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核心素养下信息技术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的探索
2022-04-21李朋
【摘要】文章以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为目的,阐述了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中优势,同时通过《对数函数及其性质》课例,将信息技术融入到在教学各个环节,通过视频情境引入、几何画板动态展现函数图像等,详细阐述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表现形式,促进学生数学理解层次;最后介绍了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在教学过程中的相关策略。
【关键词】核心素养;信息技术;融合
随着信息技术不断更新发展,现今世界已然处于信息爆炸的时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结合成为一种必然。在高中的数学教学中,信息技术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将文字、声音、图形、静态及动态图像等呈现给学生,充分调动了学生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实现高效课堂教学的目的。
一、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优势
1、借助信息技术优势,创设教学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习过程中,要善于将知识与实际生活情境联系起来,可以发挥信息技术优势通过视频播放,实验模拟,情境再现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利用信息技术特点,动态模拟教学实验,提高教学的效果。在教学过程中,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对实验进行模拟,动态展现图像变化、情境视觉重现等优点,降低学生认知的难度,使学生更容易掌握知识。
3、利用信息技术的特点,能够为师生的无障碍交流提供可能性,同时在时间、空间上不受限制。在特殊时期,教师和学生可以利用网络实现线上教学,利用腾讯会议、钉钉线上教学等平台为师生正常教学提供平台支持。
4、利用信息技术的大数据支持优化传统课堂教学评价,能够及时、准确的进行指导,实现教学的有效性。信息技术的引入使得化学教学过程的评价形式更加多样化、及时性,可以达到交互式互评等,通过计算机数据处理对学生的成绩进行分析,发现主要问题,有针对性的进行指导、反馈,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学生采取不同的学习方法指导,以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二、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教学融合在教学各环节的具体指向
我们以《2.2.2对数函数及其性质》(第一课时)为例,具体阐述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在教学各个环节指向,本节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探索对数函数的概念、图像及性质。由于高一学生认知水平处于形象思维阶段,果断的抽象概念影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本节采用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方法,借助视频、PPT、希沃手机助手、几何画板等信息技术手段,整体构思是:通过生活实例,实验导入;合作探究,获取新知;践行新知,学以致用。
(一)情境导入
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女尸“辛追夫人”出土,考古学家们通过检验“夫人”身上的每一个碳14含量P,就可以推算出马王堆古墓的年代。(视频播放)
问题2:t是P的函数吗?
【信息技术与活动形】视频播放、数学几何画板大数据运算与师生共同探讨
【设计意图】通过播放马王堆古墓的考古视频,引起学生学习兴趣,在利用几何画板的大数据运算,让学生发现碳14的含量P与生物死亡年数t的对应关系,进而形成对数函数的概念。
(二)新知介绍
对数函数的概念:
一般地,我们把函数y=logax(a>0,且a≠1)叫做对数函数,自变量x的定义域为(0,+∞)
问题:为什么限定a>0,且a≠1呢
【设计意图】由特殊到一般地归纳出对数函数的定义,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也让学生认识到对数函数来源于实践,它就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
(三)新知探索
请大家结合已经学过的指数函数的图像与性质的方法,探究对数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小组合作探究】
用列表-描点-连线的方法画图
1、作y=logax图象,
方法点评:
【信息技术与活动形】希沃手机助手与学生自主练习。
【设计意图】加深学生对对数函数概念及其性质的的理解引进中间值“0”,“1”进行对数比较。
(五)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課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同时还存在有什么疑惑?
【设计意图】1.课堂小结呈现知识要点,加深对新内容的理解;
2、思想方法的提炼,使学生从理论的高度来认识这节课;
3、让学生把疑问提出来,充分体现本节课借助于信息技术的优势,同时把内容延伸到生活实际中,体现学以致用的教学效果。
总之,在整个数学教学过程中,以学生理解数学知识为目标,借助信息技术优势特点,结合数学科学的固有特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合作探究深化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层次,实现教学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张所滨.“翻转课堂”教学中教师的“站位”思考.[J].上海教育科研,2016.7
[2]李朋.核心素养视角下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融合的实践尝试 —— 以南宁外国语学校智慧课堂教学为例 .[J].广西教育.2019.9
[3]梁正,信息化环境下高中化学互教互学高效课堂的实践研究.[J].广西教育.20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