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家庭教育如何实现与幼儿园教育的互补
2022-04-19姚文静
摘 要:幼儿教育体系在现阶段的发展过程中,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越发凸显。幼儿的成长过程涉及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单靠幼儿园实施教育工作难免存在一定局限性。幼儿在身心成长特点上与空间上,家长的陪伴与家庭空间是继教师教育和幼儿园以外,幼儿活动时间最多的两个地方,此时,则需要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进行整合,共同打造较好的互补教育体系,使幼儿可以得到较为全面的教育培养。文章根据幼儿园教育与幼儿家庭教育的发展现状,对其互补、联合途径展开不同角度探究,旨在通过相关研究成果促进当前幼儿教育工作的更好发展。
关键词:家庭教育;幼儿园教育;互补
中图分类号:G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918(2022)05-0163-04
一、 引言
幼儿的成长过程少不了家庭氛围、家长教育和社会性因素的影响,幼儿园教育作为幼儿成长教育的主要阵地之一,在现代幼儿素养教育的发展过程中,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之间的整合与互补需要引起教师、幼儿园与家长的重视。家庭环境对幼儿的成长影响主要体现在行为习惯、言谈礼仪、价值取向等,幼儿园属于幼儿自主活动、自主学习与自主实践的主要教育场所,此过程幼儿所表现出来的待人待物特点都与家庭环境的影响具有密切联系。在教师开展素质教育、行为管理工作的基础上,可以使幼儿在当前的幼儿园环境中进一步规范自身的行为习惯,这也体现出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在实际的幼儿教育工作中,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的整合、互补,都需要在原有教育理念、教育模式、家园共育体系中进行优化与革新,以此使幼儿的成长环境可以具备更好的全面性、科学性与有效性。
二、 家园共育的相关概念
家园共育分别指家庭与幼儿园,二者属于幼儿的主要成长环境,在活动时间与接受综合因素影响的时间上占据较大比例。从家庭教育的角度上看,幼儿从家长身上、引导方式与教育方式中,可以学习如何待人待物与公共道德等内容。此过程一般需要家长树立良好榜样以及做好幼儿人生导师的角色。在亲情关系与家庭氛围的共同影响下,幼儿的行为习惯、道德素养与价值取向等方面都与家庭教育具有密切联系。从幼儿园教育的角度上看,幼儿园为幼儿的成长提供了自主活动、自主学习与自主实践空间,在该阶段,幼儿需要与其他个体进行交談、合作与互助,通常涉及幼儿的社会性教育、道德素养教育、生活习惯教育、学习能力培养和心理教育等。从各自的教育职能上看,家庭与幼儿园之间具有差异性的同时,也具有明显的共性。家庭与幼儿园之间,不仅是对幼儿教育工作起到互补的作用,也起到相互深化的作用。
幼儿的成长过程一般受多种要素影响,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二者分别承担不同的角色,并具有不同作用,家园共育的理念主要基于二者的教育职能,以此提出的系统性的教育体系概念。
三、 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互补的重要性
家庭环境作为幼儿成长的主要环境之一,家长、家庭氛围与家庭教育模式等都影响到幼儿的世界观、价值观与行为习惯等。若家长在家庭环境中对幼儿过分溺爱,并没有督促其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则容易影响幼儿后续过程中良好的品格塑造和生活习惯养成。对此,在家庭教育方面,家长应重视对幼儿的素养、性格与心理教育引导,使其在家庭环境的良好氛围熏陶中得到较好教育。相对于幼儿的家庭生活环境与家庭教育模式,幼儿园环境和幼儿园教育模式则具有体系化、流程化特征。在现代幼儿园教育工作中,教师通常结合教育理论研究成果、教学案例与教研情况等制定幼儿教育的策略,使教育工作可以面向现阶段幼儿成长的共性,以此保障基础性的教育质量和效率。
在幼儿成长的所需因素中,家长陪伴与教育,以及幼儿园教育的引导,两个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家庭教育更多面向幼儿的社会性教育,幼儿在家庭环境中通常可以接触广泛的社会环境,随着接触的社会环境出现多样性,幼儿在不同社会环境中所接受的教育引导也存在一定差异,该点相对于幼儿园教育,所能够给予幼儿社会实践的时间与空间较多。在幼儿园教育方面,其是幼儿接受系统教育的主要环节,如文化知识学习、才艺学习与学习习惯培养等。从性质上看,幼儿园教育具有一定学术性特点,幼儿在该成长、学习环境中除了接受道德素养教育以外,通常还会涉及部分文化知识学习,这也是启发幼儿学习思维的重要措施。从幼儿后续的成长情况上看,该种教育模式对于幼儿的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具有重要的培育作用。
笔者通过相关书籍与文献的阅读,认为当前幼儿园教育工作开展之前,教师需要对班级中幼儿的具体情况进行了解,这样才能够制定出合理的幼儿园教育教学方案,这说明幼儿园教育需要立足于时代发展的步伐,以及幼儿对幼儿园教育的接受程度,这样才能够为幼儿园教育的开展提供有利契机。对于幼儿园教师而言,其需要把握幼儿园教育与幼儿家庭教育的现实状况,并显著提升幼儿园教育的反馈与评价效果,这样才能制定出幼儿园教育发展规划。
四、 幼儿教育现状分析
从家庭教育的实际发展情况上看,幼儿家庭与幼儿园之间的交互性还存在一定不足,不仅教育共识缺乏一致,在教育模式上也存在各自为谋的情况,使得幼儿的成长环境具有明显割裂感。从意识观念、教育模式与教育互补手段出发,现阶段的幼儿教育工作还存在以下方面不足:
(一)家长缺乏教育互补观念
教育互补的重要前提在于实施教育的主体单位仅具有较好的意识、崭新的教育理念。部分幼儿家长在理念上对于教育互补、家园共育还存在理解不够深入、认识不到位等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育互补工作的开展。“人之性情莫碍于父母”,家长作为幼儿家庭环境的教育实施人员,其教育手段、教育方向与教育理论应用,对于幼儿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与行为习惯等方面具有重要影响。部分家长认为幼儿园教育的模式不利于自家孩子处在有利位置,通常指导幼儿在获取有利条件的过程中努力竞争、不要分享。这与幼儿园教育所提倡的“学会分享”主题存在矛盾,这也是家长缺乏教育互补理念的表现之一。幼儿的成长环境具有多种影响因素,家长作为主要影响因素之一,其对于幼儿的教育模式和管理模式与幼儿园教育具有重要的互补作用。由于部分家长对幼儿园教育互补工作的不够重视,在家庭教育方面也没有积极响应幼儿园教育,不仅造成幼儿教育工作缺乏整体性打造,还影响幼儿教师在教育工作中的开展效率和质量。因此,在现阶段的幼儿教育工作中,家长应树立正确的教育互补观念,通过发挥家庭教育的优越性,补足幼儿园教育的局限性,并积极与幼儿园教育工作形成高效的互动关系,为其教育工作的展开奠定良好基础。
(二)家园教育缺乏同步性
家庭教育工作与幼儿园教育工作之间的互补,往往需要高效的沟通途径作为支持。在进行家园教育互补的过程中,由于幼儿的家庭环境具有复杂性与差异性,在同一教育理念与教育决策的实施过程中往往存在响应延迟、教育引导方式存在差异等情况。教师对于幼儿的家庭情况、家长受教育情况和家长教育模式等方面还缺乏有效理解途径,虽然在现代信息技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教师与幼儿家长之间的联系方式可以实施线上沟通,但也难免受限于幼儿家长的工作因素与幼儿的家庭环境因素等,在教育工作的具体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不协调的特征。对此,在现阶段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互补的发展背景下,幼儿园与家长方面应重视教育互补的重要性,通过统一基调的教育步伐制定,使关于幼儿的教育工作可以具有较好的整体性、有效性与针对性。
(三)互补教育方案缺乏全面性
从现代幼儿素养教育的发展背景上看,动手能力、社会性、道德素养与价值观念等都属于幼儿教育工作的主要构成部分。家园教育互补一般强调补足幼儿成长环境、教育引导方面的不足。如家庭环境具有广泛的社会性教育空间,通过补足幼儿园教育在该方面的不足,使幼儿具备较好的社会实践技能与适应性。但在实际的教育工作中,部分幼儿园与幼儿家庭之间所拟定的互补教育方案还缺乏深刻认知,使得彼此之间的教育工作实施还存在不协调、不够全面等情况,进而导致幼儿所接受的教育引导工作存在割裂等情况,整体教育效率与质量较低。另外,在家园教育互补的教育主题内容制定上,由于为了追求幼儿素养的全面性,教育互补的主题内容也往往具有多样性,但在实际的教育互补工作中,家长与幼儿园之间所拟定的教育方案仅面向幼儿的单方面素养培育,对于其他素养教育内容还存在认识不到位、教育主题制定单一等情况,进而导致家园教育互补的工作开展缺乏较好质量。因此,在后续的家园共育工作中,家长与幼儿园之间还应针对幼儿的全面成长拟定相应的教育方案,确保教育互补工作可以有效针对幼儿的成长环境来进行。
五、 家园共育的互补思路与对策分析
家园教育的互补工作在当前的教育背景下,除了需要拟定针对性教育方案以外,还需在沟通渠道与教育理念等方面进行创新,以此在达成教育共识的条件下,使幼儿可以得到较为全面的教育引导。
(一)“匡正”家长的教育互补观念
一些家长认为,在幼儿劳动教育和家园合作工作中,班主任和幼儿园是这一环节的主要当事人。家长只需响应幼儿园的教育要求、监督和相关劳动指导,对幼儿的劳动观念教育并不重要。对此,班主任应在家园合作过程中积极与家长沟通,让家长了解家园合作的内涵和家长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的重要性,帮助家长发挥积极的精神引导作用,这样,家园合作可以在幼儿劳动教育的各个环节中有一致的培养目标,更好地协调教育工作。在“匡正”家长教育观念的过程中,班主任可以开展家长会,让家长沟通学习正确的教育知识,从而在后续的家园合作工作中与班主任和幼儿园达成更好的合作关系。对于一些特殊的家庭,班主任还应结合幼儿家庭現状,制定有针对性的劳教模式和家园合作模式,使这些家庭的教育有更好的发展质量。
(二)增强幼儿园的引导作用
从以往的家园合作教育来看,由于幼儿园和幼儿家庭没有重视教育与管理的结合,幼儿在这种教育环境中没有得到更好的引导和教育。此外,由于主观或客观原因,一些幼儿园实践活动和教育资源的整体利用率较低。在当前的教育管理和幼儿素质培养中,幼儿园需要树立家园合作教育的发展理念,使教育的管理范围和教育资源的流动得到更好的整合。幼儿园需要积极与幼儿家庭沟通,确保幼儿在幼儿园教育的基础上,在家庭环境中接受更好的协作教育。
在家园合作方面,幼儿园不仅要优化教学模式和幼儿内在素质培养模式,还要注意与幼儿家庭教育的结合。因此,幼儿园可以适当安排一些幼儿园学习内容,让幼儿在家庭环境中完成,让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有共同的培养目标,从而避免家庭与幼儿园教育中的错误,影响幼儿学习习惯的培养。幼儿园可以从数学课程入手,适当设置不同的学习主题,如数学实践主题、课外发展主题等,让幼儿通过与家长一起学习,逐步加深对不同理论章节的理解,在家长的监督指导下,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实际的合作发展模式中,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信息手段使幼儿园与幼儿家庭高效互联,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当前家园合作的质量。
(三)优化教育互补渠道与信息沟通
从教育工作的比重和资源的渗透来看,幼儿园在教育中的比重和教育资源的渗透程度都高于儿童家庭。作为一个专业的教育单位,家庭合作教育模式可以以幼儿园为核心进行工作规划、部署和指导。如果以儿童家庭为核心,幼儿园可以在主题制定和教育工作具体实施过程中,在共性和整体性的基础上制定学前教育规划。在确定家庭共同教育政策的核心后,幼儿园可以与儿童家庭进行互动,这也是互联网平台下的工作要求之一。幼儿园可以根据孩子的教育情况收集教育信息,让家长通过互联网平台获取孩子的活动信息和成长情况;在儿童家庭方面,家长还应结合教师的信息反馈类别和项目,通过互联网平台将儿童在家庭活动中的表现和思想特点进行传递、交流和共同学习。互联网平台的家庭共同教育模式主要以儿童(包括家庭和幼儿园的成长信息)为核心,通过互联网平台的沟通渠道,可以为幼儿教育构建一个清晰的信息流通体系。
在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融合的过程之中,教师与家长需要注重换位思考,理解彼此难处,不断更新观念,提升自身的理论水平。具体来说,首先需要摆正教师与家长的位置,无论是幼儿园教育或者家庭教育,都需要以学生为教育教学的主体。其次,教师与家长需要本着换位思考的原则,从儿童的需求出发,为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的融合提供可行性发展借鉴。
在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融合的背景下,家长与教师需要加强沟通,增进理解,比如,孩子在商场又哭又闹,吵着让大人买东西,但家里已经有了很多的玩具,大人不愿意给孩子买多余的玩具,怕这样会让孩子养成要玩具的坏习惯,这说明当前在家庭教育的过程之中,家长仍然处于十分尴尬的地位,而此时家长可以采取如下的方式,对孩子进行劝说:首先,批评孩子要玩具的这一行为,这是当前家庭教育中的关键步骤。其次,建立自己与孩子之间的情感联结,这样就可以站在孩子的立场上,理解孩子要玩具的这一行为,并以自己的案例劝说孩子不要买重复的玩具,以自己的行为去影响孩子,不能骄纵孩子。那么教师就需要与孩子进行沟通,在沟通中换位思考,并增进对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的理解。
(四)开展亲子活动
根据幼儿园教学的课程标准,教师与家长可以借助校园网站或者外部网站,获取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等活动的相关信息,这些信息的获取能够为开展幼儿园亲子活动提供有利的契机,而当前我们需要结合幼儿园教育以及幼儿家庭教育开展的现实状况,并结合学校与家庭的现有资源,为亲子活动提供资源支持,并为家园共育提供平台。由此可见,不定期地开展亲子活动,能够显著提升幼儿园与家庭教育的层次与质量。
六、 结语
综上所述,幼儿园为幼儿提供了自主实践、自主学习与自主合作的活动空间,幼儿个体经过沟通交流、合作与竞赛,可以在成长交互的过程中逐渐具备较好的自主性与独立性思维。可见,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对于幼儿的成长具有不同的作用,在追求幼儿综合素养、全面教育的背景下,发展家园共育模式以实现教育互补的方式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后续的教育工作中,应进一步拓展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之间的互补途径,以此为幼儿提供较好的教育体系与教育环境。
参考文献:
[1]张文波.家庭教育如何实现与幼儿园教育的互补[J].孩子天地,2019(29):11.
[2]何晓珊.如何实现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互补[J].幸福家庭,2020(12):13.
[3]张小娟.家庭教育该如何与幼儿园教育实现互补[J].小幼儿:多元智能大王,2020(9):48.
[4]吕玲.试论如何实现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的互补[J].教育界:高等教育,2019(3):151-152.
[5]郭晓慧.论家庭教育如何与幼儿园教育实现互补[J].读天下:综合,2019(11):38.
作者简介:姚文静(1991~),女,汉族,甘肃白银人,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郭城驿镇红堡子小学附属幼儿园,研究方向:学前教育。