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
2022-04-25李娅楠
李娅楠
摘要:十九大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必须认识到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思想是贯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红线,深刻体现着马克思主义“科学的社会学”即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深邃哲理,并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与时代主题,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实践中丰富和发展着唯物史观。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调“美好生活”的需要主体、创造主体、享受主体都是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体现了历史进步性、追求全面性和发展前瞻性;“美好生活”的实现靠“奋斗”体现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人民在“美好生活”参与过程中体验到幸福;“发展”是价值目标,是“美好生活”终极目标的时代表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民美好生活”的一系列重要论述立意高远、哲思深刻、指向明确,对于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性指导意义。
关键词:习近平重要论述;人民;美好生活;历史唯物主义
中图分类号:D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916(2022)02-0035-06
习近平关于人民“美好生活”的重要论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新的历史方位下结合复杂变化着的世情、国情、党情、民情,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创新发展,并赋予了唯物史观更深刻、更鲜明、更具有中国特色的独特意蕴,切中肯綮地阐释了“美好生活”的时代内涵,是具有人民性、实践性、发展性的时代论断,标志着唯物史观在新时代的中国踵事增华、日新月异。
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刻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包括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两大基本规律的矛盾运动原理、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原理、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原理等深刻理论。习近平总书记将“人民美好生活”概括表述为八个“更”,即“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①“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②,党中央将唯物史观中人民群众的重要作用提升至战略高度,统领全党思想,并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与落脚点。“人世间的一切幸福都需要靠辛勤的劳动来创造”③继承并发展了体现着实践的观点,以“奋斗”一词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创新解读了唯物史观中人生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这一哲理。“我们的责任,就是要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努力解决群众的生产生活困难,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的道路。”③这些重要论述都强调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表明了党中央将人民群众的利益是最高的价值标准价值观的价值选择,在“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发挥着价值观的导向作用与人民群众的主体性作用,彰显着中国共产党的初心本色与使命责任,丰富并发展着唯物史观意蕴。
一、承载主体“人民”对群众史观的创新解读
(一)“美好生活”的需要主体是人民
实现“美好生活”,首先必须明确“美好生活的主体”是谁这一基础性问题。“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习近平总书记这样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党的一切工作必须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1]44-45即是对该问题的精准回答,深刻阐释了“美好生活”的本源性主体是人民,再次确认并强调了群众史观的人民主体思想,并在中国发展实践中予以体现与证明。
初心不改,使命在肩。马克思、恩格斯踌躇满志并旗帜鲜明地向全世界宣告:“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2]“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语重心长、壮志凌云。这个初心与使命始终是中国共产党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人民的需要始终是中国共产党人努力实现的伟大梦想,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与要求始终代表着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趋势与方向,更是唯物史观题中应有之义。人的一切活动都是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统一,人的需要具有个体差异性、多层次性、发展性。多层次的“美好生活”绝不是空中楼阁,新时代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具有直接现实性。于个人微观层面而言,“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这些都是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也是人民群眾对于“美好生活”的切实需要。于国家、民族宏观层面:兴国安邦、民族复兴、物阜民丰都是“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共同体”一致的“美好生活需要”价值追求;于世界而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生活需要”即“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1]66。
(二)“美好生活”的创造主体是人民
“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创造精神的人民。”[3]历史昭然,中华民族始终以劳动创造伟业。百家争鸣、思想迸发体现了古代先贤对于社会与生活的哲学思考;四大发明凝聚着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使古代中国走在世界前列并推动着人类文明进程;四书五经、各个时期的文艺形式与作品奠定着时代基调,展现着时代的众生百态;丰厚的物质文化遗产彰显着古代中国人民的伟大创造力。唯物史观在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中揭示了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过程中的决定作用,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基本原理是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与群众路线的理论基础,是社会物质财富、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决定社会变革的根本力量。人类社会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这两对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推动下不断发展,其中,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而人又是其中最为活跃的因素。“全部人的活动迄今都是劳动”[4],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是人类劳动学说史上的一座不朽的里程碑,它在全面阐述劳动在人类社会发展历史中的决定性作用基础上进一步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对新时代中国梦的实现具有强大的现实启迪意义,为民族复兴提供了方法论基础,并指明了必经之路、为社会革命揭示了主体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如此勉励广大人民群众:“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5],“人世间的一切美好梦想,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实现;生命力的一切辉煌,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铸就”[5],也蕴含着实践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要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的哲理。
在全面开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路上,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是不可或缺的主力军,劳动光荣、勤劳致富是时代强音,广大劳动者必须坚定信念,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勇于奋斗、众志成城、团结一致,以劳动的汗水浇灌收获,以创造的实践笃定前行。
(三)“美好生活”的享受主体是人民
黨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宗旨,时刻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一切工作以“实现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要,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实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伟大目标。社会主义的终极目的是达到共同富裕,但是有差别的富裕,是必须是控制在合理限度内的差别。共同富裕并不是社会全体成员时间同时、逻辑同步、程度同等的富裕,而是有先后之分、快慢之异,有时间、有程度差别的共同富裕。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语重心长道:“在经济政策上,我认为要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一部分农民,由于辛勤努力成绩大而收入先多一些,生活先好起来。”同时、同步、同等富裕是对共同富裕的曲解。坚持共同富裕必须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出现贫富差距过大。邓小平指出:“如果富的愈来愈富,穷的愈来愈穷,两极分化就会产生”,因此“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是达到共同富裕必经的一个手段与过程。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共享”,是“人人享有、各得其所”的全民共享,是“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各方面建设成果”的全面共享,是“付出才能收获,共创美好生活”的共建共享,是“从低级到高级、逐步趋近均衡,但总有差别”的发展共享。
“美好生活”为了人民、依靠人民,并由人民共享发展成果,正是人民作为本源性主体对党和国家提出的要求,也是人民主权的彰显,更是以习近平同志为领导核心的党中央在新时代创新诠释群众史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坚定笃行。
二、时代内涵“美好”对需要理论的创新拓展
(一)“美好生活需要”的历史进步性
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新时代孕育新思想,新时代指导新实践。习近平对社会主要矛盾新概括新定位,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奠定了明确的立论前提。新的思想、新的理论创造,都是世情、国情发生重大的变化而催生并在社会实践中予以总结的产物,“美好生活”的现实需要在时代的变革中呼之而出。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经过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发展,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显著提升,许多方面跻身世界前列;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影响满足人们美好生活的现实需要等均是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依据。主要矛盾的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从解决落后的社会生产问题到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是社会生产力水平的历史性跨越的发展结果。从数量的追求到质量的实现,从追求外延的扩张到追求内涵的丰富。新的矛盾判断是对过去矛盾判断在基本理念一致的基础上的时代剖析与精准表述,是立足新的历史方位依据我国国情、民情、社情所作出的重要论断,体现了鲜明的时代性。以人的姓名为例作以说明,名字承载了父辈对后辈发展的初心与追求,承载着人民最质朴的需求与愿望,也记录并见证着时代梦想。新中国成立初期,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要求体现在彻底结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欣喜,“建国”“建设”“解放”等名字表达出人民群众“站起来”后对于一种“独立生活”的内心向往;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经济政策的适时性转变,“开放”“小康”“改革”成为了这个时代“美好生活”的代名词,记录并见证着这一伟大的历史变革,也寄托了人民对于提高物质生活水平,真正“富起来”奔小康的现实愿望;二十一世纪的新时代,人民对于精神生活的热切向往,日益增长的物质、精神需要对“美好生活”提出了更高品质的要求,为“美好生活”插上了想象的翅膀,催生了愈来愈充满诗情画意、富涵寓意与创造力的姓名,这是人民对于追求“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美好生活”的时代憧憬,是人民真正“强起来”的时代符号。几代人的姓名见证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记录着时代的变迁,体现着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不断进阶。
(二)“美好生活需要”的追求全面性
“美好生活”包含物质层面的需要与精神层面的满足两个维度。以生产与消费的辩证关系角度出发分析物质需要,生产决定着消费的对象、质量与水平,并为消费创造着动力。有效供给不足的票证时代,人民的需求均以票限定并凭票满足,时代不断发展、科技不断创新,一部手机便连接着虚拟与现实,可满足人民多元化的消费需求,同时消费对生产也具有重要的反作用。当前,我国社会中存在着的人民群众的聚焦点即“民生”热点、难点,涉及上学、就业、住房、收入分配、医疗、环保、社会保障、个人安全等诸多领域。物质文化生活要求不断提高,人民的主体性被唤醒,愈加着眼于关乎切身利益的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问题。立足“两个一百年”④的历史交汇点,“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在收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硕果之后,抓住机遇、全力以赴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十四五”规划建议以新发展理念为宗旨,从“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国内市场、深化改革、乡村振兴、区域发展,到文化建设、绿色发展、对外开放、社会建设、安全发展、国防建设”等十二个重点领域做出工作部署,这些均为“美好生活”需要的方方面面。生存转向发展、硬性兼具软性、单一升级复合,“美好生活需要”在社会实践中不断深化着内容与层次的双重维度,不断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着上中国色彩。办好自己的事、提高发展质量、实现幸福生活,党中央着眼全局,切合人民、民族、国家发展需要,统筹规划、凝心聚力。总体小康、追求品质是“富强生活”;政治自由、人民主权是“民主生活”;文化繁荣、精神满足是“文明生活”;社会安定、民生保障是“和谐生活”;绿色生态、持续发展是“美丽生活”,擘画“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宏伟蓝图。
(三)“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前瞻性
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人类本身通过自身或外部力量认识与改造、利用自然,并不断改善生存环境、提高生活品质,必然导致人类发展与自然环境这对永恒的矛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是科学的社会主义,就在于其在人类文明发展的历程中正视人与自然矛盾、尊重自然规律,适应中國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我们党站在历史发展的新高度,以前瞻性的发展自觉目光着眼全局,在探索寻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道上始终不渝、不断深入。党的十六大立足中国实际与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发展经验与要求,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中国化产物与创新表述,是发展思想的变革、发展模式的变革,更是政、经、文、社各方面的综合革新,旗帜鲜明地提出生态环境优先性发展理念必须是社会生产力发展遵循的前提条件与客观规律;党的十八大从全局出发作出重大部署,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置于新时代“五位一体”⑤总体战略布局之中、纳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路线图,十八届三次会议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其中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环节与重点领域;党的十九大首次将“美丽中国”纳入现代化中国发展愿景,将其作为伟大“中国梦”宏伟蓝图的重要组成,将“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明确列入中特事业“十四个坚持”⑥基本方略,以“打赢蓝天保卫战”的理念表明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清醒的生态文明问题意识与“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的强大决心与重要使命,并向全世界表明了中国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的态度,彰显了保卫全球生态安全、为全球生态文明贡献中国智慧的负责任大国形象。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是立足中国现实国情,必须要走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是我国现代化“文明建设”“中国梦”宏大格局中必不可少的一环,是我国“美好生活”发展道路的战略性引领。新发展理念强调人类文明的可持续性,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揭示着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为解决我国社会面临的突出问题与严峻挑战指明了努力方向。我们党要带领人民实现“美好生活”,必须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正视人与自然的矛盾,并把握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秉承实事求是的理念,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着眼全局并将战略部署落到实处,以实践的手段与切实有效的行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创人类和谐美好未来。
三、实现途径“奋斗”对实践观点的形象诠释
(一)“美好生活”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于沉静中顾首年轮,于发展中看待历史,他们是时代中蓬勃跳动的心脏,他们是有血有肉的中国脊梁。一个个“英雄”一次次负重前行、一次次感动中国,带来岁月静好。时代涌现出无数如屠哟哟⑦、钟南山⑧这样人民的英雄,但他们亦是英雄的人民。社会发展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结果,其过程是目的性与规律性的统一,社会由人组成,社会历史根源于人民群众,于许多单个意志的相互冲突中产生。恩格斯致约·布洛赫的信中指出:“在历史过程中,许多相互冲突的单个意志构成无数力的平行四边形,形成一个推动历史前进的总合力,在这个合力中,每个意志都有所贡献且都不等于零。”这是恩格斯合力说理论的表达,即独立的个体积极或消极的社会历史活动都将成为历史事件的具体内涵,是整个人类意志中的合力因素,汇聚成为影响历史的力量,而一切重大的历史事件,都是人们的意志在遵循客观规律的前提下“合力”作用的结果。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人人尽责,人人共享”,个人奋斗作为人类意志合力的组成在“美好生活”的实现路上意义非凡,亿万个平凡的梦想汇聚成为伟大的中国梦,点点繁星努力奋斗编织浩瀚星空。追梦的脚步齐心协力向未来迈进,前行的希望化为实践照进现实,在同一面国旗下凝聚着近十四亿国人的梦想,我们每一个人都正在做好准备向世界展现新时代中国的风采。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新年贺词中讲道:“唯有只争朝夕、接续奋斗,方能不负韶华、不辱使命”,新的时代,如沐春风,做好种子,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奋斗路上,有你有我,“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以奋斗之力去拱起未来更加美好的中国。
(二)“美好生活”参与过程体验幸福
“发展为了群众,发展也依靠群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治理格局需要全民皆“战”,汇聚人民之力共建、共治、共享。“美好生活”体现在每个人的微观现实中、主观感受里,在共建良好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中实现人民幸福感指数稳步提升。人人尽责才能人人享有,广大青年怀揣热情与理想,积极投身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中,响应国家号召,保障自身就业权利、履行劳动义务,体现国民素质教育的培养成果,以个人之力真正践行“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人民群众在满足了物质生活需要的基础上,对精神生活提出了更高水平的要求,愈加关心个人与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着眼于个人素质的提高、自身价值的实现,创造财富、奉献社会。青山忠诚的卫士以生命扑灭凉山大火;战功赫赫却坚守初心的退役老兵张富清深藏功与名;年逾古稀的伍淑清以爱国爱港的赤子之心真正实现守土有责;大山中走出又回归大山的黄文秀带领家乡脱贫致富以生命化作幽远的兰谷遗芳;顽强不息、不屈不挠的女排姑娘超越体育向世界展现中国精神;一群孩子披上白衣便化作天使扛起时代重任,在抗击疫情的严峻斗争中挽救生命。
“奋斗创造历史,实干成就未来”。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美好的新时代是奋斗出来的。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劳动不仅是人类满足最基本的生存需要、实现社会财富创造与累积的手段,且更是人之所以为人以实现自由本质的重要途径[6]。劳动奋斗创造着人类物质生活,更充盈着人类精神世界,使人收获、成长。千尺高台,起于垒土,凡有成者,必务于实,惟其如此,才能所求皆如愿,所行化坦途。
四、价值目标“发展”对伟大目标的创新意蕴
(一)“美好生活”阶段性与共产主义
必须要阐明的是,新时代主要矛盾变化这一阶段性质变,并未改变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辩证统一地看待、科学地把握“变”与“不变”,才能实现伟大事业的真正胜利。“美好生活”是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在中国这片热土之上具有中国特色的阶段性目标具象化,是人自由全面发展的渐进过程与必由之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赢脱贫攻坚战,保障更高质量的民生是“美好生活”凝聚的人民价值共识,并使人民以更热切地向往、更自信的底气、踔厉奋发,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道路上昂首阔步。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小康社会的美好愿景照进现实,为时代答卷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这是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初心阶段性实现,是党向人民、向历史做出庄严承诺的现实性兑现,是中华民族历史洪流中的伟大事业、人类发展史上的伟大成就。“美好生活”阶段性胜利,为世界贡献了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在世界舞台上走出了坚定正确、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道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铿锵有力,指导党带领人民一步一步脚踏实地走过第一个百年奋斗大关,并更加坚定信心走好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步”。“美好生活”的阶段性与共产主义美好愿景的长期性协调一致、追求统一,是习近平同志对新时代全国各族人民美好愿望的高度概括与共产主义在中国的具体实践,“人民至上理论,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增添了新的理论内涵”。
(二)“美好生活”终极目标时代表述
无产阶级的革命运动,让历史转向,开始了绝大多数人解放自己、发展自己、实现自己根本利益的历史。马克思关于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思想实质表现为人作为一个完整的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在马克思看来,“全面发展”包括人的活动、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人的素质的全面提高、人的价值的全面实现、人的个性的自由发展以及类的全面发展等丰富而深刻的思想内涵。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不仅是马克思主义的最高命题、共产主义的本质特征与基本原则,更是我们党在新时代对于社会主义终极目的的创新性表达,而“美好生活”的追求即是新时代的社会主义所追求的阶段性价值实现,是对“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理想的具象化与对其进行具有中国特色的内涵升华,更是以人民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对时代课题的作出的完美答卷。共产主义理想是中国革命胜利的强大精神支柱和不渝的奋斗目标,初心和使命是理直气壮走好新时代长征路的不竭动力,“美好生活”凝聚着中国人民内心的追求渴望并为其砥砺奋斗以践于行提供强大的精神动能。
潮平两岸阔,中国道路愈加坦荡,风正一帆悬,美好生活愈加明朗。时代新、思想新、实践新,新的气象成就中国新形象。历史伟业由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由人民享受,每个人都是“中国梦”的创造者,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见证者,十四亿人都是鲜红国旗的护旗手。一带一路,文明交融,中国与世界,世界与中国,同向而行、共荣共生。世界各族人民逐漸形成一个与中国有关的梦想轨迹,“地球村”同呼吸、共命运,共同体验发展改革带来的美好生活。历史长河浩浩荡荡,改变的是生产力与社会状况的与日俱进,不变的是一辈辈国人的奋斗与坚守。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坚守初心,于奋进的时代中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等科学理论为指导,高举信仰的伟大旗帜,坚定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追求与深厚情怀,立足中国实际把握历史发展脉络,探索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指明未来中国科学发展方向,带领人民在“美好生活”大道上阔步前行。“四个自信”⑨意气风发,硬实力、文化软实力方兴未艾、欣欣向荣,中国声音响彻世界,中国故事被世界知晓认同,中国力量震撼全球,中国发展举世瞩目,中国精神震古烁今,中国智慧为人类共同难题贡献方案……中华儿女的底气愈来愈足,众志成城团结一致以惊人的毅力与伟大的气魄创造出一个又一个中国奇迹!
坚定信念、心向星光,习近平关于人民“美好生活”的重要论断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在新时代的中国创新诠释、创造发展,其理论形态也将随着世情变化、实践深入而历久弥新。
注释:
①八个更:2012年11月1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会见中外记者时谈到,后又在2017年7月26日于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发表重要讲话再次概括为“八个更”。
②奋斗目标:习近平2012年11月15日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讲话的主要部分。2014年收入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的《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
③ 2012年11月15日,由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会见中外记者时提出。
④ 两个一百年: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即第一个一百年,是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二个一百年,是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⑤五位一体:“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是指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全面推进。
⑥十四个坚持:由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回答了新时代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体内容为: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持全面从严治党。
⑦ 屠哟哟:女,1930年12月30日出生于浙江宁波,汉族,中共党员,药学家。现为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科学家,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青蒿素研究开发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第一位获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本土科学家,共和国勋章获得者。
⑧钟南山:男,汉族,中共党员,1936年10月20日出生于江苏南京,福建厦门人,呼吸内科学家,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呼吸病学专家,中国抗击非典型肺炎、新冠肺炎疫情的领军人物。
⑨四个自信:由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五周年大会中提出的坚持“四个自信”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R].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44-45.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262.
[3]辛鸣.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创造精神的人民[J].求是,2018:05-03.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27.
[5]习近平.在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5-04-29(002).
[6]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