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泾川县实施东西部扶贫协作的主要措施及消费扶贫典型模式

2022-11-21郑永琴戴宝成

农技服务 2022年3期
关键词:特产品协作攻坚

郑永琴, 戴宝成

(1.甘肃省泾川县农业项目服务中心,甘肃 泾川 744399;2.泾川县农业农村局,甘肃 泾川 744399)

泾川县位于甘肃省东部、陕甘交界处,因地处泾河川腹地而得名[1]。泾川县曾是六盘山特困片带重点扶贫开发县之一[2],2020年以来,泾川县坚持把消费扶贫作为帮助贫困人口持续增收的有效方式,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消费扶贫,依托东西部扶贫协作平台,坚持深度对接、适销对路,推动泾川苹果、平凉红牛、泾州柿子、甜瓜、五谷杂粮等农特产品直销天津市武清区等地,2020—2021年实现消费扶贫2.45 亿元,以消费有力促进贫困群众脱贫增收,全面巩固提升脱贫攻坚质量和水平。

2020年,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深化农村改革,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3];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提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是乡村振兴的前提,要持续抓紧抓好,让脱贫群众生活更上一层楼。要持续推动同乡村振兴战略有机衔接,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切实维护和巩固脱贫攻坚战的伟大成就”[4]。在完成脱贫攻坚、进入全面实现乡村振兴的新时期,总结泾川县实施东西部扶贫协作的主要做法及在此基础上创建的消费扶贫典型模式,以期为今后泾川县及类似地区进一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更好推进乡村振兴工作提供参考。

1 泾川县实施东西部扶贫协作的主要措施

1.1 建立“高层次对接+全方位宣传”机制,深化合作交流

东西部劳务协作开展以来,泾川加强与天津市武清区(收下简称武清区)对接沟通,构建全方位政策体系,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深入开展互访交流,协调推进工作落实,先后5 次赴武清区开展实地对接,了解掌握企业用工需求,研究签订《东西部扶贫协作框架协议》,制定出台发放交通补贴、兴办扶贫车间等一系列针对性强、操作性好的特色政策。

1.2 建立“送培训下乡+开扶贫专班”机制,提升就业技能

在开展劳务对接过程中,始终把“精准”二字作为检测就业扶贫工作质效的度量衡,针对大部分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年龄偏大、缺乏技能、工作效率较低、工资待遇不高等问题,邀请武清区35名专家教授,采取理论知识集中授课与实习操作分散指导相结合等方式,深入贫困村开展果畜菜、种养殖技术指导服务,把培训课堂办到乡镇、村社,送到农家院户、田间地头、种养现场,先后举办农村致富带头人创业培训班12 期,培训1 010 人,带动1 600多名贫困群众实现增收。

1.3 建立“专场招聘会+办扶贫车间”机制,增加就业岗位

为切实解决富余劳动力外出务工难题,及时和武清区对接沟通,筛选了一批社会责任感较强、管理规范、薪酬待遇较高的企业作为泾川建档立卡劳动力就业基地,开发合适的就业岗位,定向招聘泾川籍建档立卡贫困户。同时,积极邀请骨干龙头企业在泾川县有条件的贫困村兴办扶贫车间7处,积极帮助联系生产订单,承接生产医护人员和环卫工作服3 950 套,吸纳268 名劳动力实现就近就地务工。

2 泾川县消费扶贫典型模式

2.1 坚持两头抓,建立“基地+市场”的供销模式

按照“扩量、提质、延链、增效、创牌”的思路,武清区大力支持泾川贫困乡村发展蔬菜、平凉红牛等特色产业,建成汭丰同中、王村章村、太平里口等蔬菜产业基地,扶持贫困户种植中药材242.13 hm2、瓜菜146.67 hm2,培育发展鼎康牛业、富原红等一批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贫困群众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助力脱贫攻坚。泾川县积极主动与武清区联系对接,举办武清区对口帮扶“大礼包”订购会,多方促成县内富原红果品贸易公司等企业与天津异城嘉品商贸有限公司、天津食品集团等20 多家企业和单位合作,其中中石油天津市武清分公司现场订购果品1.5 t,在分公司下属的各个加油站点设立泾川苹果直销点,进一步拓宽农特产品销售市场。

2.2 打通两条线,建立“线上+线下”的购销模式

依托电子商务和现代物流设施,着力构筑“线上+线下”双管齐下的营销体系,增强泾川农特产品从供给端到消费端的竞争力。县旭康食品公司、富原红果品公司、丰农电商公司与天津益洋电子商务公司联合创建“武清味道”电商平台,销售农特产品94 785 单,销售额达1 086 万元。以县级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和155 个乡村电子商务服务站点为平台,推广销售苹果、柿饼、牛肉、甜瓜、蔬菜等“泾味”产品,农产品实现上行收入46 538万元。开展“秀美泾川·乐购盛夏”“青年助销果蔬助脱贫”“真情大放送、购物礼连连”“融融端午情·团圆万家兴”等独具特色、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线下消费扶贫活动,进一步增加贫困群众收入。

2.3 搭建新平台,建立“展会+直播”的促销模式

坚持打造消费扶贫“增值链”,多方搭建各类展销平台,积极组织富原红果品贸易有限公司、旭康食品公司、万美电商公司等企业参加天津市消费扶贫展销会等各类农特产品产销节会,广泛开展产销对接洽谈,建立长期供货关系,有效拓展农产品销售渠道。积极组织网络“大V”,举办“不一样的年货”“来自王母故里的礼物”“甘肃2020 网络扶贫博览会”“陇货精品、货达天下”“甘肃省第一届直播电商带货大赛”“那山那水我代言”等一系列网络直播带货活动,天津市武清区挂职副县长化身网红达人,走进直播间与全国各地的消费者进行网上互动,推介旭康牛肉、红富士苹果、朱家涧甜瓜、蔬菜等优势农特产品,采取“10元秒杀”“半价优惠”“红包奖励”等优惠措施,在线销售泾川农特产品,有效扩大了泾川农特产品的市场知名度和影响力。

2.4 架起连心桥,建立“义购+代卖”的认购模式

紧抓东西部扶贫协作机遇,持续加大消费扶贫协作力度,深入研究制定《泾川县东西部扶贫协作消费扶贫奖励意见》等文件,与武清区签订《农产品供应合作框架协议》,为两地消费扶贫开辟了坚实稳定的协作渠道。坚持“打通销路、优质优价、长期供应”的原则,采取统销统购方式,引导武清区100 多个单位干部职工以“爱心义购”“以购代捐”“以买代帮”的扶贫模式,集中采购价值513.5 万元的“大礼包”产品9 706份,分批采购朱家涧甜瓜17.8 万kg,实现销售收入106 万元,解决了朱家涧村贫困群众甜瓜销售难的问题。近年来,天津市武清区帮助泾川县累计销售苹果、牛肉、小杂粮、黄花菜等农特产品10 898 t,销售收入达1.41 亿元,有效带动贫困群众实现增收致富。

2.5 构建全域游,建立文化旅游消费模式

紧紧围绕西王母文化研究、佛教文化保护、历史文化挖掘、民俗文化传承、生态文化体验、养生文化开发等方面,着力吃、住、游、购、娱一体化发展,积极发展全域旅游。抢抓五一、5·20、端午等节假日,集中举办田家沟生态风景区首届低空飞行暨古井贡酒促销、五一暖春、陇上花开·乡约甘肃、王村知青记忆园向日葵花海促销、万美城市广场第二届物资交流会展等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旅游消费活动,多方吸引游客,拉动旅游消费。

3 结语

通过紧抓东西部扶贫协作的有利机遇,同时大力打造消费扶贫有效模式,泾川县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方面取得切实成效。未来,需认真汲取前期脱贫攻坚的宝贵经验,进一步在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打通制约消费帮扶的痛点、难点和堵点;同时,牢固树立品牌意识,集思广益做大做强产品,全力打好“优”字牌,在共赢中谋求长远发展,由此更好地助力泾川县乡村振兴的实现。

猜你喜欢

特产品协作攻坚
鲁渝扶贫协作进行曲
扶贫协作中的山东力量
山西面向机关、医院等 推介“扶贫”农特产品
既要继续攻坚 也要防止返贫
脱贫攻坚应及时清理“淤堵点”
监督桥 沟通桥 协作桥
山西面向机关、医院等 推介“扶贫”农特产品
协作
江西省副省长殷美根莅临井冈山·天街网·《农村百事通》农特产品O2O展区调研
精心打造地方台的“特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