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谈小学语文诗词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2022-04-25欧铁军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2022年4期
关键词:诗词教学小学语文

欧铁军

摘要:我国古代的诗歌起源于先秦,到唐代达到巅峰,文人词起源于隋唐,到宋朝达到巅峰,形成我国古代完整的诗歌体系。从文学发展历史来看,中国的诗歌文化源远流长,经过数千年的文明积淀,到今天仍然熠熠生辉。我们在诗中能看到风花雪月,看到人间烟火,既有让人向往的风景,又有心向往之成为的人物形象。在具体的诗歌学习中,读诗若能与诗人心意相通,必然会体味到深刻的意境和民族精神。因此,教师要从日常的古诗词教学入手,分析小学古诗词的新型教学方法,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古诗词欣赏能力,激发他们对古代诗词学习的热爱,保证他们文化素养的逐步提升。

关键词:小学语文;诗词教学;文化风骨

前言

在当前的教育背景下,语文学科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质。而诗歌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门重要课程,它既再现了传统文化的精华,又能给我们的教学、生活带来正面的影响,对我们今后的工作和生活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新时代的小学语文教师要重视古诗词教学,要加强对学生古诗词鉴赏的引导,才能使他们的文化素养和人文精神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一、第一点:教师要转变教育理念

在传统小学教育中,语文教学只注重对学生知识的教育,将学生视为知识被动接受者,根本不在意学生是否听懂,是否能够接受,就直接将理论知识灌输给学生,在这样的教学里,教师只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缺乏一定的理性,也压抑了学生兴趣的滋生和身心的成长。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必须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让学生在掌握基础诗词知识的同时能够完善自身各方面的技能。

二、第二点:提取名句,深挖内涵

小学古诗词教学侧重于学生课堂和课后对诗句的大量积累,对诗文名句的理解是学生深入研究古诗词文本的基础,也是诗词研究的重点。教师可以通过合理运用朗读、游戏等方式来帮助学生掌握诗词名句。

在学习《夜书所见》时,提炼写秋天景色的名句“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学习《咏柳》时,提炼描写春天新柳的名句“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学习《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时,提炼写思乡思亲的名句“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这些诗人笔下的四季、风物以及深情都有他们自己的风骨,集中展现了诗人热爱自然的情感或是思念的情怀。秋日夜晚,独在异乡的诗人叶绍翁看见簌簌落下的秋叶,不禁感到一丝丝寒意,阵阵秋风又勾起了他思乡的心绪;在贺知章眼中,眼前的新柳就像一位刚梳上新妆的少女,楚楚动人,焕发着青春的气息,垂下的一根根枝条就像是少女绿罗裙上的飘带,摇曳生姿;又是一年重阳,在家乡和亲人又一次登高和插茱萸的时候,独在异乡的王维不免觉得失落,一股思乡思亲的心绪油然而生。在学习时,还可以拓展一些和诗歌中四季、风物以及情感相关的音乐作品给学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学生可以学唱这些歌,在曲调里更好地品味诗词的风骨。

三、第三点:铺垫历史背景,激发学生情感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课本中出现的诗歌思想感情很强烈,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诗词时,应考虑学生的理解需求,以诗词背景为依据。学生在了解古诗文的背景和作者经历之后,会对当时诗人的心情有更深的理解。为了让学生对古诗产生兴趣,老师首先要给学生介绍一些古诗的好作品。比如给学生介绍有趣的诗词典故,或者给学生讲解古诗词背后的故事,让他们从古诗中理解文字魅力,感知诗词蕴含的文化,通过这种方法,学生很容易被文字所吸引,自然而然就会对古诗词的研究产生兴趣。

例如,在学习朱熹诗词《春日》时,就可以介绍其创作背景:北宋靖康元年,北宋首都汴梁被金人占领,徽宗、钦宗成为俘虏,中原国土在一片战火中易主。赵构逃难到江南,苟且偷生地生活,在临安的朝代南宋慢慢“崭露头角”。朱熹也曾北上到达泗水之地,那时这里还是一片美好的景致,如今却被金人侵占。这首诗表面在写春天的美好风景,实则暗含哲理,表达了朱熹在乱世中希望能够追求圣人之道的美好祈愿。

介绍完背景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多次朗读,加深他们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记忆,学生通过背景介绍大概能感知到朱熹创作时的心境。朱熹看到旧游之地的美好,不禁回想起以前的美好,明写景,实则又有抒情,又有讲理,朱熹想在乱世中寻求一份美好,然后老师就可以让学生自行查找和《春日》一样的哲理诗,如“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等哲理诗名句。这就很好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感觉到课堂和自身的联系,并且能够在课堂轻松快乐的氛围里认真学习,丰富了学生的诗词积累,加深了他们对诗词的理解和认识。

四、第四點:体会意境,提升审美意趣

诗词里广泛用意象营造意境,意境是诗词美的灵魂所在。在古诗文的教学中,只有心中有丰富的联想,才能在心中描绘出一幅诗词画卷,从而帮助学生领略到意境美和画境美。要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做到物我交融,才能产生情感共鸣,达到审美教育的目的。

在讲解林杰的《乞巧》时,应当提取诗词中的意境和意象,如碧霄、天河、秋月以及红丝,七夕之夜,仰望漫天星河,仿佛看到了鹊桥之上,隔着“天河”一年一会的牛郎织女。一家人看着月亮,心中有着美好的祈愿,手中也不知穿过了多少条红线。本诗再现了古代乞巧节的过节盛景,体现了人们的喜悦之情,留下了无限的遐想。由此,学生从学习中可以领略古诗文独特的意境美,不断提高鉴赏能力与审美想象力。

五、结语

一个人是否读过历史和诗歌,从他的个性和思想便可以看出。“古诗”是古代文化的精华,它既包含古代的历史文化,又包含古代文人的思想感情,充分地反映了东方的传统审美内涵。诗行千载,虽然没有“风尘仆仆”,但也充满了诗情画意。因此,在小学诗词鉴赏课程中,教师应重视对学生审美、欣赏以及理解能力进行培养,这样才能为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养成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罗倩.新课标指导下的小学语文诗词教学方式创新.成长,2019(10):135-135.

[2]罗先萍.浅谈小学语文诗词教学[J].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与研究,2020(1):59.

[3]李旺祥.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J].学周刊.2019(02).

猜你喜欢

诗词教学小学语文
浅析小学语文诗词鉴赏教学实践方略
中职语文诗词教学之我见
诗词教学:共构言语与精神的春天
以趣入境走进诗意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