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中国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经验借鉴
——评《美国文化产业集聚的时空演化研究》
2022-04-19董帮应冯家红
■董帮应 冯家红
经过改革开放后40多年的高速发展,中国老百姓的生活实现了由“温饱”到“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社会主要矛盾也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的美好生活既体现为物质层面生活,也表现精神文化生活,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要求坚持推进文化产业的绿色发展和高质量发展。文化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业态,与相关产业(包括旅游、体育、信息、物流、建筑等)的融合,能够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延伸产业链条,既成为拉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力,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产业升级的重要助力。作为人类智慧的结晶,文化也是一种生产要素,文化资源的投入能够大大增加产品的附加值。另外,文化将单个自然人统合起来形成一种合力,个人通过学习文化掌握经济活动所需的规则、技能和知识,从而在社会生产力中发挥着主导作用。我国从2000年中共十五届五中全会正式提出“文化产业”概念,现在我国的“十三·五”规划要求在“十三·五”末让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文化产业已成为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最重要的力量。
站在新时代,无论是从产业形态和产业结构上看,还是从产业组织和产业政策上看,近30年文化产业在中国的发展还只是一个开始,与文化产业发达的国家尤其是美国的差距还相当大。作为一个仅有200 多年历史的国家,美国并没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文化资源,但是美国却成为世界各国文化产业的领军者,拥有电影业、出版业、音像业的众多巨头。近年来美国文化产业经历了跨越式发展,有诸多成功经验。
美国文化产业广泛分布于各州各市,但又呈现出明显的空间集聚特点,各州形成了不同的文化产业集聚区。例如,好莱坞位于美国加州洛杉矶,它风景美丽、气候舒适,吸引了许多拍摄者和电影公司,后来电影公司逐渐发展壮大,好莱坞也就形成了全球电影中心。气候条件较差的地区,也能够借助特殊的州政策获得发展机遇,例如,内达华州从19世纪就赌博合法化,该州的拉斯维加斯市虽然周围都是荒漠与戈壁,但依据其交通枢纽位置和特殊政策,逐渐发展成世界赌城,现在是以博彩业为中心的旅游、购物、度假功能兼备的“世界娱乐之都”。
21 世纪以来,美国文化产业在各州的集聚水平是如何变化的?又有着怎样的时空演变规律?赵星博士在其所著的《美国文化产业集聚的时空演化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21年12月版)一书中,对这些问题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
我国《文化产业“十四·五”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构建健全的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进一步提高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并在2035 年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赵星博士的著作总结了美国文化产业集聚化发展的特点,有利于我们认识当前美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格局及其规律,从而对推动中国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纵观全书,作者研究视野开阔、数据详实、逻辑性强,以文化产业集聚为核心问题贯穿于全书研究过程,该书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
一、论述系统全面、全书逻辑性强
该书以产业集聚理论、文化经济学理论和演化经济学理论为指导,重点研究了三个现实问题:第一,美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概况。系统分析了文化产业在美国的经济地位、各细分文化产业的发展状况、文化产业在主要州的发展概况。既有对美国文化产业总体发展状况的分析,也有对各个细分文化产业在全美发展状况的探讨,还有主要州文化产业发展状况的介绍,让读者得以全方位了解美国文化产业的总体发展情况。第二,美国文化产业集聚的时空演化研究。通过区域经济学测度集聚的经典指标(地区集中度、赫芬达尔指数和区位商指数)和ArcGIS的空间探索分析方法,系统深入分析了美国文化产业总体集聚水平的时空演变及其规律、各细分文化产业(广播业、出版业、电影业、艺术表演业和广告业)的空间集聚水平的演化规律。第三,美国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及其对中国的借鉴意义。赵星博士详细从文化产业的立法、文化政策的引导、文化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文化投融资的运作等多个方面,梳理了美国政府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并强调指出,中国在文化产业政策的制定中,也需要汇聚相关部门(文旅部、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等)、各级人大和地方政府、文化相关企业等多方面的智慧和力量。以上三个重要现实问题均紧密围绕论著的研究主题展开,体现了论著内在逻辑结构的严密性、内容的完整性、研究思路的清晰性。
二、理论契合实际、研究方法创新
该书研究内容涉及领域较广,即是文化产业的问题,又有区域经济的集聚分析,还有经济演化问题分析,因此作者在理论基础部分系统全面论述了三个方面的理论:区域经济的产业集聚理论、文化经济学理论和演化经济学理论。众所周知,权威数据是分析现实问题的最佳论据,该书使用的数据均来自美国权威机构——美国经济分析局(Bureau of Economic Analysis,简称BEA)的公开资料,BEA 设立了专门的艺术和文化账户(Arts and Cultural Production Satellite Account,简 称ACPSA),ACPSA 账户定义的文化产业与北美行业分类系统(North American Industry Classification System,简 称NAICS)的文化产业相比,ACPSA 账户统计的文化产业范围更广、更为全面,而该书详实的文化产业相关数据均来自此账户。如何从数据中发现问题、发现规律?需要借助适当的研究方法。作者运用描述性统计分析、计量经济模型分析、GIS探索性空间分析等研究方法,建立起客观分析和事实论述的研究路径,从全美、文化产业强州、各细分文化产业三个层面,分析了美国文化产业集聚水平及时间演化和空间布局的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对美国文化产业集聚的时空演化做了预测分析。该书运用理论模型对未来10年美国文化产业集中度进行了预测,预计未来该指标每年将以0.37%的速率提升,2029年大约比2019年增长5.9%。通过鞭辟入里的分析,赵星博士对美国文化产业集聚水平做了较为客观、全面的评价,清晰、直观地呈现了美国各州的文化产业总体布局以及各细分文化产业的布局情况,追求“既见树木,又见森林”,这有利于我们更深入了解美国文化产业发展规律,可为中国文化产业未来与美国文化产业开展合作提供方向,也为中国文化企业未来投资美国的区位选择提供有力参考。
三、深入研究美国文化产业政策
作为经济最发达的国家,美国有着健全的文化产业体系和自由的文化市场,积累了世界领先的技术与人力资源优势,主导着全球文化产业的发展方向。美国文化产业的这种优势是在自由竞争的环境下多方面协作实现的。该书主要从两个方面研究美国文化产业政策:第一,从立法引导、资金资助、人力支持、市场管理等方面对美国支持文化产业的政策展开讨论,并得出中国在制定文化产业政策的启示。该书指出中国制定政策需要汇聚多方智慧和力量,同时强调要减少管制性政策,增加服务性政策和促进性政策。第二,从受众群体的培育、有力的商业运作、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协作等方面对美国文化产业孵化体系建设进行梳理,并提出构建中国文化产业孵化体系的建议,要做到三个创新——创新思路、创新管理、创新技术。
总体上,该书理论联系实际、定量与定性相结合,所提出的对策建议针对性强,相信广大读者能够从该书中获取丰富的知识和信息、产生新的思路,并运用到中国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践探索中,加快推动我国文化强国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