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小学阅读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2022-04-21古伟梅

中学生报·教育教学研究 2022年10期
关键词:主体作用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古伟梅

【摘要】教学的最终目的是教会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即使在没有教师指导和旁人帮助的情况下,也能充分发挥出自身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也就是学习的主体作用,来进行一系列学习活动。就像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所说的:“阅读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要使学生自己能读书,而不是一味地等待教师讲。”任何一门学科的教学都应该是教学生“会学知识”而不是仅仅单一地教学生“学会知识”。所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通过有效的教学让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得到充分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得到更大程度上的发挥,是目前广大小学语文教师需要积极进行思考和探究的重要教学问题。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学生;主体作用

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想要让学生的主体作用更充分的发挥出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教师需要首先根据学生阶段的具体学习情况和课堂表现,审视自己所选择和运用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是否科学合理,并根据自己的教学总结和学生反馈,在原有的基础上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模式和方法进行必要的改进和创新,尽可能地通过创新改良的教法与学生的学法进行有机的结合,使“教”和“学”可以更和谐的发展,从而促进学生学习主体作用更有效的发挥出来。

一、根据教学内容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语文阅读兴趣

面对尚处于孩童时期的小学生进行教学,教师需要充分考虑到这一阶段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知特点等因素,因为小学生很多都不明白学习对于自己的重要性,他们的行为举止、日常活动通常只受到自身情感和兴趣的驱使,所以他们作为学生的认识活动不可能是毫无热情和纯理性的,由此可见实际教学过程中的“情”是不可忽视的。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设计阅读教学的时候,可以考虑根据教学内容创设情境,以此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可以在兴趣的驱使之下,更专注地投入到学习的过程当中,让学生可以更长时间的处于一种自觉能动的学习积极状态。

例如,在《开国大典》这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一上课就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给学生播放一段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大阅兵的精彩片段,让学生可以通过视觉直观地看到视频中天安门广场的人声鼎沸,全场翻涌的五星红旗,使学生在步兵铿锵有力的脚步声中,感受到各个战备队伍的排山倒海,以及空中梯队展现出来的凌云壮志,以如此浩大壮观的场面创设教学情境感染学生、吸引学生,更有助于教师后续引出《开国大典》这一主要的课堂教学内容。借助现在国家展现出来的繁荣富强,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课文回到过去中国刚刚成立的时候,利用学生对以前国家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好奇心,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语文阅读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得到更充分的发挥,同时这种更直观生动的教学,还能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对于后续教学活动的开展有较大的助力作用。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

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想办法让学生更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当中,简而言之教师需要利用有效教学方法或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进而提高小学语文阅读课堂学生的参与度。这样教师才能在教学活动中,让学生一开始就明确学习的目的,在此基础上认真读书、积极思考,学会主动向教师提出问题,而不是一味地盲目跟随教师进行被动学习。只有将学习的主动权完全交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防止学生再次陷入被动学习的循环当中,才能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之下,更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进行更专注投入地学习。

例如,教师在《少年闰土》这一课的教学中,可以先让学生进行自主阅读课文,并叮嘱学生在阅读的过程对不理解的地方标上记号,完成这一步之后组织学生以四人为一组进行互助解答讨论,如果经过小组讨论还存在解答不了的问题,就由小组派一个代表向教师进行提问,之后教师再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对这篇课文展开讲解。以这样的方式,让学生先通过自主阅读保留质疑,之后组织学生对疑问所在进行小组讨论,可以让学生带着问题独立思考之后过渡到互助学习,在这一过程中解决问题便可以理解为学生继续学习下去的动机,既可以使学生的积极性得到调动,同时提高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和主动性,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发挥,学生的课堂参与到得到提高,还能培养学生先独立思考后虚心请教的良好学习习惯。

三、教学方法需要更灵活多变,尽量做到让学生全面参与

由于学生之间存在个体差异性,每个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能力、以及对语文阅读的兴趣高低都不一样,再加上学生每個阶段的具体学情和实际表现都有变化,教师需要在尊重和理解学生的基础上,做到教学一切以学生为主,使用更为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尽量做到让学生全面参与、用心学习。例如,针对一些记述文和小说课文,教师可以采用让全班学生大声朗读的方式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可以通过大声朗读指导课文的主要内容;针对《天净沙·秋思》这一类描写景物的古诗词,教师便需要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将古诗中描写的景物以视频或是图片的方式更直观生动地展示给学生看,可以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古诗词中作者想要表达和传递出来的思想感情;针对语文教材中单元结束后的“口语交际:演讲”等内容,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以“演讲”为主要形式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给学生设定一个演讲的主题,带领和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类似活动或者比赛,可以加强语文教学的实践性,更大程度上上促进学生学习主体作用的发挥,让学生可以在实践活动中真正意义上学会学以致用,进而促进学生更全面的发展。

结语

总而言之,学生的主体作用是否可以在课堂中得到有效的发挥,关键还是取决于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方式,教师只有站在学生的立场上进行考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设计才能更趋于科学和合理,教师所使用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式才能真正意义上契合学生,满足学生不同阶段的学习需求,进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产生学习的动机,使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得以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更好地体现出来。

参考文献:

[1]张小锋.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发挥学生主体能动性的有效路径研究[J].课外语文,2022(03):114-116.

[2]王海鹏.如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J].试题与研究,2021(24):119-120.

猜你喜欢

主体作用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谈谈生物教学中的参与式教学法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