芍药组培丛生芽增殖及生根技术的优化
2022-04-19孙晓梅张晓菊裴新辉霍丽茹刘雪婷宋曜红
孙晓梅,张晓菊,裴新辉,霍丽茹,刘雪婷,宋曜红
(1.沈阳农业大学 林学院/辽宁省林木遗传育种与培育重点实验室,沈阳 110161;2.辽宁省农业科学院花卉研究所,沈阳 110161)
芍药(Paeonia lactiflora
)为芍药科芍药属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是我国传统名花之一,距今已有4000年的栽培历史,对我国赏花文化的形成起着重要推动作用。芍药也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种子可榨油,根部(白芍)可入药,有收敛止血、缓中止痛等功效。长期以来,芍药的繁殖主要采用分株繁殖和种子繁殖两种方式。芍药分株易受季节限制、繁殖系数低,而芍药种子具有上下胚轴双重休眠的特性,自然条件下,需2年的时间萌发,此后还需2~3年生长才能开花,繁殖周期过长,影响栽培育种工作。目前,分株繁殖和种子繁殖方式不能满足芍药商品苗规范化、规模化生产的需求,阻碍芍药的商业化发展。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具有繁殖速度快、增殖系数高、遗传稳定性强等优点,利用组织培养技术进行种苗生产是观赏植物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虽然前人对芍药组织培养在外植体的选择、外植体的消毒、丛生芽途径、愈伤组织途径、体细胞胚途径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芍药再生体系的建立长期未取得突破性进展,组织培养过程中存在种胚萌发整齐度差、组培苗增殖率低、生根质量差、褐化等问题。本研究以芍药种子为研究对象,通过筛选培养基、接种方式、植物激素配比、培养环境等手段,进行种胚萌发、丛生芽诱导、腋芽增殖、组培苗生根的研究,以期提高种胚繁殖效率,并解决培养过程中的褐化难题,建立高效的芍药种胚再生体系,加快芍药组织培养的商业化进程。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培养条件
本试验采用的‘粉玉奴’ב粉玉楼’杂交种子,来自沈阳农业大学芍药种质资源圃,于2019年采集种子,阴干后于4℃冰箱中保存备用。
本试验采用培养基种类有1/2MS、MS、WPM,蔗糖浓度为30g·L,琼脂粉浓度为6.5g·L,培养基pH值为5.8;组织培养室光照时间为16h·d,光照强度2000~3000lx,温度为24~26℃。
1.2 方法
1.2.1 切割方式影响种胚萌发试验 将芍药种子置于无菌水中浸泡48h,剥去外层种皮,放入超净工作台上用75%酒精消毒30s后,倒入0.1%HgCl进行消毒,消毒时间为5min,再用无菌水冲洗3~5次。使用3种切割方式(传统切割、只留胚切割、半保留胚乳切割)进行切割(表1),将不同处理后的种胚接种至培养基中,培养基选用MS+0.5mg·LGA+1.0mg·L6-BA。30d后统计不同切割方式下种胚的萌发率、污染率、死亡率。
表1 芍药种胚培养的不同切割方式
Table 1 Different cutting methonds for embryo culture
?
1.2.2 丛生芽诱导基本培养基筛选试验 选取已萌发20~30d的胚苗,将胚苗接种至1/2MS、MS、WPM 3种基本培养基,GA浓度为1.0mg·L、6-BA浓度为1.0mg·L,每个处理10瓶,每瓶接5个外植体,重复3次,30d后观察芽苗生长状态,筛选出丛生芽诱导最佳培养基。
1.2.3 切除子叶诱导丛生芽试验 选取萌发20~30d胚苗切割子叶,转接到WPM+0.5mg·L6-BA培养基诱导丛生芽,设置不切割子叶的胚苗做对照组,30d后观察丛生苗的褐化、丛生芽诱导情况。
1.2.4 预处理对腋芽褐化现象减轻试验 将腋芽从诱导出的丛生苗上取下,进行预处理(光照处理16h·d、暗培养24h·d),每种处理设置两种培养基(1/2MS和1/2MS+3.0g·LAC)。预处理5d后将腋芽转接到增殖培养基(WPM+0.5mg·LGA+1.0mg·L6-BA)中诱导腋芽增殖,并设置不经过预处理的腋芽(CK)做对照组,20d后统计腋芽褐化率。
1.2.5 6-BA、TDZ、GA诱导腋芽增殖试验 将经过预处理的腋芽(暗处理5d、培养基:1/2MS+3.0g·LAC),转接到WPM培养基中,并分别添加不同浓度的6-BA(0.3,0.6,1.0mg·L)、TDZ(0.3,0.6,1.0mg·L)、GA(0.3,0.6,1.0mg·L),先进行5d暗处理,然后转移到正常光照条件下培养。每个处理7瓶,每瓶接种4个外植体,重复3次,30d后观察腋芽的生长、增殖状态及褐化情况。
1.2.6 丛生苗生根最佳AC浓度的筛选 选用增殖60d的丛生苗,分别转接到添加AC(0,1.0,2.0,3.0,4.0g·L)的培养基中,45d后观察丛生苗的根部生长状态。
1.2.7 诱导丛生苗生根最佳激素筛选 选用增殖60d的丛生苗,转接到添加不同浓度IAA(0,0.5,1.0mg·L)、IBA(0,0.5,1.0mg·L)的1/2MS+3.0g·LAC培养基上,45d后观察生根情况。
1.3 数据处理
采用SPSS20.0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One-Way ANOVA分析,并利用LSD法检验差异显著性(p
≤0.05)。2 结果与分析
2.1 芍药种胚的启动培养
由表2可知,启动培养30d后,萌发率最高的接种方式是半保留胚乳接种,萌发率达93.41%,显著高于传统接种(74.42%)和胚接种(77.21%);在污染率方面,传统接种污染率最高,为10.79%,只留种胚的接种方式污染率为3.31%;在成苗率方面,半保留胚乳接种成苗率为85.45%,显著高于其他两种接种方式;只留胚的接种方式萌发速度最快,平均5~7d可以看到胚苗生长明显,但这种方式成苗率(71.17%)和萌发率(77.21%)低,因为在取种胚的过程中伤害到胚,致使胚畸形生长,不能发育成苗。综上,半保留胚乳接种方式优于传统接种和只留胚接种。
表2 切割方式对芍药种胚萌发的影响
Table 2 Effects of cutting mode on seed embryo germination
注:同一列数字后的不同小写字母表示0.05水平差异显著,数据=平均值+标准偏差。下同。
Note:Differentuppercaselettersafter thesamecolumnnumber indicatesignificantdifferenceat0.05level.Data=mean+standard deviation.Thesamebelow.
?
2.2 芍药丛生芽增殖培养
2.2.1 不同基本培养基对丛生芽诱导的影响 由图1和表3可知,丛生芽诱导30d后,WPM培养基丛生芽诱导率最高为92.67%,其次是MS培养基,丛生芽诱导率为86.67%,1/2MS培养基丛生芽诱导率最低,为73.33%;从抽芽率情况来看,WPM培养基诱导丛生芽的芽丛数最多,为2~5丛,MS培养基诱导丛生芽的芽丛数最少,为1~2丛;从芽苗生长状态来看,1/2MS和MS培养基诱导的丛生芽整体淡黄绿色,抽芽不均或抽芽少,WPM培养基诱导的丛生芽整体浓绿,株型紧凑,抽芽多。综上表明,基本培养基种类对芍药丛生芽诱导率有显著影响,对丛生苗生长状态也有一定的影响,最适合丛生芽诱导的培养基为WPM培养基。
图1 1/2MS、MS、WPM培养基诱导芍药丛生苗对比Figure 1 1/2MS,MS and WPM medium-induced Paeonia lactiflora clumped seedlings comparison
表3 不同培养基种类对芍药丛生芽诱导的影响
Table 3 Effects of different medium species on the induction of buds
?
2.2.2 切除子叶对丛生芽诱导及褐化的影响 由表4可知,切除子叶时丛生芽诱导率和褐化率均高于未切除子叶,二者诱导率分别为99.33%和67.33%。在切除子叶后3~5d,可明显观察到子叶间萌发出芽点,未切除子叶的组培苗则需要10d观察到芽点。且切除子叶时组培苗诱导丛生芽数量同样多于未切除子叶(图2)。综上,切除子叶更有利于丛生芽的诱导。
表4 切除子叶对芍药丛生芽诱导率及褐化率的影响
Table 4 Effects of cotyledon excision on induction rate of cluster buds
?
图2 切除子叶芍药丛生芽诱导对比Figure 2 Comparison of bud induction of excised cotyledon Paeonia lactiflora cluster
2.2.3 预处理对腋芽褐化的影响 由表5可知,在相同光照条件下,A2处理的褐化率显著低于A1处理,A4处理的褐化率显著低于A3处理,说明在预处理培养基中加入3.0g·LAC有降低腋芽褐化率的作用。相同活性炭浓度预处理,A4处理腋芽褐化率显著低于A2处理,暗培养可减轻腋芽的褐化。A1处理的褐化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说明转接可以有效地降低褐化率。综上,腋芽增殖培养前在含有3.0g·LAC培养基上进行5d的暗培养预处理,能够有效降低转接后的褐化率,且转接能够有效改善褐化。
表5 预处理对芍药腋芽褐化的影响
Table 5 Effects of pretreatment on browning of axillary bud
?
2.2.4 外源生长调节物质对腋芽增殖的影响
2.2.4.1 6-BA对腋芽增殖的影响 由表6和图3可知,在浓度为0.6mg·L6-BA的培养基中,腋芽生长状态最好,基部分化出新的丛生芽生长点,每丛真叶数4~6片,此时褐化率为51.19%;在后续继代培养中,添加1.0mg·L6-BA的培养基内腋芽基部形成愈伤组织,腋芽停止分化,叶片生长不良。
图3 3种6-BA浓度下芍药腋芽生长状态Figure 3 Growth status of Paeonia lactiflora axillary buds under three 6-BA concentrations
表6 6-BA浓度对诱导芍药腋芽增殖的影响
Table 6 Effects of 6-BA concentration on induction of axillary proliferation
?
2.2.4.2 TDZ 对腋芽增殖的影响 由表7和图4可知,添加TDZ的培养基中,腋芽整体基部膨大,真叶叶柄短粗或少有叶片,叶片高度在1~3.5cm。TDZ浓度越高,叶片生长情况越差,TDZ浓度达到1.0时,叶片扭曲变形,无法正常生长。
表7 TDZ浓度对诱导芍药腋芽增殖的影响
Table 7 Effects of TDZ concentration on induction of axillary proliferation
?
图4 3种TDZ浓度下芍药腋芽生长状态Figure 4 Growth status of Paeonia lactiflora axillary buds under three TDZ concentrations
2.2.4.3 GA对腋芽增殖的影响 由图5和表8可知,随着GA浓度的增长,诱导出的丛生芽丛数增加,但同时导致叶片变小畸形、叶柄黄化、玻璃化等现象。GA浓度为0.3mg·L时,真叶嫩绿色,健康生长,长7mm;当GA浓度达到1.0mg·L时,叶柄细弱,呈嫩黄色透明状,继代培养后无法输送营养物质,最终萎蔫。
表8 GA 浓度对诱导芍药腋芽增殖的影响
Table 8 Effects of GA concentration on induction of axillary proliferation
?
图5 3种GA 3浓度下腋芽生长状态Figure 5 Growth status of Paeonia lactiflora axillary buds under three GA 3 concentrations
2.3 丛生苗生根
2.3.1 AC浓度对丛生苗生根的影响 由表9可知,培养基中添加AC的处理,其生根率显著高于未添加AC的处理。AC的浓度为3.0g·L时,丛生苗的生根率最高,达到80.00%,且此时丛生苗生根状态最好,根系覆盖度广。
表9 AC浓度对芍药丛生苗生根的影响
Table 9 Effects of AC concentration on rooting of cluster seedlings
注:+表示生根量少;++表示2~3条侧根,平均长度1.0~2.0cm;+++表示2~3条侧根,平均长度1.5~3.5cm;++++表示4条及以上侧根,平均长度
1.5~3.5cm。
Note:+means less rooting;++represents 2-3 lateral roots with an average length of 1.0-2.0 cm;+++represents 2-3 lateral roots with an averagelength of 1.5-3.5 cm;++++represents4 or morelateral roots with an averagelength of 1.5-3.5 cm.
?
2.3.2 生长素浓度及种类对丛生苗生根的影响 由图6和表10可知,C2处理生根率最高,达到69.38%,该培养基中的不定根状态最好,根系数量多覆盖面积大;C1处理的丛生苗侧根短小,数量少;在相同生长素浓度下,IBA的生根诱导率高于IAA,但IAA的褐化率低于IBA;C3处理生根率最低,仅为38.29%,且只有主根伸长生长,未萌发出侧根;同为IAA浓度1.0mg·L时,对比C5处理、C6处理的生根率、褐化率,发现IBA浓度越高生根率越高,褐化率也随之增高。综上,添加1.0mg·LIBA可以有效诱导出不定根,IAA的诱导生根效果不明显。1/2MS+1.0mg·LIBA+3.0g·LAC是最适宜诱导丛生苗生根的培养基。
表10 生长素对芍药丛生苗生根及褐化的影响
Table 10 Effects of auxin on rooting of clustered shoots and browning
?
图6 不同生长素芍药丛生苗的生长状态Figure 6 Growth status of Paeonia lactiflora clustered seedlings under different auxin treatments
3 讨论与结论
胚乳组织导致休眠是许多双子叶植物种子的主要休眠类型。芍药种胚通常需要6-BA、GA等打破休眠。前人研究发现,芍药种子外种皮和胚乳阻碍胚吸收培养基中营养成分,影响了培养基中激素的作用,胚乳中也可能含有对种胚的生长起阻碍作用的某种抑制成分。本研究结论与前人大致相同,胚接种萌发快、污染率低,萌发成功的胚有部分畸形不能成苗;传统接种萌发时间分散;去除种皮、保留小部分胚乳并露出部分的胚是最好的外植体处理方式,萌发集中,成苗率高。
增殖培养是为保证丛生苗隐芽、腋芽以及不定芽的分化和生长,将芍药丛生苗上的腋芽分割,继代培养可扩大芍药组培苗增殖系数。前人研究发现不同品种的牡丹适合不同的基本培养基。本试验发现,‘粉玉奴×粉玉楼’杂交组培苗在1/2MS、MS、WPM培养基上表现不同,WPM诱导的丛生苗子叶短小,丛生芽多,真叶短粗健康,最适合进行丛生芽诱导。且子叶损伤的胚苗更易诱导出丛生芽。据观察,腋芽增殖过程中,褐化反应剧烈,未经处理的腋芽有80%会在继代的15d内褐化并死亡。前人研究发现,活性炭对褐化有一定的控制作用,且外源生长调节物质对腋芽的生长发育起决定性作用。本试验研究结论与前人相似,认为AC、暗培养、转接能够有效地降低褐化率;6-BA对腋芽的生长有重要作用,可以使真叶健康生长,诱导出新的生长点;GA可促进芽的诱导,低浓度的GA处理下真叶生长良好,高浓度的GA会引起腋芽的玻璃化,这与蔡葛平的结论相似。本研究发现,腋芽对激素浓度变化的比丛生苗更为敏感,需要继续探讨更低浓度的激素组合,尤其是TDZ和GA,也可通过提高培养基硬度、添加AC、改变光照环境等,减轻高浓度GA带来的玻璃化问题。
生长素是诱导芍药组培苗生根的重要因素,目前芍药组培苗常使用的是IBA、NAA、IAA,但NAA诱导的根是愈伤分化而来,与苗连接不紧密,不适宜移栽。前人研究牡丹时发现,IBA和AC配合使用是牡丹组培苗最有效的生根方法。本研究发现,生长素与AC的配合使用,也是芍药组培苗最有效的生根方法。添加AC的生根苗,根部为白色有韧性的须根,这可能是因为AC为组培苗根部的生长,营造了与自然生长相似的黑暗环境,添加AC的生根苗更适合进行下一步的壮苗移栽。在添加AC的培养基中,IAA或IBA的浓度低于1.0mg·L时,诱导生根效果都不佳;IBA诱导的根细长有侧根,IAA诱导的主根细长,不易长侧根。
芍药组织培养技术经过20多年的研究,在外植体的选择与处理、丛生芽的诱导、愈伤组织的诱导等方面取得了诸多进展,但目前的芍药种胚再生技术没有达到扩大繁殖率和组培苗出瓶、移栽的程度,从而无法构建完整的转基因体系。本研究在完善了芍药丛生芽诱导途径步骤之外,同时研究了腋芽的增殖培养,下一步应着重解决腋芽的生根问题,实现芍药丛生芽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