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好秦创原“总平台”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

2022-04-24栾兰

陕西画报 2022年2期

2021年10月,由陕投集团牵头与西咸新区共同建立的秦创原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作为秦创原“总平台”,是服务“秦创原”生态建设的市场化运营主体,通过“平台+公司”的运营新模式,将探索建立与“秦创原”定位相适应的新型组织运行体系,解决好资源的链接、集聚、流动、配置等问题,处理好政府引导、市场主导、企业主体之间的关系,形成创新链、产业链、服务链相互联动、开放协同的网络体系、为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提供了资源集聚载体和市场化运营的充沛动力。

△秦创原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 栾兰

高水平创新,是引领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一流的生态体系,是实现高水平创新的根本支撑。秦创原本质上就是要打造一个创新的生态体系,按功能划分,这个体系可分为三个子生态:一是科创生态,核心是协调高校院所科研主体与企业创新主体之间的关系,使企业成为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和成果转化的主体;二是产业生态,核心是协调产业链上中下游、大中小企业之间的关系,形成平台企业带动、中小企业支撑、关联企业辅助的开放协同网络;三是服务生态,核心是协调科创生态、产业生态之间的关系,形成“人才—科技—创业—企业—产业—集群”互联共生、由链到网的生态体系。

△2021年11月10日,秦创原市场化运营平台—秦创原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揭牌,标志着秦创原进入全面市场化运营新阶段秦创原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供图

秦创原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作为秦创原“总平台”,就是要解决好资源的链接、集聚、流动、配置等问题,处理好政府引导、市场主导、企业主体之间的关系,形成创新链、产业链、服务链、资本链相互联动、开放协同的网络体系。

平台公司作为服务“秦创原”生态建设的市场化运营主体,以打造“对象精准化、资源集成化、运营精细化、服务价值化”的科技创新与产业服务体系为目标,着力构建全方位的 “1+N” 创新要素运营服务体系(线上平台+N类线下服务生态)、全链条的 “1+N” 科技金融协同体系(股权+N类债权融资与资本市场服务)、全周期的 “1+N” 创投基金投资体系(母基金+N类子基金),以资本链、服务链推动产业链、创新链的深度融合。

2021年,围绕总平台的功能定位,我们以构建创新要素全方位运营服务、创投基金全周期布局和科技金融全链条协同“三个体系”为重点,以打造市场化前台、专业化中台、高效化后台“三个平台”为依托,全力构建创新生态服务能力。围绕创新链,探索出市场化成果转化路径。从市场需求出发,密集调研西安交通大学、西安理工大学等科研成果,探讨转化模式。投资麦科奥特、博瑞集信等高校教师创业项目,积累了从科技成果转化到企业孵化的宝贵经验。围绕产业链,搭建起全方位创新协同机制。聚焦光子、新材料、先进制造等重点产业,成立调研专班,在产业资源开放、共性技术平台共享、创新平台合作等领域,对接西安光机所、西北有色院、陕汽、陕鼓等龙头企业与院所,并对接具体项目10余个。围绕服务链,建设成全链条创新服务矩阵。线上系统的注册入口、运营服务功能已上线,3月份可全面投入运营,已对接40余家专业服务机构入驻。围绕资本链,建设成涵盖秦创原科创母基金、薪火创新投资基金、相关产业基金等规模约30亿元的全周期股权产品集群,投资省内科技创新项目15个,并首批上线以“链”定贷、以“智”定贷、以“补”定贷等债权产品共20个。

2022年,要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全力推动重点合作平台的落地,构建人才、成果、资本的“池子”,成为有源头的平台;全方位推进线上服务广度与线下服务深度的结合,以科创服务推动科技创业、支撑产业发展,贯通“创业—企业—产业”的链条,成为有流量的平台;全面做实一站式全周期科创服务生态,形成创新链、产业链、服务链、资本链融合发展的赋能体系,成为有能量的平台。

具体做法是首先打造专业化产业协同平台。围绕我省国资国企创新发展、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特色产业做优做强的需要,建设转化孵化加速的公共服务平台。其次是优化科创服务体系。推动秦创原线上平台与其他平台的融合,持续完善各类资源数据库,吸引更多的专业服务机构入原。再次是完善秦创原金融中心功能布局。拓展金融机构、投资机构、服务机构入原,扩充项目储备、资本资源和投放强度。还要探索新的运营机制和发展模式。开放式合作是前提,努力构建政府、高校院所、企业和服务机构、人才等主体积极参与的通道机制。最后是抓好前期布局的重点产业项目建设。推进光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等重点产业链建设,延链补链强链,形成秦创原平台建设的示范产业项目。

我们将根据省委、省政府的战略部署,凝心聚力,砥砺前行,为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形成新势能,为陕西科技创新实现新高度,为推动我省经济高质量发展进入新阶段,贡献更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