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强制性运动疗法联合现代康复对老年脑卒中患者痉挛状态、肢体运动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2022-04-20杜晋楠王丽华邓雯

临床医学工程 2022年4期
关键词:强制性肢体疗法

杜晋楠,王丽华,邓雯

(东莞康华医院 康复医学科,广东 东莞 523000)

脑卒中为临床威胁患者生命的疾病,在我国的发病率较高,其致残率及病死率均呈现逐年升高的趋势[1]。研究[2]表明,康复为改善脑卒中致残率的有效方法,对脑卒中的管理具有重要意义。现代康复通过一系列的训练,可以有效加快康复流程,改善患者的临床状态,但临床效果并未得到普遍认可。因此针对脑卒中患者,实施多种联合疗法在临床中具有重要意义[3]。强制性运动疗法是在治疗过程中限制健侧肢体、强制患者活动患侧肢体,从而对患侧肢体的反射能力产生刺激作用。本研究探讨强制性运动疗法联合现代康复对老年脑卒中患者痉挛状态、肢体运动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9年1月至2021年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老年脑卒中患者共80例。纳入标准:临床确诊为脑卒中偏瘫;年龄≥60岁;患者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存在其他重要脏器疾病;具有关节类疾病,不宜进行运动训练;临床资料不完善。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男24例、女16例,平均年龄(68.61±8.13)岁,左偏瘫患者21例、右偏瘫患者19例;观察组男28例、女12例,平均年龄(69.17±7.16)岁,左偏瘫患者23例、右偏瘫患者17例。两组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干预方法两组患者在入院时均采用强制性运动,治疗期间采用吊带固定夹板后对患者的健侧肢体进行有效固定,并置于身体健侧,从而限制健侧肢体的活动。安排一系列活动促使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进行锻炼,包括踏车训练、股四头肌抗阻训练等,踏车训练时医护人员需在旁进行指导或身体支持,防止患者摔跤。股四头肌抗阻训练时医护人员在旁协助,指导患者进行慢动作防止拉伤。训练时间为30 min,依据患者的耐受程度进行指导、延长。观察组在强制性运动基础上采用现代康复,让患者在床上进行翻身,指导患者进行伸腕、伸肘、肩外旋,下肢进行夹摆腿以及髋关节、踝关节、膝关节的屈伸等活动,指导患者进行梳头、穿脱衣、梳洗等日常活动。而后指导患者进行起坐训练,在座椅上坐下后起立,高度为50 cm,依据患者的情况逐渐降至20 cm,训练次数为50~100次。两组患者均干预4周。

1.3 观察指标①采用Ashworth痉挛评定量表评价患者治疗后的痉挛状态[4]。肌张力未增加为0级;肌张力轻度增加,受损处被动屈伸时,关节活动范围(ROM)末端有最小阻力,或出现卡住情况为1级;肌张力轻度增加,受损处被动屈伸时,ROM的50%范围出现卡住情况为1+级;ROM超过50%有阻力或出现卡住情况为2级;肌张力增加,被动运动阻力明显为3级;受累部分采用被动屈伸时出现僵直无法动弹的情况为4级。②采用Fugl-Meyer量表评价患者治疗前后的肢体运动功能[5],包括上下肢、手、肘、腕部等,分数越高表明肢体功能越好。③采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评价患者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6],分数越高则表明生活质量越高。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值±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Ashworth痉挛评定量表分级治疗后,观察组的Ashworth痉挛评定量表分级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后的Ashworth痉挛评定量表分级比较[n(%)]

2.2 肢体运动功能和生活质量治疗前,两组的肢体运动功能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肢体运动功能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的肢体运动功能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的肢体运动功能和生活质量评分比较(±s,分)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的肢体运动功能和生活质量评分比较(±s,分)

组别 n 肢体运动功能评分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40 61.84±4.19 85.37±4.19 70.98±4.19 87.27±6.07对照组 40 62.41±4.10 76.52±5.07 71.24±5.08 82.34±5.19 t 0.615 8.510 0.250 3.904 P 0.540 <0.05 0.804 <0.05生活质量评分

3 讨论

脑卒中的高致残率及高致死率严重危害患者的身心健康。脑卒中偏瘫是发病率较高的肢体运动功能障碍,传统观点认为,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最佳时期为发病后3个月内[7]。脑卒中后进行运动疗法可有效促进脑细胞对应的肢体功能及皮质功能的恢复。

强制性运动疗法的理论依据为神经系统可塑性理论,通过限制健侧肢体运动,激活患侧脑皮层细胞放电,经过强化目标训练,使脑损伤区丧失的神经功能由原本不承担该区功能的脑区部分代偿,从而对脑功能进行重塑。现代康复是临床上使用较多的促进脑卒中患者恢复的运动方式,经过机械运动及徒手锻炼等提高患者脑部的可塑性,从而刺激机体中枢神经功能的改善[8]。强制性运动疗法经大量、重复密集的训练后可有效改善患侧肢体运动能力,进而产生患侧肢体对侧运动区的扩大和出现新的同侧皮质区的募集,诱导神经系统的结构变化,实现脑内结构重塑和神经功能重组[9]。本研究联合强制性运动和现代康复疗法,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的Ashworth痉挛评定量表分级优于对照组,肢体运动功能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表明强制性运动疗法联合现代康复在老年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原因在于,强制性运动疗法通过踏车训练、股四头肌抗阻训练等功能恢复训练,对脑神经进行大量、重复的刺激,可增强患者的下肢运动能力,同时对平衡能力的改善具有明显作用。而现代康复通过上肢及下肢的运动,刺激大脑皮层兴奋,扩大患肢募集新区域,可提高运动执行的质量。

综上所述,强制性运动疗法联合现代康复可有效改善老年脑卒中患者的痉挛状态和肢体运动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强制性肢体疗法
Rejection therapy 拒绝疗法
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强制性国家标准管理办法》
肢体语言
市场监管总局 应急管理部取消部分消防产品强制性认证
肢体写作漫谈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2)
面试六禁忌
Action Speaks Louder Than Words 你对肢体语言了解多少
小儿厌食的简易疗法
自我心理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