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兰香大翠绿茶优化加工工艺

2022-04-24崔永魏

农技服务 2022年3期
关键词:茶青道工序鲜叶

何 军, 崔永魏

(贵州沿河洲州茶业有限责任公司,贵州 沿河 565300)

“兰香大翠”绿茶因其茶汤香气和在杯中展开的形状及干茶外形而得名[1]。其茶青原材料主要取自清明-谷雨期间的中茶108、名山131、福鼎大白茶3 种茶树一芽一叶为主的细嫩芽叶,按名优绿茶加工工序精工细作而成。该茶冲泡后兰香、毫香、栗香等复合型香味持久;入口有熟豆奶香、鲜嫩、回甘柔滑,叶底匀润、嫩绿鲜活明亮。以往需采用鲜叶摊放-滚筒杀青-摊凉-理条-摊凉-压条做形-摊凉回潮-足火8 道工序,为在保障其优良品质的同时进一步优化其加工工艺,探索了仅需萎调-杀青-理条-烘干-提香5道工序的优化加工方法,现将其要点总结如下,供加工兰香大翠绿茶提供技术参考。

1 鲜叶摊凉萎调

1.1 鲜叶选择标准

选择清明-谷雨节期间晴朗天气下采摘的一芽一叶幼嫩鲜叶,叶长和芽长一致,总长度3~4 cm,要求匀度和净度非常高,无病虫叶。

1.2 鲜叶摊凉操作

将鲜叶薄摊在萎调槽中,厚度约4 cm。摊凉时间:清明-谷雨期间自然萎调时间约为12 h,萎调室萎调时间4~6 h,萎调槽加风萎调时间6~8 h,不同萎调方式期间每隔1~2 h轻轻翻转茶青,让其均匀散发水分。

1.3 鲜叶萎调程度判断

当鲜叶摊凉一定时间后,观察到鲜叶的芽叶和梗都已蔫,一般情况下此时鲜叶中的水分已散发25%~30%,茶青透露出花果香,无青草味,即判断为萎调适度,可准备杀青。

2 杀青

2.1 杀青机械

采用四川登尧公司生产的第一山牌6CL-12/80多功能理条机。

2.2 杀青温度

理条机开机后同时打开高低档,使第一锅的槽温快速上升至280℃,开始投叶,第二锅温度调节至330℃,第三锅温度调节至340℃,其后的连续杀青温度基本一致。

2.3 杀青操作

投放茶青前降低机器转速,防止茶青因转速过快抛出机械。每次在12槽中均匀快速投放萎调后的茶青1.4 kg,之后尽快调整转速,让茶青在10 s 内抛匀、不粘在槽底,然后降低转速,要求茶青内部尽可能快速升高温度,以焖杀氧化酶,当观察到茶青中水分开始挥发,散发出青草气时,升高机器转速,让茶青抛转,实现抖焖结合,反复进行转速快慢调节3 次,总时长约7 min。当茶青中散发花香、手握芽叶有刺手感、折梗不断,无焦边爆点出现时,立即出槽经过振动槽降低茶青温度。

3 理条

3.1 理条机械

采用四川省登尧茶机厂生产的6CL-18/80理条机。

3.2 理条操作

每锅投入经杀青吹冷的茶青1.5 kg,控制温度在75℃,使茶青变软,茶青在理条机中翻转滚动,将条索理直,散发水分,逐渐显毫,栗香初显,理条10 min,待条索挺直、紧结、初显锋苗,毫香显露时出锅,在振动槽上吹冷。理条结束时茶叶含水量在45%~55%。

4 烘焙

4.1 烘焙设备

采用福建佳友茶叶机械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6CHZ-9B型茶叶烘焙机。

4.2 烘焙温度与时间

烘焙机温度设置在80℃进行预热,然后将理条完成后的茶青放到筛网上均匀薄摊,第二次调节烘焙机温度至50℃,烘焙时间30 min 并进行2 次;第三次调节温度至75℃,烘焙25 min;第四次温度调节至90℃,烘焙15 min,之后打开烘焙机,让茶叶冷却5 min再撤下。此时茶叶含水率一般在10%左右,仅部分较粗大的梗和肥壮的芽稍软,其他的芽叶梗已较为干燥。

5 提香

5.1 提香机械

采用四川登尧公司生产的第一山牌6CL-12/80多功能理条机。

5.2 提香温度

第一锅温度设置为100℃,启动机械后随着茶叶温度升高,逐渐加温,每次以10℃为梯度,到点即调,一般最后温度在180~190℃。

5.3 提香操作

每锅投入烘焙后的茶叶2.0 kg。当茶叶在翻滚中出现轻微爆点声时,降低理条机转速,立即出锅经过振动槽冷却。此时茶叶栗香高杨、深闻具有兰花香。茶叶中较粗大的梗质和肥壮芽中的水分经10~12 min提香工序散发,茶叶整体含水量在6%~7%,干茶色泽翠绿,显毫,直条茶条索紧结,像一扁小宝剑,称之为飘香一剑(图1)。到此,毫香、栗香、花香等复合香型的茶叶加工完成。

图1 加工后的兰香大翠干茶、茶汤及冲泡后的茶叶叶底

6 结语

通过优化工艺,将以往加工兰香大翠绿茶所需的8 道工序改进为5 道工序,分别为鲜叶萎调-理条机杀青-理条-烘焙-提香。两种工艺所制兰香大翠绿茶在外形上不同,前者属于扁形,后者则为针形,两者滋味和香气不变,兰香持久,兼毫香、栗香,且冲泡后芽叶更完整、更具美感。按照国家茶叶感官审评方法(GB/T 23776—2018),经专家评价,该款茶原料鲜嫩,制作工艺精细,造型优美,品质优异,特征突出,外形呈兰花形,绿润显毫,匀整;汤色绿明亮;香气嫩香、花香、毫香显、滋味鲜嫩;叶底芽叶成朵,嫩绿明亮,匀整。改进后的工艺在减少工序的同时保障了兰香大翠绿茶的优良品质,可在生产实践中进行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茶青道工序鲜叶
茶鲜叶嫩梢捏切组合式采摘器设计与试验
武夷岩茶
“瓷中君子”诞生记
例析求解排列组合问题的四个途径
醇香美人茶加工技术
修铁链
机密
气相色谱检测茶青有机磷农残假阳性峰的判定
福鼎:百位茶人同晒6万斤茶青
鲜叶治病有特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