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单元研习要实现三个“贯通”

2022-04-20许姗姗

许姗姗

摘要: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二单元的研习,以实现三个“贯通”为要义——贯通单篇文本与单元群文,围绕核心情境整合设计;贯通课内精研与课外自读,调动学生阅读文本的积极性和有效性;贯通阅读与写作,助力学生综合素养的习得。

关键词:语文选择性必修;单元研习;贯通

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二单元在人文主题“时代镜像”的统辖下,从中国现当代文学名篇中选编了七篇文本。这七篇文本体裁各异——有诗歌,有散文,有小说;体例有别——有短篇,也有长篇节选。学生如何通过篇幅有限的文本的阅读和鉴赏,以点带面,探究文学作品中蕴含的深刻内涵,从而更好地参与当代文化建设,树立文化自信?单元研习时应着力实现三个“贯通”。

一、贯通单篇文本与单元群文

本单元属于“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研习”任务群,它上承必修阶段的“整本书阅读与研讨”“文学阅读与写作”等任务群,下启选修阶段的“中国革命传统作品专题研讨”等任务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抓住情境、任务与活动,贯通单篇文本与单元群文,整合设计。贯通后的单元教学框架如下页图1所示。

本单元的核心情境是“我为经典配插图”,下设三个任务和九个学习活动。“我为经典配插图”既有规定要求(包括用一句话阐释主题,用一段话描述内容),又有个性展示(插图数量可以为单张,可以为系列)。要完成这个核心情境任务,学生需要将其细化为三个任务——通读任务:寻找插图“瞬间”;研读任务:确定插图主题;统整任务:设计插图“血肉”。

具体说来,在通读任务中,“撰写人物小传”活动,可以从《茶馆》《边城》《阿Q正传》中任意找一个人物,为其书写小传;“鉴赏诗意意象”活动,可以从课文中找到如鼠麴草、夏虫等富于象征意义的意象,填写意象意义关联表(表略)。“比较人物环境”活动,需要学生在对比中破解人物与环境关系的独特密码。例如,鲁迅和沈从文创造了两个不同的环境,《茶馆》《秦腔》中的人也生活在独具特色的世界里。通过比读,学生能够对人物与其生活环境的关系有进一步的认知。

研读任务要求学生通过进一步研读,确定插图的主题。四个活动具体要求分别如下:

“描绘百年发展”活动:《茶馆》以1898年的“戊戌变法”为背景,《阿Q正传》描写了辛亥革命前后的中国农村,《边城》以20世纪30年代前后的茶垌为书写对象,《再别康桥》创作于1928年,《大堰河——我的保姆》创作于1933年,《一个消逝了的山村》创作于1942年,《秦腔》创作于1983年……“戊戌变法”后的百年中国史,是文人积极探索自救之路的历史。查阅资料,绘制百年中国社会发展变革与国民思想历程的思维导图。

“构建精神家园”活动:冯至的“山村”、沈从文的“边城”、徐志摩的“康桥”,是他们灵魂的栖息地,至少选读10位现当代作家的代表性作品,找到他们的“灵魂栖息地”,并思考自己精神家园的构建过程。

“思考‘文思革’的鲁迅”活动:“文思革”的鲁迅,从毛泽东的评价“鲁迅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切入,整合阅读鲁迅作品,辨析这样的评价是否恰切。

“鉴赏《边城》的美与悲”活动:以《边城》的美与悲为切入点,思考其主题及美学风格。

统整任务要求学生对之前的鉴赏任务进行统整,设计插图,分享并评价插图。

以上单元教学的整合设计围绕核心情境创设多样化的任务与活动,助力学生综合性学习。

二、貫通课内精研与课外自读

单元研习中,教师应该突出研究性——教师搭台,学生唱戏——通过方法指导,充分地贯通课内和课外,调动学生阅读文本的积极性和有效性。

如“思考‘文思革’的鲁迅”这一学习活动,可以《阿Q正传》为切入点和契机,整合教材中出现的及相关的部分鲁迅作品(如下页表1所示),并补充钱理群的《鲁迅作品十五讲》,开展鲁迅作品专题阅读。

我们设计的阅读任务如下:

1.阿Q的性格充满着矛盾,各种性格元素分别形成一组组对立统一的关系,它们又构成复杂的性格系列。请阅读《阿Q正传》,用简要的话语概括阿Q矛盾的性格特点。

2.什么是阿Q的精神胜利法?阿Q的精神胜利法有什么特点?有哪些具体表现?有什么影响?

3.阿Q周围有几类人?他们对阿Q的态度如何?从中可以看出阿Q生活在一个怎样的环境中?

4.鲁迅在表达情感时往往会借助一些特殊的手法,比如反讽等。以《阿Q正传》的选文为例,谈一谈鲁迅这些有意为之的写法的妙处。

以这些任务为抓手,贯通课内和课外、精研和自读,学生可以窥探鲁迅的整体思想和写作特色“表现的深切与格式的特别”。如在批判民众的愚昧方面,与《明天》《孔乙己》等关联;在对革命不彻底的揭示方面,与《药》等关联;在反讽手法的使用上,与《记念刘和珍君》等关联;在结尾处理上,与《药》“曲笔置花环”的设计关联等。

三、贯通阅读与写作

读写融通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策略。在单元研习中,贯通阅读与写作,可以强化语言本身的整体性,缩短语言知识和语言应用之间的距离,从而调动学生语言获取与语言运用的积极性,助力学生综合素养的习得。

在“鉴赏《边城》的美与悲”这个学习活动中,对于《边城》的美,学生容易从作品中的语言、风土人情、人物、主题等方面产生个性化体悟。但是,以刘西渭为代表的评论家说的“为何明旭如朝阳般的故事,却要笼罩着夕阳般的感觉。这个风景如画、人情美好的世界,有它的悲哀”中的“悲哀”究竟为何意?沈从文自述中所说的“我的作品能够在市场上流行,实际上近于买椟还珠。你们能欣赏我故事的清新,照例那背后蕴藏的热情,却忽略了;你们能欣赏我文字的朴实,照例那作品背后隐伏的悲痛也忽略了”中,那“隐伏的悲痛”又是何意?对这些问题,即便学生通读完名著,也难以把握。

因此,不妨创设一些读写贯通的活动。本单元的核心情境“我为经典配插图”,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小说的“悲”。

为了帮助学生完成这个情境任务,我们找到了一些设计插图的小视频,指导学生完成构图配色。创作的插图内容与课文解读间的匹配关系如表2所示。

画面主体构图、画面背景设计、颜色搭配等对插图的要求,转换到课文解读的层面,便是考虑文本故事内容,主体人物形象特点、人物生活背景等。以高阶任务——确定画面颜色为例,学生设计插图中的颜色取决于作品的意境和美学风格。基于此,我们又引入文字资源,通过一些文学评论等材料的阅读,引导学生理解《边城》中淡如烟雾的悲。

曹文轩在《回到“婴儿状态”的艺术——读沈从文小说〈边城〉》中评价:“我曾对沈从文的门徒汪曾祺的小说作过概括:怒不写到怒不可遏,悲不写到悲不欲生,乐不写到乐不可支。我以为汪曾祺的意义,正在于他晓得了艺术。从前,我们总以为,艺术要比生活更强烈,殊不知,真正的艺术恰恰是要比生活更浅淡。《边城》是降格之艺术的一个经典。”曹文轩.回到“婴儿状态”的艺术——读沈从文小说《边城》[J].山东教育,2009(21/22):90。

沈从文在《边城·新题记》中说:“见村中有死者家人‘报庙’行列,一小女孩奉灵幡引路。因与兆和约,将写一故事引入所见。九月至平结婚,即在达子营住处小院中,用小方桌在树荫下写第一章。在《国闻周报》发表。入冬返湘看望母亲,来回四十天,在家乡三天,回到北平续写。二十三年母亲死去,书出版时心中充满悲伤。二十年来生者多已成尘成土,死者在生人记忆中亦淡如烟雾,惟书中人与个人生命成一希奇结合,俨若可以不死,其实作品能不死,当为其中有几个人在个人生命中影响,和几种印象在个人生命中影响。”沈从文.沈从文小说全集(卷九)[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14:6。

在阅读的基础上,学生发现沈从文的作品像神话中的夢,浅淡而忧伤。有了这种基本的体认,就可以进行读写结合的输出。学生作品示例如下:

五月端阳,暮色已至,豆绿色的河水在黄昏下远远泛着一层薄雾,从吊脚楼之间、画面正中流淌向右侧。河中尚浮有两只未被抓到的白鸭子,几条歇脚的船只靠在岸边,上面坐着两三个光着膀子谈笑的水手。河两岸高低错落、白墙绿瓦的吊脚楼已点上黄橙色的灯火,楼上能隐约看到人们欢聚祝酒的身影。两岸路上只几个行人,手里提着鸭子和酒壶。翠翠位于画面左下,身着水蓝色衣裳,双手撑在身体两侧,正光着双脚坐在左岸码头上踢水,身旁立着那条摇着尾巴的黄狗。她的脸背对着画面,似乎正向落日西斜、朦胧模糊的白色的河水尽头眺望着。

示例中出现了如“豆绿色”“白墙绿瓦”“水蓝色”“朦胧模糊的白色”等颜色。这极符合沈从文的悲剧美学观。

上述以“贯通”为主题的单元研习设计,首先,突出了研究性。本单元的研习任务基本上都是问题探究。很多任务需合作,分层次,可选择,对问题的结果预期也是开放的。其次,突出了时代感,比如“构建精神家园”等活动,就是希望学生能够反观自身,在了解时代镜像的基础上反思当下的精神追求。最重要的是,突出了实用性。无论是本单元核心情境任务的设计,还是具体细微的活动设计,都是实用情境中的任务活动,能更好地助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