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驱动赋予高质量发展强动能

2022-04-24撰文张瑞芬

陕西画报 2022年2期

撰文/张瑞芬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

△科技工作者正在做实验 陕西省光子产业创新联合体供图

△陕西创新驱动生态图

创新之于中国未来,从未显得如此重要,也从未显得如此紧迫。抓住创新,就抓住了发展的关键,就抓住了打开未来的钥匙。从全球发展来看,我国需尽快解决“卡脖子”问题,摆脱在关键核心技术上受制于人的被动局面,紧抓新科技革命的机遇,为经济增长赋予全新的动能。从内部来看,我国经济发展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都需要我们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党的十八大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调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近年来,我国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技投入持续增加,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不断取得突破,新动能快速成长,抓住全球新科技革命的机遇,为经济增长赋予全新的动能。

▽秦创原亮相纽约时代广场西咸新区宣传文旅局供图

如何打破科技链与产业链的转化“堵点”,从“科教大省”走向“科教强省”,让科技优势更多地转化为经济优势?陕西拥有着富足的科教资源,一直在探索中求解、多举措实施,让创新驱动赋予高质量发展强动能。

2016年9月20日,陕西省委、省政府出台《陕西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若干规定》,简称“陕九条”,在政策上为陕西科技成果的顺利转化提供了政策支持。22日《陕西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发布。《纲要》强调,陕西省将以创新型省份、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西安市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西安高新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西咸新区双创示范基地、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六大国家试点示范为抓手,促进关中、陕北、陕南三大区域创新板块协同发展,着力建设“两城十园一港多点”创新高地,全面建成陕西创新驱动发展体系。

2020年6月,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提出9个方面38条举措直接涉及奖励条款有18条,聚焦提升企业创新能力、推动高新区创新发展、打造双创“升级版”等打出了一系列政策“组合拳”。明确提出,到“十四五”末,我省区域创新能力进入全国前10位,全省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强度全国排名保持在前7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达到全国平均水平,高新技术企业数量每年增幅不低于20%、总量突破1万家,全省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达到18%。

2021年,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讲话精神,省委、省政府决定启动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工作。3月30日,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大会在西咸新区召开。省委书记刘国中出席会议并讲话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精神,建好用好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迈出创新驱动发展新步伐,为新时代追赶超越注入强大动力。《秦创原创新驱动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围绕“一条主线”,盯紧“一个窗口”,抓好“两个关键”,聚焦“三器目标”,建设市场化、共享式、开放型、综合性平台,把秦创原打造成为全省创新驱动发展的总源头和总平台。

◁工业机器人极大地提高了制造工艺和质量郑飞 摄

2021年 12月 12日,《 陕西省“十四五”创新驱动发展规划》印发,明确了“十四五”时期陕西省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总体思路、发展目标,提出 了“1+1+N” 创新体系,着力建设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打造“一核三区多园”西部创新高地,重点实施八大创新工程42项重点任务,对陕西省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创新驱动工作作出系统谋划和总体部署。主要目标为:到2025年,全省在创新驱动发展方面迈出更大步伐,建成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协同高效的创新驱动发展体系更加完善,创新型省份建设走在全国前列,形成辐射带动西部地区的创新先导区和全国科技创新增长极;建设国家(西部)科技创新中心,创新要素配置更加高效,创新生态系统更加优化;掌握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核心技术,培育一批引领产业变革的龙头骨干企业;形成两个万亿级产业集群,壮大一批千亿级产业集群;建成一批高水平创新型园区,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创新发展格局,为全省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大西安秦创原发展格局图

与此同时,我省还将实施体制机制创新工程、创新生态优化工程,加快推动各类创新要素向创新主体集聚,提高整体创新效能,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不竭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