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校微课堂”的有效实施初探

2022-04-23何柳欣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2年43期
关键词:五年级微课堂家校

何柳欣

【摘要】《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指出,要积极争取家庭、社会共同参与和支持学校德育工作。“双减”政策落实初期,家校之间有更多的话题需要沟通,均安中心小学创新德育方式,开展“家校微课堂”课程实践探索。通过开发家长资源、整合学习内容、提升教学质量、规范课程管理等途径加以落实,短时而高效地促进家校沟通,提高家长个人的教育素质。本文以均安中心小学五年级为例,探索“家校微课堂”的有效实施途径。

【关键词】“双减”政策;家校;微课堂;五年级

“家校微课堂”,重在强调“家校”和“微课堂”。“家校”即家庭与学校的沟通交流;“微课堂”包含了三个方面:时间上较普通的课堂短(小于40分钟)、参与人员较少(非必须全班家长参与)、课堂内容更加精炼(往往只针对单独一个话题开展教学)。而普通的家长培训或者家长会,常需要家长进入学校,时间长、问题范围广,往往讨论不精、指导性不大;或者是在开展线上家长培训时,由于课堂话题没有符合自身家庭教育的实际,家长更容易受周围事物影响而无法集中精神,影响课堂效果的问题。

均安中心小学五年级现有7个班,共325名学生,每位班主任都有配一名协助处理班级事务的配班教师。五年级是小学高年段的第一年,也是为升上毕业班夯实基础的重要一年。这一年里,学生无论从身体上还是从心理上,都开始步入青春期的大门,一些学习、行为等方面的问题也开始显现。此时,针对五年级的“家校微课堂”就更加有需要开展实施。那么,如何设计微课堂并找到有效实施的途径呢?笔者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论述。

一、借助表格,收集问题

借助表格,可以非常方便地对表格中的数据或内容进行分类汇总、筛选等,并可将表格中的数据转换成图表的形式。这有助于将家长或教师关注的问题进行收集。

一方面,教师和家长要多观察、留意并发现学生常见问题,这是做微课堂的基础。另一方面,五年级一般以级长为带头人,建立一个实时共享协同文件,让班主任将发现的问题填写进文件里。其中,表格将学生常见问题进行分类,方便统筹及为接下来的课堂设计作参考。

在使用表格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保护好家长和学生的隐私,不直接填写真实姓名,只提供问题作为课堂研究的对象。

二、梳理反馈,形成课题

经过一段时间的反馈收集后,五年级全级的问题或现象就已基本填写在表格上,但此时,很多问题还比较笼统,具有随意性。此时,五年级的班主任将问题整编出来,在同一类问题底下,找到反映最多的几个,甚至细化问题,以形成具有典型性、可供探讨的案例。通过以上示例的表格可知,当我们在设计微课堂时,可以根据某一个类别作为主题,并摘取类别下方的问题反馈作为案例。而表格中的如“课堂表现类”中的“三姿不正”现象、“身心健康类”中的“女生青春期”的现象,因多次出现,说明问题较为普遍或者严重,则可以单独拿出来做微课堂的内容。这样的教学内容将会更有针对性和指导性。同时,由于学生在不停地发展变化,表格的问题仍然需要继续更新,才能适应新的需求。

三、设计教案,制作课件

当具有典型性、可供探讨的问题或案例具备以后,便能够开始设计教案和制作课件。每一节课只关注一个或一类问题,并依据课堂的容量来定内容的多寡,实现“短而精”,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时间容量控制在30-40分钟以内较为可行。

四、不拘一格,开展“微课堂”教学

“微课堂”作为家校沟通的一个阵地,其出发点都是一样的,那就是为了更好地教育学生。而这个阵地的守护者,既可以是教师,也可以是家长。

(一)赋予家长全新角色,为学生引进优秀资源

家长来自社会的各个方面,他们在各自的领域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如,五年级的家长中,有奋斗在抗疫一线的医生、有维护一方稳定的警察、有双手灵巧的设计师,也有征战商场的生意人……热心的五年级家委,能够充分发挥其带头作用,为学生的教育“添砖加瓦”,引进优秀的教育资源。有些家长的生活、育儿等经验,都能够作为微课堂的教学内容,对其他家长进行更丰富的知识传授,赋予家长全新角色,“现身说法”。

(二)强化家校的理解认同

教师的工作事无巨细,大部分需要家长的配合,才能真正达到“家校协同”,才能真正形成合力,教育好学生。家长作为“家校微课堂”的授课者,可以让教学内容更加丰富的同时,也能让家长站在授课者的角度去理解学校、教师的想法和实践,提高家长对学校的理解和认同,从而进一步促进家校共育。

(三)打开视野,倾听家长心声

对于教师而言,家长进行“微课堂”的授课,则可以帮助教师更多地了解职业范围以外的知识,打开被职业原因而限制的视野,丰富教学知识。教师久藏于校园的围墙内,对于家长的心声了解不够,倾听不足,而家长授课意味着他将带来更多家长的心声,形成更多有效的沟通。

五、及时反思,做好课后跟进

教学反思是教师教学后对自己教的行为和学生学的行为进行的一番思考。教学反思是一种思维活动,目的是消除困惑,解决问题,促进实践。

五年级的教师有个好习惯,那就是会及时对自己上过的课进行反思总结。“家校微课堂”也是要求如此。如,五年(3)班的何老师,对自己的题为“‘静待花开’高年级女生生理衛生教育”的微课堂进行了课后反思。何老师从课堂的优点和不足,以及改进方式三个方面进行了思考,为下一次的微课堂教学做了更加充足的准备。

六、形成资源,反复利用

当五年级的“家校微课堂”内容制作积累到了一定数量,即可以汇编成一套适合五年级甚至是高年级使用的微课堂教学素材。这也意味着,五年级的教师都需要养成收集素材、积累素材的良好意识和习惯。而好的素材,甚至能够以此为模板,在全校推广学习;五年级教师的教学经验,也能够推开分享,为全校所用。要明确的是,可以推广、反复使用的教学素材,并不意味着就是一成不变、只能按图索骥。恰恰相反的是,由于社会发展变化日新月异,教学素材、教学用品更需要与时俱进,方能适应学生的发展变化、家长的发展变化,甚至于时代的发展变化。

“海不择细流,故能成其大;山不拒细壤,方能就其高。”“家校微课堂”,妙在于“微”字。通过“微课堂”对家校共育进行承托,更能够捕捉到教育中的细节,把家校共育工作做准、做实、做巧。“以小见大”“细微之处见真招”,“家校微课堂”能够有效地促进家校共育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于兴宇.以微导行  家校共育[J].基础教育论坛,2017(9):55-57.

[2]陈永刚.教学反思的作用及意义[J].甘肃教育,2012(21):51.

责任编辑  李  源

猜你喜欢

五年级微课堂家校
家校距离
Home-school Cooperation Makes Our Party Branch Activity Colorful 家校共建为党庆生
浅谈小学五年级数学教学方法
五年级学生语文阅读能力提升的路径浅析
英语微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微课堂”对高校英语教师的影响
五年级英语语篇情境教学研究
五年级自主探究型阅读课堂教学策略
英语教学中的微课堂研究
优化高中化学 “微课堂” 教学的有效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