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中融入德育教育的研究
2022-04-20柏融
柏融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教学不断改革与发展,小学德育教育工作始终是班级管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小学班主任要根据班级实际情况来加强德育教育的渗透。小学班主任在开展班级管理工作时,应当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采用全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建设良好的班风,提高小学生综合素质、思想道德水平,通过多样化教学,加强对学生德育教育的指导,从多角度、多方面去入手德育教育工作,并作出合理教学优化,有助于小学生德育水平的提升。基于此,本文主要对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中融入德育教育的研究进行了分析,以期帮助学生实现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德育教育;工作研究
小学阶段是学生价值观、人生观、道德观形成的关键时期,由于小学生年龄尚小,思想意识、认知水平尚未成熟,还未能分辨是非对错,会影响学生思想品质上的偏离,不利于学生今后的成长与发展。作为班主任与学生相处时间较长,有充足的时间去了解学生,在班级管理工作中,要加强德育教育的重视度,帮助学生缓解学习上的压力,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及困难,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有效促进小学生德育素质的提升。
一、以身作则,树立榜样
要想在班级管理中提升德育教育的作用,作为班主任就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从自身做起充分发挥榜样作用。言传身教,这四个字的分量十分沉重,身教就好比是一种无声的教育,但要比言传的效果更加强大。学生把班主任作为学习、模仿的对象,在日常学习中,班主任的一举一动、言谈修辞都能够影响到学生,牵动着学生的心灵和思想。作为班主任应当用实际行动体现,对自己的行为举止、综合素质要高标准、严要求,包括日常仪容仪表、接人待物等方面,都要按照师德的规范,為学生树立榜样。班主任在开展班级管理工作时,要放低自己的姿态,保持积极向上的乐观态度,用实际行动对学生进行引导,融入到集体之中,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起到一个表率的作用。
例如,在开展班级劳动活动时,教师不能只给学生们安排劳动任务后就不管了,应当与学生同行,共同参与班级的劳动活动,用认真负责、吃苦耐劳的精神态度去影响学生。想要改变一个人非常难,但想要影响一个人容易的多,只要自己严格要求、以身作则,周围的人都会被感染,久而久之,会形成积极的氛围。在班级劳动中,总会出现一些偷懒、敷衍了事的学生,这时不是指责和批评,而是需要教师通过自己的劳动态度、劳动成果来影响他人,带动学生们劳动积极性和行动力,在劳动中具有吃苦耐劳、乐于奉献的精神品格,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同时感受劳动带来的快乐和收获。
二、建设班风,优化环境
环境可以成就一个人,环境也能影响一个人。学校是学生接收知识的重要平台,而班级也是学生长时间生活和学习的重要领地,班级的氛围影响学生的心态,而学生的态度决定着学习能力的高低。班主任要加强班级的班风建设,一个班级的班风能够对学生的人生态度、思想观念、道德意识、行为品行、习惯作风等有着直接的关系,谁都希望能够在一个积极向上,充满正能量的优质班级中学习。这就需要班主任为学生们营造一个健康、积极、绿色、单纯的道德环境,在高品质的学习环境下,会使学生们的德育观念加强,培养学生判断是非的能力,能够分得清真善美、假恶丑,能够感受到学生们的凝聚力,团结一心共同进退。
首先班主任要为学生打造一个和谐、平等、公正、宽松的班级氛围,共同制定班级、班规,让学生能够拥有管理意识、自我批评意识。在选择班干部上不要带有色眼镜,展现出每个学生的优势和特长,增强学生的管理意识,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来展示自己。其次,在日常学习中,班主任定期组织学生参与班会,借助班会的机会加强德育教育的渗透,以主题形式开展班会,如:“爱国主义教育”、“红色文化”、“感恩的心”、“珍贵的情谊”等,不同主题类型,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性,提高学生思想认知水平,深知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例如,在开展主题班会的时候,班主任可以带领学生们看电影、辩论大赛、知识脱口秀、角色扮演等不同类型的活动,于此同时,还要擅长运用先进的网络技术,创设班级群、班级德育公众平台,通过QQ、微博、微信、抖音等软件开设德育教育账号,在平台上让学生、家长共同参与,观看学生的表演,随时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从而有效提高班级德育教育工作的有效性。
三、尊重信任,因材施教
每一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学生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性,班主任无论在任何时候将学生放在首位,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原则,尊重学生之间的个性差异,信任学生、以诚相待,能够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对学生理解、宽容、关爱,有一种奉献精神,与学生坦诚相待,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只有放下自己的身段,与学生平等相处,才能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全方面了解学生,建立彼此之间的信任感,为德育教育工作做好前期的准备。班主任可以在班级中设置“心愿角”、“出气筒”这样的角落,让学生将自己的心里话、愿望、不开心的事情以及想发泄的话写出来,教师通过观察可以进一步为学生梳理情绪,逐渐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和品格。
所谓教育,即人们之间的相互影响,而这种影响是建立在爱和真心的基础之上的。因此才会有教育是爱的事业的说法。而赏识则是一门需要用爱把握的意识。欣赏教育若失去了爱的支撑,也只能沦为形式的夸耀。因此,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引导、转化时,首先应做到发自内心地爱学生。相信每个学生都有上进心,都不甘人后,渴望自我改变。新课改要求教师对待学生必须一视同仁,过分关注学生考试成绩的教学评价方式必然要加以转变。今后的教学评价过程的开展,要注重学生德智体美劳各个方面的素质,以更为科学的评价方式,促使学生既注重学习成绩又注重思想品行的提升,最终实现全面的成长发展。
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中渗透德育教育,一定要发挥出德育的真正价值。班主任要强调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并积极开展关于德育教育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和感知,了解人世间的冷暖,怀揣一颗感恩之心,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思想观念,在班主任指导下播撒感恩之心、绽放德育之花。
参考文献:
[1]吴园勤,李桧.浅谈小学班主任在德育教育中如何有效实施激励策略[J].考试周刊,2021(94):160-162.
[2]梁云霞.浅谈如何将德育教育渗透于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J].科幻画报,2021(11):201-202.5D452431-EE63-4C6B-8CFC-132D600BD7B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