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筝剧《筝叙》中的古筝演奏技巧美学
——以《江左风华》《曲水流觞》《淝水之战》为例
2022-04-23陈雅楠
□陈雅楠
筝,是先秦时期已存的古乐器,发展至今,其旺盛的艺术生命力历久弥新。古筝文化是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代表之一,也是反映中国传统音乐美学的重要载体。古筝演奏是技巧与情感、身体与心灵共同演绎的艺术。于2018 年首演的古筝剧《筝叙》,也是首次以古筝演奏为主,以与其他艺术种类相结合为辅,向观众呈现出魏晋时期的一段文人历史,其蕴含的古筝演奏美学与中国传统音乐美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溪山琴况》作为琴乐表演的艺术理论的专著,为后世的古筝演奏美学奠定了基础。《溪山琴况》所提到的琴学“和”况是该书琴乐演奏论主旨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从《筝叙》中选出《江左风华》《曲水流觞》《淝水之战》这三首不同风格的筝曲来阐述其所包含的古筝演奏技巧美学。
一、《溪山琴况》中的“和”况
徐上瀛的《溪山琴况》在中国音乐美学史上有着重要地位,也是一部系统的琴乐表演艺术理论专著,它所表述的琴乐审美理想是中国传统琴乐美学成熟期的主导审美理想,其中,演奏论与审美论的结合尤为成功。徐上瀛试图深入技法背后,揭示技法的深层逻辑。
“和”是《溪山琴况》的首况,其位置突出,在二十四况中有显著地位。不同于中国古代乐论将“和”作为本质论、本体论的命题,《琴况》中的“和”有着更为具体的意义和功能,那就是对器的要求。文章中,他将“和”分为两个方面。第一层意思为和谐,分为散和、按和、泛和这三种古琴调弦的方法。“散和”就是在古琴上只用右手弹弦发出自然音的方法调弦;“按和”即在琴上用左手按音的方法调弦;“泛和”则是指利用古琴上的泛音进行调弦。第二层意思是琴乐之和,分为“弦与指合”“指与音合”“音与意合”三个层次,对后世古筝演奏技巧审美产生了影响。
《溪山琴况》作为器乐演奏者的必读著作之一,所蕴含的演奏理论思想和文化内涵对当代古筝艺术美学有着极大的参考价值,因此将《溪山琴况》中的琴艺技法论述放到古筝上可以说是恰到好处。
二、“和”况在古筝剧《筝叙》中的演奏技巧美学体现
中国首部原创大型古筝剧《筝叙》作为江苏艺术基金2016 年度资助项目(大型舞台剧),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中国文学艺术发展专项基金资助项目,中国文联文艺研修院“2017携手铸梦”扶持项目,对筝乐演奏形式的发展具有一定影响。该剧由著名古筝演奏家任洁导演、编剧,并于2018 年10 月20日在南京艺术学院实验剧场成功首演,也是首次将筝乐与交响乐演奏、舞台戏剧、行为艺术、中国书法、中国水墨画等多种艺术形式相融合形成的一场器乐音乐剧,是古筝形式的一种先锋性探索。
古筝剧《筝叙》以魏晋历史为背景,分为《仁智之器》《江左风华》《桓伊三弄》《曲水流觞》《淝水之战》《西堂听筝》《魏晋风度》七幕,用器乐的表演结合各门类艺术恰到好处地形成一幕幕剧的形式,向观众呈现了魏晋才子们潇洒纵横的风流气度。中国传统器乐自身具有的民族特点及人文内涵被完整呈现,听觉与视觉的双重体验影响了观众,使观众获得一种新的感官体验。该剧中《江左风华》《曲水流觞》《淝水之战》这三首筝曲呈现出不同的演奏风格,其演奏技巧富含的美学思想与《溪山琴况》中的“和”况所阐述的美学息息相关。下文笔者将从“弦与指合”“指与音合”“音与意合”这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古筝剧《筝叙》中的“弦与指合”
“弦与指合”中的“弦”是琴弦,“指”代表的是弹奏者的运指,这里首先强调的是弹琴用指的逻辑规律,为达到“欲顺而忌逆”的目的,要求合乎自然状态的平衡;其次讲究触弦力度得当,实而不虚,连贯无痕,达到“欲实而忌虚”的目的。
作品《淝水之战》中的三指轮、《曲水流觞》的扫弦、《江左风华》的抒情性摇指都需要手指与掌心的“合一”(如谱例1),其触弦深度、速度、力度都会产生不同的效果,要达到“欲顺而忌逆”“欲实而忌虚”的目的,要求触弦深度较浅,触弦速度要快,音色厚实,做到“弦与指合”。
将此美学思想运用到古筝演奏方法上,笔者总结出两点:一为演奏者肢体的平衡,二为合理的指法顺序。“弦与指合”在古筝演奏技法上意指手指的控弦技术,其音色的饱满度,强弱收放自如,触弦速度可快可慢,都是一个好的演奏者应具备的能力。演奏者在弹奏中只有做到“弦”与“指”真正的合一,才能“指下扫尽炎嚣,弦上恰存高洁”。
谱例1
(二)古筝剧《筝叙》中的“指与音合”
“指与音合”是指“细辩其吟猱以叶之,绰注以适之,轻重缓急以节之,务令宛转成韵,曲得其情”,要求演奏者演奏时注重结合乐曲的曲式结构、旋律节奏、轻重缓急、抑扬顿挫。笔者认为,体现“指与音合”的途径有很多,下面笔者将从音色处理方面对三首乐曲进行分析。
与西方音乐观不同,对音色的重视可以说是中国音乐的特质。筝的音色多变,演奏过程时而柔美,时而激越,时而粗犷。而音乐的情绪需要通过演奏者的手指来表达。在《江左风华》《曲水流觞》《淝水之战》中也大量地运用了不同的音色来进行对比,通过“指”的变化产生出“音”的不同效果,书写了魏晋文人历史的伟大篇章。
乐曲《江左风华》通过演奏者呼吸的带动,把一声部细密摇奏的宛转、二声部“泛音”清透的音色点缀、三声部柔美的线性旋律与四声部低沉的低音四种不同音色相结合,使音乐细腻生动、连绵起伏,整体音色音响效果层次分明,错落有致,呈现出一幅魏晋文人气质悠然的唯美画卷(如谱例2)。
谱例2
而《曲水流觞》中则大量使用不同的现代筝乐演奏技巧,使之出现多层次的音响效果,以此来进行音色的对比。比如,乐曲开头采用了古筝传统技巧“滑音”,琴弦缓缓向下产生形变,使原有音高过渡到往上一个全音的音高,余音渐渐消失,引人无限遐想。紧接着,用手掌擦弦、左手扫弦等技法,产生不同于正常音色的音响效果,丰富了乐曲的表现形式(如谱例3)。
谱例3
乐曲中段,小附点节奏的音程演奏与前十六拍的拍击琴盒组合起来,形成音色对比,按照一定的节奏拍击琴盒,使古筝能够产生打击乐的音响效果,弹奏出清脆、华丽的音色(如谱例4)。
谱例4
《淝水之战》通过相同音型不同力度、不同位置的反复变换,使持续反复的音型不再枯燥平淡,更富有生命力。而强有力的音加上规整的三连音节奏型,似军队整齐划一的步伐,体现了战场上气势磅礴的宏伟场景(如谱例5)。
谱例5
三首乐曲不同的音色处理丰富了乐曲内涵,我们只有先认识到音乐的表面含义,才能更好地把内在意义挖掘出来。
(三)古筝剧《筝叙》中的“音与意合”
音乐是表现演奏者内心思想的,要做到“音与意合”,必须以“弦与指合”和“指与音合”为前提,以求最终达到“以音之精义,而应乎道之深微”。
在中国传统音乐美学中,“韵”是中国传统音乐的重要体现,也是中国音乐区别于西方音乐的重要标准。刘承华先生在《中国音乐的神韵》中认为,“韵”是中国艺术的最高美学范畴,是直接感受的,是理性融入感性的呈现。“韵”的创造过程是从现实的人生孕育、提炼出“意”,再将其感官化而为“味”,然后将“味”节律化,使之震荡、回旋、游动,方才成为“韵”。“韵”是演奏者作为主体对体验到的乐曲的生命律动状态的反复回味和有意识的信息加工,是“音与意和”有效呈现的重要手法。
在中国传统音乐美学思想指导下,古筝“以韵补声”这一说法应运而生。这种通过左手的按抑加以变化,增强古筝表现力的左手技法称为“以韵补声”,并用“作韵”代称。古筝左手作韵技法分为按、吟、揉、滑四种,通常是演奏者根据不同乐曲的风格加以情感变化。笔者将以这三首乐曲为例,从以下两个方面阐述其左手作韵的处理方法。
1.润饰性作韵
所谓润饰性作韵,即将余音加以规则波动的处理。《江左风华》《曲水流觞》《淝水之战》中大量使用摇奏,有的更是长摇,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应用韵的润饰,让一个音有更突出、更丰富的表情与内涵。这种润饰是演奏者通过自身的体会对乐曲的自由情感表达(如谱例6~谱例8)。
谱例6(《江左风华》)
谱例7(《江左风华》)
谱例8(《淝水之战》)
2.滑音
这种行韵,是音与音之间的曲线连接,也就是将余音滑奏中点状的旋律串联成圆滑的曲线,有时用于加花变化的音之上,有时是将曲谱上原有的几个音用行韵的方法连接起来。《江左风华》中就用到了第二种,如谱例9 所示,把这三个音以行韵连接起来,与单独弹奏三个音相比,其情感更细腻、委婉,余音袅袅,韵味绵长,达到了悠远的效果。
谱例9
《曲水流觞》中也大量运用这种手法,如谱例10 所示,用弹弦乐的特性把D 音的前倚音用行韵连接,使乐句整体线条流畅,起到了衔接的作用。
谱例10
“音与意合”的美学思想在这三首曲子中得到了体现,这种体现也是演奏者抒发内心情感,并传递给观众的重要途径之一。
以上就是徐上瀛《溪山琴况》中的“和”况这一美学思想在古筝剧《筝叙》代表作品中的一些呈现。笔者欲通过探究“和”的器乐演奏美学思想在古筝演奏上的体现,为古筝演奏艺术做引导,从而更好地传承和弘扬古筝演奏艺术和民族音乐文化,充分展现中国文化艺术的无限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