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走具有陕西特色的科技自立自强道路

2022-04-24赵卫

陕西画报 2022年2期

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处于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科技创新被摆在前所未有的高度,成为未来很长一段时期内工作核心和重点,也为各区域发展指明了方向和路径。对科教资源富集的陕西而言,走科技自立自强道路既具有先天优势,又是未来发展的需要。因此,如何打造秦创原创新驱动发展平台,发挥好“两链融合”促进器的作用已成为陕西科技创新亟待破解的重大命题。

△陕西省光子产业创新联合体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西安分院 (陕西省科学院)党组书记、院长 赵卫 马佳 摄

“十三五”期间,我省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由62.96%提高到68.39%,位居全国第九位;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由419.56 亿元增长到632.33 亿元,增幅50.71%,投入强度由2.16%提高到2.42%。技术合同成交额翻了一番,达到1759亿元,位居全国第六位;集中攻克了一批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技术难题,累计获国家科学技术奖155项,但如何将科教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是多年来困扰陕西科技界和企业界的难题。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视察时强调,要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为陕西在创新驱动发展方面迈出更大步伐提供了根本遵循,也为地区优势产业发展壮大,进而带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为此,省委、省政府梳理形成23条重点产业链,面向全省重大需求,打通硬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关键路径,实现创新链与产业链“两链”深度融合。此背景下,本人率先提出整合省内科技、产业资源优势,聚焦先进激光与光子制造、光子材料与芯片、光子传感三大重点领域,启动“追光计划”,围绕产业链的“痛点、堵点”,组织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以技术创新的突破,推动光子产业链“补链、强链、延链”,最终实现带动我省光子产业向价值链中高端整体跃升的目标。

▽2022年3月18日,光子产业创新联合体核心层企业莱特光电成功登陆科创板莱特光电供图

△陕西发展光子产业的“追光计划”正式向社会发布陕西省光子产业创新联合体供图

2021年,省委、省政府启动秦创原创新平台建设,牵头单位省科技厅大力推进秦创原“两链融合”促进器建设,启动了“两链”融合重点专项,邀请本人担任光子产业重点专项技术总师,整合产业链上下游数十家企业,联合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大学、西安工业大学、西安光机所等高校、科研院所组建创新联合体,搭建了共性技术研发平台,聚焦制约产业发展的技术难点,集中火力靶向攻克。同时,秦创原积极打造创新驱动政策高地,先后发布了《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政策包》《优化创新创业生态着力提升技术成果转化能力行动方案》《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大力推进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政策,以政策优势扶持科技型企业快速发展,以良好创新生态吸引培育国内外高端科技人才(团队),为陕西高质量发展贡献聪明才智。以陕西光子产业为例,2021年,光子产业创新联合体核心层企业——炬光科技、莱特光电相继在科创板过会,成为陕西省第68、69家上市公司,实现了我省光子领域科创板上市企业零的突破,2022年预计再新增两家;在光子器件材料和芯片研制方面多项“卡脖子”技术实现突破,炬光科技解决了OLED(柔性屏)生产中不可或缺的激光剥离制程难题,奇芯光电填补我国外调制激光器的空白,源杰半导体推出的25G工业级5G前传解决方案实现国际领先,唐晶量子解决了HBT外延片长期依赖进口的问题,实现完全国产化,中科原子成功研制出新一代高性能微通道板实现国内首创;陕西光子共性技术研发平台逐步发展成为集技术攻关、工艺开发、产品研制为一体的高水平科研平台,成为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创新联合体成员单位在项目执行过程中共享创新资源、共担市场风险,形成了互利共赢、融通发展的利益共同体,以“航空母舰(上市企业)+附属舰队(专精特新企业、瞪羚企业)”为一体的光子产业集群初步形成。

创新链与产业链的深度融合无疑已成为支撑陕西科技自立自强,助力陕西重点产业转型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壮大发展的重要途径。在可预见的未来,陕西省光子产业必将接续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培育一批领军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全面提升产业链自主创新能力,产业集群发展壮大,形成良性发展生态,实现我省光子产业发展的快速发展与壮大。在各项政策落实落地持续支持下,一个市场化、共享式、开放型、综合性的秦创原必将成为各类创新人才的聚集地、技术突破的策源地、成果转化的辐射地、企业发展的首选地,成为陕西高质量发展的科创引擎和强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