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高质量项目推动高质量发展打造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样板工程

2022-04-24何晓宁

陕西画报 2022年2期

2022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之年,也是我省高质量项目建设推进年。春节刚过,我省963个省市重点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4470亿元,预计年度投资1873亿元。其中创新驱动、制造业项目比较多,这意味着全省发展改革系统树立起大抓项目的鲜明导向、更扎实地推动实施我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为抓手,坚持企业主体、人才主力、市场主导、政府主推,大力培育科创项目和科创企业,催生发展新动能,加速释放创新潜能,全力推进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进程。

△陕西省半导体行业协会执行副理事长兼秘书长 何晓宁

抓发展必须抓项目、抓项目必须抓高质量。当前,陕西仍处在创新驱动和投资拉动并重的发展阶段,必须将推进高质量项目建设摆在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量质并进的项目建设才能激发出新动能,以有效投资创造新需求,夯实陕西高质量发展的基础。

全省发展改革系统坚持以高质量项目推动高质量发展,系统梳理国家“十四五”规划涉陕重大政策、重大工程、重点任务,明确涉陕事项任务分工。狠抓重点项目建设,制定高质量推进项目建设行动方案,在创新驱动、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10个领域,谋划重点项目2000多个、总投资约9.5万亿元。落实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推动先进阿秒激光、电磁驱动聚变项目列入“十四五”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规划、西安高新区和陕西鼓风机集团等列入国家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试点、三星闪存芯片二期第二阶段试生产等项目顺利进行。

△通过对陕西半导体产业展厅、测试中心以及产线的参观,大学生近距离接触各工序设备郭晓涛 摄

以秦创原创新平台的重点项目——陕西半导体产业为例,陕西省半导体产业近年来发展迅速,仅用十年时间产值从2011年的2亿元增至如今的1500亿元,复合增长率已达30%左右。国内半导体产业规模排名也由2011年的第八位上升至第四位,仅次于江苏、上海和广东,2021年西安集成电路设计业规模城市排名第七。2019年12月,西安市集成电路产业集群进入国家发改委批复第一批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工程,标志着本地集成电路产业已进入国家“第一梯队”。2021年2月,为积极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提升三星项目本地配套率,省发改委举办了三星半导体与本地相关企业的产业链对接会,促进三星公司与陕西集成电路产业深度融合发展。把龙头企业优势转化为产业链和产业集群优势,推动形成区域核心竞争力,积极探索新时代国内国际双循环背景下产业发展新路径。

半导体及集成电路产业是西安市六大支柱产业之一,也是陕西省23条重点产业链和西安市19条重点产业链之一,秦创原创新平台作为集成电路产业的加速器是陕西省创新驱动的重要领域,其中集成电路项目已纳入省市重点项目和西安市军民融合重点工程,是高新区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合作建设的校地融合发展产业加速平台,也是西安市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化发展的重要引擎,更是下一代半导体和集成电路产业全面研发投产的策源地。未来,我们要借助秦创原这样的平台,在省内其他地区包括咸阳、宝鸡、榆林、铜川等地积极布局集成电路产业链,完善省内产业链配套企业的建设。充分调动省内“政、产、学、研、用、金”各方参与,推动创新要素高效聚合,加快科技成果在我省就地转化,使之逐渐成为高端技术汇聚之地,承载优质半导体项目的投资热土和云集顶尖人才的科创舞台。

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业链自下而上呈现准入门槛高、投资规模大、回报周期长、技术创新快、产品应用广的特点。为更好地推进陕西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业的创新发展,我省应注重发挥产业积淀和特色资源优势,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首先,加强实施产业创新,激发产业发展新动能,结合陕西优势,找准紧要发展方向,包括:积极发展功率器件、推进第三代半导体产业、注重产业链上下游衔接、加强产业链强链补链等方向。其次,攻克产业技术难题,突破卡脖子核心技术,解决国产化替代的问题,包括第三代半导体技术、汽车芯片的研发技术、芯片电子设计自动化技术等等。还有,制定实施专项产业政策,例如:对专业人才加大奖补力度、成立新型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等。争取出台支持产业链发展专项政策,充分发挥龙头带动作用,创新产业布局和突破“卡脖子”技术,推进资金链、人才链和创新链的融合支撑,加强产业的省内配套能力,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从而打造世界一流、全国领先、陕西特色的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业集群。我们将着力以高质量项目建设带动经济持续稳定恢复、带动高质量发展迈出更大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