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大众传播角度初探革命纪念专题博物馆的陈列展览

2022-04-20高欣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2年4期
关键词:大众传播陈列展览

高欣

摘 要:大众传播是革命纪念专题博物馆的主要传播方式,具有制度化、权威化、专业化特质。以福州市林则徐纪念馆的“林则徐史绩展”为例,探讨新形势下大众传播与革命纪念专题博物馆相结合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意识形态宣传的方式。

关键词:革命纪念专题博物馆;陈列展览;大众传播;福州市林则徐纪念馆;“林则徐史绩展”

DOI:10.20005/j.cnki.issn.1674-8697.2022.04.019

近年来,伴随着社交媒体平台的发展和优质内容的产出,乘着“文化自信”的东风,人们对中国历史和传统文化的热情越来越高涨,社会上掀起了一股“博物馆”热。越来越多的观众走进博物馆,其中社会历史类博物馆得到大量关注,这既普及了文史知识,又开阔了人们的视野。以庆祝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华诞为契机,革命纪念专题博物馆活跃在观众眼中,成为宣传爱国主义教育的前沿阵地。

传统的革命纪念专题博物馆无法给予充分的、多层次、多角度的正反馈,并往往囿于传统思维方式,观众只能被动接受博物馆灌输的知识,降低了大众传播的社会效益,博物馆的作用没有被充分体现。由于革命纪念专题博物馆展陈内容的特殊性,在大纲编写和审定以及陈列设计时,往往为了追求严谨而忽视大众传播的效果,相对封闭、单一、刻板的内容无法吸引更多层次的参观人群,无法有效达到意识形态宣传的目的。

将革命纪念专题博物馆陈列展览与大众传播相结合,使信息传递实现从一到多,成为国家意志的体现。一般认为,大众传播就是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手段,以社会大众为对象进行的大范围信息交流和传播活动。①在此理论下,革命纪念专题博物馆转变为一个专业化的媒介组织,优化陈列展览的传播手段,从而扩大声量,达到有效的传播目的。在传播链条中,博物馆既是信息生产者,也是传播的专业化媒介组织,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传播活动。

1 革命纪念专题博物馆陈列展览的大众传播活动概述

1.1 概念分析

我国是拥有光辉革命历史和优良革命传统的国家,在近现代以来中国人民英勇奋斗的历程中,保存和遗留了丰富多样的革命文物资源。这些革命文物写满了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不屈不挠、英勇抗争的历史篇章,写满了鲜血与荣耀的英雄史诗,写满了全民族执着探索、毁家纾难的动人音符,是充满了拼搏与韧劲的激昂乐章,亦是体现党团结带领各族人民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不竭源泉。

博物馆的陈列展览反映了博物馆的性质及展览类型,表现了博物馆的学术研究工作和管理工作的水平,是博物馆工作的综合成果。陈列展览是博物馆大众传播学的一个重要内容,起到了关键性作用。革命纪念专题博物馆的陈列展览是以博物馆为主要媒介组织,同社会公众进行信息交流和信息共享行为,是宣传爱国主义精神、建设好意识形态教育的重要阵地。②

1.2 关于革命纪念专题博物馆陈列展览的大众传播要素体现

第一,大众传播的对象是社会上的一般大众。任何人不管主、客观条件有何差异,只要他们进入博物馆这一传播媒介中,接收到陈列展览传播出来的信息,便成为传播链条中的一环。大众传播受众的广泛性,意味着革命纪念专题博物馆陈列展览是以文化传播和意识形态教育活动为根本目的,是能满足社会上大多数人对相关信息需求的学习途径,具有跨圈层的广泛社会影响力。

第二,大众传播是一种制度化的社会传播。大众传播的内容、社会观念对传递的价值观具有直接影响,传播要素的特殊性赋予的巨大影响力对维护特定的社会体制起重要作用。每个国家的大众传播途徑和内容都由不同的制度和政策决定,目的是维护本国的政治经济制度。革命纪念专题博物馆是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重要阵地,掌握对官方历史叙事权威的表达权、传播权,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媒介。

第三,大众传播在传播知识、价值以及行为规范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博物馆传播内容需要考虑两个因素:一个是藏品本身,另一个就是来参观藏品的观众。判断一个陈列展览好坏的标准就是博物馆是否能受到人们的喜欢。③观众作为参观陈列展览的受众,是博物馆唯一的信息反馈来源,“金杯银杯不如观众的口碑”,只有得到观众认可的展览才是好展览。

大众传播信息的特性,从传播学的角度分析,同时兼具了公开性、显著性,同时也是社会制度的直接反映,因此具有特殊的权威性和直达性。④通过革命纪念专题博物馆陈列展览传递的历史信息可以广泛流通,其通过严格的内容和意识形态审核,代表官方立场,更能得到公众信赖,通过不同的表现手法,陈列展览所传递的历史信息是整个博物馆的焦点。同时,它们又是一种直达性的信息,不必通过任何馆外的中介力量就可以直达每个观众心中。

2 革命纪念专题博物馆陈列展览的大众传播内容的研究—从福州市林则徐纪念馆管窥

通过福州市林则徐纪念馆固定展陈“林则徐史绩展”,可以明晰大众传播在博物馆陈列展览中的价值。

①近代的革命人物通过博物馆这一特定语境的传播行为,可以带给观众非同寻常的感召力。

在内容为王的时代,陈列展览在大众传播行为中的感召力源于传播内容的吸引力。传播内容是陈列展览设计最核心的部分,内容策划者必须要对其进行全局把关。要确保博物馆提供给观众的内容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符合正能量、高品位、有价值这三个展陈内容评定标准。

2021年6月,福州市林则徐纪念馆完成了固定展陈“林则徐史绩展”的升级改造工作,重新开放后受到一致好评。“林则徐史绩展”分为“矢志报国的闽都赤子”“清正务实的社稷名臣”“放眼世界的左海伟人”等五个专题,翔实的图文资料配以相关文物展品169件(套),凸显其“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和身处逆境不忘初心、爱国忧民的高尚精神。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也吹响了近代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号角,林则徐是中国近代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此次固定展陈的改造提升,充分挖掘展示林则徐爱国主义精神在新时代的深刻内涵,宣传好林则徐事迹,讲述好林则徐故事。

通过大众传播的教育功能,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传播媒介通过对内容的把控,引导达成传播目的。在对林则徐生平事迹的解读中,把握历史发展的主线,达到强化爱国主义教育的目标。

②为加强大众传播的效果,陈列展览的内容要突出醒目。同时,大众传播展示的信息环境,可能出现一种“信息环境的环境化”⑤的闭合生态,在此当中,内容与氛围俱佳的展陈会使观众处于沉浸式的观展体验中,实现革命纪念专题博物馆潜移默化的教育宣传作用。

为了实现这个展览效果,福州市林则徐纪念馆多方征集或复制林则徐与反映鸦片战争时期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等题材的文物及资料,作为反映林则徐与鸦片战争的最直接物证,为展陈改造提升奠定坚实的文物基础。与以往干瘪的照本宣科式的宣教口吻不同,福州市林则徐纪念馆在“林则徐史绩展”中突出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平视林则徐,强调的重点在于他低出身而有大功业、大功业而受大委屈、大委屈而有大情怀,正因为他海纳百川的胸怀对后世才有大影响。

第一,使用好陈列展览的空间媒介,因地制宜,又能体现文化特色。林则徐既是中华民族英雄、世界禁毒先驱,也是中国近代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中国近代开眼看世界第一人。他虎门销烟的壮举,维护了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揭开了近代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的序幕。在全国多地都有林则徐纪念馆的情况下,如何脱颖而出呢?打“文化特色牌”不失为吸引观众的好方法。林则徐生于福州,四季常青的榕城赋予了他坚强韧性的品质,穿城而过的闽江哺育了林则徐的浩蕩襟怀,矗立福州城东的鼓山启迪了林则徐的宽广视野。

福州市林则徐纪念馆的前身是林则徐祠堂,即林文忠公祠,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福州古厝的代表建筑之一。“林则徐史绩展”的陈列布局要与古建筑园林风格相协调,以艺术形式展现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报国情怀。序厅增设了含有浓郁闽都文化特色元素的艺术设计,使用林则徐翰墨展现“海纳百川 有容乃大”的福州城市精神,以提升林则徐精神表达力,以布展环境的特色凸显传播内容的优势。展览强调了自林则徐始开风气之先的福州仁人志士对中国近代历史的影响。

第二,互联网、多媒体、灯光等新技术在陈列展览中早已广泛使用,从大众传播的角度看,容易形成普遍的信息声势,对于贴着革命纪念专题博物馆标签的福州市林则徐纪念馆而言,需要借“势”来烘托史绩展的内容,营造纪念民族英雄的浓厚氛围。组织化的积极传播,深刻反映林则徐精神的深刻内涵和时代价值。

第一展厅“矢志报国的闽都赤子”以林则徐“身行万里半天下”的脚步,勾勒出他“身行万里”路途中的“无我”精神,感悟他清廉刚正的人格魅力和岂避生死的爱国之志。林则徐的一生,坎坷不平,跌宕起伏。他为官30余年,历官14省,不论顺境还是逆境,都以国家和人民利益为重。展览结合近年来林则徐研究新成果,用巨大的沙盘模型搭配多媒体、灯光等表现手法,呈现林则徐一生劳碌两江、湖广、两广、陕甘、云贵等地,营造出一种回望历史、直抵人心的场景。沙盘以虎门销烟为节点表述,重点体现进京受命、前往广东禁烟、戴罪新疆三条线路,观众能跟随林则徐的脚步,丈量14省的山川形势,给予观众强烈的视觉冲击。

第二展厅“清正务实的社稷名臣”以“宠辱皆忘”为主题,“宠辱皆忘”这四个字是林则徐一生光辉的写照。从以人为本的角度,解析林则徐在逆境之中的宽广胸襟。从曾经的备受宠幸到后来的恶名加身,他如何自我和解并继续实现自我价值?数字化技术手法突出了“宠辱”对比展示,为了烘托展览效果,用虚拟技术与现实相结合的方法呈现历史场景。展厅中间有一个放大的仿制印章,是林则徐在发配新疆的途中刻的一个私章—《宠辱皆忘》。印章左边是林则徐任钦差大臣到广东查禁鸦片的场景,右边是1842年林则徐在两个儿子的陪同下,以58岁的高龄踏上流放新疆的艰难途程,动静结合,虚实合一,展线流畅,打造良好的互动体验。

后三个展厅“放眼世界的左海伟人”“举世共仰的禁毒先驱”“抗敌御侮的民族英雄”以“师夷长技”“临危受命”为主题。虚实结合,以实物展品为主导,现代科技作为展示的辅助手段,展现林则徐“放眼世界”的开拓精神。增设触摸屏,增加一个故事多种方式的讲述手段,展现道光帝八天八次召见林则徐的史实。巨大的动画、灯光特效还原了林则徐虎门销烟的始末,身临其境地感受振奋人心的历史场景。“虎门销烟”拉开了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的序幕。林则徐怀有高度的民族自尊心和责任感,以无畏的精神克服重重困难,完成了这一伟大壮举。在民族危机不断加深的晚清中国,林则徐为民族振兴而发出的理性呼号,是探索近代救亡图存道路的先行者。

③大众传播非常重视受众给予的反馈。在陈列展览的传播过程中,观众对自己的行为进行主动控制,对藏品和展览信息的捕捉也不尽相同,随着参观时间的延长,观众对于信息的汲取会进入疲倦期。“林则徐史绩展”充分利用客观环境,针对观众心理打造传播策略,第三至第四展厅间用精致又不失开阔的闽派中式庭院分隔开,碑刻、雕塑错落其间,在接受大量的信息轰炸后,及时调整观众的状态。第四展厅至第五展厅间设置了休息阅读区,播放博物馆制作的林则徐系列动画片,寓教于乐,深受未成年人欢迎。

3 总结

大众传播具有形成信息环境的力量,是以福州市林则徐纪念馆为代表的革命纪念专题博物馆陈列展览的主要传播方式。大众传播本身具有的制度化、权威化、专业化的特质,体现了集体的、社会的、国家的意志,在实现爱国主义教育、意识形态宣传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林则徐史绩展”充分遵循了大众传播的客观规律,在此基础上,利用新技术,运用新思路,采用新方法,将陈列展览工作落到实处,让历史“活起来”,不断提升服务质量。

福州市林则徐纪念馆既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中,将林则徐精神与时代精神相结合,承担新的历史使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精神需求。■

注释

①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第二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99.

②③夏天.基于博物馆陈列展览的传播学研究[J].文物世界,2020(5):63-67.

④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第二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112.

⑤藤竹晓.现代大众传播理论[M].东京:日本放送出版社,1968:5-15.

猜你喜欢

大众传播陈列展览
论如何把科学的设计方法引入博物馆陈列展览设计
如何利用多媒体提高陈列展览的质量
浅谈刘青霞故居纪念馆陈列展览的教育功能
基层博物馆陈列展览管理问题及对策
浅谈博物馆陈列展览要“以人为本”
究传播学角度下舞台主持及舞台主持人的内涵
基于公共文化建设的农村大众传播效果管窥
广播新闻创新性改革文献综述
新形势下的主持人舆论引导力
浅析大众传播中的“媒介暴力”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