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运用史料资源的方法

2022-04-25华攸坤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2022年4期
关键词:历史教学初中历史

华攸坤

摘要:中学历史是中學的一门重要课程,它是学生认识社会发展规律、认识文化变化的窗口,也是培养学生正确价值观的重要途径。但是,由于中学历史知识内容比较繁杂,知识点间的联系比较错综复杂,对学生的记忆力和信息的衔接能力要求很高,这就造成了一些学生在历史教学中遇到了一些问题。另外,由于某些误区,很多中学历史老师过分依靠教材来讲授知识,而忽略了对历史教材的开发与使用,导致了学生对历史学习产生了厌倦、抗拒的心理,导致了整体的教学效果不理想。要想真正改变这一现状,就必须使历史教师在教学中切实地认识和发掘其内在的价值。

关键词:史料资源;初中历史;历史教学

随着素质教育观念的不断完善,人们对教育的定义越来越丰富,要求越来越严格,教育内涵也在不断变化,许多教师都在有条不紊地利用着课堂以外的各种资源。初中作为一个特别而又重要的阶段,在这个阶段,学生们才会真正地成长起来,他们的思想、学习倾向会逐步成熟,对于自己的发展也会有更多的个人需求。在此基础上,作者根据自己的工作经历,对中学历史教材的使用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剖析,以便更好地为广大的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和讨论。

一、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运用史料资源的意义

(一)增强历史教学的趣味性

初中历史中的大部分内容为是对过往历史事件的客观陈述,内容的变动性不大,缺少新鲜的素材,相对而言更容易使学生感到枯燥。学生虽已经有了一定的成长,但在学习方面仍较大地受个人趣味的左右,很难凭借个人的理性认知完成对课程内容的内迫式学习。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融入大量的史料资源,可以充分扩展学生形成认知的信息来源,为学生对课程内容的解读提供更丰富的知识基础,同时,也健全了介绍、反映历史事件和人物的角度体系,有利于引导学生发现历史教学内容的内在趣味。除此之外,某一对象的史料通常还会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出其他方面的内容,这种关联效应给学生提供了了解相关历史信息的便利条件,满足了学生结合个人喜好发掘历史核心知识吸引力的需求。

例如,对于《秦末农民大起义》这一课的教学,教师可在讲述陈胜、吴广起义部分的内容时,通过多媒体设备向学生展示一些文献中针对这次事件描述的细节化内容,如“胜书‘大楚兴,陈胜王帛并藏鱼腹”(《史记》)或“广夜狐语,言‘大楚兴,陈胜王”(《资治通鉴》)。对起义的准备阶段从个人视角做一番描绘,让历史事件的情节更加饱满,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增强历史教学的科学性

历史是典型的社会学科,具有很强的科学价值和积极的指导作用。现代社会网络通信十分便捷,人们可以在网络上获取到各种信息资源。在这种背景之下,缺乏健全判断能力的初中学生很容易受到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想的影响,再加上其对个性的追求心理,会对许多正确的历史结论产生质疑乃至否定,不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观和认知论。初中历史教师借由丰富的史料资源,可对课程内容提供更为可靠的证明,为学生矫正错误的自我认知提供大量的依据,更可以用大量的事实对学生的不良历史观点予以有力的反驳,帮助学生摆脱不良思想的影响,树立起正确且完整的历史观念。

例如,对于《第二次鸦片战争》这一课中关于“圆明园的毁灭”板块的讲述,有些人提出了“圆明园实际毁于监管太监之手,英法联军反而维持了秩序”这一谬论。针对这一说法,教师便可引用“英吉利人敲碎了第一块琉璃瓦,法兰西人紧随其后”(《世界通史》)及“我从未见过这样壮美的庄园,也从没做过如此下作的勾当”(《雷诺中士的日记》)等材料,向学生证明英法侵略者才是导致圆明园毁灭的罪魁祸首。

二、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运用史料资源的策略

(一)注重对史料的严格甄别

信息资源得以有效产生价值的前提便是切实保障其真实性。正如笔者之前所提到的,现代社会的信息流通速度非常快速,捏造虚假资讯的成本和难度很低,很多所谓的“史料”往往出自今人之手,不具备时代指向性。另外,还有一些资料虽然确实和目标人物和事件处于同一时期,但个中却掺杂了作者大量的主观判断和个人偏见,同样无法作为真正的教学资源。所以,初中历史教师在引用史料资源开展教学时,首先要对史料信息进行严格的甄别,具体可根据以下三项标准执行。一是,来源可靠性,保证资料出自目标事件的当事人或具备一定研究条件者之手,非今人伪作;二是,内容客观性,保证对目标事件或人物信息的客观陈述,不掺杂过多的个人看法;三是,立场正确性,保证史料对目标事件、人物的陈述和评价角度体现科学的历史观念。

例如,在带领学生学习《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这一课时,教师应重点通过国家档案馆、中国抗日战争资料网等平台或纪实专著选取有关史料,而对一些等立场存疑、内容偏颇、来源可疑的史料则应谨慎选择或进行批判性的讲解。

(二)强调对教学重点、要点的补充

初中历史的单位知识容量相对较大,对史料资源的开发和引入应该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否则不仅容易稀释的课内知识要点,还可能因知识输出密度过大而使学生在信息处理时产生过重的负荷。初中历史教师在选用史料时应以本课的重点教学内容或知识要点为主要对象,对于次级知识可少选或不选,形成详略相间、繁简得当的综合知识框架,引导学生在精力分配和兴趣投入方面实现适配性的优化。除了这一点,初中历史教师还要在选用史料时对知识要点进行补充,有意识地帮助学生在分析事件性质、影响和人物行为后果时有效地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利用史料资源达到体现课堂知识结构平衡性的预期目的。

例如,在讲授《美国内战》这一课的内容时,教师应将史料资源引用的重点放在南北战争前南方黑人奴隶悲惨生活的具体体现上,可引用“每天须采摘8至10倍于体重的棉花”(《德克萨斯县册》)或“(黑人奴隶)午餐必须要在主人掐灭一支烟之前吃完”等内容向学生讲述当时黑人奴隶所遭受的残酷压迫,而对于战争的过程仍应以概括性较强的教材内容为主进行讲解。

结语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历史不单是对过去的记录和复述,更是对今天的启示和对未来的指引。初中历史教师要在日常教学中充分重视史料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价值,帮助学生在立足于课本开展学习之余,获得更加广阔的历史视野和更为丰富的历史体会,以健全的感知和立体的角度品味历史学习的意义与魅力,引导学生学习历史、爱上历史、品味历史。

参考文献:

[1]鲁述铭.初中历史教学的有效策略探究[J].新课程,2021(37):173.

[2]曹劲波.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J].新课程,2021(37):200.

[3]魏源.影视资源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J].思维与智慧,2021(18):52-53.

猜你喜欢

历史教学初中历史
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农村中学历史教学的反思与对策
“互联网+微课教学”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三 R”作用
培养历史探究能力, 促进课堂自主学习
高中历史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探析初中历史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
论历史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理念的应用
初中历史反思性教学思考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