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古文教学有效策略探析
2022-04-20王凤英
王凤英
摘要: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古文教学需要兼顾语言文字的建构与运用,也关注了文化传统的渗透和浸润,有效达成“言文合一”。由此看来,古文教学确实还存在许多值得我们探讨的问题。针对这样的教学现状,我本着古为今用的原则,探讨高中语文古文教学的有效实施策略。
关键词:高中语文;古文教学;深度阅读;教学策略
一、古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新课改标准下“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教学理念中,学生是主体,教师为辅助,课程教学为手段,但目前教师多是进行填鸭式教学,注重“教”而不注重学生理解,或是教师传授课业过于注重学生课堂表现,反而忘了课堂发挥,導致课程计划被打断。学生作为授课主体,如果不能按照学生兴趣设置课程教学和学习需求,就会降低学生学习兴趣。古文与现代白话文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学生自己想不到文章深层含义,如若教师不能更好地带着领会学习古文基础,那么就会导致学生与文章脱节,学生在课堂中无法集中注意力这个问题也会愈发严重。在现在新标准的教育环境下,教学模式的改革势在必行,要保证优质课堂教学质量的前提就是师生相处模式,做到亦师亦友,多与学生沟通,掌握学生内心活动,打破传统模式的硬性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不仅要作为传播知识的使者,也要成为学生学习古诗词路上的引导者。
二、提高古文教学有效的实践策略
(一)引导学生对比式阅读,增加古文知识储备
引导学生拓展阅读,也是落实深度阅读的方式之一。高中语文古文教学篇幅有限,可以通过拓展阅读的方式,进行阅读素材的拓展与延伸,从而不断地拓宽学生的阅读面。例如,在高中古文阅读教学中可以采取对比式阅读教学,对比式阅读教学主要包括横向对比和纵向对比。一方面,横向对比阅读拓展就是把同主题、同题材、同时代以及同流派的作品放在一起进行比较阅读,以拓展文本的宽度,引导学生横向探究。横向对比阅读拓展意在让学生发现古文内容的多元化,即使是同一主题,对同一种意象,不同的作者也可能会生发不同的感想,创作出不同的古文作品。例如,教师在讲授庄子的《逍遥游》时,可以与苏轼的《赤壁赋》进行对比教学。两者的境界看似相通,实则存在差异之处,通过对比学生可以了解到庄子愤世嫉俗的“无为”思想和苏轼豁达的“无为”心境。另一方面,纵向对比阅读拓展即通过补充与文本相关的同作者、同序列作品,进行比较阅读,以延伸文本的长度,引导学生纵向探究。纵向阅读教学方式可以引导学生对同一作者进行研究,能在不同作品中感受到作者的艺术风格,以及凸显出来的风格变化和情感变化等。对比阅读是促进学生深度理解的重要途径,学生在对比阅读古文的基础上,也能了解大量的古文经典,不断充实古文知识储备。
(二)引导学生提升鉴赏能力,培养深度阅读思维
深度阅读的目的是增强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而核心素养的重要方面是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高中语文教材以“阅读鉴赏”为主体内容模块,包括了古代古文诗词、现当代诗歌、散文剧本以及新闻、报告文学等作品,涵盖了古代和现代汉语知识、文学体裁及鉴赏知识、文学常识等基础语文知识。“鉴”,即评价,指的是学生对古诗文的语言风格、艺术特色、写作技巧、行文结构等方面进行鉴别;“赏”,即赏析,指的是在鉴别文本的基础上,还要通过欣赏和分析的方式阐明古诗文在语言、技巧、意境等方面的妙处。在高中古文篇章深度阅读教学过程中,增强对学生鉴赏能力的培养,是在引导学生发掘古文的写作风格、创作技巧等外在形式,同时也是在引导学生研究古文创作的意义与内涵。在鉴赏古文的过程中,学生形成了对古文的个人见解,并且组织成语言表达出来。这样的鉴赏教学过程对培养学生的表达思维和阅读思维都是极其必要的。叶圣陶先生认为,读书不能拘泥于文字,而应当驱遣着想象来看,看出言外之意、弦外之音,才能够领会它。学生调动知识储备与阅读经验,专心阅读书本,进而理解到古文的言外之意,这对培养学生的阅读思维具有重要意义。
(三)注重“逆观”阅读视角,有效语用运用
阅读是一种动态的思维活动。逆向思维可以让人不断地推断、反正、归纳,进而深层准确地看清事情的本质。在古文阅读中,教师也需要培养学生以“逆观”的阅读视角进行文本阅读,准确理解文言的深刻内涵,进而吸纳文言的精华。首先,注重情节逆转,创意表达。在经典的叙事古文中,作者往往有意设置逆转,从而让人物更加丰满,叙事更为生动。比如,《廉颇蔺相如列传》,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抓住“廉颇”的两次逆转,体悟作品的魅力。学生会发现:作者采用了一虚一实的技巧,廉颇第一次逆转采用了虚写,引发了他对“蔺相如”的愤怒;廉颇第二次逆转是实写,是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在阅读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进行逆推,要求学生思考:设想廉颇肉袒负荆谢罪,故事结局会怎样?围绕这,对廉颇这一个人物写一段400字的人物评论。其次,创设有效读写情景任务,针砭时弊。在古文阅读教学中,教师需要将古代汉语的知识有效转化为现实的情境任务,促进学生逆向思维的产生。比如,学习《师说》,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下面情境,完成读写任务:学习情境:“尊师重道”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绵延至今。古有“三人行,必有我师”之说。可是现实生活中,也有一些同学不理解老师的用心,不尊重老师的成果,不愿意拜师学习的现象。校团委发出“吾爱吾师,吾才能追求真理”的主题征文,请以在校学生的身份给面向本校同学写一篇演讲稿。针对他们不尊重老师、不理解老师的现象写一些建议和希望。1000字左右。可见,这一学习情境贴合学生身份,有效地激活学生的思维。读写结合的任务有效地让学生融于现实生活,运用文本中所学来反驳社会现象,形成理性的观点。
结语
几千年来,古文一直是中华民族历史和文化的重要载体。因此在高中教学古文一直是每位高中语文教师的工作重点之一,研究古文教学也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笔者的写作目的在于批判地继承传统的教学策略,以文字学、训诂学和修辞学等方面的知识为工具,探讨古文教学的基本规律,服务于今后的古文教学实践。
参考文献:
[1]胡晓娟.新课程理念下高中语文古文教学研究[J].科技风,2020(10):58.
[2]苗红艳.高中语文古文教学的有效模式分析[J].求知导刊,2019(30):39-40.
[3]王晓霞.新课程理念下高中语文古文教学策略[J].甘肃教育,2019(1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