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类风湿性关节炎中医证候分布频率Meta分析

2022-04-24王晨彤姜德友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2年4期
关键词:样本量证型证候

王晨彤 姜德友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哈尔滨 150040

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表现为慢性、进行性、对称性多关节炎。患病关节发生滑膜慢性炎症、增生,形成血管翳,侵犯关节软骨、软骨下骨、韧带、肌腱等,最终导致关节畸形和功能丧失。目前RA发病原因不明,可能与遗传、环境、感染、免疫等因素有关。RA临床症状十分严重,致残率高,病程长,现代医学主要以糖皮质激素(以下简称激素)、免疫抑制剂等药物口服治疗为主,可搭配关节腔注射,少部分应用手术治疗,不良反应大,费用高,患者接受度较低,因此临床求助中医者不在少数。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精髓,用于指导临床治疗,体现了整体观念,近年来证候研究逐渐成为提高中医诊疗水平的重要突破口之一。许多学者通过多方面收集患者信息,探究RA可能的发病影响因素,并总结RA的证候规律,为疾病的防治提供依据。本研究遵循循证医学的方法,对所有已经发表且符合标准的我国RA中医证候研究文献进行Meta分析,对国人RA发病的性别倾向、年龄分布、病程分布、证候分布等特征进行系统阐述。

1 材料和方法

1.1 检索策略 计算机检索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CNKI)、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Chin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Journal Database,VIP)、万方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hina Biology Medicine disc,CBM)、PubMed、Embase、Cochrane、中国临床试验注册 中 心(Chinese Clinical Trial Registry,ChiCTR)、美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ClinicalTrials.gov)数据库,检索时间均为建库至2021年7月1日。中文检索词:类风湿、中医、证候、证型、证素、辨证、横断面;英文检索 词 :RA、Rheumatoid、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yndrome、TCM syndrome、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ndrome、syndrome elements、cross-sectional studies。以PubMed为例,具体检索策略见表1。

表1 PubMed检索策略

1.2 文献纳入标准 (1)研究类型:关于RA中医证候规律的横断面研究、队列研究及病例对照研究;检测语言为中文、英文;包括国内外公开发表过,以及已经进行研究注册但尚未发表的论文、学位论文和会议论文等;若重复报道,选取样本量最大或最新发表的研究。(2)研究对象:RA患者,诊断及辨证标准见(3),年龄、性别不限。(3)诊断标准:符合确切的西医诊断标准及中医辨证标准,西医诊断标准如1987年美国风湿病学会(American Rheumatic Association,ARA)修订的RA分类标准、美国风湿病协会/欧洲抗风湿联盟(American College of Rheumatology/European League Against Rheumatism,ACR/EULAR)2010年RA分类标准等,中医辨证标准如2002年《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012年《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等。中医辨证分型明确,证型均包括寒湿痹阻证、湿热痹阻证、痰瘀痹阻证、肝肾不足证、气血两虚证。(4)结局指标:文章对总体样本量及各个证型的样本量有详细说明。

1.3 文献排除标准 (1)研究类型没有明确交代;(2)无法从文献中提取出有效的结局数据;(3)重复文献;(4)无法获取全文;(5)样本量小于50例;(6)同一中心的研究;(7)综述、经验总结、理论探讨、系统评价、临床观察、动物实验等研究;(8)不符合诊断和辨证标准;(9)仅对部分证型进行研究。

1.4 方法

1.4.1 文献筛选与资料提取 由2位研究者根据纳入、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交叉核对,如遇分歧,交由第3位研究者裁决。首先阅读文题和摘要进行初筛,排除明显不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后,对可能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进一步阅读全文进行复筛,以确定是否纳入。提取资料包括作者信息、文献来源、研究年份、研究地区、病例年份、总体样本量、各证型样本量、诊断及辨证依据,以及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缺乏的资料通过电话或邮件与作者联系进行补充。为了尽量避免偏倚,本研究严格遵循MOOSE指南[1],若无法避免则进行敏感性分析。

1.4.2 纳入文献的质量评价 横断面研究参照美国卫生保健质量和研究机构(Agency for Healthcare Research and Quality,AHRQ)[2]评价标准,该标准涉及11个问题,每个问题有“Yes”“No”“Unclear”三个选项,选“Yes”得1分,另两个选项不得分,分数相加即为最终得分。病例对照研究及队列研究参照纽卡斯尔-渥太华量表(the Newcastle-Ottawa Scale,NOS)[2]评价标准,该标准涉及3个方面:病例组与对照组选择方法、病例组与对照组的可比性、接触暴露评估方法,评价后星数越多质量越好,最好为10星。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后,制作文献质量评价表。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tata 14.0软件进行Meta分析。首先通过Q检验进行一致性检验,同时结合I2定量判断一致性的大小,若I2≤50.0%且P≥0.05提示研究结果间同质性高,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反之,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并通过亚组分析和敏感性分析寻找较高异质性的可能来源,最后计算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下的各证候分布频率,从而进行比较。发表偏移评价采用Begg's秩相关性检验联合Egger's方法,P<0.05证明存在发表偏倚。

2 结果

2.1 文献检索结果 按照规定的检索词总计检索出相关文献298篇,运用NoteExpress软件进行文献查重,删除重复文献后获得237篇。通过阅读文章题目及摘要,排除临床观察、动物实验、综述、系统评价等类型的文献69篇,初筛获得168篇。所剩文献下载后再通过阅读全文进行复筛,最终得到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25篇,共13 788例患者。 见图1。

图1 文献检索流程

2.2 文献的基本特征与质量评价 所纳入文献的时间跨度为26年,涉及病例13 788例,其中样本量最少为112例,最多为4 028例。25篇文献中21篇为横断面研究,采用AHRQ进行质量评价;4篇为病例对照或队列研究,采用NOS进行质量评价。评价结果显示,所纳入的21篇横断面研究中10分7篇、9分2篇、8分9篇、7分3篇;2篇病例对照研究均为8星,2篇队列研究均为7星。因此,25篇文献质量均较高,可以纳入研究。

25篇文献中有23篇详细记录了男女患者数量,其中男2 920例,女10 545例,男女比例为1:3.61。详细记录了年龄范围的18篇,年龄4~92岁。详细记录了病程范围的12篇,病程2周~79年。 见表2。

表2 纳入研究的基本特征及质量评价

阅读文献后提取Meta分析所需要的数据,对数据进行加工、整理、归纳后制作数据表。见表3。

表3 Meta分析数据

2.3 西医诊断及中医辨证标准 西医诊断标准方面,25篇文献中14篇参考1987年ARA修订的RA分类标准[28],12篇参考ACR/EULAR 2010年RA分类标准[29]。中医辨证标准方面,9篇参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0],7篇参考2012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 《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31],6篇参考2011年中华中医药学会风湿病分会发布的《类风湿关节炎病症结合诊疗指南》[32]。

2.4 证候分布频率分析 对RA各证候分布频率进行评估,寒湿痹阻证I2=99.7%,P<0.001;湿热痹阻证I2=98.4%,P<0.001;痰瘀痹阻证I2=97.0%,P<0.001;肝肾不足证I2=94.9%,P<0.001;气血(含气阴)两虚证I2=95.2%,P<0.001, 各个证候均存在重度异质性(I2>50.0%,P<0.001),故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计算5种证候的分布频率。结果显示,寒湿痹阻证的证候分布频率为0.21[95%CI(0.13,0.29)],湿热痹阻证证候分布频率为0.26[95%CI(0.21,0.31)],痰瘀痹阻证证候分布频率为0.11[95%CI(0.09,0.13)],肝肾不足证证候分布频率为0.12[95%CI(0.10,0.15)],气血(含气阴)两虚证证候分布频率为0.10[95%CI(0.08,0.11)]。 见图2。

图2 证候分布频率

2.5 亚组分析 由于异质性较大,进行地域和年限的亚组分析。首先将文献研究人群按地域分为华北、东北、华东、西南、华南、华中、西北7个部分,排除2篇多中心研究,结果显示同一地区不同证型间证候分布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

在地域亚组中,不同的地区的高发证型分别为华北地区的湿热痹阻证0.38[95%CI(0.30,0.46)];东北地区的湿热痹阻证0.32[95%CI(0.05,0.59)];华东地区的痰瘀痹阻证0.22[95%CI(0.08,0.36)];西南地区的寒湿痹阻证0.58[95%CI(0.49,0.67)];华南地区的肝肾不足证0.27[95%CI(0.21,0.33)];华中地区的湿热痹阻证0.26[95%CI(0.16,0.36)];西北地区的寒湿痹阻证和湿热痹阻证0.22[95%CI(0.11,0.33)](两证型在西北地区分布频率相同),以上证型较同一区域的其他证型显著高发。见表4。

表4 不同地区患者证候分布频率的Meta分析结果

再将文献研究人群按纳入时间分为1995至2005年、2005至2015年、2015年至今,排除3篇患者纳入年限无法获得的文献,结果显示同一年限不同证型间证候分布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

在年限亚组中,不同时间段内的高发证型分别为1995至2005年的湿热痹阻证0.42[95%CI(0.37,0.46)];2005至2015年的寒湿痹阻证0.27[95%CI(0.10,0.44)];2015年至今的湿热痹阻证0.20[95%CI(0.08,0.33)],以上证型较同一时间段内的其他证型显著高发。见表5。

表5 不同年限患者证候分布频率的Meta分析结果

2.6 敏感性分析 通过对纳入研究逐一剔除的方法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显示其稳定性较好。

2.7 发表偏倚评估 对每个证候分布情况采用Begg's test、Egger's test和漏斗图分析其发表偏倚,其中肝肾不足证无发表偏倚(P>0.05),寒湿痹阻证、湿热痹阻、痰瘀痹阻证、气血(含气阴)两虚证存在发表偏倚(P<0.05)。 见图3。

图3 发表偏倚评估

3 讨论

RA归属中医“痹症”范畴,同时有“历节风”“骨痹”“尪痹”等名称,主要病因病机为外感风寒湿热、内伤痰浊瘀血、脏腑气血亏虚。现阶段,中医乃至中西医结合治疗RA的方法已受到广泛重视,因此对国内不同地区RA的中医证候分布频率进行系统性研究具有重要价值。近年来此类研究数量日增,如柳玉佳等[21]收集了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217例RA患者资料,得到12种证候的分布情况;许飞等[19]报道了云南省中医医院及云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4 028例RA患者的证候分布情况。以上研究具有较大的样本量,但由于受到地域和研究条件的限制,均不能较好地反映国内不同地区RA的证候分布频率特征。本研究通过Meta分析的方式对各数据库发表的相关数据进行系统分析,包含患者13 788例,涵盖了11个省份地区,时间跨度26年,因此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比较客观地代表国内RA的发病情况。

性别分布中,女性发病率是男性的近4倍,与以往的报道相一致[33]。这可能与激素水平有关,有研究证明雌激素可增强免疫反应[34]。此外女子之经、带、胎、产皆以血为本[35],血亏可致气耗,气血亏损则风、寒、湿、热之邪趁虚外侵,合而为痹。5种证候的分布频率由高到低依次为湿热痹阻证、寒湿痹阻证、肝肾不足证、痰瘀痹阻证、气血(含气阴)两虚证,其中前两位为湿热与寒湿,揭示外感邪气是本病发生的主要条件。自古风、寒、湿为致痹三邪,《素问·痹论》指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又云:“所谓痹者,各以其时重感于风寒湿之气也。”然金元时期张子和在《儒门事亲》中,于历史上首次提出湿热致痹的相关论述,痹症的治疗原则也开始由辛温向辛凉转换。王建等[15]采用多中心研究,分析了全国18家医院的1 602例RA患者,得出除西南地区外,其他各地区RA患者均以湿热痹阻证为主要证候,这说明湿、热、瘀已经代替风、寒、湿,成为活动期RA的核心病机,这与本研究结果一致。深探其因,可能是随着生活水平提高,人们生活习惯发生改变,更加注重保暖,少有触冒风寒之时,且现代人多喜食火锅、烧烤等辛热之物,即使初感风寒也极易郁而化热;再者,RA发病具有异质性,在不同的个体和(或)疾病的不同阶段,会有湿热、瘀血、痰浊等证候的偏重[36]。横断面研究多纳入住院患者,此类患者多为RA发作期,存在红肿热痛的热证,而肝肾不足证、痰瘀痹阻、气血(含气阴)两虚证多发生于RA缓解期或迁延不愈的阶段,此时患者较少入院治疗,这使得研究结果产生偏倚,但也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思路。RA为达标治疗,最终目的是控制疾病活动情况,湿热痹阻证关节肿痛发热明显,疾病活动度较高,关节破坏更重,治疗上以清热利湿、活血化瘀、通络止痛为法,即可收到满意疗效[3]。

由于异质性较大,本研究进一步进行了地域和年限的亚组分析。在地域亚组中,各地区的高发证型存在明显的差异,这可能与气候环境及饮食特点相关,临床辨证治疗时应“因地制宜”,优先考虑各个不同地区的高发证型,降低误诊误判概率。在年限亚组中,1995至2005年、2005至2015年、2015年至今均以湿热痹阻证、寒湿痹阻证最为高发,其中痰瘀痹阻证及气血两虚证的发病频率也有随年限上升的趋势,这可能是由于近年来社会压力增加、饮食结构改变,情志不畅及脾胃不调者甚多,气滞则血瘀,脾虚则湿盛,肝脾不调则气血难生,最终导致痰瘀互结及气血两虚之证。

本次Meta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1)各研究之间存在异质性,横断面研究多为学位论文,其研究对象的人群特征(地域、性别、年龄等)存在一定差异,收集病例的年限也不相同,导致文献合并分析时异质性较高;(2)不同文献的中医辨证标准及西医诊断标准并不完全统一,可能导致偏差;(3)25篇文献的病例大多数为住院患者,一些症状较轻、发现较早的患者多进行门诊随访观察而未被纳入,对研究结果存在影响。接下来的研究应扩大样本量,进行更加全面而严谨的临床观察,使调查数据更加详实可靠,从而揭示RA中医证候特征,并探讨病因病机转化规律,为规范而有效的RA中医临床治疗打下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样本量证型证候
广泛性焦虑障碍中医证候、体质及其关系的研究进展
一种基于进化算法的概化理论最佳样本量估计新方法:兼与三种传统方法比较*
植株样本量对云南松子代苗期遗传力估算的影响
临床研究样本量的估计方法和常见错误
针对肝郁化热证的证候类中药新药临床评价研究
炮制对于中药药性改变的研究进展
抽样调查方法在高校学生评教工作中的应用
岭南地区冠心病中医证型及证素分布的地域性特征研究
膝骨性关节炎的证候分析及辨证用药研究进展
不同证型慢性支气管炎穴位贴敷的疗效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