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旅游外宣翻译的生态翻译伦理解读
——基于池州杏花村外宣翻译实践

2022-04-21余义兵

池州学院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杏花村译语池州

高 扬,余义兵

(池州学院 外国语学院;池州文化外译与传播研究中心,安徽 池州 247100)

池州杏花村因唐朝诗人杜牧的一首《清明》而闻名遐迩。诗中渗透的“酒”意象、“杏花”意象和因杏花而得名的“村落”意象与诗歌共同赋予池州杏花村独特的文化内涵,成就池州“千载诗人地”的美誉。在“文化走出去”战略背景下,承载池州生态美和人文美的杏花村“诗、酒、花和村落”文化需要高质量的文化旅游外宣翻译助力其对外传播和推介。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外宣翻译,文化旅游外宣翻译的核心在旅游目的地环境中异质文化或异地文化的翻译,以凸显“旅游目的地吸引力和生命力”,使翻译产生“对旅游之效用及旅游之目的”[1]3,即译有所为。

胡庚申教授在2001年“国际译联第三届亚洲翻译家论坛”上首次使用了术语“译有所为”(Doing things with translations),在内涵上呈现两方面的意义:一是译者基于特定的主观动机从事翻译;二是翻译产品要达到设定的客观效果[2]247。文化旅游外宣翻译的客观效果不言而喻,即吸引国外游客的注意力,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宣传旅游目的地文化及中国文化,发展特色文化旅游,因此译文要做到“实事求是”且“富有美感”[3]121。主观动机而言,译者的“译有所为”源于多种多样、为私为公的动因。然而不管译者的主观意愿如何,文化旅游外宣翻译工作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译者始终处于“原文—译者—译文”三元关系[2]221的轴心位置,是翻译过程的“译者中心”[2]208。以翻译适应选择论为理论基础、以生态理性为宏观指导的生态翻译学创立了“译者中心”的翻译理念,又为“‘译有所为’找到理论根据”[2]217,即译者要积极适应原语和译语、原文和译文、作者—译者—读者、语言和文化、内在和外在等多要素作为不同典型要件的翻译生态环境,对文本进行选择性移植,产生整合适应选择度最高的译文,使得译文(译品)在服务译入语读者、推动社会进步、促进文明发展等方面起作用[4]10。因此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需要处理与翻译生态环境的多重关系,需要遵循翻译的伦理原则和要求。借鉴生态翻译学的伦理观,以池州杏花村文化旅游外宣翻译实践为例,探讨生态翻译伦理观的指导意义和规范功能,回答“为何译”即“译有所为”的问题,使文化旅游外宣材料的信息价值、文化价值和情感价值都能增强旅游目的地吸引力和生命力,传播地方文化,促进旅游业发展。

1 生态翻译学视野下的翻译伦理原则

胡庚申教授提出并详述了生态翻译学翻译伦理观的基本原则——平衡和谐原则、多维整合原则、多元共生原则和译者责任原则。四原则既规范翻译行为,又约束翻译行为的主体。其中,平衡和谐原则体现生态翻译学的内在伦理价值,是“综合因素的整体平衡和谐”[4]111,是翻译实践的主旨目标。多维整合原则规定最佳的翻译应当在语言维、文化维与交际维中达成整合适应选择度最高的翻译,是评判译文的标准,指导翻译实践。多元共生原则指翻译理论研究的多样性和不同译本的共生性,是促进翻译发展的动力,体现生态翻译学的开放和包容。译者责任原则强调译者主导翻译活动全过程,统筹协调翻译生态、文本生态与翻译群落生态间的关联互动,完成译有所为的使命,是生态翻译学一条重要的伦理原则。

梳理以上四原则可知生态翻译学视野下的翻译伦理集中反映“译者责任”原则,译者有责任做出三维适应与转换,坚持“多维整合”原则,寻求整合适应选择度最高的译文;有责任深究翻译理论、进行翻译实践,丰富理论和译品,实现“多元共生”原则,确保译品在新的生态环境中能够生存并长存。而“平衡和谐”原则与其他三原则密切相关,彼此交织互联,最终归结为产生平衡和谐的翻译生态、文本生态和翻译群落生态的主旨目标。如此,将翻译、伦理和生态融为一体的生态翻译学伦理观指向了一个“功能更强、效率更高的解释系统”[5]7,解释“何为译”以及“为何译”,指导规范“如何译”。

2 文化旅游外宣翻译的生态翻译伦理体现

用于推介旅游景点、展现地方特色文化、促进地方文化旅游为具体内容的池州杏花村文化旅游外宣翻译要求译者秉持“译者责任”原则,针对具体的文化旅游外宣文本,坚持整体选择适应性策略,进行多维转换,采取原生态多元依归,最终达到原语和译语系统中语言和文化生态平衡和谐的目标要求,促进文化的交流和交际,推进生态文明旅游,彰显生态理性。

2.1 遵循适应选择体现多维整合原则

生态翻译学指导下的翻译实践要达到原语生态与译语生态在语句、段落和篇章的整体平衡。语码转换的同时关照“文化内涵、交际意图、心理暗示、美学追求”等多个维度[4]264。因此,译者需要分析原语文本的语境和表述,着眼跨文化的交流交际,选择能够适应译语文化语境的表达,在实现文化维和交际维有效转换的基础上完成语言维的转换,产生较高整合适应选择度的译文。

例1:由于“杏”与“兴旺”的“兴”谐音,“杏子”有子孙兴旺的美好寓意,所以农家田院栽上几棵杏树。

译文:The Chinese character of apricot“杏”is homophonic with“兴”,which means prosperity in English.Thus“apricot”in Chinese culture also carries blessing connotations of prosperity and fortune.Therefore,it has long become a fashion to grow some apricot trees in the farmyards,similar to erecting or planting a cedar tree in the western households during the Christmas season for good fortune.

例1选自池州杏花村文化旅游区《导游解说词》第十六条“杏花岭”中对“杏花园”的一句介绍,强调杏树负载的文化内涵和意义。“在中国,文人墨客往往由特质不同的植物产生丰富的联想;而西方国家受到古典神话和历史文化的影响,花木情结也悠久而强烈。”因此“以花草树木为喻体叙事喻理,托物抒情,在英汉语中都是常见的语言现象。”[6]703原文类比了杏树与梅和竹在中国文化以及中国人家庭生活中的重要意义,认为在庭院中栽种杏树是一种时尚。在汉语的生态环境中不仅恰如其分,而且能够引发读者共鸣,散发着浓浓的生活气息。若英译时不加思辨地简单进行语码转换,则会引起外国游客的理解困惑。原因有二:其一,杏树原产中国,是著名的观赏树木,杏花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也很高,是十二花神之二月花,历史上备受文人的青睐和赞誉,但是杏树和杏花并没有走进西方家庭,其文化意义和美学价值不能被西方人理解;其二,梅、兰、竹、菊在中国文化中被誉为花木“四君子”,文化内涵丰富,承载美好的人生寓意,但是英语中plum(梅)、orchid(兰)、bamboo(竹)和chrysanthemum(菊)仅代表植物的类属,并不具有汉语对应词中包含的丰富文化内涵[7]71,因此栽种梅和竹并不能成为西方人的生活时尚。显然,原语和译语的文化生态出现了冲突和不和谐,不利于成功的交际交流。

张健教授认为“旅游资料的英译应尽可能地突出而不是淡化甚至回避原文中的文化内涵。”[3]122那么如何才能在突出原语文化生态内涵的同时不加剧与译语文化生态的冲突呢?在西方,松树被视作常青树,具有永生(immortality)的美好寓意,常被用作家庭必备的圣诞树[8]31,传递祈福惜福的意义。在充分理解中英语境下植物词语负载的文化差异基础之上就原句的两处表述做出文化维和交际维的转换:将“梅”和“竹”转换成“松”(a cedar tree),用松树做喻体与杏树相类比,更适应译语的文化生态;把适用范围由“文人雅士”转换为“家家户户”(the western households),不仅能把外国游客带入杏花村宜人宜居的生态环境中,还能帮助游客体会中国传统文化以及中国人的生活趣味,实现文化交流交际的目的。文化维和交际维的适应性转换也同步完成了语言维的转换。译者多维转换的思路和方法展示出对文化差异的尊重,突出原语文化生态内涵的同时平衡与译语的文化差异,辅助建设和谐的跨文化交际环境,利于文化旅游推介。

2.2 依归原生态体现多元共生原则

图1 不同所指“杏花村”的出现频次

生态翻译学倡导翻译理论研究的多元化和不同译本的共生共存,称之为翻译学发展的一种常态[4]116。多元化的译论研究对译者个体极具挑战,而共生的译文(译品)则有力促进译者个体和群体的进步发展,是相同或不同的译者“为了适应不同层次翻译生态环境的种种变化;或为了保持文本生态、翻译生态、‘翻译群落’生态的平衡和协调”[4]116做出的取舍选择。不同层次的翻译生态环境可以总括为原语生态和译语生态,即原生态。适应不同层次的翻译生态环境表现在对原生态的“依归”,“既可以指高度依归于原语生态,也可以指高度依归于译语生态”[4]283,译者因此发挥灵活处理翻译素材的主动性。鉴于推荐池州杏花村热点旅游地和介绍池州杏花村历史文化的不同层次的翻译生态环境,文化旅游外宣翻译实践适应性选择依归原语生态或译语生态,以更加客观、准确地传递语言文化信息,激发游客的旅游热情,实现译文整体的平衡和谐。

以池州杏花村文化旅游区的《导游解说词》语料为例,多达12,742字的解说词中,“杏花村”一词共出现74处,虽然能指相同,但所指差别明显。

如上图所示,意为“热点旅游地”的杏花村出现20处,涉及导游词导语、杏花村文化旅游区规划建设相关内容;意为“历史文化”的杏花村出现52处,涉及诗歌、传说故事、《杏花村志》引用相关内容。此外,普通名词杏花村出现2处,皆为名称,无特别意义。“杏花村”的语言生态环境不同,译文的选择就要适应不同的语言生态环境。

例2:欢迎各位来到杏花村(1)。全国各地,杏花村(2)很多。我们眼前的杏花村(1),正是晚唐诗人杜牧笔下的杏花村(3),也就是杜牧当年饮酒赋诗的地方。

译文:Welcome to Xinghuacun Culture and Tourism Zone(or Xinghuacun).It is constructed mainly on the former site of Apricot Flower Village mentioned in the poem of Du Mu(803-852),the poet in the Tang dynasty(618-907),and is now developing into a popular culture and tourism zone in SouthernAnhui Province.

例2选自《导游解说词》的第一句,呈现了上述不同层次的翻译生态环境。符号标记词语“杏花村”便于辨析其在不同语言生态环境下的所指。为了适应不同层次的生态环境,翻译实践采取了不同的依归措施,如下表所示:

表1 “杏花村”的多元翻译

杏花村(1)指要推介宣传的池州杏花村文化旅游区,经过多次复建后形成,是池州市文化旅游的一张名片,承载更多的旅游信息。根据《公共服务领域英文译写规范》第1部分:通则(GB/T30240.1—2013)5.1“场所和机构名称”的译写方法和要求,“专名一般使用汉语拼音拼写”[9],因此在翻译“杏花村”这个旅游品牌时高度依归原语生态,音译为Xinghuacun,简洁明了,凸显地方文化特色,便于游客记忆。

杏花村(2)的应用语境是对杏花村“作为地理上的村名”[10]1做出的考证,符合事实,却对推介池州杏花村文化旅游品牌不起作用,不了解中国地方志的外国游客会感到困惑。为了有效进行跨文化交流和交际,直接删减不译。

杏花村(3)存在于晚唐诗人杜牧的《清明》诗中,作为文学意象被写进历史,成为不朽的文化符号。2014年4月4日《中国日报》的“英语点津”板块推送了题为“《清明》诗多种译本”的文章,收录多位现当代翻译家的《清明》诗译文,仅“杏花村”一词就出现了7个版本:Apricot Village(吴钧陶);a cottage amid apricot flowers(许渊冲);Almond-Town(蔡廷干);Apricot Bloom Village(孙大雨);hamlet amidst apricot blossoms(杨宪益、戴乃迭);yonder village of the apricot flower(万昌盛、王忠英)and a hamlet amid apricot flowers(吴伟雄)。以上译文应用了意译的翻译方法,适应的是译语生态,其中最受推崇的是翻译家许渊冲的版本。但是,细读许版译文发现译者对“杏花村”的理解不够客观。根据《杏花村志》的记载,郎遂在卷十一中记录了一份自家的《户牒》,记述其在“池州府贵池县杏花村居住”[10]23,因此“杏花村”不是许渊冲认为的“酒店的名字”[11],而是有名有实的村落,且是“因为村落里有杏花而得名”[10]6。比较flower和blossom,flower(能接果子的花)更符合语境和情景,因此确定Apricot Flower Village为历史文化杏花村的译文,也是2019年4月4日《中国日报》中文网推出的节目“一起读诗:感受英文版《清明》”里美籍记者Anne Ruisi采用的译文。用意译的方法,高度依归译语生态,澄清了杏花村的历史身份,保护了池州杏花村的地域文化。

此外,相比诗人杜牧的生活轨迹,外国游客应该更关心眼见为实的杏花村状况。因此完全转变最后一句的意义,总结池州杏花村文化旅游区的发展现状,同样依归译语生态,照顾游客的心理需求。原生态依归的方法证明了“人们对不同译本共生共存‘翻译权’的尊重”[4]117,是生态翻译学充满勃勃生机的重要因素。

2.3 发挥译者中心彰显译者责任原则

译者责任是相对于翻译过程中“他者”责任而言,指译者要贯彻“在翻译过程中、在翻译行为中以及在整个翻译活动中的‘全责’理念”,统筹协调“翻译群落”(人)、“翻译环境”(境)和“翻译文本”(本)三者间的相互关系,体现平衡和谐的翻译生态整体观。[2]117-118池州杏花村文化旅游外宣翻译实践落实的译者责任原则表现在译者全面分析文化旅游外宣翻译活动需适应的“宏观、中观和微观”[2]89的翻译生态环境,科学判断评估原语文本,采取适应性选择的翻译策略和技巧,确保翻译效果。

例3:原文:一、历史文化

齐山当池城之南四五里许,杏花村则在城之西郭外。—摘自《杏花村志》

杏花村在府秀山门外里许,因杜牧诗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得名。—摘自《池州府志》

杏花村,位于安徽池州市贵池区城西,距今1300多年历史。晚唐著名诗人杜牧于会昌四年(公元844年)任池州刺史。次年清明之日,杜牧到杏花村赏春,触景生情,写下了脍炙人口的《清明》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自此,池州杏花村随《清明》诗名扬天下,享誉天下。

杏花村被称为江南诗村,故池州誉为“千载诗人地”。唐代的李白、白居易、杜牧、罗隐、杜荀鹤,宋代的梅尧臣、苏舜钦、司马光、苏辙、李清照、岳飞、杨万里、朱熹,元代的萨都刺,明代的王阳明、董其昌,都留下了不朽诗篇。杏花村又被称为中国最古老的酒庄,以杜牧诗中的酒家和历史记载的杏花村黄公酒而闻名于世。清康熙年间,池州人朗遂潜心编撰了《杏花村志》十二卷,为《四库全书》收录的唯一村志,杏花村堪称“天下第一村”。

译文:I.History and Culture of Xinghuacun

Xinghuacun locates in the west of today’s Chizhou city,Anhui province.It was originally known as Apricot Flower Village over 1300 years ago due to a poem written by Du Mu,the famous poet in the late Tang dynasty.According to Chronicles of Chizhou Prefect,in 845A.D.Du Mu,governor of Chizhou,wrote the poem“The Mourning Day”,describing the rites and conventions of paying homage to the ancestors in Tomb Sweeping Festival,one of the very important Chinese traditional festivals.He was emotionally involved on that day and this poem of his touched a chord in readers’hearts for generations.Since then poets in different eras have left outstanding poems here.Hence,Xinghuacun becomes well-known and is appreciated nationwide due to the poem.

例3出自《杏花村文化旅游区投资指南》第二部分“杏花村历史文化”的前两段,讲述杏花村的前世,为亟需招商引资、发展建设的杏花村的今生做背景介绍。因而原文的宏观生态环境是池州杏花村文化旅游发展建设的大背景,配备英语译文的《指南》能有效吸引外资,助推发展。相应的中观生态环境则表现在省内外召开的旅游推介会或池州杏花村文化旅游节的各类旅游宣传活动等,以获得投资方以及游客对景区的良好印象,更倾向于主观的环境。微观的生态环境体现在《指南》制作的字里行间,包括《指南》的架构,每一部分的内容,具体内容的表述,选取的图文资料等。如此制作《指南》的目的无疑是通过宣传更加立体、全面、准确向外推介杏花村,因此英译《指南》时要把“人、境、本”的三维生态环境统一起来,兼顾不同维度的生态环境,达成译介推荐的目的。

原文的翻译生态环境涵盖“杏花村历史文化”部分,其固然必要但并非绝对重要。作为旅游区的背景仅做基本介绍,即介绍其历史身份和历史地位,突出杏花村的文化旅游价值,以预设其潜在的投资价值。只有适应了生态环境才能明智选择可译的原文文本和相应的翻译策略及技巧,也才能产生较合理的译文。可采取异化和改换、补建、减译、压缩等变译的翻译策略和技巧对池州杏花村的历史文化做基本梳理,重点着眼其未来。

适应《指南》的应用文体环境,省去古籍《杏花村志》和《池州府志》索引文献和诗词的翻译,依归译语生态意译“杏花村”,切入杏花村的历史背景;改变介绍的视角,由原文中的“历史杏花村”第三人称视角改为“文旅杏花村”的第一人称视角,适应译语读者的阅读视角;重新整合“杜牧杏花村赏春”的信息,不做过度延伸,使表述趋于客观,适当补充诗歌的文化内涵,关联诗歌负载的中国传统文化,语言翻译和信息转译的同时做好中国文化的传播;删除第二段关于历代造访池州的诗人介绍,使译文精炼传神,避免造成译语读者的理解障碍;综述池州杏花村的发展潜力,取代原文最后两句关于“中国最古老酒庄”和“天下第一村”的判断,避嫌夸大其词。重构后的译文信息完整、客观实际、实用美观,平衡了原文和译文间存在的语言、文化和交际生态的差异,适应了原文宏观、中观和微观的生态环境。

上例所做的改译说明有责任心的译者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做出符合生态理性的判断,哪些材料值得译、需要译且译来有意义,遂做出合理的取舍。因此,译者有责任在适宜的程度上删减导游解说词中无历史考证且真伪难辨的内容,完全改写公示语的结构,使表达更适应译语读者的阅读习惯,传递友好旅游、文明旅游的观念,重塑池州杏花村文化旅游的生态环境。

3 结语

文化旅游的外宣翻译是地方文化旅游外向型发展的重要推手,有助于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繁荣。实事求是、美观合理的文化旅游外宣译文能够有效传递地方文化和旅游的信息,建设地方形象,被译语读者理解且产生情感共鸣。生态翻译学充分肯定了译者在翻译过程和翻译行为中的中心地位、责任意识和责任体现,生态翻译学翻译伦理指导下的池州杏花村文化旅游翻译实践,兼顾了外宣材料在语言、文化和交际三维的和谐,平衡了不同文化间的差异,加深了多元生态环境间的交流,凸显了文化旅游外宣翻译的实用价值,势必有助于池州杏花村文化旅游外宣目的的达成,完成外宣翻译工作译有所为的初心和使命。因此生态翻译伦理观对文化旅游外宣翻译实践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猜你喜欢

杏花村译语池州
池州学院二级学院商学院简介
2022中国杏花村国际酒业博览会
四川冷门绝学系列之九 《西番译语》:清代四川编纂的双语词典
杏花村更新重建探讨
池州武傩文化研究
池州傩戏面具在动漫角色创意中的应用
乙种本《西番译语》藏汉对译音义关系辨析
关于量词的日中机器翻译规则的研究
银幕上的《圣经》——综述
浅谈“说”的翻译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