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组协作式学习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2022-04-22刘春晓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2022年5期
关键词:计算机教学中职

刘春晓

摘要:以信息技术为主的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孕育兴起,计算机早已进入了社会的各行各业。中职要培养的是即将进入工作岗位的技术性人才,这就要求学生一定要在中职阶段学习好计算机的相关知识,在以后的工作中更好的发挥计算机的作用。因此,每一位计算机教师都应该采取恰当的教学方式,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计算机,分组协作式教学是目前在计算机教育中教学效率极高的一种教学模式。本文主要分析了中职计算机教学的现状,并讨论了分组协作式学习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作用和具体措施。

关键词:分组协作式学习;中职;计算机教学

引言

现阶段中职学校计算机教学模式过于传统,不利于学生信息素养的提升。因此,改变传统教学方法势在必行。而新型的分组分层协作式学习能够帮助教师改变以往课堂满堂灌和教学过于枯燥的问题。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案,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建立乐于学习的好习惯,其广泛应用可以使中职学校计算机教学取得满意的效果。

一、计算机教学概述

计算机这一课程具有一定的知识性要求,同时也具有较强的技能性特点。它是指让学生通过前一阶段理论的学习和后一阶段实践的操作去掌握操作计算机的能力。计算机教学虽在起初时也要学习程序化的、复杂的理论性知识,但计算机的相关技术可帮助教师将繁琐的知识理论变得直观化和可视化。而且,在计算机教学中,学生的思维能得到提高,实践性潜能可得到激发,因而在动手操作方面的能力也会不断得到锻炼。

二、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有效进行分组协作教学的策略

2.1保证分组的合理性

中等职业院校想要真正使分组协作这一教学方法落地生根,就必须确保分组的合理性,这是重要前提。首先,要及时跟进班内的学情动态。分组的主要依据之一就是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教师可自己为班级内的学生们分组,也可让学生们自由组合。但是,无论用哪一方式进行分组,教师都要保证每组的整体水平旗鼓相当,组内的成员要具备不同的特长;其次,小组成员可以是整个学期固定不变的,也可以是实时变化的。教师要根据课程的整体安排和每节课所学的具体内容确定。

2.2对分组协作教学进行及时指导

在对班级学生进行合理分组后,教师应密切关注各个小组的学习状态,对态度比较涣散、学习不认真的小组应及时进行学习指导和指正,以确保班级中每个学生都能在良好的状态下开展小组学习。教师应根据各个小组成员的表现进行客观的评价,对态度良好,合作积极的小组和学生应给予表扬,相反,学习不积极的小组应适当进行批评教育,以端正小组成员的学习态度;此外,教师还可根据学生在小组协作学习中的情况选出表现较突出的学生作为组长,并充分发挥其领导、组织作用,对其进行奖励,这样会起到一定榜样作用,促使其他学生向组长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在对一节计算机内容学习完成后,教师也要提出中肯的建议,尤其要指出学习过程中学生存在的一些普遍性问题,在下节课时统一进行讲解;其次,也要正视学生提出的问题,课后对这些问题进行整理、分析,掌握学生学习的情况。在教学完成后,还要注重对所学计算机知识的回顾,加强学生的理解。

2.3依据课堂教学目标制订学习计划

中职院校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更加注重人才的实践能力培养,所以在计算机教学中,通过分组协作的方式能进一步加强实践教学,这对学生的就业和院校的发展都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教师应根据社会对人才的发展需求以及中职生的实际情况来制订符合学生发展的教学目标和计划,要对每个小组的研究内容和操作技术进行合理布置,让中职生在明确学习目标的基础上通过组内合作完成任务。理论知识的学习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虽然重要,但教师也要明确实践操作对学生将来就业的重要意义;此外,也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岗位实习机会,这样才能使中职计算机教学达到预期的目标。根据班级学生在计算机方面的特点,教师可设计科学教学目标,让每位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得到相应提高。比如在对 Word 文档进行编辑的过程中,教师可给小组布置不同的任务,学生根据自身的学习基础和能力对任务进行细分,对版面进行设计、插入图画、文本框、字体修改、页眉页脚设置等,由组内不同的学生合作完成,当然为让每位学生学会不同的技巧,也要认真观看组内其他人的具体操作,最终实现全部小组成员独立完成任务的目标;此外,分组协作也会形成一定的动力和竞争性,组内学生会相互“攀比”,得到更大的进步。

2.4促进学生计算机技术学习兴趣的激发

在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教学的课堂上,传统的教学模式所产生的影响已十分明显,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下降这一问题也亟需改变。在计算机理论教学中,枯燥的知识经常难以使学生提起兴趣。因此,教师要用好计算机的特点和优势,将枯燥的专业知识通过计算机、多媒体生动地展现出来,让学生们能将注意力集中在所学的知识上。这样一来,不仅学生能更加轻松地掌握计算机课程的相关学习内容,还能锻炼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主动性是分组协作式教学得以有效开展的重要前提,能使整个分组合作的过程中更加具有实效性。

2.5运用计算机技术特点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

计算机教学不同于普通文化课教学的特点就在于它具有很強的实践性,在教学过程中有许多抽象、复杂的教学内容都需教师采用直观的教学法对学生们进行演示,这也为分组协作式教学方法的落实提供了“土壤”。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对一些较简单、单调的操作,教师就可创设有趣的教学情趣,为学生们的分组合作烘托出积极、昂扬的氛围。还有一些极个别的步骤在操作时会受到学校设备和条件的限制,因此通过计算机的相关技术向学生们进行演示也不失为一个好方法。但在演示前,教师也需为学生们创造一定的情境。总之,因为学生动手操作的实践能力在计算机教学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在计算机教学中进行分组协作学习十分必要,而情境的创设就是推动分组协作有效性的必备条件。

结束语

综上所述,计算机作为一门实践性要求较高的学科,对学生实践的能力具有较高的要求。而分组协作式教学则能激发学生的实践潜力,让学生有更加浓厚的学习兴趣。因而,中等职业学校应了解分组协作式教学方法的特点和要求,对学生进行合理分组,并通过情境教学、教师培训、兴趣激发等多种方式积极推动该方法的落实,促使学生能在计算机学习方面取得更好的进步。

参考文献:

[1]杨俊明.分组协作式学习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现代化,2018,5(34):351-352.

[2]张继梅.分组协作式学习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职业,2020(12):51-52.

猜你喜欢

计算机教学中职
“课程思政”下中职《基础会计》的教学改革
新疆中小学和中职学校全面开学
浙江试点中职与应用型本科一体化人才培养
多媒体技术助力中职美术教学
浅谈影响中专计算机教学有效性的因素
网络环境下中职计算机教学的探析
中学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存在问题和对策
中职数学作业批改中的问题及对策
基于QQ群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实践与应用
开展研究性学习深化中职计算机教学改革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