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金融的现实与未来

2022-04-22梁钰琪

时代商家 2022年9期
关键词:传统金融金融创新互联网金融

梁钰琪

摘要: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在金融行业的影响正不断加深,诸多传统互联网企业开始进入金融领域,而传统金融企业也在加大与互联网企业的合作,互联网金融强势崛起,其自身带有的便利性与发展潜力,让传统金融业难以适从。本文中针对互联网金融的现实与未来进行初步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金融创新;传统金融

传统金融产业分为两种模式,分别为银行模式与资本市场模式。银行模式是以银行各项业务为核心,而资本市场模式则采用直接融资方式,即借助证券市场完成产品转换。与传统金融服务相比,互联网金融不再是单一的银行模式或资本模式,而是一种以网络平台为载体的全新运转机制,借款人与存款人可在网络平台直接完成交易,互联网成为金融的工具。因此,互联网金融自其诞生之日起,就不再与银行或资本市场并列,且伴随着制度体系与技术资源的完善,未来的互联网金融将无需借助资本市场或银行完成金融交易。

一、互联网金融的现实

(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现状

我国政府对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抱有正向态度,早在2013年,相关部门为规范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秩序,以人民银行为核心,全面推进互联网金融相关制度与发展机制的研究,而这些工作与努力,让我国互利网金融进入全新阶段。相关部门逐步正视互联网金融对我国经济体系建设带来的效用,借助互联网等新技术与新工具,大力拓展网络金融服务模式,而这些服务与产品极大推动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并同步深入推动互联网金融创新,相关服务机制更为规范。

(二)传统金融企业对互联网金融的态度

随着国家支持政策与制度的逐步落实,各类银行正不断寻求互联网金融体系的建设策略,各类商业银行也在搭建自己的P2P平台,甚至部分银行建立起相应的电商平台,大量资源涌入到互联网金融。此外,我国各类传统保险企业也在快速推进与互联网企业的合作,在线财产保险业务走向正规化与体系化,并得到监管部门的认可与保障。

(三)IT企业与移动运营商对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态度

现如今,各类大中型IT企业均在积极推进互联网金融业务,供应链金融服务走向金融市场,以线上金融平台为载体的投资理财产品让金融产业愈加繁荣。与之相比,我国移动运营商也在全面发展移动支付业务,这让互联网金融市场的深度优化成为可能,人们不再需要携带银行卡即可完成绝大多数的支付行为。此外,金融学术界对互利网金融的发展也是极为关注,各类金融院校与行业科研机构正不断加大资源投入,越来越多的专业人才投入到互联网金融建设环节,大量与互联网金融发展相关课题的实施,也同样凸显当前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前景。

二、互联网技术领域对互联网金融的影响

(一)金融的核心功能没有发生改变

以互联网技术为核心的互联网金融,其自身的金融功能没有发生改变,其依旧是对资源与空间的优化配置,并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服务。支付清算、资金融通等服务借助互联网产品,实现经济资源在空间层面的转移,并同步提供渠道、风险管理以及信息咨询等业务。此外,互联网金融内部同样具备股权、债券、保险、信托等传统金融契约内涵,与金融监管相关的各类行为也同样有效,如审慎监管、行为监管以及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等。

(二)互联网技术在互联网金融产业的内在优势

近些年,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进步,互联网产业的发展进程已远超预期设想,而互联网的快速进步,也让人们对金融服务的理解出现改变。因此,以互联网金融的实际影响角度分析,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与互联网技术息息相关,互联网不仅仅是金融的发展载体与工具,金融业同样成为互联网进步的关键助力。现如今,互联网技术主要体现在移动设备、大数据、搜索引擎、云计算等领域,金融交易成本得到控制,信息不对称现象逐步消失,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大幅提升,金融组织形式也得到改变,大数据在信息层面的高效处理能力,让金融风险管理工作水平得到全面改善。

(三)互联网思想对互联网金融产业带来的影响

互联网产业带有独特的发展思想与精神,其与传统金融思维存在很大差异。互联网思维注重开放、共享、平等、民主、普惠、自由选择与去中心化,而传统金融业则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现象,金融产业内部知识体系只有一部分人掌握,更多的人則只是了解表象。与传统金融思维相比,互联网金融呈现颠覆性改变,金融业内部的分工与专业化程度被淡化,公众对金融产品的理解难度大幅削减,对闲置资金的使用更为明确,在金融工具的帮助下,公众无需理会金融的内在,只需要知道最终的结果,这让传统金融企业与相关服务受到极大影响。

(四)互联网金融得以兴起的宏观背景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带有明显的区域性质与全球性质,这一行业并不是我国独有,但是,很多发展模式与服务机制却只存在国内。互联网技术的技术,让很多无需借助物流而实现产品流通的行业受到很大影响,金融行业则是其中的一个代表。此外,社会生产服务数字化的快速加深,也让大数据在金融产业的应用成为可能。相关数据表明,当前社会生产服务体系形成的数据信息中,约有70%已实现数字化。同时,实体经济企业在金融层面的认知正快速加深,这些企业对数据信息使用以及金融风险管理层面的能力逐步提高,企业更热衷于参与互联网金融活动。随着共享经济时代的到来,传统金融体系残留的低效率或负面因素,也让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进一步加速,加之我国政府为推动国民经济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这让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空间得到拓展。在我国,传统金融产业始终未能实现对中小型企业以及农业经济建设进行有效服务,加之民间金融在发展层面存在很大局限,金融风险管理较差,互联网金融的优势地位得到凸显。我国实行的经济结构调整工作,也让信贷需求增加,传统金融产业服务难以满足普通群众的投资理财需求。以上诸多宏观因素影响下,我国互联网金融产业呈现爆发式增长,这也让金融监管工作面临巨大挑战。

三、互联网金融的商业模式

现阶段,互联网金融在支付、信息处理以及资源配置等层面表现出很大的差异,而这也让互联网金融拥有多种存在机制与类别,具体阐述如下:

(一)传统金融产业的互联网化

互联网技术影响下,传统金融中介与金融市场内部的网点及人工服务等被互联网平台取代,各类网络银行、手机银行、网络金融交易平台、金融产品等快速铺开。这种以传统金融产业为依托的互联网金融,其本质为传统金融产业在新技术体系下的升级与改进,实际金融服务效率得到提升,社会公众对金融服务的体验变得更为良好。

(二)移动支付与第三方支付体系

移动支付与第三方支付体系的出现,让金融支付行为彻底改变,如支付宝,其彻底颠覆传统银行卡支付机制。现如今,很多企业在工资结算时,直接将工资打到员工的支付宝账号,而员工则使用支付宝进行日常消费,其他诸如微信财付通也是这种模式。这些以移动支付及第三方支付为核心的全新支付系统,让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加快捷,资金流动速度明显增强。

(三)互联网货币

互联网技术作用下,数字化成为社会发展的主流,而这种影响也体现在货币层面,数字货币应运而生,如比特币、Q币、亚马逊币等等。互联网货币带来的影响更为深远,其不再是单一的支付模式与服务机制的改变,而是交易本质的改变。传统交易必须使用中央银行的货币,而数字货币则不受中央银行的控制,是一种全新的交易媒介,其亦可成为未来商品定价的基础。

(四)基于大数据的征信与网络贷款

基于大数据的征信与网络贷款,其以企业在市场交易环节的各类行为数据为根本,分析出企业出现违约的概率信息,并将其作为放贷业务实施的参照。这种以数据信息为基础的放贷过程,让现有的放贷基本原理被彻底颠覆,企业资产负载表反映出的还款能力不再是判断标准。现阶段,这种贷款模式已得到广泛应用,小微型企业更容易获取发展资金,而这些企业亦需按照额度的透支情况,随时贷款并按天完成利息支付。

(五)以大数据为核心的保险业务

互联网金融产业下的保险业务也呈现新的变化,例如,当前很多车险业务会对交通事故状况进行分析,从而确定出当前年份的保险费率,这让相关业务的风险得到控制,业务发展更具规律性。互联网金融产业下的保险业务往往会将某一个人的数据信息进行具体分析,从而找到其金融层面的具体需求,找出其日常工作生活等层面可能出现问题的概率,以这些信息为基础,为其定制个性化保险服务。

(六)P2P网络贷款

P2P网络贷款是指互联网平台内部个人借贷行为,贷款方与借款人在互联网平台完成借贷行为,贷款方需获取到借贷人发生违约的概率,并将其作为利率计算的基础,且不同的借贷额度,其利率标准也会出现变化,在此条件下,融资需求以及贷款攻击匹配问题也将得到解决,借贷双方的信用也变得更为稳定。

(七)众筹融资

众筹融资是一种全新的股权融资形式,其以互联网为核心载体,以各类服务与项目为目标,在互联网内部完成融资申请与入股,并同时向投资各方告知相应的风险、收益与损失。众筹融资的出现让小额风险投资得以实现,但是这种互联网金融机制仍需做出进一步规范。

(八)大数据在证券投资层面的应用

随着搜索引擎与云计算等技术的全面成熟,互联网金融发展在数据层面的限制被彻底解除,这些网络数据的大量运用,也让证券投资工作得到有效支持,股价的预测变得更为精准,证券投资发展更为快速。

综合以上各类互联网金融模式可以看出,互联网金融与当前现存的银行模式、IPO模式以及证交所交易模式完全不同,金融与教育的内在被彻底颠覆,无论是金融产业还是金融教育工作,其整体在数字化层面的特征整不断加强,金融产品在网络中大量流传,金融教育也在网络平台中得以实现,金融产品成为数字组合,因此,互联网金融业必将成为金融交易体系的首要模式。

四、我国互联网金融需进一步研究的难题

近些年,随着政策、技术与市场需求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快速加深,互联网金融爆发式整张,但是,无论是产业自身还是互联网金融的商业模式,均存在很多亟需解决的难题。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层面:

(一)如何正确实施互联网金融商业模式下的系统分析

互联网金融业是一种商业模式,其自身的核心盈利模式、竞争优势与劣势、对业务量以及盈利能力等方面仍然需要进行实证考量与分析。相关产业的结构形式以及商业模式是否契合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思想,如P2P网贷行为等,仍需在监管层面作出更多的努力与改变。

(二)如何正确看待互联网金融对货币体系的影响

互联网金融的深度发展让传统的货币面临被淘汰的风险,而互联网金融自身很难被控制,数字货币又是一种广义货币,这种货币形式是否应纳入到M2统计之中,以及券商在进入央行支付系统后对货币自身带来的影响,这些问题均要进行深度论证与考量。

(三)大数据技术在互联网金融中的应用与发展

随着大数据技术的逐步成熟,以数据分析为业务核心的企业蓬勃发展。这些数据分析公司将分析成果卖给银行或金融企业,并为银行以及各类金融企业建立相对可靠的數据信息模型,完成客户群体信息的分析,从而帮助金融企业找到更为合适的金融服务产品。但是这一过程涉及大量难点以及需要进行研究的问题,例如:征信如何实现智能化、大数据信用评估是否具备足够的效率与准确性、数据信息应用与分析结构能否得到保障、客户隐私保护以及金融精准营销规划等等。

(四)互联网金融出现的监管套利问题

互联网金融产业的过快发展,让原有的监管机制难以适从,监管协调问题尤为突出,而很多互联网金融企业呈现出与传统金融企业相似的服务与功能,这些服务与功能却没有受到严格的监管约束,套利问题频频发生。

五、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展望

(一)新模式将不断出现

如今,我国互联网金融市场与产业发展尚未得到规范发展,全新机制与模式层出不穷,这不仅极大丰富我国金融服务体系,也对监管、教育以及制度保障等工作提出更多挑战。首先,信息科学技术的不断突破,为金融服务创新提供更为的有利条件,例如:人脸识别技术的突破,让原本的支付行为进一步丰富,互联网金融原有的身份认证困难问题也得到解决。其次,互联网金融服务市场也将在细分道路上越走越远,随着互联网金融大爆发,无论是传统金融企业还是传统互联网企业,抑或是全新的互联网金融服务团体,都在不断寻求社会生产生活过程表现出的金融需求,差异化竞争更为明显。此外,互联网金融服务也面对着快速多变金融服务需求的影响,个人与中小微企业在金融服务层面提出的各项需求,也将伴随着互联网金融机制的创新得到满足,并可由此迭代出更多全新的金融模式。

(二)数据共享势在必行

大数据征信是互联网金融得以有序发展的关键点,信用也是金融生存的根基,而互联网金融则是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对不同客户的各类活动信息数据进行具体分析,从而完成金融风险管理。但是,我国当前的征信系统尚不完善,且互联网金融企业之间的数据信息也没有实现共享,很多互联网金融服务缺少足够可靠的数据支持,从而导致其内在优势无法充分发挥。最近几年,我国征信系统正广泛实施改革与创新,互联网金融的交易信息正接入央行征信系统,互联网金融业必将走向正规化、透明化与阳光化。

(三)互联网金融监管层面的与时俱进

互联网金融市场长期面临监管难题,而资本的本质趋势影响下,大量非法互联网金融产品充斥市场,用户体验至上的基本原则也很容易实现,“审慎稳健”的金融思维正遭受巨大挑战。互联网金融过于注重互联网精神,其也必将会对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带来负面冲击,因此,互联网金融的未来发展,也必须处于法律制度的监管之下,最大限度压缩套利空间,实现线上线下公平竞争。互联网金融的监管应注重对业务多变性以及金融风险传播性的处理,建立以大数据为核心的科学化监督模式,无论互联网金融的业务外在模式出现何种变革,其内在的数据信息应牢牢把控。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政府对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持积极正面态度,大量政策制度的制定也让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走向阳光化与制度化,传统金融产业存在的限制被解除,与金融服务相关的各类产业也要做出相应的改变。互联网金融的未来发展,应将互联网技术本身作为监管与发展引导的切入点,同时也是教育、服务、保障等配套功能体系实施的要点,数据共享势在必行,监管工作也要做到与时俱进,从而打造更具活力的金融市场新时代。

参考文献:

[1]苏刘畅.互联网金融的现实与未来[J].金融经济,2017 (04):134-135.

[2]王莹.互联网金融的现实与未來趋向分析[J].商场现代化,2016 (29):203-204.

[3]谢平.互联网金融的现实与未来[J].新金融,2014 (04):5.

[4]邱勋,郭福春,陈月波.互联网金融的现实与未来展望[J].攀枝花学院学报,2015,32 (01):34-38.

猜你喜欢

传统金融金融创新互联网金融
传统金融与互联网的融合路径研究
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体系的影响分析
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与金融创新的互动发展
论互联网金融刑法规制的研究
跨国公司财务管理与金融创新
互联网金融的风险分析与管理
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分析
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