对其应对,定期开展相關护理知识培训、案例分析等提高护理人员处理紧急事件、不良事件的能力。⑥监控评价。护理风险防范管理小组对风险项目质量进行检查标准及评价指标的制定。对护理风险管理工作进行定期全面检查并评价其效果。全面总结风险项目管理过程中取得的成绩,包括儿科门诊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护患矛盾发生率、患者及家属护理满意度情况,护理质量情况、危险因素排除情况及护理人员危险因素意识、法律意识情况。对现存的问题要进行系统的讨论、整改和跟进,达到科学管理,提高护理专业能力、有效预防风险、减少或消除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
1.4 观察指标
风险防范质量[6]:从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处理三个方面对两组的风险防范质量进行评分。总分各100分,分数越高代表风险防范质量越好。
护理满意度:在患儿出院前向患儿陪护人发放医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问卷调查表,调查表发放前向陪护人讲解填写注意事项,并当场填写、回收调查表。护理满意度问卷总分为100分,问卷分数>80分为护理满意,护理满意度=护理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不良事件发生率:统计患儿在本研究期间发生坠床、跌倒、误吸、烫伤等不良事件例数。不良事件发生率=不良事件发生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风险防范质量比较
儿科门诊护理管理中,试验组的风险识别、风险评估和风险处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和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
试验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护理安全是可以反映医院综合水平的综合指标[7]。患者就医安全是否得到保障、患者就诊满意度是衡量医院质量的金标准[2]。儿科在医院所有科室中具有特殊性,儿科患者大多数为幼儿,具有年龄小、病情种类多、疾病发病急、疾病进展快的特点。同时,患儿由于语言沟通能力较弱,无法与护理人员进行有效的沟通与表达,使儿科护理工作更为困难[8-9]。现在大部分家庭都为“四二一”或“四二二”结构,子女成为全家人的焦点,儿童家庭对护理人员的要求过高,同时对疾病的恢复期待较高[10]。对此,如何完善医院的风险管理体系、全面提升护理人员对风险管理的意识及风险管理的能力、加强对风险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受到越来越多管理者的重视。标准化风险防范式护理通过对风险进行早期防范、应对等方面确定风险管理项目,建立一套从多方面多角度提高护士风险意识和风险管理能力、具有规范性和合理性的风险管理模式。
本研究结果显示,儿科门诊护理管理中试验组的风险识别、风险评估和风险处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说明在儿科门诊护理管理中应用标准化风险防范式护理可全面提高护理人员风险管理意识及能力,加强风险事件的应急处理。这与宋晓燕[11]的研究结果具有一致性,宋晓燕在研究中将风险防范式护理应用于儿科安全管理中,实施后的护理风险防范能力、家属满意度、护理质量高于实施前。其原因可能是标准化风险防范式护理整理汇总的常见不良事件和护士操作行为准则对护理人员工作具有指导性和约束性,能够规范护理人员操作,保障护理措施的落实,提高护理质量,保障患者安全。通过了解护理风险事件常见种类与分布特征,可对手术室整个护理流程中存在的风险因素及安全隐患予以规避和消除[12],并在排查过程中提高护理人员的风险预见能力与护理风险分布特征。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而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说明在儿科门诊应用标准化风险防范式护理可降低儿科门诊不良事件的发生,保障患儿的安全,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其主要表现在患儿常见的跌倒、坠床、误吸、烫伤的发生率显著降低,护理投诉有效减少,这与苏碧齐等[13]的研究结果具有一致性。其原因可能是与标准化风险防范式护理识别、排查、应对、反思等多个方面科学干预有关。
综上所述,在儿科门诊护理管理中应用标准化风险防范式护理可提高护理人员风险识别、风险评估和风险处理,提升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进而使患儿的安全得到保障,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孙玲,于海心,刘佳,等.风险防范式护理对妇科肿瘤围手术期患者心理状况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河北医药,2021,43(12):1909-1912.
[2]SANTOSA K B,KEANE A M,KELLER M,etal.Inpatient Versus outpatient management of negative pressure wound therapy in pediatric patients[J].J Surg Res,2020,254:197-205.
[3]张振娟.团队协作联合风险防范式护理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7,33(4):290-293.
[4]BERGOMI P,SCUDELLER L,PINTALDI S,etal.Efficacy of non-pharmacological methods of pain management in children undergoing venipuncture in a pediatric outpatient clinic: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of audiovisual distraction and external cold and vibration[J].J Pediatr Nurs,2018,42:e66-e72.
[5]缪红,董承颜.持续护理质量改进在儿科门诊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J].医学临床研究,2018,35(3):612-614.
[6]徐建英,俞剛,诸纪华.儿科门诊输液护理管理信息系统构建与应用[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9,35(2):134-136.
[7]MICHALOPOULOU G, BRILLER S, KATZER K C, et al. Treatmentcollaboration when the stakes are high: ethnographically studying family-centered care in an outpatient pediatric specialty clinic[J].J Patient Exp,2018,5(2):72-82.
[8]柳娜,李彩霞,徐丽,等.风险防范式护理对呼吸道疾病住院患儿护理质量及并发症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7,36(4):510-512.
[9]王毅.以PDCA循环管理方式开展持续护理质量改进对儿科门诊护理风险管理工作质量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9,38(22):3757-3760.
[10]孙琳,侯亚环,王晋文.网格化管理联合流程优化在儿科门诊护理服务中的应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9,38(17):2708-2710.
[11]宋晓燕.风险防范式护理在儿科安全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成都医学院学报,2021,16(2):194-196,202.
[12]庞小锋,许火连.手术室细节护理在确保手术室护理安全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山西医药杂志,2019,48(3):386-388.
[13]苏碧齐,成艳芙,吴振强.风险防范式护理在泌尿系统结石手术治疗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21,27(20):108-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