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空间句法的传统村落保护和利用研究
——以绵阳市魏城镇铁炉村为例
2022-04-23彭慧蕴
车 璐 彭慧蕴
(西南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 四川绵阳 621010)
传统村落是指形成较早、有着丰富历史文化资源、应予以保护的村落[1]。近年来,传统村落伴随城镇化快速发展,面临青年劳动力外流、传统文化凋零、旅游项目盲目开发、村落传统风貌被破坏的多重问题。因而,传统村落的保护和振兴迫在眉睫。
传统村落的空间形态反映了自然、社会、历史、文化和观念对其的多重影响,既是特定时代背景下的缩影,也是人类活动的反映,是经过漫长积淀的结果[2]。对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特征的研究是传统村落保护和利用的基础。
在中国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的研究中,常用的研究方法是资料收集法和实地调研法,但它们往往存在着对空间形态的解析过于主观和微观的问题,客观性和宏观解析不足[3]。
空间句法理论在1970年代末期被Bill Hillier提出,并应用于空间形态分析[4]。该理论是对空间形态进行客观描述,进而解析空间形态与人类社会活动的关系,目前已逐步发展为空间形态构成分析的成熟技术[5]。它在村落中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空间形态、建筑内部组合和发展模式等方面,如:王美麟等[5]、徐会等[6]运用轴线模型和线段模型进行集成度等参数的计算,量化村落的空间形态,解析空间形态与人群活动之间的关系,提出在保护空间形态基础上适度进行产业发展的新思路;金丽纯等[7]基于图论方法,将湖南省村落进行分类,分析每一类村落空间形态的异同,并以此提出保护与发展的建议;郭湘闽等[8]通过空间句法研究了城中村的更新模式。由此可见,空间句法是研究人类活动、表达村落形态的重要方式,对村落的客观研究具有价值。
空间句法的空间分割主要包括轴线分析、凸空间分析及视域分析[9]。凸空间分析主要研究建筑内部的可达性,视域分割主要研究可视性。轴线分割法适用于多个尺度的空间分析,用轴线概括空间系统,将街巷用轴线进行表述,通过数学逻辑计算出具体数值,并运用图示化语言进行描述[10]。此方法比传统主观描述更为客观,可以整体梳理出村落的空间形态和结构,并发现其中问题,对制定传统村落规划提供帮助。因此,本文选用轴线分割法探索铁炉村的保护和利用。
轴线分割法有轴线和线段两种模型。轴线模型是以轴线为基础进行分析,为村落空间提供可度量标准,但轴线没有长度的度量,只考虑其间的拓扑连接。线段模型是针对轴线模型不能表达空间尺度概念而进行的改进方法,将米制距离考虑进来,在更贴近实际空间的同时可以对其进行更加精细的度量[11]。因而,本文采用轴线分割法的两种模型,对相应形态变量进行计算。在实际操作中将轴线模型导入Depthmap 软件,计算出不同的形态变量并生成图像。这些图像轴线从暖色到冷色,通过红-黄-绿-蓝不同颜色表示数值从高到低逐步递减,可直观反映村落空间形态特征。本文通过梳理空间形态与人类社会活动之间的关系,探索国家级传统村落绵阳市魏城镇铁炉村保护和利用的理性思路,为传统村落保护和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1 铁炉村简介
1.1 铁炉村概况
铁炉村位于四川省绵阳市魏城镇,距离绵阳市区约27 km,交通区位条件良好(图1)。铁炉村整体属于平坝浅丘地形,村域被涂家山等三山环抱,呈铁炉状。村域中部良田,整体地势北部略高、南部略低,海拔高差不大,坡度比较平缓,山林植被丰富。村内主要河流为魏城河,村中散布着10余个大小不一的堰塘,可满足当地灌溉、消防和日常生活用水等需求,这些水体对村落形态产生了一定影响。村内现居人口以老年和幼儿为主,青壮年多外出务工。
图1 铁炉村在绵阳市的区位Fig.1 Location of Tielu village in Mianyang city
查阅村史档案发现,铁炉村的形成可以追溯到清康熙年间。王、张、涂等9个氏族依次移民而来,分别居住在铁炉沟内自然天成的九大湾中,每一个氏族的组团平面均以现存的氏族祖屋逐渐扩展开来(图2)。各个组团顺应地势和交通不断发生变化,最终呈现出一种沿山轴线式与组团式混合的空间组织模式,形成自然的村落肌理。其中王氏上湾依托于平坦的地形形成了村落最大的居住组团。
1.2 铁炉村历史文化介绍
铁炉村在近400年的历史发展中,除根植于乡村的农耕文化外,还传承下来许多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资源、传统技艺,如墓群和上百年的夯土建筑等文化资源。铁炉村传统技艺主要包括夯土技艺、竹编技艺、石雕、木雕和泥塑技艺。夯土技艺是当地最为珍贵的技艺,从建筑选址、准备材料和工具、施工、筑墙、盖顶都有一套独特的施工流程。竹编技艺保持有完整的工序,且融入有选篾、染色等相关工艺,具有体验和研学价值。铁炉村的民间雕塑有石雕、木雕和泥塑,雕刻技艺多样,主要雕刻当地流传的神话传说、花鸟草虫、动物和生活场景。这些技艺都是铁炉村的文化遗产。现今,铁炉村着力打造第一产业,同时基于农业和夯土建造技艺等发展旅游业。
2 铁炉村空间句法分析
2.1 集成度解析
集成度是在轴线模型的基础上计算出的空间形态变量,其值越大表示其代表的空间在系统中越便捷,可达性越高,反之越低。整体集成度(Rn)表示系统中局部空间到所有空间的可达性,而局部集成度(R3)则表示系统中的局部空间到周围3个拓扑步数之内的其他空间的可达性[11]。
2.1.1 整体集成度
从空间句法的分析结果可以看出,整体集成度数值高的一部分轴线构成了轴线系统的空间核心。从图3可以看出,铁炉村的集成度整体由村落中心到两侧逐渐降低,其中集成度最高的轴线位于村落中心,连通村落南北。
图3 整体集成度Fig.3 Global integration
将铁炉村的整体集成度图和现状功能图进行重叠,有利于更好地理解空间形态和人群活动之间的关系(图4)。整体集成度最高的是王家上湾、农田中部轴线和古棬子树。王家上湾内部的王家祠堂集成度最高,公共性最强,旁边是村落的中心广场,此空间位于3条道路交叉口,具有更大的视野开阔度,广场内部景观优美且设置有休息设施,适合人们在此空间停留。王家祠堂南侧是宽阔平坦的良田,左侧紧邻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建筑牛王庙及大片水域,祠堂和周围环境结合营造出一种归属感较强的围合空间,人在此空间中有较强的空间感知力,同时能了解铁炉村大致结构。古棬子树前方的公共空间是由于历史上举行盛大祭祀活动而产生的,空间自然灵活,尺度较大,又紧邻铁炉村主要道路,空间可达性高。其次,铁炉村的村委会具有较高的集成度,说明其位置较便捷,村委会内部配有村民活动中心和完善的服务设施,满足村民交往生活的需求。另外,村落中心有一条主要道路径直穿越平坦良田,连接南北道路,可达性高。
图4 整体集成度与现状功能叠加Fig.4 Superposition of global integration and status quo function
2.1.2 局部集成度
在局部整合度为 3(n=3)的局部整合度图中,承担村民出行主要交通功能的外围U形道路整体集成度和局部集成度都偏低,这是因为村落9个居住组团沿此道路分散布置,整个村落呈分散式空间格局,组团之间缺少核心空间。具有最高局部集成度的轴线1和具有较高局部集成度的轴线2,3,4大致连接了村落内部的村委会、王家祠堂、中心广场、古棬子树等重要建筑和重要公共空间(图5),说明这些空间是局部空间组织的核心,与村落生活联系紧密,能够促进人们的交往活动且容易识别。轴线2,3,4的全局整合度与局部整合度均较高,是因为它们直接横向连接外围道路,将村民日常活动行走的道路与中心道路连接,意味着这3条路具有较好的空间连续性,沟通了村落东部和西部。
图5 局部集成度Fig.5 Local integration degree
另外,虽然集成度高的轴线连接的重要建筑和重要公共空间是局部空间的核心,但在实际调研中发现,一些局部集成度较低的重要建筑和空间,在实际使用中成为局部空间的核心,包括:村落东部的钓鱼堰塘,许多村民和游客都在此聚集进行钓鱼活动;南部贾家湾的夯土古民居,也是村落南部最大最古老的夯土民居组团,许多村民茶余饭后在此集聚交流。它们局部集成度低的原因主要在于该空间和建筑在局部空间内处于较深的位置,需要穿过曲折的道路才能到达空间,其可达性较低。同时,村落有西北部和东北部两个入口,东北部作为最大的入口空间,局部集成度却较低。
2.2 连接值解析
基于轴线模型进行连接值计算,连接值描述的是空间中一个节点与周围相连接的节点数量,连接值的大小反应出空间之间的连接情况。在连接值图的分析中,其中轴线1最高(图6),说明这条中心道路多次与其他街道连接,连接次数最多,具有最强的渗透性,承担着串联村落的作用,同时它也是局部集成度最高的轴线,进一步说明这条道路的重要性,是从村落北部到南部最便捷的道路。另外局部有轴线进行东西面的连接,也是在村落发展历程中基于人群活动的便利而产生的道路。结合上文分析结果,轴线2的局部整合度和连接值较周边较高,说明该道路是北部组团的核心,最方便使用,也最适合作为公共活动空间。连接度低的蓝色轴线多分布于村落的东南部,因为此区域为大片密林,密林内部由于地形高差较大,形成幽深曲折的林间小路,又受到视线遮挡,与周边道路联系少。
图6 连接值Fig.6 Connectivity value
2.3 协同度解析
在街巷空间的轴线系统中,协同度是通过整体集成度和局部集成度之间的相关程度反映出来的,协同度越高表示村落空间可识别性越高。如图7所示,x轴表示整体集成度,y轴表示局部集成度,R2代表可理解度[12]。右上角的红色点可以认为是协同度相对较高的轴线,左下角的蓝色点可以认为是协同度相对较低的轴线。其中,当R2<0.50 时,认为两变量不相关,当R2>0.50 时,认为两变量是相关的,当R2>0.70 时,认为两变量之间显著相关。
分析得出铁炉村的协同度值R2为 0.47,协同度值较低(图7),即铁炉村空间的可识别性较弱,很难通过局部空间理解全局空间。这与铁炉村9个居住组团分散式布局有极大的关联,空间结构不清晰。人群活动高密度区为东西部分,其未能较好地融入整个街巷空间体系之中,其可达性与可视性因布局而受到巨大影响,人员对于整体空间把握与感知能力下降。
图7 可理解度Fig.7 Intelligibility
2.4 标准化穿行度解析
标准化穿行度是基于线段模型而计算的形态变量,变量参数越大,反映使用者选择该空间的可能性也越大,空间穿行度大[12]。笔者根据村落中出现的不同人群类型、不同空间需求以及不同出行方式,确定标准化穿行度半径(见表1)。在确定半径时,考虑到铁炉村现居村民以老人和儿童为主,日常活动出行范围多为适宜步行时间内的可达空间,而来到铁炉村的旅游者,在村落中的活动方式除步行之外,还可利用自行车穿梭于村落中部的良田和传统夯土民居建筑组团中。再结合出行舒适度的相关文献[13-14],确定村民和儿童在日常步行时间10 min内的适宜出行距离和游客在村落浅层次步行旅游的距离为500 m,若游客利用自行车进行深层次旅游,既舒适又能进行适宜运动的出行距离为3 000 m。因而将R设置成500 m和3 000 m,R=500 m表示村民日常活动中步行出行和游客步行进行旅游活动的空间范围,3 000 m表示游客利用自行车在铁炉村游玩的范围。
表1 不同人群类型在不同出行方式下的适宜出行距离[13-14]Table 1 Suitable travel distances for different people by different travel modes
由穿行度R=500 m发现(图8),在村民日常行为活动范围内,轴线1,2,3是村民最可能选择的道路,同时4,5轴线处空间穿行度较高,这些轴线都是位于村落中各个交叉路口节点。对比整合度、连接值等分析,有些整合度与连接值较低的地方,但穿行度较高,说明这些道路虽然聚集性和通行力较差,但却承载村民日常出行活动和交往活动。而以3 000 m为半径的穿行度中(图9),穿行度较高的道路位于铁炉村中部以及东侧的若干条道路,可以将这些道路理解为游客进入铁炉村游玩最有可能选择的路线。
图8 标准化穿行度(R=500 m)Fig.8 Normalized angular choice (R=500 m)
图9 标准化穿行度(R=3000 m)Fig.9 Normalized angular choice (R=3000 m)
3 铁炉村保护和利用建议
3.1 村落原生态空间保护
从整体平面布局形态来看,9个组团中大部分围绕道路呈集聚状,个别组团沿道路呈轴线式散点分布,是集中与分散的有机聚合。从空间结构来看,整个村落的9个居住组团沿山势走向发生了曲折变化,空间结构呈现出一种沿山轴线式与组团式混合的空间组织模式——组团轴线式。这种空间结构特征使整体的集成度、连接度都偏低,但却使传统村落保持其特色。但近几年来,由于缺乏政府管控,村落里出现了大量的新建砖混建筑,这些新建的砖混建筑风貌各异,一些蓝色彩钢建筑穿插于传统夯土建筑之中,使传统村落空间形态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在规划中将铁炉村划分为风貌保护区、风貌控制建设区和风貌协调区(见图10)。尽量保持村落传统形态特征,风貌保护区内拆除风貌不协调的建筑,同时修复受损的传统建筑。另外将村落日常生活流线和游客旅游流线尽量分开,降低外部因素对原生环境的干扰和影响。
图10 形态风貌控制分区 Fig.10 Morphological style control zoning
3.2 利用公共空间发展旅游
在现状集成度、连接度较高的地方,如村委会广场、中心广场旁,改造或新增公共空间,以此来推动旅游的发展,一定程度上提升村落空间的活力(见图11)。首先,根据居民和游客需求可设置农家味生态餐厅,生态餐厅以大型餐饮服务、农家菜采摘和烹饪课程为主。其次,可设置夯土技术传承所,通过夯土技艺的学习体验及相关艺术品展览售卖等项目形式面向游客展示铁炉村特色。同时基于原有牛王庙公共空间对其进行整修和扩大,增加夯土景观小品和休憩设施,为集会、表演等文化活动提供空间,良好的可达性也能促进村民、游客到此参与各项公共活动。另外,在村委会右侧打造农业科普园,轴线两侧的良田规划为农业大地景观,设置稻草动物小品,并根据时节设置水稻插秧体验以及玉米、萝卜、土豆等蔬菜采摘点,提升村落中部和南部的活力。在一些局部集成度较高的区域,如村落南部核心——贾家湾传统夯土民居组团,可基于夯土技术对其进行更新和改造,翻新之后作为家庭式民宿进行使用。在民宿中设置传统技艺研习场所,传承和发扬铁炉村传统技艺。
图11 旅游项目设置Fig.11 Tourism project settings
结合标准化穿行度的结果分析出游客最可能选择的道路,在道路两侧增加旅游项目,在村落东部设置DIY自然手工创意馆,充分利用铁炉村这块密林里花草树木、石、昆虫等元素,进行标本制作等研学课程和亲子活动的安排,提升游客在铁炉村游玩的体验感。
3.3 村落景观提升和改造
一些局部空间的核心,其局部整合度和连接度都较低,可对其进行景观提升和改造,提升局部空间的吸引力。主要集中在水域景观提升、入口空间景观提升两方面。
在水域景观提升方面,对铁炉村东部局部整合度和连接值较低的钓鱼堰塘水岸线进行重塑,池塘边缘增设护栏,周边设置钓鱼平台和休息设施,并依托堰塘打造戏水场所、种植乡土植物和设置夯土展板,将滨水区域的风貌与传统村落文化相结合,以提升空间吸引力。
在入口空间改造方面,对铁炉村东北部局部整合度较低的入口空间进行风貌提升。此空间的现有规划仅在村入口设置了指示牌、修建了观景台,却缺少铁炉村传统村落的特色,游客在入口空间很难感受到它的传统风貌,村民也难以形成文化认同,空间不具有识别性。因而后期规划应该在景观风貌上进行提升,让村民感受到归属感,同时以传统村落的深厚文化吸引游客到来。具体提升方法是首先在原有木质标识牌的基础上采用传统技法夯筑一块夯土景观墙体,墙体上可标注村落重要传统建筑、重要旅游节点以及旅游线路的推荐。其次在村入口的两侧山脚种植乡土植物,包括柿子树和枣树。另外在入口空间还可以设置一个刻有村名和简述村名由来的景石,以及一到两个表示夯土建造技艺的展品,以夯土和石头加深对铁炉村传统村落的认识,同时弱化周边电线杆等基础设施对传统村落景观的影响。
3.4 旅游线路的开发与构建
根据可理解度参数的分析发现,北部核心空间无法融入整体街巷系统,因而在铁炉村的保护和利用之中应当充分考虑游客的体验感,将核心人流进行引导,村落形成流畅有趣的游览路线供游客选择。以传统村落中重要公共建筑和广场为基本点位,通过点与点之间的串联,街巷作为串联介质,保证游客沉浸于文化动线之中,而不至于产生迷茫无措感。利用好空间结构的低可理解度能够让参与者对未知空间感到好奇而做到移步异景,根据特色文化营造好每个节点的空间氛围,并组成多样的旅游线路。
规划3条具有不同文化特色的旅游流线:铁炉村传统技艺旅游线路,农耕文化旅游线路,山水文化旅游线路(见图12)。旅游流线的布局尽量避免穿越居住组团,使外来游客既能体验铁炉村的传统民俗、技艺和自然风光,又在一定程度上不会对村民的生活私密空间造成干扰。其中,山水文化旅游线路布局在村落东南部,其集成度、连接度都低,虽然空间可达性较弱但自然风光好,空间具有趣味性,可利用这一现状特征规划自然探险旅游线路,并在沿线打造徒步密林、丛林探险和摄影基地等旅游项目,让游客在这一线路中体验沟壑间穿行的乐趣。
图12 旅游路线规划Fig.12 Tourism route planning
3.5 增加公共和旅游服务设施
通过标准化穿行度的分析,得出村落日常出行穿行度高的轴线和游客在村落中旅游最可能选择的道路。在规划中应保留村民使用频率较高的道路,在这些轴线两侧增加村民日常公共交流场所和服务设施,例如生活广场、老年活动中心、村图书馆、小卖部等,同时在合适节点处设置自行车租借点和旅游服务驿站。旅游服务驿站内部设置休息设施、饮水点、护理箱、小卖部和公厕,为游客参观村落提供完善的服务设施。
4 结论
传统村落的空间形态受自然环境和历史文化的影响发生着演变,影响着村民的活动方式和生活习惯,同时城镇化的发展和乡村振兴也在推动着村落空间形态发生细微变化。通过轴线模型和线段模型各个形态变量的分析,从空间本体出发分析了铁炉村的空间形态,总结了村落的整体空间特征,对铁炉村村落的空间形态有了新的认识,提出保护和利用建议。在保护方面应强调延续村落原有的自然空间格局,注重村落形态、骨架的保护。在利用方面,应该以科学保护为基础并进行适当利用,对村落进行景观改造、基础服务设施完善和旅游项目规划,以此留住传统村落中村民的生活印记,增加村民归属感和文化认同感。同时吸引更多的游客参与到传统村落的建设和发展中,实现传统村落的文化传承和可持续发展,以此真正实现传统村落的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