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德育在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中的作用
2022-04-22李海之
李海之
关键词:德育;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作用
小学阶段的学生如春芽、如七点钟的朝阳,在这个时期,学生具有普遍性的好奇心、探索欲,同时他们也缺乏一定的自我管束的能力,且会呈现出各种各样的矛盾。比如喜欢独立但又依赖的矛盾,做事看似成熟又十分幼稚的矛盾,极易受到外界环境以及意识的影响。因此,针对小学生不够成熟的认知,并为了给他们创造良好学习、成长环境,更多的小学班主任开始意识到班级管理,通过在管理过程中融合德育教育,可以引导孩子们在知识学习中进一步规范自身行为,确保其身心健康成长。而在全新教育背景下,小学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如何将德育理念进一步落实,成为其重点关注内容,笔者认为教师可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班主任顺应时代发展
进入小学阶段,孩子们每天在学校的时间超过8小时,他们与班主任接触的时间更久。同时,班主任作为学生管理人员,其思想、行为对学生有较大影响,因此为了确保班级管理实效,并发挥德育教育的价值,笔者认为班主任需顺应时代发展,做到以身作则,不断用自身的行为以及言语感化学生,影响学生,为其树立良好榜样。首先,班主任在发展中需明确德育下的班级管理目标。为提升班级管理效果,班主任需围绕德育教育内涵,合理规划班级管理制度。借助这一有效措施规整学生的行为,使其做到支持班主任的管理工作。不仅如此,考虑到小学生的认知能力不足,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的过程中,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符合学生认知、督促学生行为习惯、能夠提升班级管理实效的班规,并将其落实于管理中的每一环节。如,自习课上有哪些事情不能做?在与他人的交流中需要注意什么?班主任结合实况做好管理工作,利于提升与学生的亲和度,其次,积极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内心变化。在课下,班主任需及时与班级学生沟通,掌握学生内心需求以及内心变化,做好学生心理疏导工作,帮助其解决问题,保证学生心理健康。最后,班主任积极提升自身管理能力,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之后将其落实到班级管理过程;教师也要积极与其他班主任进行沟通,掌握符合学生认知的管理方法,从而提升班级管理实效,并实现德育教育目标。
二、合理制定班级管理条例
班级管理条例利于规范学生行为,让学生意识到那些事情可以做、不能做,且符合学生认知的班级管理条例可以进一步提升管理效果,充分展现人性化管理,从而提升德育教育效果。因此,班主任可结合当前校内已有的班级管理规定,并结合班级学生实情进行完善、调整,第一,班主任在管理中重视学生的综合化教育。班主任需要重视学生之间的差异,公平看待每一位学生。此外,班主任要运用情感教育的方式端正学生的品行,进而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以便之后班级管理以及德育活动的顺利开展。第二,在公平看待学生差异的基础上,班主任在日常班级管理中也需要选择相应人员辅佐自身的管理工作,即重视班干部的选择,让更多能力优秀、具备管理能力的学生参与到班级管理过程。在选择原则上,班主任不仅需要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同时也需要意识到学生思维能力、管理意识等,以此来进一步优化管理队伍,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第三,结合学生意愿,将班级管理条例进一步完善,班主任可在班级内设置“意见箱”,学生可以匿名的方式提出对班级管理条例的看法,班主任则是提取精华,选择有参考价值的看法,之后通过与其他教师协商完善班级管理规定,充分体现人性化管理。
三、积极开展德育教育活动
班主任开展德育教育活动,可以发展学生多元能力以及素养。例如,针对目前社会上频繁出现的“摔倒老人应不应该扶”这一情况,笔者利用自习时间开展了以此为主题的班会。首先,结合学生对事情的看法,将其划为两个学习小组,这一过程主要是学生自主选择,笔者负责维持秩序。其次,针对讨论主题,学生需要共同交流明确己方观点,之后选择几名学生阐明本组观点,另一个小组同学则需要结合对方观点进行反驳,同时也要说明原因。最后,笔者将主题内涵阐述,之后进行总结。整个实践教学中学生参与兴趣极强,且他们的综合能力、素养和认知能力等得以发展,整体教育效果极佳。
四、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班主任围绕德育理念开展班级管理活动,利于深化教育改革,提升管理效果。因此,在全新教育背景下,小学班主任需顺应时代发展,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充分融入德育理念,以此来深化教育改革,促使学生综合化发展。
参考文献:
[1]卓慧珺.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与德育教育研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1(04):89.
[2]王敏.素质教育背景下小学班主任管理班级中德育教育应用研究[J].中国新通信,2019,21(24):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