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略论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策略

2022-04-22莫伯现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2022年5期
关键词:初中生物策略课堂教学

莫伯现

摘要:初中是生物学科系统化教学的起步阶段,在课堂教学中聚焦生物学科特点,突显生物学科核心素养,是提高生物課堂教学质量的根本归宿。因此,以生物学科教学改革为契机,围绕生物学科高效课堂的构建,以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课堂构建为基调,全面探究提升初中生物课堂教学质量的策略,成为新时期践行《课程标准》理念、扎实推进高效课堂构建的必然诉求。

关键词: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策略

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师要结合生物学科特点与核心素养要求,循序渐进地开展自主探究式教学,不断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提高学生课堂学习质量,避免学生因拖延而导致课堂效率不高。

一、初中生物教学存在的问题

初中生物教学是学生接触生物学的初始时期,对于帮助学生启迪理科类知识、塑造理性认知能力有着重要的影响。虽然新课标的改革使得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有了提升,但依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课堂教育理念陈旧、课堂教学设施单一以及课堂教学设计刻板三方面。

(一)课堂教学设施单一

当前的初中生物课堂受到会考的影响,倾向于应试教育,因此重视理论教学而忽视实践教学。但是生物学本质上是从实践出发,锻炼创造力与观察力的一门学科,应试模式会大大削弱中间的探索过程,只看重最后的结果,这与生物教学的目的相背离。除此之外,生物实践教学对于设施器材、学习环境等要求很高,但当前大多数学校往往对生物教学设施方面不够重视,课堂教学设施局限于书本和PPT,导致教学效果不佳。教学设施不足对于教师授课与学生学习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生物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应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两手抓,重理论的同时不能轻视实践能力的培养。

(二)课堂教学设计刻板

初中生物教学是学生开始接触生物、认知生物的起点,此时通过生物实验,可以激发学生对学科和自然的学习兴趣,丰富自身的认知过程,进一步提升学习能力,因此生物实验对于学生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然而受制于刻板的课堂教学设计,生物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会忽略生物实验课程的重要性,把教学设计的目标停留于理论灌输和考试分数上。这样一来,很容易给学生留下“为考试而学习”的印象,大大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当前的初中生物课堂教学设计缺乏实验课,许多实验课只是形同虚设,简单的课堂展示也只是由生物老师一人完成,学生很难有效地参与实验过程,对实验的了解程度不够导致对生物学的了解仅存于表面现象。

二、初中生物教学问题的解决途径

(一)树立现代式教育理念

理念源于行动,也指引着行动。初中生物教学在新课标的改革下卓有成效但却未完全达到改革目标,应尽快从教育理念着手,树立现代式教育理念。教育部2014年提出立德树人教育理念,把学生的核心素养作为培育目标。所以,初中生物教学也应以“立德树人”为指导,抛弃传统陈旧的教育理念,先有老师教育方式的创新,才能有学生学习创造力的提升。生物老师不仅要重视课本上的理论教学,更要重视课本之外的实践教育。在初中生物教学过程中,以实践教育作为引子,引导学生初步认知生物,培育能够“发现美”的眼睛,培养学生核心素质,再从实践深入理论学习,此时学生也能够从实践经验中更好地吸收课本知识,实践与理论相辅相成。通过树立现代式教育理念,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有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优秀的人格和能力。适应社会发展、培养社会人才是学校教育的目的,生物老师在教学时要把自己放在指路人的位置,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由老师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多进行互动式、自主式学习,激发学生多元化发展。

(二)课堂教育内容形式多元化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对于初中生物教学来说,其事为学生综合素养的培育,其器则为课堂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当前的教学内容刻板、教学设施单一的问题极大程度地阻碍了学生的探索学习,所以,需要大力拓宽教学内容、丰富教学形式,满足生物课程教学多元化的条件。在课堂教学内容上,老师的教应源于书本但优于书本。生物本身就是一个基于客观自然环境的认知学科,教学不需要局限于书本里的内容,而应在书本之上发散思维。例如,在学习植物相关内容课程时,老师就可以带着学生在校园内走走,观察校园内的植物生长情况和培育环境,由学生提出所发现的问题,老师再根据书本知识给予原理解释。通过这样的教学手段,极大地加强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知识的延展性。在课堂教学形式上,完备课堂教学设施,生物实验课上需要注意到每个学生对实验的参与度,尽量让每个学生都有动手、动脑的机会。加强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应用,通过图像、视频、3D模型等全方位地演示所学知识,配合小游戏或是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全面塑造中学生的核心竞争力。此外,并不是每个学生都能充分适应大班化的学习模式,生物老师应注意到每位学生的学习进度与能力,充分考虑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不能忽略个体学习需求,而要重视整体课堂教学效果。

(三)积极调动学生实践探索能力

生物实验课程是中学生物课堂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对于学生实践探索能力的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因而,初中生物要把实验课程放在核心位置。学校可以考虑加强对生物实验设施、实验室环境等方面的建设,为学生的学习构建良好的环境。老师可以把理论学习与实验课程相结合,将学生实践探索能力的培养当作重点目标。例如,在学习“人的生活需要空气”这一章的内容时,呼吸运动的原理与过程对于没有物理基础的学生来说难以理解,此时老师通过有趣的演示实验解析原理后,再通过学生自己动手组装、操作呼吸运动的过程,让学生将理论与实验观察相结合来认识呼吸,对所学知识点有更全面且清晰的掌握。

总之,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是师生互动优化的必然趋势,教师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与教学方式的转变,不能脱离自身片面地从学生角度着手,而是要从自身、学生、教学环境三个维度着手,使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围绕师生的良性活动,系统化地推进。当然,从当前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现状来看,提高初中生物课堂教学质量,务必要以生物学科教学改革为契机,以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课堂构建为基调,从学法、教法、教学环境、个性化辅导全方位、多层次、精准化地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成为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的应有之义。

参考文献:

[1]薛桂林,何成瑜.初中生物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9(07)

[2]吴连续.浅析初中生物高效课堂教学[J].人才资源开发.2017(06)

猜你喜欢

初中生物策略课堂教学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初中生物教学中学生合作能力培养初探
参与式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新课程理念下生物课堂教学艺术的“变”与“通”
初中生物学案编写的一些心得
Passage Four
跨越式跳高课堂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