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课程思政改革的非技术能力达成研究

2022-04-19展爱云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22年5期
关键词:非技术受教育者群体

展爱云

(华东交通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江西南昌 330013)

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背景下,群体的学习思维与社会意识发生了潜移默化的改变。 综合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分析可知,无论是大型上市企业,还是中小型创业企业,在进行人才招聘时,均会在完成对人才的专业能力评估后,还将对人才的社会实践能力、岗位创造能力、科学创新思维、群体交流能力、职业综合素养进行全面分析,并将此方面的评估结果作为反映人才综合能力的核心指标[1]。 目前,素质教育机构对于非技术能力尚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不同单位对人才非技术能力的要求也是不同的[2]。 并且,相比一些常规的教育项目,非技术教育是贯穿或隐匿在教育全过程中的,甚至对于一些非技术性能力,执教者需要采用身教而非言传的方式,才能使受教育者领悟其要义。

1 非技术能力指标与内涵分析

在开展非技术能力培养前,应当明确课程思政改革对该工作的影响,因此,本章将结合课程思政改革的实质,对非技术能力进行分析。对非技术能力的描述如表1所示。

综合表1内容可知,非技术能力并非指某个专项能力,而是系统性能力的总和。 而达成此项能力的核心,与课程思政改革的本质存在交叉。 例如,课程思政的本质是指将包含思想政治教育元素的内容,融入素质教育过程中,通过多元化的教育指导行为,实现对人才价值观、思维、精神追求的正向干预,从而达到多维度协同育人、授业解惑的最终教育目的。 因此,课程思政改革下组织受教育群体的非技术能力达成教育,具有一定可行性。

表1 非技术能力解读

2 非技术能力培养存在的不足

当前教育提供给受教育群体非技术能力实践的机会较少,致使群体未能意识到非技术能力对岗位工作与社会实践的重要意义。常规的非技术能力教育中,执教者通常采用“言传”的方式组织教育工作,并在教育过程中,尝试使用多种教育手段,为受教育者构建一个完善的非技术能力体系框架[3]。 但在此过程中,由于受教育者对非技术能力的认知存在欠缺,导致其在接受教育时,会对执教者讲授的内容存在模糊概念,最终使其无法建立与非技术能力之间的有效连通性。 而出现此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没有及时对这方面进行投入。

在对受教育群体进行非技术能力达到指导时,应明确教育手段、教育指导内容,这些也是干预受教育者非技术能力达成的重要影响因素。 尽管教育机构与其附属单位已经意识到相关非技术能力达成教育的重要性,但此项教育工作在实施中并未能完全落实,甚至在教育学术界领域,真正进行非技术能力达成研究的技术学者也寥寥无几。因此,要真正落实非技术能力达成教育,提高达成效果,应当在教育过程中,给予达成教育手段足够的关注。

目前,我国在非技术能力达成教育过程中的评价体系建设尚处于探索阶段。 为了检验受教育者通过素质学习后的真实能力,通常情况下,执教者会采用笔试测试的方式,对受教育群体的综合能力进行评估。但在此过程中,执教者却忽视了笔试评估在实际应用中的局限性,通过常规的笔试测试,执教者仅能掌握受教育群体对非技术能力的理论掌握程度,却无法感知经过系统化教育培养后,受教育群体的创新能力、团队能力等[4]。

3 基于课程思政改革的非技术能力达成措施

3.1 基于课程思政改革转变非技术能力培养理念

课程思政改革更加强调对受教育群体需求的关注,因此,可将非技术能力达成培养的理念侧重点落脚在“人文化”与“人本化”层面,其中人文素质教育综合了常规教育、伦理道德教育、心理素质培育教育、视觉审美教育等,而这些素质也正是新时期群体需要具备的基本素质。以此为非技术能力达成教育的核心理念,不仅可使达成教育工作的实施适应现代化社会的发展,也可实现对受教育者社会意识、自我实现的推动[5]。其中“人本化”教育理念是指在对受教育群体进行非技术能力达成教育时,关注群体与社会的对接,定位群体在学习与生活中的真实需求,通过对群体社会行为的深度解读,对其进行专项指导。

“动态化”与“弹性化”也是非技术能力达成需要关注的教育理念。在课程思政改革视域下,执教者应当重视在函授指导过程中对受教育群体主动学习意识的培养[6]。 即如何推进与非技术能力教育相关的内容、如何将其中的一项能力过渡到另一项能力的教育中,这是十分重要的。明确在群体组织非技术能力达成教育中,所有的教育行为应当是具有一定贯通性的,即所有单项能力之间是存在较强衔接性的。例如,在工作或生活中,只有群体具备了良好的社会沟通与交流能力,才能更好地掌握不同群体在生活中的状态; 当群体掌握了自身生活群体的生活形态与社会形态后,才能更好地与他人交流沟通,当个人通过交流与沟通真正融入他人生活后,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 因此,可以认为非技术能力中的多个专项能力之间是具有较高衔接性的,而执教者也应当把握此方面的重点,转变传统的素质教育理念,采用弹性化与动态化的方式,对受教育群体进行非技术能力达成的培养。

3.2 融入非技术工程项目的能力达成教育手段创新

通过创新能力达成教育手段的方式,确保教育工作具有一定实效性与价值性。在教育过程中,执教者可引进合作单位内某个真实的非技术项目(其中技术项目是指合作单位对外发行的项目,非技术项目是指合作单位内部组织的项目,包括工程管理项目、内部会议组织项目、大型晚会与年会设计项目等),将此类项目作为非技术能力达成教育的载体[7]。以工程管理项目为例,此项目要求受教育群体理解并掌握工程项目的管理原则与经济决策后,制定科学合理的项目管理方案,并且,此方案可以在较多的学科场景中综合运用[7]。 而执教者在此过程中可扮演项目发行者或项目策划者,在执行工作过程中,执教者对受教者执行行为进行正确引导,使参与者具备一定的思考能力、领导能力、管理能力与实践能力。

相比常规的教育手段,该教育手段为受教育群体提供了实践学习的机会。 而受教育者只有通过真实的项目,才能了解自身在非技术能力方面存在的不足。执教者在此过程中,要给受教育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与真实的非技术工程项目。按照该方式,实现对能力达成教育手段的创新。

3.3 健全面向受教育群体的非技术能力评价体系

大部分教育机构在进行群体非技术能力评估时,会选择间接调查的方式,即自评、互评等评价手段,但此种评价方式的随意性较强,并且评价的结果极易受个体主观意识干扰[8]。 为此,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形成性评价的非技术能力间接评估方法,如表2所示。

表2 基于形成性评价的非技术能力间接评估方法

总之,在健全面向受教育群体的非技术能力评价体系时,应注意评价维度的多样性,不可仅从某单一角度对其进行评估。评估过程只有满足多样化,才能使受教育群体正确地认知自我,从而更好地提升能力。

4 结语

本文从基于课程思政改革转变非技术能力培养理念、融入非技术工程项目的能力达成教育手段创新、健全面向受教育群体的非技术能力评价体系等方面,对基于课程思政改革的非技术能力达成开展研究,希望通过本研究,在真正意义上实现对人才非技术能力的达成。但此次研究受到时间的限制,仅从常规的三个方面进行了研究,在后期的研究中,将从线上联合线下教育、第三方机构联合教育机构评估等角度,对非技术能力的达成教育方案进行完善,以提升人才的综合能力,为社会输出更多高素质、高能力的综合型人才。

猜你喜欢

非技术受教育者群体
城市轨道交通高职院校学生非技术技能培养
少数民族地区初中数学学习弱势学生的成因分析及转化对策的研究
浅谈初中语文“三段六步”教学法的策略
通过自然感染获得群体免疫有多可怕
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基于职场的工科生非技术能力培养探索①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我国运动员世界冠军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微课制作的非技术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