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影山翁奇

2022-04-22丁玉辉

散文选刊·下半月 2022年4期
关键词:文阁草堂文化

丁玉辉

湛蓝的天空,飘着几朵白云。白云下面,层层叠叠的茶山,被夏日的阳光照耀得青翠欲滴。山脚下,就是独山县影山镇的翁奇村。

翁奇村,是一个充满传奇、文化厚重和民族风情浓郁的布依族村寨。“翁”为老,“奇”为好,布依语“翁奇”,就是养老的好地方。这个村,98%是杨姓,据说是宋朝杨家将六郎杨延昭和七郎杨延嗣的后人,迄今还有一个叫杨六郎的村民组。

穿过布依寨,走过风雨桥,便到了青山脚下的奎文阁,这是景区重要的建筑。四周松柏苍翠,竹影婆娑,几声鸟鸣,更显幽静。院内两棵大桂花树枝上,挂满了祈福的红布条。门前的香炉里,还燃着一对大红烛。奎文阁又名奎星阁,建于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阁楼结构紧密,造型古朴美观,雕刻精细,保留了清代建筑雕楼艺术的特色。主阁左侧为书院,房四间。进到书院,思绪一下穿越了时空,仿佛还能听到书生们琅琅的读书声,令人无限遐想。奎文阁,现已被列入省级保护文物,是贵州省迄今保存最完好的私塾学堂。

翁奇村,是影山文化的发源地。影山文化对贵州的文化教育产生过深远的影响。创始人为翰林学士莫与俦,他是清代贵州第一位教育家。一生严谨治学,孝义为先,秉承了孔子“有教无类”的教育风范。他纯净的教育思想,培养了很多人才,并有力推动了贵州的教育和文学发展。其子莫友芝,是影山文化的传承人并将其发扬光大。影山文化的精髓:要求学者立德明志,教育要循循善诱、因材施教。如今,影山文化已成为净心谷景区重要的组成部分。

在游览影山草堂时,得知莫友芝与父亲的一段故事。莫友芝从小聪慧,三岁识字,六岁便能熟读诗书,兼习韵语和对联。七岁时的一天,莫友芝在草堂读书,看见周围山环竹绕,微风吹过,山影约现,蓦然想起晋代诗人谢玄晖的一句诗句:“池北树如浮,竹外山犹影。”突然来了灵感,便跑回房求父把草堂命名为“影山草堂”,父亲沉思片刻觉得有道理,欣然亲笔题书,做成横匾悬挂于堂前以示勉励。从此以后,不论莫友芝客居何处,都以“影山草堂”命名自己的居所。咸丰四年(1854年)影山草堂毁于战火。十年后,同治二年(1863年)冬,莫友芝写下了《影山草堂本末》一文,他的好友根据文中描述,纷纷作文绘画相赠。后来他将这些书画作品合成一副长卷,这副长卷现珍藏于贵州省博物馆。当年,李鸿章任江苏巡抚时,曾向朝廷举荐莫友芝为江苏知县,但他决意不仕,不攀附权贵,只以学问扬名。曾国藩在《送莫友芝》诗里赞扬他的才华,“黔南莫夫子,志事九匹双……”当我走进影山草堂时,驻足在这位大儒画像前,只见他面容清瘦,两眼有神,仿佛还有生命。与先生默默对视,心底油然生起仰慕之情。先生绝然想不到,他的名望,还能在他生后助推家乡的乡村旅游。

晚饭后,村支书杨绍国热情地邀我去家里喝茶。在氤氲的茶香中,一边品茶一边聊天,确实惬意。杨支书是一个非常敬业的人,看上去儒雅精明。在他的带领下,翁奇村在脱贫攻坚奔小康的路上取得了很大成绩,在党建方面也获得了许多荣誉,如独山县“双七增辉”基层党建示范点、州级“五好”基层党组织,还获得了贵州省委宣传部授予的“四在农家创建活动省级示范点”“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和“贵州省卫生村”。

在交谈中了解到,翁奇村2019年已全部脱贫。村里种植葡萄200亩、猕猴桃500亩,产业发展主要以茶产业和旅游业为主。现有茶基地7000余亩,主要品种有都匀毛尖系列、福鼎大白、福云六号、安吉白茶、黄金芽等。年产值约2700万元,户均收入4万元以上,茶叶产业是农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2020年人均纯收入13300元。全村水、电、路、通信等基础设施完备,已脱贫的贫困户人均收入超过国家贫困线标准。吃穿不愁,住房、医疗、教育有保障,基础设施完备,90%以上的农户都有汽车,完全称得上“小康之村”。

当我问到村里的远景目标时,杨支书思路很清晰,他告诉我:将依托影山文化等传统文化元素,加强文化氛围营造,推进建设人文翁奇,使传统文化成为构建乡村文明的鲜亮底色。依托茶旅文化,构建新兴业态。将茶产业和旅游业充分融合起来,建设“茶天堂”民宿基地,推出一个宜居宜业宜游的幸福家园,将“醉美翁奇”打造成为人人向往的“梦里故乡”,随处都能看得见山,望得见水,留得住乡愁……

喝着茶,聊着天,时间不觉就快到了11点,怕影响杨支书休息,我便起身告辞。路经怡心亭,只见路边停满了车。灯光映在水塘中,显得玲珑剔透。坝子上有不少吃烧烤的游客,烟火袅袅,香味弥漫,还有唱歌的人。走了一段路,还能听到唱走了调的《可可托海的牧羊人》:“那夜的雨,也没能留住你,山谷的风,它陪着我哭泣……”

在回酒店的路上,我脑海一直萦绕着杨支书介绍的一个人,他就是大儒莫友芝的同窗好友、当地乡贤杨维藩,他有句名言:“无益身心事莫为,有关家国书常读。”可见他身上烙印着杨家将忠勇孝义的基因。他平生事迹多不胜数,其中最有名的是在道光二十年(1840年)到咸丰九年(1859年)期间,他变卖家产,招募乡勇,多次解除朝廷危难,曾三次亲自带兵解独山城和三都城之围。他爱国爱民,赤胆忠心,协助朝廷击败了叛乱军。同治年间,皇帝赏他为顶戴花翎后补知府(相当于现今地级市市长),但他不贪恋功名,以孝养父母为由拒绝了。除了保家卫国,杨维藩还多次减免田税,晚年捐资重修战火烧毁的奎文阁,修孔庙,立考棚,迎学使,兴国学,招七属文士就试于独山,成为一个行善无数、造福乡里、被后人一直颂扬的贤士。我在想:把他的故事好好挖掘,写成剧本,拍成电视片,视觉艺术的影响力,一定能助推翁奇村的乡村旅游……

到了假日酒店,不知是茶水的作用还是我的胡思乱想,特别亢奋,毫无睡意。打开窗户,山谷的风,凉爽舒心。我拿出华为手机一看,当地气温23℃,重慶37℃。哇!翁奇村的夏夜,简直就是一种享受。

猜你喜欢

文阁草堂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窝棚、纸信、500元钱:京漂导演有颗天真的心
草堂旧事
草堂诗歌奖在杜甫草堂颁奖
Similar Early Growth of Out-of-time-ordered Correlators in Quantum Chaotic and Integrable Ising Chains∗
A Renormalized-Hamiltonian-Flow Approach to Eigenenergies and Eigenfunctions∗
Supercontinuum generation of highly nonlinear fibers pumped by 1.57-µm laser soliton∗
谁远谁近?
章嵚天行草堂藏书捐赠史事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