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通识教育的化学“课程思政”融合建构与实现路径
2022-04-24王晓辉赵基钢杨金凤
王晓辉,赵基钢,杨金凤
(1.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后勤保障部,陕西 西安 710071;2.石河子大学 人事处,新疆 石河子 832003;3.石河子大学 化学化工学院,新疆 石河子 832003)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工作报告中指出,要推动中国文化繁荣兴盛,必须坚定我国的文化自信。落实高校“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不仅是“思政课堂”的教学任务,更需要充分发挥各学科、各专业“课程思政”的协同功能。“课程思政”要以“专业课”为载体和基点,实施“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功能,实现知识教育与思想教育的结合。[1]化学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中具有举足轻重的重要作用,正确应用化学科技或化学武器改造自然、造福社会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发展要求。因此,化学类“课程思政”建设关乎到“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重要使命。例如,作为四大基础化学课程之一的有机化学,旨在培养学生通过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性质与应用之间的内在规律,理解化学的本源,建立科学的、系统的、相对全面的有机化学理论知识。因此,如何深度挖掘“思政元素”,拓宽化学理论知识的广度,纵深化学实验思考的“灵魂”深度,围绕课程建设的“主战场”自然浸润“立德树人”的“主旋律”,在化学“课程思政”建设与实践中坚持“以本为本”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不足与问题分析
2020 年教育部颁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为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指明了方向,[2]成效显然的涌现了一批“课程思政”示范课程,为学科和教师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也暴露了一定的不足。首先,由于教师自身存在“课程思政”理念的理解与认知水平受限,绝大多数教师仅从单一课程设计,没有形成相对系统的课程体系、知识体系和内容体系,导致专业教师进行“课程”与“思政”的“同向同行”效应不强。其次,各高校专业课程通常以专业知识理论为主要教学内容,其教学方法及教学理念难以与“思政”内容有机融合,导致“课程”与“思政”的融合度比较生硬,难以起到在专业知识中“自然浸润”的价值理念。而且,科学研究与项目的成果性更明显,教学过程与课堂教学存在“隐形”劳动的特殊性等均导致了教师的“课程思政”积极性不高、意识不强、课堂的感染力度不够等一系列有待改进的问题。
然而,我们处于一个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同时也是一个文化全面开放的时代。青年学生会受到各种诱惑和困扰,他们需要正确方向的引导。“课程思政”创生了一种全新的课程观,期待学习者实现知识与道德、价值、精神的内在融合。[3]而且,随着信息化技术与课堂的深度融合,时代的发展呼吁更有“生命感染力”的课堂。目前,高校在积极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过程中,急需与“专业”融合度高,“课程思政”示范性强的教学案例。如何结合课程定位进行融合性课程思政目标设计、资源建设、教学实践与过程性考核等都需要深度思考。
二、基于通识教育理念的化学“课程思政”融合建构
(一)基于通识教育理念的化学“课程思政”价值内涵与育人目标
通识教育(General Education)是人的教育和公民教育,目标在于通过融通的学识培养人的通融识见和通识精神,从而达到人格陶冶、自由而健全的人的全面发展。[4-6]从价值理念出发,通识教育更看重价值塑造和引领的功能,所提供的知识框架对于本科生的教育意义与社会体现尤其重要。如表1 所示,基于通识教育理念融合化学学科特点与科技发展要求,针对“通识知识”进行“社会发展”“科学素养”“安全素养”与“人文素养”的四个维度设计,赋予有机化学“课程思政”价值内涵与育人目标。通过“通识知识”引导学生积极狩猎的心理,更容易激发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有助于突破化学“课程”与“思政”的“融合”瓶颈。
表1 基于通识教育理念的化学“课程思政”的价值内涵与育人目标
(二)基于“金课”标准的化学“课程思政”体系建设
2018 年6 月教育部召开的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首次提出“金课”(又称为一流课程),即指具有即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的课程。[7]如图1,围绕“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基于“金课”开展“课程思政”建设,针对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构建信息技术与化学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科教融合、化学与“思政”融合等,显著突出价值引领和目标导向内涵式发展的创新教学体系。通识教育致力于培养个性全面发展、有德、有能、更有社会责任感的现代公民,[7]提倡的人文性、民主性和时代性与“课程思政”具有协同效应。“金课”为课程注入了“生命力”,“课程思政”使专业凝聚了“灵魂”,围绕“通”与“识”的融通性,更能促进专业课程教师的职业塑造与精神锻造。
图1 基于“金课”的化学“课程思政”体系
(三)化学“课程思政”元素分析与设计
如何深度挖掘思政元素?如何在专业课程中“自然浸润”思政内容?如何有效发挥“课程”与“思政”的协同育人功能等是当前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所面临的共同问题。根据教育部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工作的《纲要》,围绕课程建设的“主战场”与价值引领的“主功能”,构建师生“双向”促进式教育与发展的化学“课程思政”的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协同效应,深度挖掘思政元素是课程思政实施的重要环节之一。根据党的十八大提出和倡导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与卓越教师发展要求、以及坚持“以本为本”与“四个回归”建设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一流本科教育理念,我们针对化学课程进行“思政元素”分析,确定了“理想信念”“立德树人”“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的四个维度(简标为A,B,C 和D)。根据确定的四个维度,遵循教育教学原理与学生认知特点,从课程目标与通识教育内涵出发,赋予各个维度以二级指标,即四水平(表2)。
表2 思政元素(4×4)设计表
四维、四水平因素均从系统性与科学性出发,各个元素与水平均为相对独立,不相关、不包含、不解释的关系。
(四)基于生成性、社会性和发展性的化学“课程思政”案例资源建设
案例是沟通师生互动的桥梁,[8,9]优秀的案例更注重能力提升与启发式教学。网络教学平台为发展性案例资源提供了保障,社会焦点、化学史、科学史等都为案例提供了良好的素材。我们要用“发现”的眼睛寻找“正能量”、挖掘“积极的”、“文化的”的化学“课程思政”素材,用心寻找和感受生活、社会、科学中的“真、善、美”,用辩证唯物主义思想与化学课程或化学知识建立联系,生成基于社会性和发展性的化学“课程思政”案例资源。案例内容包括人名反应、科学家故事、科学态度、科学方法、科学思维、古代化学史、中国传统文化、科技文化等多元“思政”内容。例如1965 年,首次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1981 年,首次人工全合成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2015 年,首位中国诺贝尔化学奖屠呦呦发现青蒿素等讲述化学知识,厚植人文精神、科学精神与家国情怀,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科学使命感和民族自豪感。例如药品“反应停”引起的“海豹胎”畸形儿事件、二氧化碳对臭氧层的破坏影响全球气候变化,引发“碳中和”的思考。化学促进我们热爱和珍爱生命、敬畏自然、不能盲目崇拜科学,也要遵循科学伦理。
三、基于通识教育理念的化学“课程思政”的实现路径
“课程思政”是一项长期的建设工程,需要教育系统全员参与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课程实施的全过程。课程发展(curriculum development)具有时代性和发展性,用以改进课程的功能,更好地适应文化、社会、科学以及人际关系的需求。[10]基于通识教育理念的化学“课程思政”是课程发展的时代产物。顶层设计为其夯实了“地基”、还需要围绕一体化课程资源与课程体系建设,进行全方位契合设计、分层递推与实现、以及包含过程性考核的“三全育人”综合评价等。
(一)基于化学“课程思政”案例全方位契合“学科知识”与“隐性知识”
化学课程中的“思政”切入必须要找到合适的点,才能在育人中自然浸润“立德树人”与厚植理想信念。案例是最好的契合点,合理设计与开发化学“课程思政”能够高效引导学生文献阅读、课堂互动与讨论、合作学习、学会反思、类比、归纳、演绎与综合等科学方法。结合混合教学资源的系统性设计,找准化学课程与“思政”融合的着力点,针对“化学知识点”、重难点与“微专题”进行“思政融合案例”内容分析,进行“思政元素”的“点、线、面”挖掘,更有利于重点和难点的突破。在化学“课程案例”中找到化学知识的规律性、化学学科知识与思政隐性知识的关联性,进行多角度与全方位的契合也是终生学习的能力要求(如图2)。
图2 基于化学“课程思政”案例的化学学科知识与隐性知识的契合路径
(二)“智慧教育”赋能化学“课程思政”的分层递推与实现
课程建设主要涉及学校、专业与课程三层次。高校的办学模式、目标定位、秉承理念、整体规划、特色专业等是“课程思政”在学校层面的顶层设计蓝图。各学院的发展规划与目标定位、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与毕业要求为“课程思政”提出了现实性思考。信息化2.0 与互联网的发展,以及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推进与创新等为传统教育教学方式与课程建设提出了挑战,也为化学“课程思政”带来了发展机遇。智慧教育教学使单一课程教学目标与思政目标的实现更具有穿透力。
后疫情时代使网络辅助教学趋于常态化,我们通过“课程思政”案例将有机化学中重要的化学反应、反应机理等以图片、视频、动画、问题驱动等感官驱动,进行教学重点和难点的“精准性”突破,“触发”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以“线上+ 线下”混合式教学深度融合信息化教育教学手段,促进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学习,是实现融合教育与创新能力培养的“智慧教育”。通过协作知识建构的融合性化学专题,将基础化学课程与思政融合、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融合、结合学科交叉与知识迁移的微视频等提高了化学课程内容的拓展性与化学学科的前沿性。“互联网+”进一步推动了高校教育生态的变革与重构,积极引导了学生对化学知识进行自主建构与整合,极大程度地发展了学生的审辩式思维,从而实现学习效果的最优化。
(三)基于“三全”育人的化学“课程思政”综合测评
以“育人”为教学的根本出发点,发挥学生认知活动的主体作用与课程的“引领”价值,在教与学“双边”活动中进行化学“课程思政”综合测评非常重要。我们通过教学研讨、集体讨论与调研等确立了课程综合测评路径(如图3)与课时目标(表3)的反思与评价,充分体现“教师主导、以人为本”的教学“双边”作用。创新课堂中引导学生文献阅读、课堂互动与讨论、合作学习、反思与批判性学习等进行课件制作与课堂汇报,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化学知识学习与情感价值观认同的高度统一。
图3 基于“三全育人”的化学“课程思政”综合测评路径
依托“课堂”为载体的课时目标教学,主要包括教学内容、教学重点难点的完成与突破、思政融入效果、教学课件制作、课堂检测情况、学生汇报情况、课堂互动效果、课堂综合效果,以及课堂疑问解答与课后作业完成情况等。
四、总结与展望
基于通识教育理念的化学“课程思政”,以“通识知识”拓宽了化学学科的广度和化学专业知识的价值深度,通过将“通识知识”“价值塑造”与化学课程建设体系相统一,在教学实践中“自然浸润”了辩证唯物主义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依托石河子大学在线教育平台架构“教师、课程和学生”三方的“线上+ 线下”深度融合资源,利用“智慧教室”与“一体化数字化教学支撑环境”的紧密对接,使用“青鹿”与“雨课堂”等从师生的课堂有效互动、教学实践的反思与创新、课程资源使用与评估均深化了“双线融合”的效果。
表3 基于课时目标的课堂教学综合评价量表
教学实践中,以拓展性学习资源、问题讨论、小组汇报等赋予化学课程以开放性和创新性;以“智慧课堂”有效激发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赋予化学“课程思政”教学效果的自我诊断、双向反思与评价。年轻一代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发展的价值取向。我们将继续探索结合人文与科学、伦理与价值、科学建模与哲学思辨等多维“思政元素”的深度挖掘、多元“思政案例”的创新与实践,进一步将化学“课程思政”、通识教育、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度融合,提升“四个自信”内涵式发展的创新人才培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