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实施科学化的幼小衔接教育

2022-04-22彭静

幸福家庭 2022年1期
关键词:幼小科学化教师应

彭静

幼小衔接阶段是幼儿进入小学前的过渡时期。幼儿园和小学无论是在教育目的方面,还是在教学方式上,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根据实施幼小衔接教育的客观性要求,教师要提升对幼小衔接教育的重视程度,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教育部在2021年3月印发的《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为教师实施科学化的幼小衔接教育指明了方向。教师在强调幼儿园教育与小学教育双向衔接的同时,要构建幼儿园、小学以及家长多方支持的幼小衔接教育体系。

科学化的幼小衔接教育,能促进幼儿健康成长,满足大班幼儿的客观需求。教师要重视幼小衔接教育,给予幼儿足够的支持,在构建幼儿园、小学以及家长多方支持的幼小衔接教育体系的基础上,帮助幼儿做好入学准备,使幼儿顺利地过渡幼小衔接教育阶段。

为了保证幼小衔接教育的科学性和针对性,教师要对大班幼儿进行多方面能力的培养,包括学习能力、自我管理、社会交往以及情绪调节等。一方面,教师要通过创设活动引导幼儿在衔接教育阶段提升综合素养,将促进幼儿健康全面成长视为幼小衔接教育的培养目标,充分地尊重幼儿的自主性;另一方面,教师要支持幼儿在幼小衔接教育中的自主性选择,为幼儿的自主选择创设适宜的学习环境,助力大班幼儿独立学习能力的提高,帮助大班幼儿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在幼小衔接教育中,教师要以游戏化的活动为依托,体现“做中学”的教育理念,促使幼儿在游戏中整合已有经验并自主构建知识体系,支持幼儿在游戏中通过探索性和体验性的活动提升创造力。

在幼小衔接教育过程中,教师应坚持幼儿园与小学的双向衔接,为构建良好的幼小衔接教育生态提供全方面的支持。为了实现幼儿园与小学的双向衔接,教师要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树立科学的教育思想,科学结合幼儿园教育与小学教育,为幼儿组织丰富多样的活动,促使幼儿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教师还要精心选择幼小衔接教育的内容,帮助幼儿做好入学准备,促使幼儿顺利过渡幼小衔接教育阶段。教师实施科学化的幼小衔接教育,有利于幼儿园、小学以及家长多方支持的教育体系的构建,促进幼小衔接良好教育生态的形成。

目前,幼小衔接工作中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集中体现在幼小衔接教育内容、幼小衔接教育方式和幼小衔接教育效果三方面,具体包括幼小衔接教育内容小学化、幼小銜接教育方式不科学和幼小衔接教育效果不理想等。据笔者分析,造成以上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教师教育理念不科学,部分教师未转变自身的功利主义教育思想;二是教学资源开发不充分,如家长资源和社会资源。

受功利主义教育思想的消极影响,幼小衔接阶段的教育内容存在小学化的倾向。造成幼小衔接教育内容小学化倾向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部分教师尚未建立正确的幼小衔接教育理念,在实施幼小衔接教育时以知识传递为主,而对大班幼儿的学习习惯、学习品质、自理能力和心理适应能力的培养不够重视;另一方面,在幼小衔接教育阶段,部分教师没有重视发挥家长资源和社会资源的作用。

在教育方式上,目前部分教师在选择幼小衔接的方式时较为盲目。部分教师为了落实知识与能力的培养目标,会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同时,部分教师对幼儿心智发展特征认识不足,一味地迎合家长的教育需求,没有发挥出幼小衔接教育的积极作用。

目前,幼小衔接教育的效果有待提升。部分教师没有合理选择幼小衔接教育的内容,也没有采取科学的幼小衔接教育方式,导致部分大班幼儿没有在幼小衔接教育阶段做好进入小学的准备,个别大班幼儿出现较为严重的焦虑情绪。

在科学化地实施幼小衔接教育的过程中,为了帮助大班幼儿做好入学准备,提升他们的适应能力,教师要有目的、有针对性地选择幼小衔接教育的内容,联合幼儿园、小学以及家长,构建科学的幼小衔接教育体系,为幼小衔接教育科学化实施提供支持。

1.幼儿入小学准备教育内容。在幼小衔接教育阶段,教师应合理选择教育内容,将其渗透于幼儿的日常学习与生活中。教师应围绕核心素养的提升开展幼儿入小学准备教育。核心素养的提升具体包括幼儿的社会交往、规则意识、专注力和自我调控等方面。教师应围绕大班幼儿核心素养的提升,针对性地开展幼小衔接教育教学活动,促进大班幼儿的全面发展,确保幼小衔接教育的科学化实施。例如,在大班下学期,教师应从大班幼儿自主学习、独立生活与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入手,从心理层面帮助大班幼儿建立对小学生活的期待与向往。

2.幼儿入小学适应教育内容。在幼小衔接教育阶段,教师应创设多元化的活动,如创设与社会规则有关的游戏活动,培养大班幼儿的社会适应能力。同时,教师应认识到良好的学习能力是幼儿持续发展的基础,要帮助大班幼儿形成自主学习的意识,掌握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大班幼儿的自主性阅读活动为例,教师应引导幼儿依托兴趣点查阅阅读资料,指导大班幼儿运用阅读实践的方式发展阅读技能。在小学适应教育方面,一年级的课程安排应从梯度与进度两方面进行调整。在教学梯度方面,学校应体现出幼小衔接的过渡性质,通过课程内容帮助幼儿顺利过渡;在教学进度方面,学校应为幼儿实施地方课程、学校课程和综合实践性课程,帮助幼儿尽快适应小学生活。

在幼小衔接教育阶段,教师应充分尊重幼儿认识、探究周围事物的方式,创设能调动幼儿学习主动性的教学活动,鼓励幼儿大胆尝试和探索。在幼小衔接教育阶段,教师可以使用生活化和游戏化的教学方式讲授课程内容,引导幼儿主动探究,优化幼儿学习体验。教师还可以在实施课程内容时,为幼儿搭建入小学适应的教育衔接内容,实现由幼儿园游戏化教学方式向课堂教学活动方式的转变,避免幼儿进入小学后出现不适应的现象。

1.探究式的教学方式。在幼小衔接教育中,教师实施探究式的教学方式,既有助于大班幼儿在活动中获得学习经验,又能帮助大班幼儿自主构建知识体系。一方面,教师应从幼儿的兴趣点出发,进行师幼互动或者幼幼互动。教师可以通过适时性的提问,引导幼儿对相关问题进行深度思考,激发幼儿学习知识的内在驱动力,为幼儿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供学习方式的支持。教师还可以采用隐性指导的方式,让幼儿通过观察掌握活动材料的使用方法,鼓励幼儿自主操作,从而培养幼儿的探究能力。另一方面,教师可以采用探究式的教学方式开展主题活动,注重对大班幼儿学习方式与学习能力的整合。例如,在“认识数字0~5”的主题活动中,教师可以为幼儿创设“数字的趣味性”主题活动,引导幼儿通过画图的方式表示数字,让幼儿根据数字联想形状,帮助幼儿理解数字的意义。在“说说数字形状、画画数字图形”活动中,教师可以根据大班幼儿的认知特点,利用活动教具激发幼儿学习数字的兴趣,鼓励大班幼儿独立观察与思考,让幼儿在小组合作学习的基础上,通过画画的学习方式,体会数字的含义。

2.体验式的教学方法。教师在幼小衔接教育中实施体验式的教学方法,就是关注大班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的体验。教师可以根据活动内容为幼儿创设适宜的活动情境,发挥情境化教学模式对幼小衔接教育的积极性作用。以绘本活动“彩虹色的花”为例,教师可以为幼儿创设角色扮演的体验活动,让大班幼儿把彩虹色的花瓣赠送给需要帮助的小伙伴,让幼儿感受到分享所带来的幸福感和喜悦感。这种体验式的活动,既有助于突出幼儿的主体性地位,又能促进活动目标的有效落实。教师采用体验式的教学方式,在语言活动中为大班幼儿提供丰富的素材与动态化的语境,有助于增强幼儿语言表达能力,使幼儿在道德情感价值观层面获得提升。

1.引导家长积极配合。在幼小衔接教育中,幼儿园与小学应与家长构建合作性的伙伴关系,在建立家庭、幼儿园和小学三方协同沟通机制的基础上,通过有针对性的多元化活动,引导家长积极配合幼儿园和小学各项教育教学工作,实现幼小衔接阶段家庭、幼儿园与小学共育的教育目的。一方面,幼儿园和小学应关注家长在幼小衔接教育中遇到的問题与困惑,及时给予家长开展家庭教育工作的各项支持,包括纠正家长在幼小衔接教育中出现的错误行为,引导家长配合幼儿园和小学做好双向衔接的多方面工作等;另一方面,在幼小衔接教育理念层面,幼儿园和小学不仅要帮助家长形成科学化的认识,以家长能理解的方式宣传幼小衔接的科学理念与教学方法,还要从心理层面给予家长支持,如幼儿园可以指导家长为幼儿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而小学可以通过有目的的实践性活动有效缓解家长的焦虑与压力。

2.建立幼儿园、小学以及家长共同协作的机制。在幼小衔接教育中,幼儿园和小学应形成深度合作的关系,既加强对教学方面的指导,又及时解决教师在开展幼小衔接教育时碰到的实际问题。以幼儿园和区域小学联合教研为例,教研组应将幼小衔接教育作为教育教学工作重点,将其纳入幼儿园和小学的年度教研工作计划,并从实践与制度上建立幼儿园和小学互通融合的教研体制。教研组可以依托相关社会组织,以学区为单位建立幼儿园教师和小学教师共同教研的体系。教研内容既要包括幼儿园大班幼儿入学准备与入学适应层面的问题,又要涉及幼小衔接课程的开发,以构建幼儿园、小学以及家长共同协作的机制。

在实施科学化的幼小衔接教育时,幼儿园和小学要及时调整教学理念,建立以幼儿园、小学以及家长为主体的幼小衔接教育体系,并在幼小衔接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探索,以适应开展科学化幼小衔接教育的客观要求,为即将步入小学的幼儿提供科学的指导。

(作者单位:正宁县永正中心幼儿园)

猜你喜欢

幼小科学化教师应
流翔高钙,实现葡萄科学化管理助农增收
语文教师应具备的“文本素质”
如何有效地做好幼小衔接
透明化、科学化和可预期
幼小衔接真正该做什么
从养成教育入手 促幼小平稳衔接
小学低年级教师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幼小衔接,学前准备知多少
党建科学化的内涵探析
统战工作科学化:一个整体性叙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