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国有企业会计监督机制的研究
2022-04-25王丽
王丽
摘要:当前,国企改革已进入关键时期,防风险、抓改革、促发展,成为国企改革监管的重点。对国企来说,通过拓宽会计监督视野,进一步优化和完善会计监督机制,使其与纪检监察监督、审计监督等形成合力,与国有企业的改革发展相适应,充分发挥会计监督管理职能,促进国有企业提升风险防范化解能力,确保国有企业合规、合法经营,为国有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保障。基于此,本文重点分析国有企业会计监督管理机制运行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应对思路与措施等相关内容,希望本文的分析能够为国有企业的会计监督管理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为提升国有企业治理能力作出应有贡献。
关键词:国有企业;会计监督机制;问题;对策
国有企业会计监督是防范国有资产流失的重要手段,对于企业的内部监督管理具有重要作用,在国有制经济蓬勃发展时期,完善的会计监督机制能够规范国有企业的各项经济活动,促进国有企业的转型升级。目前,国有企业会计监督机制在运行的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在这样的情况下需要进一步明确问题的根源,以问题为导向,深入研究解决对策,推动国有企业会计监督管理工作取得应有的效能。为此,本文在阐述会计监督的内涵与构成的基础上,研究目前国有企业的会计监督机制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希望本研究能为建立健全国有企业的会计监督机制提供参考。
一、会计监督的内涵及构成
(一)会计监督的内涵
会计监督是指企业会计人员、政府相关监督部门、社会审计机构以及企业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的日常经济活动真实性、合理性、合规性进行审核,为了规范企业会计核算行为,防范会计营私舞弊,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而开展的各种监督活动,是保证会计信息质量的有效手段。
在当前经济高速发展背景下,国有企业面临着市场改革和转型的巨大挑战,为保障国有企业稳步发展,需要高度重视会计监督环节的效能,通过多方位、多渠道对本单位的经济事项进行监督和管理,发挥职能监督优势。同时,借助党政监督、审计监督等内部监督力量助推会计监督机制完善优化,切合实际做好会计监督工作,充分发挥自我约束、自我监督作用,提高国有企业的运营效率。
(二)国有企业会计监督的构成
在我国,会计监督主要由企业内部会计监督、政府监督和社会审计监督三方面构成,其监督格局与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相贴合,由企业内、外合力形成的大会计监督体系,监督层级明确,互相牵制、互为补充,是国有企业内部监督的主要手段。其中,企业内的会计监督主要对企业日常开展经营活动的各个环节进行最为基本和广泛的监督,包括事前、事中、事后各经营管理环节;政府监督、社会审计监督是外部监督,其实质是针对企业内部会计监督工作的监督,可弥补企业内部会计监督不到位、不客观等方面的不足,同时,社会审计监督还可以弥补政府监督力量不足。本文研究重点在于企业内部会计监督。
国有大中型企业通常是由总公司、分公司、子公司等多层组织机构构成的集团化企业。总公司设立财务部、审计部、风控部等部门,不但对本层级的经营活动开展会计监督,同时也以会计、检查、审计等方式对下属分公司和各单位及部门的会计工作进行全面的监督和审核。各单位通常会形成较为科学的内控机制并严格落实,以流程审批和财务审核等方式来完成经济活动的监督工作,可见,企业内部会计监督的实施形式较为灵活,不但包括本单位会计机构和人员的监督,同时也包括上级单位的会计检查、内部审计等内容。
二、目前国有企业会计监督存在的问题
(一)推动内部会计监督的内生动力不足
内部会计监督是企业内部监督体系中的不可或缺的部分,其目标是通过会计原始凭证的真实性、合规性、合理性审核把关,强化会计对日常经济业务的监督管理,防止企业内部营私舞弊事项的发生,是企业内部的一种制衡。对于经营管理层來说,由于内部会计监督导致部分经济业务的灵活性受限,影响企业经营业绩,导致经营管理者推动会计监督的支持力度不够,会计监督约束力不足,不利于创造良好的监督环境,一定程度上削弱会计监督权力。对于执行层来说,会计机构日常工作开展中为了保证经济业务收支合规,往往需要业务部门提供经济业务合规的支撑性材料,由于会计机构对经济业务的事前管控不到位,造成经济业务已形成既定事实,相关支撑性材料不足报销难的问题,使业务部门对会计监督产生抵触情绪。基于以上原因,企业管理层、执行层难以与会计机构形成统一的思想,造成企业内部推动会计监督的内生动力不足。
(二)会计监督职能弱化
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国有经济体制经历了一系列的改革,运行体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会计监督作为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手段,会计监督内容、监督方式等也应与企业改革相适应,并逐步进行完善,才能充分发挥其效能。首先,由于会计监督内容相对来说范围狭小,导致会计人员固步自封,仅对会计核算过程中会计信息进行真实性、合理性、合规性进行监督,未深入开展经济业务事前、事中的监督工作,充分发挥会计监督作用。其次,多数国有企业薪酬制度体系中包含绩效工资,在设置绩效考核指标时往往把被监督对象对会计机构的评价作为考核指标,导致会计监督部门开展监督工作有顾忌,监督工作仅停留在表层,会计监督职能逐步弱化。最后,企业对内部会计监督的工作职能定位不准确,往往出现社会审计监督、内部审计监督意见比内部会计监督更具有权威性,片面的用社会审计监督、内部审计监督代替企业内部会计监督,使会计监督职能逐步退化。
(三)缺乏内部会计监督与企业内部监督体系协同发展机制
现阶段,很多大中型国有企业都通过开展会计监督、内部审计、党政监督等对企业经营管理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自我监督,其实质是企业内部监督再监督,层层风险防控的过程,三者相互作用形成了国有企业的内部监督体系。随着国有企业深化改革的进程,企业内部监督机制也逐步完善,现阶段,公司治理、内部控制、风险管理、合规管理共同形成了国有企业的内部监督机制。内部监督体系运作,监督机制协同方面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9F51C2F0-FFBA-4D71-8CCA-91F688F0E737
第一,企業未对内部各监督主体的监督目标进行体系管理,不利于各方监督力量的合理分工与协同整合,造成监督内容重复,职责边界界定不清,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会计监督与其他内部监督体系的协同发展;
第二,由于内部监督依据相一致,仅存在监督视角上的差异,各监督体系运行机制相互独立,在开展内部监督工作中通常未统筹考虑存在哪些主要问题,内部监督机构间应该如何分工协作开展工作,应如何有针对性制定工作计划,而是各自在职能范围内开展工作,导致内部监督工作计划性、针对性、统筹度不够,缺乏系统性、阶段性的工作计划,工作重点不突出,工作成效不明显;
第三,在企业开展内部监督过程中人员安排散乱,无连续性,不便于监督人员有针对性持续深入开展工作,系统查找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问题,持续跟踪监督落实整改情况;
第四,内部监督机构的从业人员要求知识架构全面、综合素质高,能精准看到企业管理过程中存在的漏洞及不足,而企业内部高素质人才少,从业人员专业素质普遍较低,难以借助系统性的思维查找问题并提出意见建议,体系性促进企业的改革发展。
综上所述,国有企业未系统性对内部监督机构、人员的职能分工等进行协同,导致监督工作重复,效率低,未能有效促进内部监督体系职能的优化,促进各内部监督机制的协同运作。
(四)内部监督成果分析运用不到位
大中型国有企业内部监督机制是多方位、多视角的监督体系集合,其目标是通过内部层层自我监督,查找企业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深层次分析原因,提出解决思路、办法,建立长效机制,防范企业经营风险,促进企业可持续性发展。目前,国有企业内部监督体系发挥的作用仅限于查找局部存在的问题,进行局部整改,治标不治本,仅看到了问题的表面,未深层次系统性分析问题根源,提出建设性的解决思路、办法,解决经营管理存在的痛点、难点问题;同时,由于各监督机构对整改情况跟踪问效力度不够,缺乏对整改效果的评价考核机制,导致部分监督对象只是对问题的表面进行整改,整改效果不理想,同类问题反复发生。
三、完善国有企业会计监督的对策
(一)激发会计监督内生动力
为了激发国有企业会计监督内生动力,第一,企业应建立健全会计监督制度体系,捋清企业内部监督层级,明确会计监督机构职能定位,促使企业管理层提高对会计监督重视程度;第二,把党组织嵌入到公司治理结构中来,坚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方向,充分发挥党组织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作用,根据决策、执行、控制和监督的活动框架,以权力制衡为核心,捋清党组织、经营管理人员、各层级机构在企业决策、执行、控制、监督各环节的权责,建立权责清单,合理设置治理结构,优化治理机制,构建企业治理体系,形成强大的企业内部监督自生动力;第三,会计机构应将财务管理融入企业的日常经营管理,把财务管理延伸到经济业务的前端,既发挥财务监督作用也履行会计服务职责;第四,内部控制制度对于实现国有企业监督目标,防范国有资产流失、反腐败具有重要的事前、事中控制作用;能使企业各业务流程进行科学合理的分工,各业务部门明确各自的责任义务,在企业内部形成天然的制衡机制,企业应加大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力度;第五,全力推动企业全面风险管理及合规管理工作,提高企业管理层及执行层风险防控、合规管理意识,激发会计监督内生动力,构建良好的会计监督环境。国有企业通过把党组织融入到公司治理结构中,优化治理结构,推动内部控制制度、全面风险管理、合规管理工作,助推内部会计监督工作,为会计监督构建良好监督环境,激发会计监督内生动力,促进国有企业有序、健康发展。
(二)强化会计监督职能
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对比会计监督体系,存在体系性强、覆盖面全、指导性强等优势,企业应全力推动会计监督与内部控制的融合发展,以内部控制为主线,拓宽会计人员的监督视角,进一步明确会计监督重点,扩大会计监督范围,系统性推进会计监督工作,强化会计监督职能。因会计人员未独立于监督对象引起会计监督职能弱化的问题,可采用会计机构负责人委派制、财务总监制等方式解决,但企业应科学设置制衡性的绩效指标进行考核,防止因会计机构负责人完全独立于监督对象,过于侧重于发挥会计监督职能,而忽视会计机构服务功能,造成财务管理与企业的日常经营管理相脱节,影响企业的整体经营管理。
(三)建立内部会计监督体系协同发展机制
企业内部监督是国有资产监督体系基础,加速国有企业内部监督体系的完善,建立内部监督体系协同发展机制,是企业快速提升治理能力的有效手段。第一,企业在建立健全企业的内部监督制度体系过程中,应捋清企业内部监督层级,明确各监督机构职能定位及职责分工,形成相互衔接、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内部监督机构协同机制。第二,企业应对内部各监督主体的监督目标进行体系管理,使内部各监督主体职责边界清晰,整合各监督力量,系统性、连续性、有针对性制定企业内部监督实施计划,使各监督主体分工明确,监督成果信息共享,工作连贯,形成体系性的监督模式。第三,对于大中型国有企业来说,内部审计机构、纪检监察机构人员配置少,实现内审全覆盖存在一定难度,可采用挑选部分专业知识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人员,通过定向培养组成企业内部监督人才库,参与企业内部各监督体系的监督工作,通过人员交叉融合工作,不仅提高监督人员的业务能力,促进内部各监督体系的协同,同时还解决内审机构、纪检监督机构人员不足的矛盾。第四,厘清内部控制、风险控制、合规管理等内部监督机制的运行方式,形成统一内部监督目标,以会计监督为基础,在开展会计监督过程中拓宽会计监督视野,把落实国家战略目标,合法合规经营管理,协力共建企业风险管理体系作为会计监督最终目标,推动会计监督工作的高效开展。通过监督计划的整合协同、人员的协同,可以促进监督工作高效开展,同时也避免监督资源的浪费,提高企业运行效率及经营效益。
(四)加强会计监督成果的分析运用
企业应设置专业人员收集分析内部监督成果,对查找出来的问题进行分类研究,深挖问题根源是企业体制问题还是制度设计问题或是执行过程出现问题,对企业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的提出解决问题思路与方法,标本兼治深层次推进监督整改,系统性提升企业经营管理。企业应建立整改监督及评价机制,对各机构推进整改落实情况进行评价跟踪,充分利用监督成果促进企业改革发展。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认为通过激发会计监督内生动力、强化会计监督职能、建立内部会计监督体系协同发展机制、加强会计监督成果的分析运用,可以有效解决目前国有企业会计监督存在的问题。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分析,国有企业能立足于内部监督机制创新,深入研究探索将党组织内嵌于公司治理结构,完善国有企业治理体系,优化国有企业内部监督体系,切实强化国有企业内部监督,形成系统的中国特色监督机制,提升企业治理能力,确保国有企业高质量、稳步发展。
参考文献:
[1]秦宁.完善国有企业会计监督机制的研究[J].大众投资指南,2020 (20):127-128.
[2]乔建邦.完善国有企业会计监督机制的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20 (17):159-160.
[3]陈建国.浅析国有企业会计监督机制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当代会计,2019 (09):154-155.
[4]沈婉萍.国有集团化企业会计监督机制的探讨——某集团会计监督管理工作实践为例[J].大众投资指南,2021 (09):185-186.
[5]孙筱彦.国有企业财务监管制度的创新研究[J].财经界,2020 (26):162-163.9F51C2F0-FFBA-4D71-8CCA-91F688F0E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