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本科院校科研文献产出现状及影响力分析
2022-04-20贾晶晶
□贾晶晶 王 健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主要指1998年后通过共建、调整、合并等方式升格的“地名+学院”的本科院校,它们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较之于老牌本科院校,其缺点是基础较差、底子较薄,科研水平较低。科研文献是高校科研产出的最主要的形式,高校发表科研文献数量的多少和质量的高低,直接决定着高校学术影响力的水平。为揭示我国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整体科研情况,拟利用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对2010~2019年不同省份的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发表论文情况进行统计分析,进而为其未来的教学、科研管理与规划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一、样本概况
为揭示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科研现状,李玉统计分析了山东省7所新建本科院校2008~2014年发表的核心论文情况,其统计具有一定地域和论文发表范围的局限性。现在选取全国77所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作为研究对象,这些院校大都由地方师专、教育学院、电视大学、职业大学等多所专科学校合并后升格为本科,学校科学研究基础相近。选取的77所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分布在22个省(市、自治区),具体如下:安徽省7所、山东省7所、河北省6所、福建省5所、广西壮族自治区5所、江西省5所、云南省5所、广东省4所、贵州省4所、山西省4所、陕西省4所、黑龙江省3所、湖南省3所、四川省3所、浙江省3所、甘肃省2所、河南省2所、江苏省1所、辽宁省1所、内蒙古自治区1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所、重庆市1所。
二、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科研文献产出情况
通过中国知网检索统计知,77所新建地方本科院校2010~2019年共发表文献407,398篇,各年度发文量依次为38,951篇、41,539篇、41,372篇、41,691篇、42,579篇、42,535篇、42,464篇、39,149篇、37,581篇、39,537篇,没有明显变化,在40,000篇上下波动;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每年发文量相对稳定。发文前20位的院校依次为:哈尔滨学院24,044篇、九江学院10,877篇、赤峰学院9,895篇、许昌学院9,180篇、嘉兴学院9,053篇、昆明学院8,501篇、邵阳学院7,689篇、宿州学院7,532篇、南京晓庄学院7,483篇、德州学院7,319篇、嘉应学院7,237篇、韶关学院7,164篇、闽江学院7,062篇、绥化学院6,872篇、平顶山学院6,845篇、肇庆学院6,448篇、莆田学院6,381篇、台州学院6,219篇、衡水学院6,096篇、凯里学院6,080篇。可以看出,各院校之间发文量悬殊较大,哈尔滨学院的发文量远远超过其他院校。
此外,统计发现哈尔滨学院每年发文量最大,其2010~2019年各年发文量依次为:1,665篇、1,859篇、1,918篇、2,717篇、2,273篇、2,836篇、3,285篇、1,938篇、1,748篇、3,805篇。专任教师是高校科研的主要力量,其数量对高校科研成果的产出量有明显影响。然查阅资料发现,哈尔滨学院现有专任教师653人,与其他76所院校专任教师数量相比,并没有明显优势,说明哈尔滨学院教师的科研主动性和积极性高,学术产出多。
三、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科研文献的研究层次
对77所新建地方本科院校10年间发表的407,398篇文献按照研究内容进行研究层次分类,各研究层次由多到少依次是:基础研究(社科)165,771篇、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自科)62,213篇、工程技术(自科)58,950篇、行业指导(社科)29,023篇、基础教育与中等职业教育8,433篇、高等教育7,912篇、政策研究(社科)5,934篇、职业指导(社科)5,584篇、文艺作品4,650篇、行业技术指导(自科)4,138篇、专业实用技术(自科)3,519篇、大众文化784篇、经济信息494篇、政策研究(自科)305篇、高级科普(自科)174篇、大众科普172篇、高级科普(社科)163篇、标准与质量控制(自科)44篇。在各研究层次中,各个院校也不尽相同。可见,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的研究层次主要是基础研究(社科)、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自科)、工程技术(自科)、行业指导(社科)基础教育与中等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等研究,研究成果主要是为学校教学、科研及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
四、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研究学科分布
77所新建地方本科院校10年间发表的407,398篇文献涉及62个学科,主要集中在教育、语言、计算机、文学、体育、美术、数学、音乐、工商管理、图书情报档案、化学、政治等学科,这与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是由原来的师范专科学校或与其他学校合并升本有关。77所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中,73所院校发表教育类文献最多;赤峰学院、九江学院、莆田学院发表临床医学类文献最多,景德镇学院发表美术类文献最多,这与赤峰学院、九江学院、莆田学院均设有临床医学院,景德镇学院设有陶瓷美术与设计艺术学院有关,而且临床医学、美术学科分别为这4所院校的主干学科。各学科发文最多的院校见表1,该表显示了各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研究特色和亮点。
表1 各学科发文最多的院校
五、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科研文献的影响力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科研文献影响力可以揭示其科学研究人员的科研活跃程度、科研发展的现状及规律、科研实绩和科研管理水平。h指数是美国物理学家乔治·赫希提出,用于评价科研机构的学术影响力的重要指标,即:一个科研机构发表的N篇文章,有h篇的被引次数大于等于h,则该科研机构的h指数值为h。h指数提出后,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它不仅考虑了论文的发表的数量,也考虑了论文被引频次,克服了单一指标评价的缺陷,是两者的结合。一般说来,科研机构发表科研文献越多,被他人引用的越多,则该机构在其学术领域产生的影响力越大。经过对77所新建地方本科院校h指数统计得知,h指数最高的是嘉兴学院为41,h指数最低的为12,半数院校h指数达到或超过29。可见,各院校h指数相差较大,各院校科学研究的影响力不均衡,影响力差别悬殊。h指数排名前20的院校为:嘉兴学院41、九江学院40、南京晓庄学院38、嘉应学院38、台州学院38、滨州学院38、闽江学院38、重庆三峡学院37、肇庆学院36、宜春学院36、德州学院36、池州学院36、许昌学院35、运城学院35、攀枝花学院34、韶关学院34、丽水学院34、莆田学院34、潍坊学院33、河西学院33。
六、结语
开展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科研产出现状的评价,有利于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规范管理,建立科学合理的科研管理制度,最终提高科研创新能力。从新建地方本科院校2010~2019年共发表文献数量看,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对我国科研创新有重要作用;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主要从事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教学研究,研究成果主要是为学校教学、科研及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科研文献所在学科主要集中在教育、语言、计算机、文学、体育、美术、数学、音乐、工商管理、图书情报档案、化学、政治等学科,体现了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优势学科背景;通过对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科研文献h指数的分析,揭示了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科学研究人员的科研活跃程度、科研实绩和科研管理水平,为进一步了解和把握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科研人员学术水平、科研能力和潜力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