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校社同行 家国同兴

2022-04-21徐燕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2022年10期
关键词:小学高段家国情怀途径

徐燕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传统的以传授知识为基础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成长的需求,关注家国情怀等综合素养培养的教育模式逐渐走进教学实践中,并成为影响学生素质提升的重要因素。基于此,本文将立足小学高段教学中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素养的意义分析,从主课堂教学、第二课堂和第三课堂引导以及评价体系构建方面具体阐述家校社同行促进家国同兴的有效途径,希望可以提高教学的效率,培养出更多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

关键词:家校社同行;小学高段;家国情怀;培养意义;途径

引言:在立德树人的大背景下,小学高段教学中也需要紧跟时代发展的需求,响应国家育人的政策,将德育教育、素质教育、传统教学融合在一起。在这样的背景下,充分认识到小学高段教学中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素养的意义就显得非常有必要。实践证明,仅仅依靠学校的力量引导学生是远远不够的,还有必要联合社会和家庭的力量,共同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那么,应该如何开展引导才更利于达到理想的效果呢?笔者认为有必要结合以下几点展开具体探讨。

一、小学高段教学中培养家国情怀素养的意义

在小学高段教学中渗透家国情怀素养培养,无论对学生素质提升还是对国家发展而言,都有着非常积极的影响。

(一)有助于加强民族凝聚

在教学中,家国情怀不仅仅是学生精神文明建设的中心,还是加强民族凝聚力的重要途径。在开展教学中,教师结合教学目标分析,巧妙地渗透家国情怀,可以帮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步树立大家庭的意识,在“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思想下学习探索,在学习基础知识的同时懂得民族之间的紧密联系,并在结合实际情况思考和探索中找到学习和努力的方向,明确自身成长中需要关注的问题,积极提高自身的素养。

(二)有助于夯实人才基础

小学生作为社会主义接班人,他们的成长和发展和国家的发展紧密相关。那么,在教学中主动渗透家国情怀教育,将有助于激发学生为祖国和为家庭发展贡献自己力量的思想,继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学生积极参与到国家的发展和建设之后,也会在家国情怀的强大感染力下,自觉维护国家和公民的关系,积极履行责任与义务,并在强烈的情感共鸣中树立为圆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的梦想。

二、家校社同行促家国同兴的培养途径

(一)主课堂发力,夯实基础引发共鸣

在小学高段班主任引导中,主课堂是开展教学引导活动的主阵地,也是帮助学生打基础的重要平台。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认识到主课堂对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素养的重要意义,走进日常教学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而让学生在教师融入的丰富资源中获得良好的学习感悟,并在内心中埋下种子,在教师的日积月累的滋养下促进家国情怀素养的养成。例如,在“感恩的心”主题班会中,可以从家的层面引导,以小见大,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首先,从黑板报、手抄报出发,组织学生选择“感恩”主题素材,收集故事,并完成创作。其次,在班级中组织全班大合唱歌曲《感恩的心》,为学生营造一个和谐的氛围,点燃学生参与本次班会的热情。然后,组织学生结合自己的体会,写一封感恩父母的信。在这一阶段,教师可以结合情境教学、故事阐述、小组探讨等多种方式,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将自己的感恩之情融入到教学指导中,从而帮助学生懂得感恩父母。最后,教师结合小家进行延伸,将对母亲的感恩之情上升到对祖国母亲的感恩之情中,激发学生情感的共鸣,继而为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夯实理论基础。在完成本次班会之后,班主任有必要结合学生本次的表现分析,逐步渗透相关的理论之后,从而从理论基础上引发学生情感的共鸣,为学生参与实践探索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开拓第二课堂,创新家校社教育模式

在小学高段教学中,学生们已经具备自己的思想,且对很多事物都具有比较强的好奇心,很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因此,在小学高段教学指导中,仅仅依靠传统教学模式引导是远远不够的,还有必要创新教学模式,主动融入家庭和社会等多个视角合理带领学生深入分析,主动开拓“第二课堂”,从而让学生能够在爱国主义教育引导中明白所学知识在实际探索中的具体体现,加深学生对家国情怀的领悟。

例如,在教学中,可以结合当地红色革命基地引导,带领学生走进社会活动领域,学习革命知识,并在革命先辈的光荣历程中理解国家发展的不容易。此外,教师还可以结合具体的节日分析,带领学生在五四运动、国庆节等特殊节日,与家长一起,走进社会实践中,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中,感悟前人的光辉历程,并在深入红色革命基地,深入了解国家发展的进程中,实现情感的渲染,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同时,社会相关组织也有必要响应学校的号召,号召学生们参与到相关文化活动中。在学校传授基础知识,社会营造良好氛围,家长配合引导学生的过程中,带领学生懂得青少年是如何投身到祖国建设中的,继而达到爱国教育的目的。

(三)融入第三课堂,结合疫情培养家国情怀

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教学的节奏,也为激发学生的家国情怀提供了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在学生投身到社会学习中,可以在社会这个大课堂中学习到在主课堂和第二课堂中无法真实体会到的精神。如果班主任可以选择适合学生成长的资源引导学生,要求学生在“全面抗疫”活动中学习探索,更利于激发学生小家大国的情感,让学生在优秀的事迹和实际行动中逐渐提升家国情怀素养。

例如,在教学中,可以采用线上班会的方式,带领学生在“停课不停学”背景下学习知识。同时,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体会对“各守其家”和“舍小家、顾大家”的思想进行辩论分析。学生们结合自己的亲身体会,用英勇事迹和国家发展需求有关的素材进行对比分析,并逐步认识到“有国才有家”的深刻含义。最后,教师再结合学生们辩论的结果进行汇总分析,并要求学生承担起自己的责任与义务,积极投身到抗击疫情活动中。一方面,学生需要从我做起,做好小家庭的防护;另一方面,要主动向小区中的抗疫人员提供必需的物品或者给他们送感谢信等,积极配合他们的工作。通过亲身经历科学引导,让家国情怀在学生的心中落地生根。

(四)完善评价体系,优秀人才助力家国同兴

在小学高段教学中,科学客观地评价,可以为学生的行为举止指明方向。因此,想要提高学生的家国情怀素养,教师有必要以此为基础,完善德育教学评价体系,拓宽相关的评价标准,并从不同视角对学生进行评价引导,继而培养出更多优秀人才助力家国同行。

例如,在日常引导中,在评价学生的行为举止的时候,可以适当融入家国情怀这一要素,让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中找到明确的学习方向,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此外,在评价中还需要从家和国两方面分析,融入家长、学校、社会等多个主体,契合本班情况制定明确的行为标准。通过这样的方式,让评价体系引领学生日常行为举止,从而实现高质量的教学指导。

结语:总而言之,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已经成为小学高段教学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尤其是在社会竞争激烈、外来文化冲击频繁的新阶段。因此,教师需要认识到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素养的重要意义,主动协同社会与家长等多方人员,共同探讨培养学生的有效途径,从而在不断实践中积累经验,在反复反思中解决问题,继而为党为国家培养出更多高素质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杨明芳.疫情背景下农村学生"家国情怀"人文素养培养的研究[J].进展:教学与科研,2020(06):12-13.

[2]彭孟凡,苟应滢.基于情感体验的家国情怀素养培养途径探讨[J].中学历史教学,2019,396(02):59-61.

[3]譚刚.紧扣思想政治核心素养探索家国情怀培育路径[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下旬),2018(09):60-62.

猜你喜欢

小学高段家国情怀途径
求解含参不等式恒成立问题的三种途径
减少运算量的途径
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家国情怀教育
小学高段朗读指导三部曲
小学高段散文教学策略
小学高段习作讲评课教学策略优化的探讨
核心素养与语文教学的家国情怀
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用“分拆”法探索数列不等式放缩裂项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