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大班幼儿劳动能力的培养

2022-04-20吴萍

科教创新与实践 2022年6期
关键词:大班幼儿家园共育幼儿园教育

吴萍

摘要:劳动教育作为幼儿教育类型的一种,更多的是一种可视化的、时空的教育。教师有目的地开展一些教学活动,能培养幼儿良好的劳动习惯,让幼儿在实践劳动操作中掌握劳动技能,并在活动中体验到劳动的快乐、收获劳动的成就感。本文以大班幼儿为例,充分利用幼儿园客观资源与家庭主观资源,向幼儿传授基本的劳动知识和技能,有效弥补园内已开展的可视化劳动教育的不足, 让幼儿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对劳动的概念有更加清晰的认识,进而潜移默化地接受劳动教育,促进幼儿劳动教育发展。

关键词:幼儿园教育;大班幼儿;劳动能力;家园共育

幼儿身心发展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儿童纯洁的心灵和高尚的品质都是在劳动中逐渐形成的,幼儿从小劳动习惯、劳动意识的形成,可以有效促进孩子智力、行为、思想的发展,对孩子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当前我国社会中独生子女的家庭数量较多,家长对幼儿持重智力,轻技能的态度,导致孩子们缺少应有的动手能力。

相比家庭,幼儿园的劳动教育没有固定的劳动计划与安排,没有强制规定的劳动场地,在劳动时空、劳动形式、劳动教育效果三方面存在一定局限。所以幼儿家长和幼儿园教师要及时沟通,探讨合适的教育方案,共同努力为幼儿提供劳动机会,让幼儿体会劳动的辛苦,感受劳动的快乐,让幼儿逐渐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一、一日生活中开展随机劳动教育,培养幼儿劳动兴趣

幼儿阶段的孩子自理能力、劳动能力相对较弱,劳动学习意识也不够强。但是幼儿们有一个共同的年龄特点——爱玩。幼儿园教师可以利用幼儿发展特征,在幼儿的一日生活活动中展开随机性的劳动教育,激发幼儿认识劳动,对劳动充满兴趣的同时,让幼儿尊重和热爱劳动,促进幼儿劳动能力的逐步养成。

例如,教师可以在管理区域工作中和中班幼儿一起展开“我是小小值日生”的活动,先让幼儿共同讨论值日生每天需要做哪些事[1]?将幼儿讨论结果以绘画的形式进行展示,让大家都能明白每个图标表示什么工作内容及这些工作的职责。然后,让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每周自己选择一种工作,自主选择同伴,在互相帮助和分配任务的过程中与同学友好相处,帮助老师为小朋友擦桌子、发碗、勺子等等,也可以讓幼儿从整理区域材料、打扫区域卫生、创设区域环境等等开始,学会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最后,让每一位幼儿在劳动结束之后,互相说一说自己的岗位内容、今天在劳动中的困惑或在成功学会了干什么,体验为别人劳动的快乐,同时通过合作创造,自信交流,激发幼儿对劳动活动的热情,感受到劳动带给自己的荣耀,进一步培养他们的劳动意识,进而提高他们的劳动能力。

二、布置主题任务,培养幼儿劳动专注力

幼儿园劳动技术教育对中班幼儿的成长尤为重要,也是幼儿园开展能力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增强学生劳动能力、强化劳动意识、提升劳动素养具有较强的推动作用。幼儿教师在做好劳动教学设计工作的同时,也应布置主题任务,对学生劳动意识及劳动实践操作给予积极性指导,做好主题教学活动与劳动教育内容有机统一,让幼儿在完成主题任务的同时培养其动手、动脑、创新能力等方面能力,使幼儿得到全方位发展[2]。

比如,教师可以发动幼儿开展“捧一把土来幼儿园”活动,先根据孩子生理特征,订购一批劳动工具和各种测量的尺子、量杯、笔和纸,然后由教师和幼儿,兴致勃勃查阅资料,将植物生长过程与种植方法做成种植指引,按照种植指引学习点播、撒播、间苗、移栽等各种劳动技能,经过教师的示范引领,幼儿在亲身体验种植活动中体验从“不会”劳动到“喜欢”劳动的蜕变过程,感受到劳动的光荣,萌发出对劳动者的敬意,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和责任心,让劳动教育成为学生未来拥有良好素质的基本。

三、将劳动教育渗透在家园配合中,培养幼儿良好的劳动自信和习惯

每个家庭都是是我们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幼儿劳动能力的培养,更需要幼儿在家及时进行巩固和练习。因此,幼儿教师可以将劳动教育渗透在家园配合中,让幼儿家长做好孩子行为、语言的榜样,认真做好每一项家务,不要因孩子不会做或嫌孩子们的动作慢直接替代,同时不要对孩子提出太高的要求,培养幼儿的劳动自信和劳动责任感。

如,家长在和幼儿一起拖地的过程中,父母必须要耐心、细心的对幼儿进行指导,让幼儿意识到自己也是家庭的一份子,家务也是自己要承担的责任之一,同时不能要求孩子将每一块地都拖得特别干净,主要的目地是让幼儿体会到拖地的辛苦,从而更加体谅、理解父母的辛劳[3]。此外,对于孩子必须具备的生活技能,比如学会自己穿衣服、洗小袜子、收拾床铺、整理玩具、书包等,家长要提高重视程度,不论孩子学习的如何,都要以鼓励的行为、语言去赞扬孩子,让孩子逐渐学会这些必备的生活技能,同时让孩子知道自己的行为是能够得到认可的,从而为了父母的表扬更加努力做好每一件事,进而养成良好的劳动行为和习惯。

结束语

幼儿劳动习惯和劳动能力作为人们未来生活和学习发展必备的技能和行为,要经过长期的锻炼和指导完成。家长和教师都要担任起教育幼儿、培养幼儿的责任,从一日活动、劳动任务、家长参与等多个角度组织幼儿进行各式各样的劳动活动,做好幼儿学习的榜样,让幼儿能够在家长、教师的影响下形成良好的生活自理能力和动手能力。

参考文献:

[1] 罗向东,贾周芳,李江红. 幼儿劳动教育的内涵、价值与实施策略[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1,34(3):51-59.

[2] 李辉,华琳琳,胡连峰. 基于大区角种植园的幼儿劳动教育实践 ——以合肥市T幼儿园为例[J].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21,37(5):47-55.

[3] 黄英杰,张钊瑜. 幼儿劳动教育:价值、实施原则及实践路径[J]. 教育与教学研究,2021,35(7):19-35.

猜你喜欢

大班幼儿家园共育幼儿园教育
幼儿倾听能力培养的实验研究
传统节日教育在幼儿教育中的实施初探
家长助教对促进幼儿园课程开发的研究
襄阳市郊区农村大班幼儿合作能力发展现状研究
大班幼儿感恩教育实践与探讨
刍议幼儿园教育教学中民间艺术文化的渗透
浅谈小班幼儿良好习惯培养之方法
增强大班幼儿美术欣赏课有效性的几种策略
家、园合作是幼儿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